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总体性原则是唯物辩证法和系统思维的基本法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高度复杂的系统性、总体性实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其子系统,也呈现出总体性特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就是总体性原则的自觉运用.要把握"五种建设"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促进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中的功能耦合和协同进步,从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金财工程"已经启动,地市县级财政信息化是整个"金财工程"中比较薄弱的环节.笔者通过对基层财政部门在"金财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困难的分析,从思想建设、队伍建设、机构建设、系统建设、建设途径等方面提出了因应之策.  相似文献   

3.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两型校园"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高校"两型校园"在建设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时刻影响着"两型校园"建设的进度和成效.对高校"两型校园"建设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和整体内在关系进行分析,发现高校"两型校园"建设的影响因素包括资源利用、环境建设、校园文化三大部分,其中资源利用是基础、环境建设是关键、校园文化是保障.  相似文献   

4.
高校会计专业打造"金课"是提高教学标准、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目前高校会计专业"金课"建设存在缺乏"金课"教学理念、师资力量不强、课程建设不完整、多元化考核未成型、实践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会计专业"金课"建设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当融合.需要优化会计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课程建设,开展多元化考核,以产教融合强化会计实务实践教学.同时,要加强会计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评价,指导教师改进教学,优化"金课"建设.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形成时间、表述角度不同,但其内容和目标取向是完全一致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前提、互为条件.从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到全面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说明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更趋成熟.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党只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推进党的"新的伟大工程"的建设,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6.
从"走出去"到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我国出版国际化研究正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当前,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在"内涵和意义、建设内容、实施策略、制约因素"等方面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存在诸如研究主题单一、范式雷同,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从出版"走出去"到"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既有研究背景的变化也有研究范式的转换.因此,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要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一般性出发,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一般性和出版传播、出版行业的特殊性相结合,真正从出版传播、出版行业的特殊性出发建构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理论、深化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内涵、加强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关联互促.  相似文献   

7.
党的作风建设历来关系党的生存和发展.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分别对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作风建设的内在规律及特点进行探索、发展和创新,提出了"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国有国法,党有党规"的思想以及"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等科学论断.这也成为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8.
建国50年来,中国政治话语体系经历了从革命话语体系向建设话语体系的转变.本文分析了这两套政治话语体系的建构过程,并对其特征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革命话语是毛泽东时代的政治交流方式,这套话语体系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保证社会、个人与国家权力话语的高度一致,以适应国家在经济上的高度集权管理和在思想文化上的严格控制.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政治话语是围绕"建设"或"现代化"而建构起来的,它包括"国家建设"、"经济建设"、"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四个语义场.  相似文献   

9.
从民族学/人类学的视角看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把文化建设列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以及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四大建设任务之一.并对如何加强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这是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的又一项重大理论创新.从民族学/人类学的视角,通过对该学科领域关于"文化"等关键性概念的系统梳理.结合云南省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实际,提出对当前加强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的初步认识:即应当更好地把握住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信仰等理念层面的因素,在保护和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构建"和谐文化",通过"文化自觉"这一根本途径引领其不断与"全球化"以及"现代化"的潮流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培养大批"打得赢"、"不变质"的新型军事人才,院校肩负着重大的使命.院校管理与发展的实践,呼唤科学理论的指导.正规化,是我军建设与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之一.院校正规化建设是我军正规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就新时期军队院校如何加强正规化建设问题略述管见.  相似文献   

11.
现代科技发展对伦理建设的理论、制度和主体这三个不同方面均提出了新要求.在理论建设方面,要求实现从近距离伦理向远距离伦理的延伸,从规范伦理学向应用伦理学研究的转向,并立足于多学科基础上的大交汇、大融合;在制度建设方面,要求变革社会制度,加强科技立法,引进科技伦理的"软着陆"机制;在主体建设方面,要求明确科技主体的伦理责任,建设科技主体的伦理规范,开展多极主体的对话.  相似文献   

12.
文化建设与发展,对于农村具有重要意义。从国际范围看,各个国家与民族的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经验:以文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前提,以弘扬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为核心,以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根本。总结国际农村文化建设的规律,可以看到,文化建设是农村建设的基本要素,文化建设是农村建设的基本动力。在当前,推进我国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的和谐文化建设,积极借鉴国际农村文化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政治的发展。政治发展的直接动力来源于政治改革,而和谐社会要求政治主体进行政治合作,这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有力地保证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因而政治合作也间接地推动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4.
从投资者缺位的角度分析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代建制的必要性,对代建制实施过程中代建模式的选择原则、代建人的选择原则以及投资人、代建人权责划分做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尽管邓小平有生之年从未对"政治文明"进行过专门的阐述,但他在批判封建专制主义流毒的基础上,提出权利平等与发展民主的思想,从而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强调发展政治的目的是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从而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他提出党政分开,加强政权建设的思想,从而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政党如何执政的基本规律;他把制度建设看作高于一切,从而为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指明了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制度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至上法宝,是新时代实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九大以来,学界对党的制度建设的内涵界定、理论渊源、重大意义、推进路径以及党的制度建设与党的其他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展开了深入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为人们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党的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但存在着视野不够宏阔、内容不够全面、方法比较单一等弊端。未来一段时间,学界应当进一步拓宽党的制度建设的研究视野,深化党的制度建设的研究内容,优化党的制度建设的研究方法,进而深度挖掘党的制度建设的学术创新空间,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共青团“推优”工作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校学生党建面对的新课题,为了全面阐述高校学生党建与共青团“推优”的关系,从党组织为团组织“推优”提供保障;“推优”是党团联动的切入点;“推优”对高等学校学生党建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把高校学生党建与共青团“推优”互动关系建立在可操作的层面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在党建与团建关系上形成的若干模糊认识,实践中必将使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不断体现新特色。  相似文献   

18.
汉语动结式的出现是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发展,近年来学界对动结式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界定及分类、判定标准、形成机制上。动结式应当被界定为复合动词;判定动结式的形式标志应当是明确的、细化的;动结式研究中的一些焦点问题目前尚不具备作定论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对省部共建高校发展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部共建是旨在调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通过对目前13所省部共建高校有关数据的分析,从学科建设、区域作用发挥、重点建设地位等对省部共建高校的发展定位进行思考,提出政府对省部共建高校实施重点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全面推动省部共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社区建设在全国开发区解决"三农"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作者分析了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区建设的背景及原因,回顾了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区建设的进程及其取得的巨大成效,最后探讨了社区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和进一步健康发展所需要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