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利用575份农村居民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居民参与村庄建设意愿的影响及其所关注的农村改革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规划建设、工作稳定程度、农村非农化因素对农村居民参与村庄建设意愿的影响比较明显;受教育程度、宅基地退出、生态环境代价、非农发展方向等因素对农村居民选择城市发展的影响更突出;村庄资源禀赋认知因素对农村居民参与村庄建设意愿的影响不明显;农村居民极为重视农村社保改革、农地改革和人居环境整治等乡村振兴事务,并认为现代农业才是农村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因此,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尊重农村居民选择,积极做好提升就业水平、人居环境整治、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深化农村社保改革等工作.  相似文献   

2.
利用575份农村居民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居民参与村庄建设意愿的影响及其所关注的农村改革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规划建设、工作稳定程度、农村非农化因素对农村居民参与村庄建设意愿的影响比较明显;受教育程度、宅基地退出、生态环境代价、非农发展方向等因素对农村居民选择城市发展的影响更突出;村庄资源禀赋认知因素对农村居民参与村庄建设意愿的影响不明显;农村居民极为重视农村社保改革、农地改革和人居环境整治等乡村振兴事务,并认为现代农业才是农村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因此,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尊重农村居民选择,积极做好提升就业水平、人居环境整治、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深化农村社保改革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通过梳理我国村庄规划管理体系建设的历史沿革,深入分析潘集区村庄规划管理中存在的法律体系不健全、规划体系雍冗、基层规划管理力量薄弱、村民参与度低、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后期维护、缺少反馈机制等问题,初步构建了村庄规划管理体系的框架,并基于此框架提出了优化规划体系、成立村民规划委员会、建立村编制-镇审批模式、整合规划管理与土地管理、派遣村镇规划管理员、拓宽资金渠道、制定后期维护资金保障机制、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建立信息快速反馈通道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三权分置”框架下的新一轮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发展乡村产业的途径,探索退出宅基地统筹利用政策,为乡村振兴提供土地要素。本研究以天津、重庆两个直辖市七个典型试点村为研究对象,基于ECIRM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对“原址投资开发”“集中规划开发”“集体统一经营或管理”“整村出租流转”“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打通”等五种助推产业发展的宅基地整治盘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五种模式在土地市场化利用或退出宅基地统筹利用方式的优势特点和适用的产业类型上的经验逻辑及不同产业主导区域和不同地区的宅基地整治盘活模式选择策略。实践中宅基地整治盘活不同程度面临发展难题亟待解决,例如资金、退出意愿、产权认定、规划、流转等问题,在改革推进中需要注重科学制定村庄规划;稳定宅基地使用权,保障投资主体土地权益;鼓励农房转让、租赁、入股等方式参与产业用地供给;构建土地整理激励机制;完善乡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阐述赣州市新农村建设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规划编制科学性不强、规划经费短缺、规划技术力量薄弱等;并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赣州市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的对策,包括统一思想、分类编制村庄建设规划、理顺规划管理体制、完善集体土地流转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天津市蓟县三个典型村庄进行实证分析,确定适合各村庄的农村宅基地整治模式。研究发与:建立基于村庄规划的农村宅基地整治模式的测算方法,其测算结果能够较好的反映地区实际,为天津市各地区开展宅基地整治模式提供参考,为国土资源部制定、创新村庄宅基地整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财政支农资金对农牧业经济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投入农牧业的资金总额逐年增加,并建立了各种基金,推动了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财政支农支出的比重下降;资金时效性差;资金监管不严等,需采取对策增加财政支农投入,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应局限于治理主体的价值二元博弈结构关系,而要立足行政与自治均衡的治理统合关系。调研发现,村庄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行政统合与自治缺位弱化了村庄内生性资源嵌入村庄生活治理的活力,也无法回应国家现代化治理规则主导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行政与自治均衡状态下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践,以行政资源输出强化了地方规则的共同体意识,并且激活群众参与的主体性,达成了均衡性的双轨治理结构和机制,实现了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的低成本和高效益治理。从行政与自治均衡关系视角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在增强国家治理能力与弹性村庄社会结构的张力之间寻找行政与自治的均衡秩序,外引基层治理现代化规则嵌入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内以整合内生性资源激活乡村社会活力,提升治理效能,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
沿着“付费意愿-环保行为-人居环境整治效果”的研究过程,利用OLS和内生转换模型,分析了生态服务付费意愿与环境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具有付费意愿的村民有更强的环保意愿和倾向,能通过促进自我环保行动、带动邻里行动及配合监督村干部行动,实现意愿到行为的外化,同时通过环保基础、资金保障、制度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机制等村庄保障的调节确保付费意愿外化为行为的有效性,从而促进人居环境整治效果提升。意愿外化为行为并非一直有效,付费意愿对环境效果提升效应因地区、意愿强度、环境水平和人居环境整治类型的异质性而不同。即是说,只要“意愿-行为-效果”的路径畅通和村庄基础等外部情景保障到位,就可通过提高村民环境保护的意愿,使得意愿外化为主动参与环保行为和影响他人环保行为,从而提高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关于加快土地整治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土地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我国粮食的连年增产和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未来10年,通过土地整治,预计可新增粮食产能约2 000亿kg。如何把潜能变为现实?加快土地整治、加强土地整治制度创新和科技支撑是根本途径。土地整治创新需要重视土地整治内涵和类型的变化;需要重点关注农村腹地、城乡结合部、农牧交错带、山缘带、城中村等区域;急需解决科学编制和严格执行土地整治规划、平衡资源与资金匹配、切实维护土地权益、加强土地整治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加强土地整治队伍建设、提高土地整治科技支撑能力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编制并实施村庄规划,对保护和利用村庄空间资源,推动统筹城乡建设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驱动下,我国村庄规划工作得到强力推动,但同时也出现了众多问题。实践证明,村庄建设的协调发展、农村资源的合理配置,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来引领实现法制化。在社会、经济、环境及技术等现有条件下,如何充分发挥村庄规划的调整、规范作用,对于推进村庄建设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农村宅基地退出增加了耕地后备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为土地整治和农村发展筹集了资金的同时;还存在宅基地退出复垦效率低下、复垦资金筹集困难、复垦宅基地土质差利用率低、偏离复垦目标、导致农民缺乏安全感等问题。结合我国其他地区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实践和经验,提出健全农村宅基地整理、置换、复垦机制,设置宅基地退出复垦为耕地的质量评价标准,制定合理的宅基地退出利用规划,完善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以及完善宅基地退出后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建议,激发农民宅基地退出热情,提升复垦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务。做好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设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和先行环节。文章结合笔者新农村规划设计的实践,深入地讨阐了新农村规划的目的与任务、村庄规划的原则、村庄规划的工作内容、村庄规划的成果、村庄产业规划、村庄规划前的调查研究、新农村的住宅设计与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村庄规划布局、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以及农民主动参与意识等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树立"三个理念"、坚持"四个原则"、突出"五个重点"、建立"六个机制"的农村社区建设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呼和浩特乡村旅游近些年虽然发展迅猛,不仅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旅游需求,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呼和浩特乡村旅游不容乐观,仍存在着规划不科学、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卫生脏乱差,旅游产品开发盲目等诸多问题.呼和浩特要加快推进呼和浩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做好科学规划管理、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河道长效管理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河道整治工作成效显著,河道管理机构基本健全,但还存在建管脱节、污水收集系统建设滞后、河道整治、保洁工作发展不平衡、管理经费不足等问题,建立河道长效管理机制迫在眉睫。结合上海市河道管理的实际情况,河道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应从健全河道管理的目标责任制和定量考核制度、管理职能转变、日常养护作业市场化、投资机制多元化等方面强化,以巩固已取得的整治成果。  相似文献   

17.
仙洪试验区以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为重要抓手,以环境友好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民生改善的重要特征,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民居住环境为中心,采取了四大措施加强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坚持"三通"先行,夯实了试验区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因地制宜,实施迁村腾地,开展土地整理,盘活了试验区土地资源;开展"后院革命",改变了试验区农家后院乱局,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居住环境;整治村庄"十乱",改变了试验区"脏、乱、差"的局面,使试验区村庄整洁美化,旧貌换新颜。总结试验区环境建设的经验,一是规划先行,统筹协调,系统联动,密切配合,实现了环境建设的科学化;二是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动力,促进了环境建设的长效化。  相似文献   

18.
制约内蒙古发展的因素有:农牧业生产的条件差、工业基础薄弱、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交通运输不便、资金紧缺等。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指出内蒙古的发展思路是:走效益农业、牧业、林业的路子,发展农牧林业;在工业方面,突出优势产业,注重资源开发;重点抓好能源、交通、通讯和原材料等基础工业,抓好生态建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科技教育。  相似文献   

19.
打造“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建设、整治管理规范化的村容村貌和公共设施。即集镇、村庄要按标准化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周到齐备、服务性能完好;环境卫生设施配套建设,村容环卫责任明确、管理规范化;建设农村生态环境。要实现上述目标,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是龙头.实施新农村规划建设是重点,抓好新农村村容管理和综合整治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角色定位不清晰、职业职责不明确、待遇偏低、队伍不稳定、工作机制不完善、职业化程度不高、职业发展规划不明确、辅导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意识不足等困境。通过明确辅导员的职业定位、严格职业准入机制、细分角色职能、加大岗位培训力度、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强化岗位考核管理、完善激励机制、创优工作环境、加强科学研究、健全领导机制、建立投入机制、规范制度保障机制、确立学科平台等多方面、全方位、立体化的工作实践,可以有力推动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