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民族社会学在我国尚且是一门处于创建之中的学科,目前学界对民族社会学内涵与方法的探讨方兴未艾.本文简要叙述并评议了我国民族社会学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并以马戎的有关民族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作为典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族社会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民族学、社会学的发展与民族社会调查的深入,20世纪80年代民族社会学理论研究兴起,译介类成果陆续出版,研究队伍不断扩大,应用研究逐步深化,学术团体组建,学科刊物发行,我国民族社会学学科初步形成,学科地位已基本确立.但客观而言,目前在研究中仍面临许多挑战与问题,基础理论薄弱,专业研究队伍不足,学术研究的反思意识与规范化程度较差,需要在进一步发展中面对和解决,并在综合创新、优化结构、从实求知、培养人才的基础上,推动学科规范化、本土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1998年至2007年发表的民族社会学经验研究论文中,抽取120篇,运用定量研究方法进行内容分析,其结果表明:民族社会学经验研究主题以民族文化和民族地区社会现代化居多;论文作者的学科背景大多是民族学或人类学,但近年来有社会学背景者开始增多;在研究方法中,以实地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为主,统计调查法比重过小。针对存在的问题,应注意经验研究的理论取向,加强研究方法的规范性,重视追踪调查和定量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处于起步阶段的民族社会学在学科建设和方法建设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民族社会学应在吸收社会学和民族学好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发挥自身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将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相结合,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将历史、现在、未来研究相结合,将描述、解释和应用性研究相结合,将社会性与民族性相结合。同时,注重运用背景分析法、交叉文化分析法、社区研究方法、现代模型方法等具体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学研究的发展,社会学与民族学的联系和互动越来越紧密,民族社会学也就应运而生。民族社会学就是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民族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与社会运行的关系的学问。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学角度研究民族关系是民族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目前,国外民族关系的社会学研究理论、内容和方法比较成熟,国内在改革开放以后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贾春增等学者就对民族社会关系的概念、主要表现形式及衡量民族社会关系的指标体系及当代民族社会关系的调试等作出了极有价值的论述。同时学者们对民族社会学中的民族关系内涵也进行了界定,但还未形成共识。除了对民族关系社会学研究学科建设、理论探讨外,近年来国内也开展了对民族关系的社会学专题调查研究,作者们分别从历史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等视角,探讨我国当前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问题,促进了理论和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马戎 ,在《北京大学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 ) 2 0 0 1年第 5期上发表了《论中国的民族社会学研究》一文 ,该文指出 :民族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研究领域 ,在欧洲和美国的许多大学里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 ,在理论上、方法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系统和特点 ,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和专题。该文论述了西方民族社会学的主要内容与方法论特点 ;中国民族社会学目前的研究工作 ;我国民族社会学专业的发展前景等。该文中关于族群关系演变的理论 ,对“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结构变迁等社会学宏观理论…  相似文献   

8.
李绍明的民族学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民族学界都是有目共睹的,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民族史研究、民族学理论研究、民族社会学研究、民族生态学考察与研究等方面,他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观点,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在中国的民族史和民族学界以其区域性的主导研究方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建立中国环境社会学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环境社会学是关于环境与社会之关系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是环境科学与社会学交叉渗透的产物。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将对协调环境与社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中国环境社会学发展起步较晚,至今尚未形成其特定的学科体系。在分析总结国外环境社会学研究历程以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当今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的主题,对建构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学科体系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环境社会学的框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大社会观”之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具有元理论层面的决定性意义。基于大社会观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一要在历史维度接续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国化的历史传统,二要在实践维度确立面向中国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发展目标,三要在学科维度明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学科内涵,由此方能建构基于大社会观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范式。建构基于大社会观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范式,需要推进“学科发展史—基础理论—交叉应用”三个维度的研究,从而推动形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