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范仲淹为官几十年,官职遍历朝中重臣和地方要员,但他一生清廉守正,持俭忍穷,乐善好施,以至死时"身无以为殓,子无以为丧".但是,其清廉为官、清白做人的操守却为世代所景仰. 范仲淹自从走入仕途,便出淤泥而不染,恪守官箴,操守纯正,以身作则.他从不迷恋于富足,从不觊觎不义之财.他在长山求学时,认识了一个能把水银烧成白金的术士,那人把炼白金的秘方告诉了范仲淹,并赠给他一斤白金.当时正是范仲淹穷困之时,他每天只吃两碗凉粥,这一斤白金也不是小数,可范仲淹却一点也没动,更没动炼金术的方子,而是把白金小心翼翼地包好放了起来.时隔十年后,范仲淹做了官,找到了那名术士的儿子,对他说:"你父亲有神奇的技术,能把水银制成白金,在他死的时候,你还小,便把一块金子交由我保管,现在你已长大成人,这块金子应当还给你."只见范仲淹拿出一个包裹打开并把金子交到术士儿子的手里,签封和当初一样.范仲淹讲求"三不欺",他认为做人、做官、做事要上不欺骗君主,下不欺骗老百姓,中不欺骗自己的良心.  相似文献   

2.
范仲淹选官     
潘春华 《人才瞭望》2013,(8):105-105
每当大贪官落网,人们在唾弃咒骂之余,不免会追问当年重用他的后台是谁,究竟是选人不慎还是彼此有何瓜葛?于是笔者想起了一千多年前秉公选官的廉吏范仲淹来。北宋名臣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不但以文著称,更是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统帅,被朱熹称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宋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仁宗皇帝将镇守在西部边陲  相似文献   

3.
林鹄 《人才瞭望》2016,(23):80-81
范仲淹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年幼时家境贫寒,范仲淹曾寄居长白山(今山东邹平县西南会仙山)的佛寺读书.每天晚上煮一锅小米粥,经过一宿凝成胶状,早起后用刀划为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加点醋,撒点盐,加热后就着十来根小根蒜吃,这就是他一天全部的食物.  相似文献   

4.
他是一个胃仅剩五分之一的病退工人他每月收入仅120元.4年前,他组织12位退休老人成立了江苏省第一支老年无偿服务队,如今这支队伍发展到了69人…… 来到南京市云南路的西桥路口,远 远地就能看见一座约三平方米大小的二层小铁皮亭子。走近时仔细打量,亭子飞檐下面挂了四个装饰性的小灯笼。“解忧亭”三个大字镶在檐下,两侧配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联。铁皮制成的亭子下半部分,红底白字写着诸如为下岗职工提供咨询、免费修理生活用具、免费打气等服务内容一二十项。亭外摆着的气筒、修车工具等十分醒…  相似文献   

5.
地名拾趣     
钟芳 《人才瞭望》2014,(3):96-96
“一个人,一座城;一篇记,一盛景;一篇赋,一精神.”这些浸润着文化感受的优美字句,是湖南最好的写照.人指毛泽东,城是凤凰古城;记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盛景指武陵源;赋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传递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精神.  相似文献   

6.
1、大脑很奇妙,有的人只能装下自己,有的人却装得下世界。2、不能控制自己的人,就会被别人所控制。3、做人就要像麦穗,始终低着头。4、对上不伸手,周围拉紧手,工作有一手。5、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周围一定有圈套。6、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努力,不是奋斗,而是抉择。  相似文献   

7.
浅谈友谊奖     
2001年度友谊奖的颁奖大会,又将举行了。自从1991年首次颁发友谊奖以来,已历经10年,共有565名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经济、文教专家获奖。在外国专家中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对激发专家在华工作的积极性,增进友谊,起到很好的作用,也受到中外各界的好评。 早在50年代,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应我国政府的邀请,前苏联及民主德国、波兰、捷克、匈牙利等国家,派遣了数以万计的专家来华参加建设。为此,国家为了统一做好对专家的管理、接待、服务工作,于1954年专门成立了政务院专家工作局,1956年改名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在周恩来总理…  相似文献   

8.
耿相魁 《人才瞭望》2008,(10):15-16
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既是构建和谐社会本质属性的基本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体现了新时期党的政治路线。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要具有求才的愿望、识才的慧眼、荐才的无私、容才的雅量、锻才的魄力、护才的真诚、让才的大度,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事业心、责任感,把优秀人才选拔出来,放到重要的岗位上,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此,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以下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西部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这里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山河壮美。翻开雄鸡状的中国地图,重庆、四川、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12个省区市,685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仿佛一张彩色的地毯,覆盖了70%以上的国土。西部一系列资源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天然气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64.5%;  相似文献   

10.
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经过长期的学习之后,大多数的学生厌倦了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等、靠、玩,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不能加入到学习当中,养成了懒散的习惯。久而久之,老师学生都觉得课堂索然无味。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学习、实践后,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就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采取小组合作式学习。  相似文献   

11.
周俊 《人才瞭望》2016,(11):50-50
赵军教授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热爱教育事业,严于律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任教近20年,始终把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同培养高水平的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积极帮助和关心青年教师的发展,被广大学生和青年教师誉为事业上和学业上的引路人。在教学中能根据现代科技、教育发展,不断改革、更新、充实教学内容,治学严谨。先后承担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学生的8门专业课程的主讲任务,超额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显著,成绩突出。  相似文献   

12.
吴伶俐 《人才瞭望》2008,(10):27-2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就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农战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开发农村实用人才,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把握农村高级实用人才的本质特征、重要作用、培养目标、教育模式等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赵光辉 《人才瞭望》2016,(11):57-58
国家的盛衰在于人才,企业经营之道与治国之道相同,都在于人事相宜,人才发展与事业发展同步,事业发展体现人才价值。人事相宜,是企业人才战略的核心环节和永恒主题,在使用中培养,为使用而引进,以使用来激励,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此解决人才不适用、不够用、不能充分使用的问题,企业人才将各得其所、用当其时、才尽其用。  相似文献   

14.
《人才开发》2009,(6):62-62
樊成梁 上海书法家仂会会员,现年66岁。幼酷爱书法。行书师从刘小晴,草书得益于钱茂生。数十年沉湎书法,以帖为师,临帖为主,采撷百家之长,乐此不疲。楷书从欧阳洵入手,后上溯东晋王羲之、王献之,下探宋四家苏、黄、米、蔡,元赵孟頫,明文徵明等诸大冢,近代习沈尹默、白蕉墨迹,得益匪浅。书作秀美隽永,呈清逸之气。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曾经是个老、少、边、山、穷的贫困县,是广东省的重点扶贫县之一。这里山多田少,经济基础差,文化比较落后,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建设还远远比不上平原地区。但是连南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县委、县政府的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遵循“团结拼搏、科学民主、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自治县精神,充分发挥当地的森林、水利、山地、瑶族风情旅游等资源优势,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重点抓了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把发展小水电当作脱贫奔小康的战略决策之一,取…  相似文献   

16.
陈磊 《人才瞭望》2008,(10):38-39
众所周知,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人不单单改造了地球、塑造了文明、衍生了社会、推动了科技。正是因为其独特的创造性,才使得其雄踞于物种之首。现如今国家大力倡导学习“科学发展观”,河南省也开展了“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的思想大讨论。其最终目的是以人为本,使人们解放思想、冲破思想樊笼,充分调动人的积极能动性,鼓励创造、鼓励更新,从而实现跨越、实现崛起。综观鏖战惨烈的传媒战场,且不论国外的传媒竞争如何惨烈,单就国内的强势广电传媒的发展实践来看,目趋激烈的角逐比到最后就是比人才。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名记者、名导演、名主持人都是一个强势传媒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7.
《人才瞭望》2009,(11):1-1
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坚持五湖四海,拓宽视野选拔干部,广辟途径培养干部,满腔热情爱护干部,严格要求管理干部,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舆论监督的范围呈现扩大化趋势,网络舆论跨越了时间、地域的限制,使大众对新闻事件的的关注度增强,拥有了广泛的关注群体,从监督范围的广泛性看,明显优于传统的舆论监督。网络舆论监督的形成基础是互联网,主要是指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事务,了解社会中、生活中发生的事,并且广泛地交流和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对国家的各个方面,如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活动进行评价。应该对网络舆论监督有准确、全面、清晰的认识,逐渐使网络舆论监督规范化,建立有利于网络舆论监督的规章制度,使互联网成为实现政治民主、建设政治文明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19.
你见过从未被别人议论过、讥讽过、谩骂过的人没有? 在这个问题前,我们都沉默了。是啊,究竟有没有这样的人呢?于是,从记事起不断追忆回顾。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研究生,再到工作单位,有这样的人吗?没有发现。扩大范围,想想校里校外,想想单位里,单位外,在朋友圈子里,想想从领导到一般的人,有这样的人吗?也没有。放眼几千年历史,帝皇将相、才子佳人,大国臣、小国君,有这样的人吗?同样没发现。  相似文献   

20.
谭傲霜,我早想采访的人。她,中国人,俄罗斯籍,有日尔曼(德国)血统。记者、翻译、运动员、汉学家、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汉语教研室唯一的女博士。她,身世不凡、经历坎坷、命运多时,却终有所成。她,汉学界享有盛名,俄罗斯文化名人。 (一) 谭傲霜,祖籍上海。1931年出生在一个世代殷实的地主家庭。祖父是位开明人士,曾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过早期的辛亥革命。在中国需要“医治”的新思想影响下,祖父母为儿子选择了“医生”作为未来的职业。其父,1921年就读北京大学医学院,其后,由于战乱和“西学”盛行的原因,远赴德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