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王延群 《山西老年》2012,(10):59-59
人秋后,很多人常感到皮肤干燥、头晕嗜睡,反应能力降低,这时如果能吃些生津止渴、润喉去燥的水果,会使人顿觉清爽舒适,梨不失为一个好选择。梨被誉为“百果之宗”,酸甜适口,汁多爽脆,醇香怡人。现代营养分析,梨含有丰富的果糖、葡萄糖、苹果酸和有机酸,并含脂肪、蛋白质、钙、磷、铁、钾、钠、镁,还有多种维生素。中医学认为,梨性凉,味甘,微酸,归肺、胃经,具有生津止渴、宽胸除烦、滋阴降火、泻热化痰、润肺止咳、养血生肌、滋养肠胃等功效,适用于热病伤津、热咳、烦渴、惊狂、噎膈、便秘、疮毒、酒毒等症。梨入馔,用于食疗,亦可治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2.
读书的境界     
郭宗忠 《社区》2012,(17):4-4
对于中国这个典籍浩博的大国,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极强的延续力。以学术而论,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近代新学,此起彼伏,相承不辍;以文学而言,由诗经、楚辞、诸子散文发其端,汉赋、魏晋诗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续其绪,高峰迭起,波澜壮阔。而一代代延续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弥久不衰的传统,就是读书。  相似文献   

3.
艰苦创业,赢得国内顾客认同1993年-1999年,成立之初的海航,为体现特区人民良好风貌,让更多顾客认识海航、了解海航,逐年提出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作风、一流的技术、店小二法则、至诚、至善、至精、至美、一路关怀,全程服务;一路春风,微笑服务;一路清洁,优质服务及  相似文献   

4.
《老友》2014,(4)
正气虚体质最主要反映在脏腑功能的低下。相对而言,肺脏功能和脾脏功能更弱一点。一、气虚体质的形体特征气虚体质者面色萎黄或淡白,易出汗,肌肉松软,懒言少语,神倦疲乏,步态缓慢,常表现为头晕、健忘、自汗、乏力、便溏、腹胀、食欲减退、心悸、嗜睡、气短、胸闷、下肢水肿、小便清长、夜尿频多、便秘但不结硬或难以成形、睡时流涎、目露白睛、出血不易止、舌色淡且边有齿痕、性格多内向、情绪不稳定。气虚的人,脾、胃、肺、肾都应  相似文献   

5.
在五四青年节这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前往北京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短短二十四字的核心价值观,正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青年,作为中国的未来,作为职场的生力军,正在每天的普通劳动中践行并扩展着这一最深层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手是人类生存、生活和改造自然、发展社会中的重要器官。在文字产生之初,原始先民们遵循着"观物取象"、"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规律,从物象和取向上,手当为造字的首选。因此,在古文字中有不少表示"手"的部件存在,一般为■、■、■、■等,这些部件随着汉字象形弱化、符号增强,尤其是历经隶变和楷化,至今已变得面目全非,多成了不为人知的"手",大致演变为■、又、■、■、■、寸、■、■、■、■、扌、■、■、艹等。本文试从七个方面,按照甲骨文、金文、小篆、隶、楷等文字的发展规律,探析"手"之流变。  相似文献   

7.
天山干果     
《源流》2010,(14)
河南许昌市天山干果有限公司,主营干果、核桃、红枣、炒货等。公司自创建以来,始终秉持诚信务实、严谨高效、超越自我、健康发展的经营理念,坚持质量为本、诚信经营、顾客满意、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恪守以诚为本、以质取胜、以誉引人、以礼待客的承诺,并积极保持同客户的真诚沟通,  相似文献   

8.
《百色学院学报》2013,(3):F0002-F0002,F0003
田林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南贵昆经济区中心,是滇、黔、桂三省区交界的商品集散地,全县总面积5577平方公里,居广西第一位,聚居着壮、汉、瑶、苗、彝、布依等11个民族,总人口25万,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3%。民风纯朴的田林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各族群众能歌善舞。壮族的北路壮剧的"乖呀咧"曲调沁人心脾,歌圩、三月三歌节,壮族纺织与蓝靛染布等传统手工技艺;瑶族的盘王节、铜鼓舞、扁担舞、敬酒歌,蓝靛瑶抛沙包、盘古瑶服饰等,汉族的山歌、唢呐、八仙、哭嫁歌,苗、  相似文献   

9.
王在水 《社区》2002,(17):23-23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北大街道付家社区本着做好社区工作、以人为本、以诚相待、诚实守信、服务居民的宗旨,公开向广大社区居民做出十项承诺:一、履行职责,挂牌服务,弹性工作,议事民主,接受监督。二、居民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反映,及时反馈,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三、为居民办事实行一日制,凡符合条件,手续完备,当日办完。四、公开、公正、公平办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手续。五、确保居民生活的用水、用气、用电。六、对肓、残、孤、老居民,实行上门服务。七、对居民的红白喜事主动上前、热心服务。八、做到每个节假日走访军烈属、残疾人、孤…  相似文献   

10.
简牍中有大量的秦汉律令资料,内容涉及人事、军事、外交、皇室警卫、社会治安、司法、监狱、田赋、户籍、赋役、交通、文化、教育、卫生、官手工业、官商业、工程兴造、水利事业、少数民族和属邦等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规范着国家机构及其行政运营方式,是行政的主要依据,为秦汉律令行政提供了法律保障。"如律令"是秦汉行政的基本要求,在简牍中多用"以律令从事"、"它如律令"、"受报如律令"、"书到如律令"、"如诏书"、"如诏书律令"、"如府书律令"等多种变化的形式,"移年籍"、"劾移狱"、"索关"、"舍传舍"、"代罢"、"计校"、"期会"等行政行为都要求按照与之相对应的具体律令条文规定办理,反映秦汉行政一概以律令为据。秦汉在行政实践中引用律令发布政令、解决行政纠纷、审判断狱,按律令规定的时间、职责权利、行政程序办理政务,依律令检举、惩罚行政违法失职的行为,注重责、权、利的结合,讲究行政质量和效率,增强官吏的责任感,保障行政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提高行政的质量和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律令行政体现了秦汉依法治国的水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秦汉是中国律令制国家的确立时期,代表了当时世界法律发展的最高水平,它不仅为唐宋明清中华律令法体系的发展和完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为世界各国法律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也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促进依法治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山寨"等流行语进行认知语义解读,认为隐喻和转喻思维对词的新义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创造流行语的最主要的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12.
“家”是中古、近代汉语时期十分活跃的名词后缀。古农书《司牧安骥集》里“家”可与脏器名词“肺”、“心”、“肾”等以及五行名词“金”、“火”、“水”等组成“肺家”、“心家”、“肾家”、“金家”、“火家”、“水家”等词语,其中的“家”,无任何实义可言,是典型的名词后缀。  相似文献   

13.
着重从量词选取的历史成因、量词选取的风格色彩以及量词选取的认知机制这3个角度出发,以“口”、“头”(“一口猪”与“一头猪”)为例,探讨汉语一名多量组合现象,从而揭示“处于习惯”的名量组合背后所隐藏的规律和倾向。  相似文献   

14.
“数 度量 个体名词”结构在所指事物的个体数量上存在歧义现象,同一个异质个体事物名词分别加个体量词与度量词时存在有不同的语义变化,加度量词时表示的一定是人类领域意义上的同质“个体性”事物的类,侧重事物的属性。这种语义变化的制约性因素来自于度量词与个体名词两方面:前者从空间属性角度对事物“类”的计量分割,与度量词使用中的“利益原则”,造成了个体名词与之搭配度量词时所发生的一系列语义变化;而后者三个不同层次上的语义特征“[±有生]”、“[±个体同质]”、“[±属性突显]”,制约了个体名词内部次类同度量词的搭配选择,并由此给个体名词进行了下位划分。  相似文献   

15.
枟左传枠共出现可活用作动词的名词 89个 ,使用次数共 227例。名词的意义类型有军事、制度、器具、服饰、人伦、植物、方位等 11个大类。活用与本用在意义上的关联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并在语用上满足了先秦文本表达的特殊需要。由此可见 ,在古汉语尤其是先秦汉语中 ,活用是一个常见而有特殊价值的言语现象 ,也是训诂学以及古汉语教学应该重视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流行语也日益丰富,不但成为网上使用的交流常用语,而且也逐渐来到网下,成为人们频繁使用的社会流行语,网络流行语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近年来,网络流行语更是引起了语言学界的诸多关注,成为语言学家的热门研究对象。从最近流行的"hold住"一词出发,着重探讨网络流行语中的汉英语码混用现象,并通过实例分析语码混用的类型特点和现实意义。在积极肯定网络流行语作为语言形式的新发展的同时,也指出其存在的缺陷以及使用中需要注意之处。  相似文献   

17.
合肥方言"子"尾词和"头"尾词比较丰富,代表安徽江淮方言词汇的一种典型特征。其中"子"尾词以两字组、三字组为主,"头"尾词以两字组居多。"子"尾词词性大多为名词,也有少数是代词、数量词、动词或形容词;"头"尾词分别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词缀"子"在"子"尾词中主要用来表达说话人"指小增恶"的主观评价态度,词缀"头"在"头"尾词中分别表达"指小增恶"、事物发展的势头或来由以及某件事是否值得去做等多种功用。  相似文献   

18.
试论“X风”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汉语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用法,本文讨论了“X风”的使用情况,诸如“欧美风”、“日韩风”、“中国风”等。这些词在90年代的时候只是零星地被人提起,并且大都作为专有名词使用,而到了21世纪,“X风”已经被广泛运用,特别是在比较新潮的领域,逐渐成为一种趋于稳定的格式。“X风”存在的内部原因一方面是“风”的词汇意义和形象意义之间的结合,另一方面则与“X”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有关“副名”和“S比N1还N2”构式的研究较多,但几乎没有涉及两者之间的压制研究。鉴于此,文章从句法和语义两方面分析“副名”对“S比N1还N2”构式的压制作用。研究发现:当“副名”压制“S比N1还N2”时,后者对前者的信息既有传承,也有阻断。在句法方面,传承了名词形化和增强语的特征,传承了名词的部分特征。在语义方面,传承了名词表典型意义的特征,但阻断了表典型意义的突显方式;传承了增强语表主观性的特征,但其主观性比“副名”更强;传承了抽象名词和指人名词具有语义对立关系的特征,但其具有的语义对立关系名词比“副名”构式更多。  相似文献   

20.
“子”尾在洛带客家方言中很活跃,本文对“子”尾在名词、形容词和量词中的用法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子”尾作为词缀构成了很多不同于普通话的名词,在少数名词中明显地体现出小称的意义;在形容词中或作为词缀构词,或作为形容词生动形式的一部分,往往表示量增加了一点儿或程度超过了一点儿的意义,大都表示或喜爱或不如意的附加色彩;在量词中也可以作为词缀构词,还表示量少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