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农村网络购物行为问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辽宁省部分农村地区居民个人特征、消费观念、消费行为等因素进行了调研,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信效度分析,使用AMO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检验,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农村居民网络消费行为的影响路径与强度,结果显示:经济条件是影响农村网络购物行为的首要因素,物流是重要影响因素。研究将丰富有关农村居民网络消费行为的行为学理论,为开拓农村电商市场提供建议与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江苏省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防治知识知晓和依从性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探索农村高血压县乡村协作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率等描述性分析防治知识知晓和治疗依从性,通过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等推断性分析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5.6%(苏南64.8%,苏中74.6%和苏北84.0%),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地区是影响因素;88.2%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好(苏南92.9%,苏中92.6%和苏北79.0%),地区和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是影响因素。结论:不同地区需结合自身特点,组建县乡村高血压纵向协作团队,提高患者防治知识知晓和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江苏省北部地区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量表)和自制调查问卷,对苏北四市农村地区1 889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苏北农村地区老年人EQ-VAS平均得分为(71.3±16.7)分,老年人对其行动能力、自我照顾能力、焦虑或抑郁的评价较高,满意率分别为75.2%、83.2%和78.2%;而对疼痛或不舒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相对较低,满意率分别为56.2%和72.9%。年龄、经济收入、婚姻状况、患慢性病情况、居住方式等均可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结论:苏北农村地区低收入、独居的空巢老年人需要更多关怀,政府应加强农村老年居民慢性病健康管理,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的养老环境。  相似文献   

4.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从最终用户的角度对农村居民信息服务的接受行为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感知的信息质量、感知的有用性、感知的易用性、感知的服务成本和感知的使用能力等五个方面的因素在农村信息服务行为中的作用,其中,感知的有用性对信息的使用态度和行为意向的影响最显著,感知的信息成本在目前并不直接影响农民的使用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安徽省农村居民生命质量及健康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包含欧洲五维度健康评定量表( EQ-5D-5L 量表)在内的自行设计问卷,对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分别测量样本人群在五个维度的分布和EQ-VAS自评得分,利用差异性检验和关联性分析,探讨不同人群特征和五个维度分布水平、EQ-VAS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安徽省农村居民生命质量的总体评价较好,EQ-VAS平均得分为(83.80±15.36)分,接近一半(49.7%)的受访者报告五个维度中没有问题,疼痛/不舒服存在问题的比例高达42.0%,其次是焦虑/抑郁21.2%。年龄、体力活动量和慢性病是影响农村居民生命质量的主要的影响因素,疼痛/不舒服和焦虑/抑郁是影响居民EQ-VAS自评健康得分的主要原因。结论:应关注农村居民的疼痛/不舒服和焦虑/抑郁问题,重点保护妇女、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人群的健康。  相似文献   

6.
以农村居民的礼品消费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来自湖北3县市调查数据,探讨态度、从众、文化价值观和购买情境等因素对农村居民礼品消费行为倾向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村居民的"态度"、"从众心理"和"文化价值观"对其礼品消费行为倾向有显著影响,其中"态度"的影响最大;而"购买情境"对其行为倾向几乎没有影响。研究农村居民的礼品消费行为对于丰富农村居民礼品消费行为的理解和认识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1989-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8次农村家户数据,运用收入不平等的要素分解方法,分析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及收入差距的现状、变化以及影响因素等。实证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收入不平等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且有不断升高的趋势。就影响收入差距的因素而言,农业收入因子是不平等促减的,家庭经营、工资以及再分配等收入因子是不平等促增的,并且工资收入因子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大;除1991年以外,其贡献都超过40%。至于收入不平等的变化,则主要归因于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结构性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连云港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当地高血压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二阶段抽样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Morisky依从性问卷,对连云港农村地区患有高血压并进行药物治疗的1 306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χ2 检验筛选相关因素后,进行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到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当地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为27.8%。高血压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有无伴侣、家族史、患病年限是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连云港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应综合考虑各因素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安徽省无偿献血招募中存在的问题,为有针对性地干预献血行为,制定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安徽省皖中、皖北、皖南地区三市街头献血者进行调查,分别在三市随机抽取3个采血点收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调查街头献血者583人,皖中250人,皖南105人,皖北228人。初次献血者255人(43.7%),重复献血者294人(50.4%)。献血者无偿献血相关政策知晓率为52.3%,知识知晓率为71.4%;重复献血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72.6%)高于初次献血者(70.1%,P<0.05);献血者重复献血的影响因素有地区差异、职业差异及家人是否献血。不愿意再次献血的人大多数是因为怕疼痛和怕传染疾病。结论:安徽省无偿献血者知信行有待提高,同时为了巩固与保留现有献血者,应优化献血奖励机制及扩大献血有益身体健康方面的宣传,为临床用血提供充分保障。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取2003-2021年我国31个省际面板数据,利用系统广义距估计法(SYS-GMM)分析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动态效应。文章的主要结论为: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系数为0.135,表明普惠金融发展有助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普惠金融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分地区看,西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消费效应最为明显,中部、东部地区次之。此外,政策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而城镇化并未提振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为此建议完善农村地区现有金融体系,加快推进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普惠金融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居民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欧洲五维度五水平健康评定量表(EQ-5D-5L)对安徽省农村居民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进行测量?结果:调查对象主要的健康问题是疼痛/不舒服?焦虑/抑郁维度;EQ-VAS评分为(71.35±18.21)分;15~45岁调查对象主要健康问题是焦虑/抑郁,45岁以上者逐渐面临疼痛/不舒服的健康问题;低文化程度者面临更多的健康问题,“没上过学”组疼痛/不舒服维度有问题的比例高达67.90%;患慢性病者比未患慢性病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受损风险更高?结论:把握各年龄段的主要健康问题?关注低文化程度者的健康?加强农村慢性病防治是提高安徽省农村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知识对促进社区旅游发展和提升居民旅游支持态度具有重要意义。知识转移通过社会网络进行,与转移主客体的社会资本密不可分。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知识转移理论构建并检验社会资本、知识转移与居民旅游支持态度的关系模型,以浙江省三个乡村社区为样本,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以人际信任、互惠合作与共同愿景为要素的社会资本,通过克服居民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促进知识转移;人际信任和互惠合作通过帮助居民实现“个体理性人”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来提高居民旅游支持态度;知识转移通过提高居民旅游管理和创新能力以及旅游发展福利,正向影响居民旅游支持态度。基于研究结论,社区应建立旅游互助小组、社区学习社团来提高居民旅游支持态度,促进知识转移,旅游部门应承担知识中介作用,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现状与规制完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食品安全知识以及农村监管部门现实的监管难题,揭示农村食品安全形势,探讨完善农村食品安全规制的对策与建议?方法:对2 697名农村消费者进行实证调查,对监管部门进行访谈?结果: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缺乏对农村地区的针对性,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不力,农村居民食品安全知识匮乏?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农村消费者维权意识差?成本高?难度大?结论:需要建立对农村地区更有针对性的法律体系,农村地区需要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效率,提高农村居民的自保能力和意识,充分保障农村地区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探讨农村初中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方法:使用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量表,对308名农村初中生进行测量。研究结果:(1)农村初中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业成绩存在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获奖者与未获奖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业成绩差异显著;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存在极其显著的年级差异。(2)除了外部动机之外,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及其各项均与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内部动机和学习态度对学生学业成绩有直接作用,可以预测学生的学业成绩。研究结论:内部动机和学习态度对学业成绩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释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20多年在全国22个省中排名第一的原因,根据1997—2006年的统计数据,选取具有可比性的江苏省和广东省,对三省相关指标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总量比较突出,增长速度快中有稳,结构比较合理,在传统指标项稳定增长的同时,新的增长点实现了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江苏省部分城市社区居民在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掌握江苏省城市社区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为江苏省城市社区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对12个社区的1 800名居民采用统一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健康教育干预后的效果。结果:"预防流感措施"、"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5岁以上人群测量血压的频率"、"狗、猫咬伤后的处理"、"食用碘盐的好处"5项知识的知晓率低于50%,"正确使用抽油烟机"、"生熟刀分开"、"近一年参加过体检"、"三个月更换一次牙刷"、"正确的口腔卫生方法"、"洗澡毛巾晾挂在阳台"、"及时洗手"、"不随地吐痰"8项健康行为的形成率低于50%;健康教育干预后,社区居民在健康知识知晓率方面有显著提高,而健康行为形成率尚无显著提高。结论:继续加强城市社区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水平,促进居民健康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在湖北省五个代表样地农村居民闲暇生活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影响闲暇时间总量的因素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①农村居民闲暇时间分配的季节性特征明显;②农村居民闲暇时间总量呈增加趋势;③农村居民闲暇态度悄然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乡村科技传播中阻碍农民认知行为发展的关键原因,文章采用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农业知识与信息系统理论对相关个案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与分析,调查对象为海南省白沙县阜龙乡天堂村与新村两个相邻的少数民族行政村农民及与之相关的乡村科技传播机构和人员。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农民的知识结构主要以隐性知识为主,其知识来源主要是个体的经验积累和农民之间的相互模仿,知识技术传播方式以隐性知识传播为主;外部乡村传播者由于对农民认知结构和认知行为学习规律严重缺乏了解,在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上均主要强调显性知识的传播而未能重视隐性知识的传播,致使其传播效果影响甚小。本研究认为,未来的乡村科技传播应该更多地利用隐性知识传播规律,以便更好地促进农民认知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引资竞争背景下,FDI在城乡间的不均衡分布对辖区居民经济福利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从市辖区和市辖县两个方面对地方政府引资竞争背景下FDI与城乡居民经济福利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市辖区,FDI进入显著提高了居民的经济福利水平,优惠政策对其也具有间接的积极作用;在市辖县,FDI并未明显提高居民的经济福利水平,优惠政策也未对其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在政府“重城市、轻农村”的经济发展理念下,县区居民分摊了市区经济的发展成本,从而弱化了其福利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探讨无偿献血的影响因素,为有效动员无偿献血者提供依据。采取文献计量法,以描述性分析为主阐明结果。228篇文献的研究地区覆盖我国17个省市,91.2%的文献显示献血点是无偿献血的主要影响因素,18-35岁者、男性、文化程度高者、城区居民的献血倾向较高,对无偿献血的认知及献血经历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为提高人口献血率、保障临床用血,建议加强采供血机构建设,提升采血人员服务态度、服务水平,开展针对男性、年轻人、城区,同时扩大到女性、年长的、农村地区的宣传与招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