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基本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房屋拆迁纠纷问题也日显突出。这里紧紧围绕城市房屋拆迁的现状分析。对纠纷的成因进行了深层次挖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采取拆迁前进行听证、适当减少政府干预、取消行政裁决制度、加大打击违法拆迁、政府支付评估费用、扩大拆迁补偿范围等一系列预防或减少纠纷冲突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城市拆迁纠纷的博弈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制度,也是一个学术界非常关注的城市环境经济学问题.当前城市拆迁中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城市拆迁纠纷的经济学成因在于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行为的制度障碍和政府、拆迁商及被拆迁者利益博弈的本质;在行政权力未能受到法律有效制衡的条件下,政府也无法对拆迁利益受害者实现应有的实质性保护.因此,必须从引入市场机制、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制约拆迁许可行政职权和强化对拆迁商拆迁行为的监管等方面来完善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制度;通过完善城市房屋拆迁理论体系和管理体系来推动城市拆迁工作.  相似文献   

3.
城市拆迁已成为政府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无法回避、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社会热点问题.在城市房屋拆迁中,存在着政府的身份与角色严重错位的现象,反映出城市房屋拆迁制度存在严重缺陷.通过探讨政府在城市拆迁过程中角色定位错位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以完善政府在拆迁中的形象,推进城市拆迁的顺利进行,维护公众的利益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因房屋拆迁引发了大量的争议纠纷,而立法上对城市房屋拆迁的性质、合法性条件以及城市房屋拆迁的补偿问题尚无明确或具体的规定,因此,理论上对房屋拆迁行为问题的探讨很有必要。笔者认为,城市房屋拆迁行为从总体上说应是一种公用征收行为,拆迁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公共利益是拆迁行为合法性的基本标准,被拆迁人因为房屋拆迁所受到的财产损失应当得到完全和充分补偿以体现公用征收制度对私有财产的尊重和保护。  相似文献   

5.
城市房屋拆迁纠纷频繁,关键问题在于其程序设计不合理。在分析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程序存在的问题、正当程序之构建要素及借鉴美国行政征收程序的基础上,构建以行政主体为主导的拆迁补偿安置正当程序,并提出构建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正当程序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市房屋拆迁所引发的利益冲突和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因房屋拆迁引发的各类恶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屡屡发生。本文基于天涯论坛,从网民的角度了解民众对城市房屋拆迁的态度,从抽样统计的数据发现,政府的房屋拆迁行为未能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大多数网民将房屋拆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归罪于政府,对政府的行为持否定态度。对造成拆迁冲突引起网民质疑与不满的原因进行探讨,归结为土地制度的缺陷、公共利益的模糊界定、政府角色错位等三个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城市房屋拆迁中政府侵犯被拆迁人权益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主要原因是政府未能找准其在城市房屋拆迁中应扮演的角色,因此,政府在城市房屋拆迁中的职能必须回归和到位。一要逐步取消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许可制度;二要取消政府的行政裁决权和强制拆迁权;三要政府认真做好城市房屋拆迁的指导、监督、管理、协调工作。  相似文献   

8.
房屋拆迁与社会公共利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屋拆迁是以国家权力为后盾对私人房屋所有权进行干涉的行为.世界各国对房屋拆迁都规定了严格的限制条件,其中的目的性条件为"社会公共利益",只有符合公共利益,拆迁行为才合法.由于我国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对拆迁的目的性条件规定不明确,在现实中,经常出现政府滥用拆迁权,侵害被拆迁人的合法权利的现象.因此,我们应确立社会公共利益作为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行为的目的性条件.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房屋拆迁补偿制度在经历过信访的冲击、遭遇了"钉子户"的挑战之后,表明它已无法给现有的拆迁补偿提供合理的、运行顺畅的补偿机制.虽然中央和地方先后制定和修改了许多关于拆迁补偿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但这些分散的规范性文件既不能更好地保护被拆迁人的利益,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房屋拆迁中的补偿纠纷.制定一部统一的城市房屋拆迁补偿法典,是完善现有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制度的基础,也是实现行政权力和公民权利平衡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产物,国有土地上房屋的拆迁有《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将被《征收与拆迁补偿条例》代替)予以规范,“城中村”房屋属于集体土地上房屋,其拆迁补偿方式及程序没有专门法律、法规予以规范,缺乏可操作性。根据《物权法》规定,政府拆迁“城中村”房屋同拆迁城市房屋一样,非为了公共利益需要不得拆迁、非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不得拆迁、非依法给予拆迁补偿不得拆迁。当前政府拆迁“城中村”房屋存在许多问题,必须认真贯彻好宪法和《物权法》关于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的精神,规范政府拆迁“城中村”房屋行为,保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