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环境,两者形式和谐对于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本文系统论述了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两大环境要素在空间、尺度、色彩等外在形式方面的和谐,以丰富哲学自然观的理论内涵和深化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人工自然是人类通过采取、加工、控制和保障等工程技术活动创造的产物,它具有目的性、客观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中介性等特征。人工自然在总体上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人工自然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它既遵循天然自然的规律,又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人工自然的创造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产业哲学的兴起,社会自然已经成为自然辩证法研究的热点,在纪念于光远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该研究形成了一个热潮。本研究介绍了国内学者对于光远“社会的自然”思想的发掘,以社会自然为研究对象的工程哲学和产业哲学的兴起;评述了国内学者围绕社会自然定义的争论,分析了社会自然与天然自然、人化自然、人工自然的区别和联系;最后阐述了研究社会自然的意义不仅是自然辩证法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自然变化是自发选择能量消耗最少的途径。自然界惯常行程是不引起附加能量消耗的过程,人的技术活动都是对惯常行程的改变,都以消费能量为代价。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人们从自然界获取天然自然物,遗弃给自然界的是人工自然物。天然自然物转化为人工自然物是非惯常行程,需要消耗能量。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与利用是对自然的双重消费。劳动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交换,这种交换使人们不断产生新的物欲。人的无止境的物欲与自然界的有限物源的矛盾愈演愈烈。对自然的过度消费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根源。一定要节制对自然的消费,纳米技术可能根本改变我们对自然的消费形式与数量。  相似文献   

5.
指出人工自然概念在技术哲学研究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是技术哲学的逻辑起点.论述了人工自然与劳动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劳动过程和技术过程只有在人工自然中才能进行,器具的"被使用"及其"指引"关系,组建着人工自然的结构,劳动选择着哪些自然物加到人工自然世界中;由于劳动具有"生产性"劳动剩余的增长,决定了人工自然的增殖性,人工自然、劳动和技术呈现为共同进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天然与浑然,涉及到美学范畴的自然之美和精—之妙两个重要问题。在理想的诗的天国里,谢榛对天然与浑然是同样重视的,并没有主次、上下、高低、重轻之分。他强调矛盾双方的互补、同一和谐调,主张:(1)发于自然,成于精工;(2)处于天然与浑然之间。这种涂了一层浓重的“中正”油彩的美学思想,既有条件地接受了道家自然观和儒家肯定人工的影响,又被某种程度地“禅学”化了。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及人工自然两重性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了人和自然的协调与持续发展问题,并对“停止发展”和“人类中心主义”等观点阐明了自己的主张。  相似文献   

8.
自然事物有价值意义,自然价值不仅是“为人”的价值,更在于“为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生态审美促生生命的价值,自然价值对生态审美价值生成的意义有三:天然存在的自然事物的价值;以自然事物为参照而生成的人工自然价值;由“法自然”的本体论推演出来的“无为自然”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谈人工自然与社会性规律的关系──从首钢、宝钢的生态绿化看社会人工效应苏成章(一)人工自然是人类通过劳动实践对天然自然加以改造的产物,人类通过劳动“再生产整个自然界”,诞生了人类生产实践与天然自然融为一体的人工自然。因此人工自然既保留着深厚的自然属性,...  相似文献   

10.
以生态危机为切入点,揭示天人关系的历史演变与人工自然进化规律的内在联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渗透在人工自然的建构和进化中,并对人工自然的生成方向起着决定与引导作用;人工自然是当时人与自然关系的外在表现,其结果给天人关系的的调整引发启迪并发挥建设性作用。把握这一点,将有助于我们关注人工自然的健康发展,自觉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缓解生态危机,踏上与自然互利共生的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明确提出:“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保持着。”对此处“自然”的理解,学界观点大致有两种:一种认为指天然自然,即人的感性活动尚未触及到的自然;另一种认为指人化自然,即被人的实践活动中介的自然。本文基于马克思文本,对此问题浅做梳理认为,马克思所指“自然”的内涵兼具两层含义: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二者互为转化的观点以及在当下谈论“自然优先地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改善功率因数的必要性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上阐述了改善功率因数的意义,以及如何从提高自然功率因数和人工补偿两方面改善功率因数,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人和自然的关系是自然观的一条主线,它经历了人充当自然的奴隶的肯定阶段,人争当自然的主人的否定阶段,而今演变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的否定之否定阶段。人和自然关系的否定之否定的演变的根本契机则是人工自然的产生和发展。人工自然是人对自然的胜利,是人类的幸福之源,却又伴随着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因而也成为毁灭人类文明的祸害。人工自然对于人类来说,既祸福相兼,又相互转化,其所以如此,从根本上说,在于它既是自然物,又是人为物的矛盾两重性所致。  相似文献   

14.
预设在法庭询问中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设作为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由于它具有主观性、隐蔽性等特点,常被律师作为在法庭询问证人或被告时的一种语言策略。律师通过问话中隐含的预设信息形成“预设陷阱”,诱使证人或被告做出有利于己方的回答,从而实现自己的意图。破解“预设陷阱”有其方法和路径:1.提高对预设的敏感性;2.借助预设的触发语;3.识别“预设陷阱”;4.采用正确的策略,破解“预设陷阱”;5.选择强有力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思;6.借助外部力量,破解“预设陷阱”。  相似文献   

15.
环境伦理学的产生展现了伦理学研究的新视域,实现了伦理学从人际伦理学向自然伦理学的重大拓展。但当前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是缺乏深厚的哲学基础性思考,有必要从哲学上阐述这种转折的可能性和合理性。环境伦理学的关键是处理和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矛盾。人与自然的关系说到底取决于人对自然的认识和诉求,这正是哲学自然观的核心问题。因而,自然观应该成为环境伦理学的哲学基础,为其不同原则和理论进行鉴别、比较和分析,提供更根本的哲学根据。自然观与人的生存方式是相互作用的。自然观是人的生存方式的反映,是在最高哲学观念上对人的生存方式的认知。人类经历了自然生存、人工(技术)生存,正在走向生态(绿色)生存,自然观也相应地从天然自然观、人工自然观转向生态自然观。哲学观念的超越性和前瞻性,又可以为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人工自然系统是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对天然自然加以改造形成的现实自然界。人工自然系统不同于天然自然,它既受自然规律又受社会性规律制约。人工自然系统的现实状况及其长远发展趋势是否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全在于人类是否能认识并运用这两方面的规律去指导工业化、现代化社会实践。首钢等生态绿化过程反映出的社会人工效应规律就是生动的一例。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自然环境分为天然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的自然环境。人工自然环境对发展旅游业具有重要的作用。海南要发展旅游业,应加速开发热带旅游资源和建造人文景观,并保证重点与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峨眉山气候的多次考察、对比分析、统计整理,全面地总结出了峨眉山的气温特点和降水特点,进一步探讨了峨眉山气候垂直分异规律及垂直自然带的划分和成因。  相似文献   

19.
自然变化有两种“不可能”:“相对不可能”与“绝对不可能”。人的技术活动可使天然自然的“相对不可能”转变为人工自然的“可能”。但技术并非万能,技术总有不能够做的事。技术“能够做”不等于“应该做”,技术规则应同伦理规则相结合,力求实现技术活动有效性与合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生态思想的实质是对自然、人工自然及建构环境的关注,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对异化的城市和伪生态城市景观的质疑。北美敌托邦小说深层次地应和着这种思想,其文本中的自然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自然(牧歌式自然)、第二自然(人工自然及毒性自然)和第三自然(作为媒介客体的自然)。三层次自然的尖锐对立体现出作者对新型科学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