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蔡宁 《金陵瞭望》2007,(8):22-23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当今社会,利用和发挥媒体的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要主动寻求舆论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袁明章  王珏 《金陵瞭望》2007,(22):25-26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南京供电公司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基层单位.担负着南京地区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优质服务的重要任务.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更是肩负着重要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它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早已有之,它为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社会和谐与人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个向度。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等四维坐标构成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全息立体系统。要通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以及社会文明的全方位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达到社会和谐与人的和谐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5.
和谐教育与教育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构建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合理调整社会结构,有针对性地构建社会结构各个层面的和谐,构建和谐教育、实现教育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6.
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在陈云的经济社会发展思想中,其和谐发展的思想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分析了陈云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及其基本思路,指明了陈云思想对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是我们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对全党提出的一个明确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保证。认真落实这一要求,对于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和谐文化作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功能,它为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各方面的条件和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支柱。建设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社会运行状态,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战略目标。而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力量之基、价值之本、精神之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着丰厚的和谐文化基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内在要求,和谐文化的建设能更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作为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和引领社会发展的机构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应当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高地、文化高地和人才高地。刘向信教授新著《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出版),紧扣高校建设和谐校园这一新时期的前沿课题,在国内首次系统深入地对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进行了全面而富有成效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王平  江鹤 《江海纵横》2008,(2):45-4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海门走在了全国前列。十六大以来,海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确定了构建以“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为重要目标的“和谐海门”的发展理念,富有成效地进行了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探索和实践。2007年9月15日在中央党校举办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暨‘海门实践’高层研讨会”上,与会的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等部委领导和专家对海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海门实践是典范,要高度重视,很好总结,大力宣传。  相似文献   

12.
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促进制度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当代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突出理论成就,就在于对资本主义的整体批判与对社会主义的新型建构,其理论重点进一步表明,社会主义的制度和谐与生态和谐有着相互促进的互动性,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实现制度和谐,其生态和谐的实现也具有虚幻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破除中心思维方式,树立和谐共生理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机制上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不断推进改革促进制度和谐。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和谐,是具有基础性、普遍性的社会和谐。但这个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营造以和谐为基调的文化氛围。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有没有和谐的文化,已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是用和谐文化观念来思考问题、解决矛盾,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文化思维和文化环境,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保证和文化支持,培育全社会和谐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4.
邱东  黄善群 《今日南国》2008,(12):57-5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任务。社会和谐首先是思想的和谐,而思想和谐的前提又是思想解放,只有不断解放思想,以与时代合拍的新思想新观念来打开和谐社会建设屏障,保持创造的活力和蓬勃的生机,才能把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与和谐意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构建“和谐意识”,把和谐的理念、和谐的价值取向内化为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和谐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氛围。在当前阶段,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突出增强十二种意识,即:差异意识、包容意识、共生意识、合作意识、法治意识、诚信意识、民主意识、发展意识、稳定意识、改革意识、学习意识、自省意识。  相似文献   

16.
培育和谐的社会心态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由于经济领域的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管理和制度建设不力、文化建设滞后及人们的心理预期和认知偏差等原因,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心态,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必须通过协调多种利益关系、加强制度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塑造和谐人格等途径培育和谐的社会心态,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构建和谐教育同样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和谐管理营造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孕育和谐教育和谐教育培养和谐人才,和谐人才促进和谐社会。这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的过程,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和谐文化为基础,和谐文化以和谐精神为灵魂,而和谐伦理精神是和谐精神的价值内核。市民社会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起基础性作用,市民社会是现代性的伦理实体,塑造了现代人的交往方式和存在方式,也孕育了现代社会特有的伦理精神,市民社会伦理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中“价值理想”、“秩序伦理”、“政治伦理”和“交往伦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中的德育理论建设,是促使和谐社会实现的必要准备和前提。和谐德育的对象是人,促使德育建设的和谐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目标与内在的必然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中的德育理论建设,是促使和谐社会实现的必要准备和前提。和谐德育的对象是人,促使德育建设的和谐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目标与内在的必然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