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公共关系的历史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这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构想,及时而敏锐地指出了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勾画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蓝图。“重要的是,和谐社会建设能够提供一种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曾庆红)从某种意义上说,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不断寻求、建立、完善一套能够不断解决社会矛盾和化解社会冲突的有效管理机制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这里的矛盾从根本上说就是利益的对立与统一。同样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利益差别、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而是一个有能力弥合利益差别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大体均衡的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冲突,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实现利益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3.
教育和谐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的和谐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的和谐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造就出社会需要的和谐发展的人,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教育和谐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教育公平是促进社会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促进教育公平就是要不断地建立和完善规范的教育利益诉求机制和有效的教育矛盾化解机制,及时地妥善地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不是我国传统文化关于和谐社会思想的简单复原,也不是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的照搬,而是基于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本质的现实要求而做出的科学抉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没有差别、绝对同一的社会,而是一个充满着矛盾,又能尽快发现矛盾,尽快解决矛盾的动态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只强调公平,主张平均主义的社会,而是公平与效率和谐统一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一个静止不变的社会,而是一个既稳定,又改革和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和谐,但并不排斥竞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又是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最大主题。正确地处理和实现社会公平、化解社会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与核心之一。我国社会不公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已经引起社会矛盾的激化,严重影响社会和谐,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有效措施解决相关问题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政治学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政治学是以国家政权或公共权力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政权问题,包括夺取政权(革命)和巩固政权(治国)。政治学既研究革命的理论和策略,也研究政权运作、施政为民的理论和策略。但两者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式也不一样。当对立的阶级矛盾激化,爆发革命时,是用暴力方式解决矛盾;革命成功,并不能消灭矛盾,因为社会上不同利益的群体之间,群体与国家、社会之间,会因各种矛盾而不断失去平衡。保持和谐和稳定,就是要把这些矛盾不断摆平。但这时不是用暴力的方式,而是提倡妥协、维持稳定,以求得矛盾的化解和缓和。因此可以说政治学是一种摆平矛盾的科学或艺术。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是世界万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所以和谐社会也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不断克服矛盾的过程。随着矛盾的不断克服,国家社会才得以不断发展、前进。  相似文献   

7.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利益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人们所奋斗争取的一切,都和他们的利益有关,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的。利益和谐,是政治稳定、社会秩序运行良好的保证,利益和谐,是保证公平正义、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钥匙,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因此,利益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利用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较强社会控制功能的优势来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相似文献   

9.
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最基本的要义,是和谐社会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是衡量社会和谐程度的标尺,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方法。和谐是中国社会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理想,利益和谐是当代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主题,应该确立社会主义利益和谐的价值向度。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要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化解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的协调机制,主要包括:利益观念导向机制,利益诉求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利益约束机制,利益冲突调解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真正的和谐,和谐是否就意味着回避矛盾、放弃斗争?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对构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尽管社会主义社会以“和谐社会”为目标,但是仍然存在矛盾,矛盾的客观性不容抹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应积极探索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方法,为构建和谐社会解决各种矛盾;认清解决矛盾的艰巨性,克服急于求成的浮躁思想。  相似文献   

11.
社会公平,是人类进步的一种价值尺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发展的目标追求,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支柱,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公平.本文阐述了社会公平的科学内涵,分析了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是政治关系和谐的保障,是经济关系和谐的基础,文化关系和谐的支柱,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前提.我们要积极探索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途径,加强制度建设,营造公平环境;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先富与后富的关系;实现文化公平,开创和谐文化;协调利益关系,正确化解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变化和党的执政理念的升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树立了新目标,确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我国社会现阶段的内部矛盾主要是干群矛盾、劳资矛盾、贫富矛盾、城乡矛盾和区域矛盾,其实质是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具有结构性、利益性、群体性、突发性、复杂性、反复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等方面的特点。工农两大阶级的社会地位与弱势群体的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的突出问题。要提高处理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的能力,构建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执政为民、维护社会公平、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发展社会事业。  相似文献   

13.
孙泊 《江海纵横》2009,(3):23-25
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语境和时代音符,是执政党、政府以及理论界面临的重大课题。社会稳定发展、人民团结协作应该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和基本表征。和谐社会的创建是一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社会历史进程,如何应对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多元化、复杂化、群体化的形势,构建一套能够不断解决矛盾、化解冲突、达成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期间,江苏徐州地区经济呈跨越式发展,社会处于急剧转型时期,以经济利益矛盾为主要形态的社会矛盾显著增多,各类社会纠纷数量持续高位运行。这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针对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的主要特征,调处社会矛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与社会公平、利益均衡与利益共享、民主法治与安定有序、政府主导与社会合作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社会矛盾调处的责任分担机制、源头治理机制、多元化解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推动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5.
社会学学者们特别关注社会阶层关系的不和谐,提出了社会排斥、社会剥夺和社会断裂等概念来说明这一问题。和谐社会决不是一个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相反,和谐社会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大体均衡的社会。我们要全力消除社会排斥,尽力弥补社会断裂,从而整合社会关系,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不和谐中求和谐,从低级的和谐走向更高级的和谐,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目标;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我们正是在解决矛盾中求和谐。人类的无限需求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公权与私权的矛盾、动力与平衡的矛盾是我们应该特别关注的,这些矛盾本身就是在变动着的,我们所求的和谐必然是动态的;社会和谐不是谁的恩赐,而是通过民众的斗争和权利诉求获得的,人的要求在变化,社会和谐的内涵和模式必然是变动的;和谐的中国社会,应该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7.
农村城市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由于社会资源重新分配和利益关系调整,农村城市化引发的利益矛盾广泛存在于收益差距、农民工权益维护、征地拆迁土地纠纷、干群关系和就业等领域,影响社会和谐。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大力发展城市经济,畅通不同群体利益表达渠道,创新利益分配、平衡和补偿机制,改进干群关系,加强社会管理建设,化解相关利益问题及其矛盾,促进农村城市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矛盾的表现形式及化解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一个无矛盾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既是在旧有矛盾的基础上新的矛盾不断产生的过程,也是不断认识和化解各种矛盾的持续过程.因此,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矛盾及其表现形式,努力寻求和掌握化解各种矛盾的途径与方法,具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袁强亮 《金陵瞭望》2007,(22):19-20
“和谐”作为一种社会形态,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是在矛盾运动中实现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确立在根本上是一个哲学问题。我们必须树立唯物辨证的“和谐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哲学思考,用唯物辨证的方法论来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公平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等,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当前,“原始积累不可避免”、“重视公平会妨碍效率”、“国家财力不足”等错误观念仍在妨碍着社会公平的实现,应当予以纠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很多,特别是收入差距过大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应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应从制度建设入手,调整社会结构,建立社会政策体系,健全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利益,建设一个公正、健康、开放、充满活力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