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关于旅游地形象重新定位和形象传播的探讨--以桂林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旅游地的形象是旅游地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旅游地有其生命周期和发展阶段 ,所以对于处于衰落期的旅游地来说 ,有必要进行旅游地形象的重新定位和新形象的传播 ,以使旅游地得到复兴。本文以桂林为例探讨了旅游地形象重新定位的问题 ,并提出了有效的新形象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2.
关于旅游地形象,现有的研究文献从旅游形象定位、旅游形象测量、旅游形象认知、旅游形象识别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但尚未出现针对旅游传播渠道的相关研究。旅游地信息的传播对旅游形象塑造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四川省三个世界遗产旅游地旅游者获取旅游形象的信息渠道和旅游动机进行比对分析,阐释了旅游形象信息渠道对旅游动机影响的作用机理,探讨了形象传播的一般策略,并提出了旅游地形象传播的可操作性方法。  相似文献   

3.
旅游形象传播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旅游形象传播对旅游地形象的树立、增强旅游地吸引力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旅游形象传播要素梳理分析,并对旅游形象传播的媒介和传播模式进行整合,期望能对旅游形象传播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旅游地之间竞争的日益加剧,使旅游地形象传播成为了目的地在竞争中胜出的有力武器。文章通过借鉴消费者行为学的相关内容,对旅游地形象传播的原则、途径进行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旅游地形象的传播策略初探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从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传播系统的三要素———传者( 传播主体) 、信息与媒介( 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 和受众(传播对象) ,以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策略为依据,以旅游地的地理空间特征为实施策略的基础,探讨形象传播的一般策略,总结和提出旅游地形象传播的可操作性方法  相似文献   

6.
论旅游地形象的定位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正在从产品驱动时代走向形象驱动时代 ,旅游地的形象已成为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之一 ,是否拥有良好的、个性鲜明的旅游形象已成为旅游地占领市场的关键。本文运用巴特勒 (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论述了旅游地形象产生、发展、停滞和衰落的过程 ,提出了如何根据市场需求与旅游地自身的特点及时更新其形象定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传统旅游目的地形象更新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地形象是旅游地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旅游地有其生命周期和发展阶段,对于大部分生命周期都处于停滞期、形象已经僵化的传统旅游目的地而言,有必要进行旅游地形象的更新定位,以便使旅游地得到复兴。文章从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现状出发,讨论了其进行形象更新定位的必要性,并对传统旅游目的地进行更新定位的具体手段和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旅游形象感知、塑造和传播是国内外旅游研究热点,研究方法上以问卷调查为主。世界遗产地是我国重要旅游地类型,但其游客感知形象研究较少。本研究针对国内世界遗产地旅游形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不足,在崀山的地方性、旅游形象替代分析基础上,采用ROST Word parser软件分析崀山网络游记及游客点评,归纳出游客所感知的崀山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及其信息渠道;对崀山旅游形象进行重塑,突出"天人合一的和谐大美"核心理念(MI)和"世界丹霞奇葩·山水田园人家"的总体形象及其分体旅游形象及视觉符号识别系统(VI)、听觉形象(AI)、行为识别(BI);最后基于传播策略的基本原则,提出目的地整合营销传播模式、语言和非语言传播符号系统、传播受众、媒体和非媒体传播方式、时空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9.
旅游形象是旅游地对旅游者具有经久不衰的吸引力的源泉,对旅游地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此文指出旅游的形象时代已经到来,旅游发展已经进入以形象为导向的第四阶段。深入分析了绍兴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师爷文化和酱缸文化,得出绍兴旅游形象定位的文化底蕴,并以此为基础阐述绍兴旅游形象定位的原则及方法,提出了以绍兴文化为基础的旅游形象的定位。  相似文献   

10.
以国内外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从传播学角度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影响因素进行归总;提出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地特征性、突显性、综合性信息的凝聚。旅游目的地形象以目的地原始信息为素材,形成于传播机制,并通过旅游者心理暗箱作用于其行为。因此,我国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的研究需跃出单纯的宣传策划层面,扩大到形象生成和运行的过程中,深入至形象信息流动的所有环节中去。  相似文献   

11.
河南旅游形象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旅游地的发展中,形象的树立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河南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针对河南旅游资源尤其是从人文资源和自然山水资源两个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市场调查情况,对河南的旅游形象定位进行理论研究,为河南旅游形象的塑造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即在进一步发展历史文化旅游的同时,深入挖掘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城市的特色文化,是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根本动力。探讨了丹东城市形象的定位问题,丹东城市形象塑造和宣传问题,丹东城市旅游拳头产品开发问题,丹东城市民俗风情旅游项目设计问题,从而有利于打造出特色鲜明的丹东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3.
闽西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但旅游形象不突出,旅游品牌缺乏竞争力问题使其在旅游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弱势。运用旅游地理学和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首先根据旅游形象设计的一般原理,对闽西客家文化旅游形象进行定位,构建了一个包括理念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和行为识别系统等较为全面的旅游形象系统;然后进一步探讨了如何运用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旅游形象的宣传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从中观尺度视野下,结合天鹿湖地区“天、地、人、时”脉络,参考广州都市旅游市场需求的生态、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进行天鹿湖地区旅游形象的CIS策划。首先,根据该区优势旅游资源定位其旅游总体形象;其次根据旅游总体形象策划理念设计宣传口号;最后在上述基础上,进行该区旅游形象的CIS策划。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丝绸之路及其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把丝路沿线6省区的48处申遗景点分为六大旅游区,在此基础上对陕西段西安旅游区进行了旅游形象设计和推广研究:通过对西安申遗景点、地方性、旅游者感知、市场竞争替代、已有旅游形象定位的分析,确定了西安旅游形象总体定位;基于形象定位就宣传口号、人-地感知形象、人-人感知形象进行了系统设计;最后提出了旅游形象的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区域旅游形象是人们对某一特定城市各种信息在头脑中反映后而形成的综合认知印象。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外可扩大旅游市场 ,对内可提高市民凝聚力 ,促进区域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根据衡阳市所具有的山水型风景城市、历史化文化名城、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优势 ,将其定位为我国南方最大的特色性文化旅游和宗教朝圣地 ,湖南省中东部地带重要的山地性生态休闲度假中心。  相似文献   

17.
运用营销学的定位理论,以历史文化名城安庆为例证,对区域旅游开发中的产业、产品、市场和形象四大定位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区域旅游开发应该注重并利用产业政策的积极性、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市场空间的拓展性、感知形象的鲜明性等观点。  相似文献   

18.
海南旅游形象推广中公共关系应用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海南旅游形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旅游形象定位、旅游形象推广公关活动开展等方面,对公众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海南旅游形象定位与公众的认知基本一致;海南旅游形象推广的程度与公关活动的规模大小有着密切联系;海南旅游形象公关推广活动尚未形成品牌效应;旅游形象推广宣传力度不够;组织者及岛民缺乏公关意识,等等。建议通过整合大型活动形式,打造特色推广活动品牌,构建海南旅游网站平台,开展全民公关教育,策划海南旅游形象主题宣传片,创新海南旅游形象推广模式等措施,提升海南在国际上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申遗景点、地方性、旅游者感知和市场竞争替代的分析,确定了丝绸之路申遗中国段旅游形象定位,基于形象定位就宣传口号、人—地感知形象、人—人感知形象进行了系统设计。最后就如何推广洛阳的旅游形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