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两个发展中的能源消费大国,中国和印度在向海外寻求能源的过程中,出现竞争是不可避免的.目前两国已意识到竞争只会对第三方有利,在新自由制度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印两国已尝试在能源领域放弃“零和博弈”战略转而采取“竞合博弈”战略.中印能源领域的竞合关系符合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指导思想.尽管两国的能源合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中印能源合作仍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
哈萨克斯坦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油气合作也已取得诸多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影响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油气合作的因素,诸如哈萨克斯坦周边和国内的动荡政局、哈萨克斯坦多边平衡的能源外交政策、中亚地区不断出现的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及哈萨克斯坦能源竞合背后的大国政治博弈等。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背景下,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需要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增强文化交流,拓展能源合作内容,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平衡大国关系。通过建设丝绸之路的能源走廊,深化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油气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3.
丰富的油气资源、凸显的地缘政治位置使中亚成为世界上各大国和地区大国竞相涉足和角逐的热土,成为世界地缘战略竞争的重要场所.俄罗斯、美国、欧盟、日本、土耳其和伊朗等国在中亚的战略博弈,必然对中国西部用边安全、中亚"战略缓冲带"作用的发挥以及中国的能源安全造成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石油消耗量和进口量的逐年上升,保障能源供给已成为中国新时期“大周边”战略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中东以其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成为当前中国主要的海外石油供应地,也是未来最重要的石油供应源之一。从地缘、成本和进口多元化等方面考虑,石油资源蕴藏丰富的中亚地区是中国潜在的能源供应基地,是今后开发的重点。中国与这两个地区的能源合作基础良好,前景广阔,但是合作也将遭遇一些地区风险及大国的战略排挤。对此中国应审时度势,内外兼修,多方保障能源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5.
积极参与中亚能源合作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该文从我国能源战略高度出发,分析了中国参与中亚能源合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继而指出中国在中亚能源合作中的战略定位。研究发现:中国在中亚能源合作中的策略选择应包含以经济贸易合作为龙头,促进能源贸易的发展;鼓励企业参与中亚能源投资,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能源合作领域,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以政治互信和安全合作为基础,确保能源持久合作;以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与重点化相结合,完善我国能源战略储备体系;以上海合作组织为框架,建立起有效的多边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和谐世界”视角下中国的中亚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亚地区的地缘特点和战略地位以及冷战后的发展变化,指出中亚地区对中国的安全与发展的重要意义,着重阐述了中国在和谐世界理念指导下中亚战略的制定原则和实施方向。指出中国的中亚战略不是意在控制中亚及在这一地区追求霸权,而是要实现中国与中亚地区国家间的共同安全、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为实现这一目标,主要的措施就是加强与中亚各国的合作,特别是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制度性合作,同时协调好与其它相关大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亚在中国国际战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在中亚的主要利益为地缘政治安全,其次是反对"三股势力"、维护边境地区安全和获取稳定的能源供应。然而,中国在中亚的利益却面临着诸多问题的困扰,例如区域外大国的竞争、非传统安全问题等。中国应该从观念、制度、经济等层面,多管齐下,以便更好地维护中国在这一地区的重大利益。  相似文献   

8.
能源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合作发展的重要载体与引擎。在中东欧地区,"三海倡议"所倡导的"南北能源走廊"计划与"一带一路"的能源发展理念不谋而合。"三海"地区的能源基础设施、能源储备和消费市场以及能源结构转型等方面都是"一带一路"值得展开合作的具体领域,"三海"地区自主发展的需求与俄罗斯寻求能源合作伙伴的意图客观上也为"一带一路"与"三海倡议"开展能源合作创造了机会。由于"三海"地区历史上长期处于周边大国影响和控制之下,社会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受限,整个"三海"地区的发展速度缓慢,难以承接"一带一路"带来的大型能源合作项目。在美俄"三海"能源博弈十分激烈的背景下,"一带一路"与"三海倡议"的能源对接合作将面临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  相似文献   

9.
2011年底爆发的叙利亚战争是一场地区化和国际化的战争。作为对世界格局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中国、美国和俄罗斯在这场战事中展示了不同的外交政策手段和关系处理模式,印证了新时期大国关系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特点,也对未来中美俄三边关系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与美俄在叙利亚战事中博弈对立的关系模式不同,中俄在继续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同时,还在叙利亚问题上保持了理念一致的合作;而同时期的中美两国虽未在叙战场上发生直接碰撞,但其竞合关系也在地区外延的领域充分展现。本文总结了叙利亚危机中美俄博弈从代理人战争、直接军事介入到争夺战后重建主导权的三个阶段,也分析了中俄在"中国方案"保障下在叙利亚战场内外两个层面的合作,并最终归纳中美俄竞合关系的形成原因、结构特点和发展方向,说明叙利亚危机既揭示了中美俄三边关系结构的内在逻辑和矛盾,也扩大了三组关系竞争与合作的空间,还对未来三个大国构建新型关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中亚地区安全公共产品供给既是中美俄加强安全合作的利益契合点,也是三方博弈的焦点所在。苏联解体使得中亚原先由苏联主导供给的地区安全公共产品消失,由美俄主导供给的地区安全公共产品因供给目标的不一出现“私物化”倾向,难以满足中亚国家的安全需求,加之中亚国家安全自主能力有限,导致中亚地区安全公共产品供求脱节,供求矛盾突出。作为中亚地区安全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者之一,中国既要以新安全观念为指导打造中亚安全共同体,也要加强与域内外大国的安全互动,深化地区安全合作机制建设,加快构建新型区域合作供给模式,优化中亚地区安全环境,维护中亚和平稳定。  相似文献   

11.
尽管中亚国家被印度战略界视为"延伸的邻居",但在冷战结束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印度并未用心经营中亚地区。2012年以来,印度加大了对中亚国家的重视力度。莫迪政府上台后,在继承辛格政府"连接中亚"政策的基础上,采取了在政治上加强高层互访和制度安排,在经济上注重能源合作和增强地区连通,在安全上举行联合军演和提供援助,在文化上发展人文交流等一系列新举措。彰显印度的大国地位与处理跨地区事务的能力、提升国际威望,平衡中国、巴基斯坦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保证能源供应稳定,防止阿富汗安全威胁外溢,是莫迪政府加强与中亚国家关系的重要考量。尽管莫迪政府的中亚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着能力与意愿不相匹配,中亚国家因印度立场摇摆与行政效率低下而存在不满以及多边合作机制发展滞后等多重困境。随着莫迪再度连任,新一届政府继续发展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将是大概率事件,印度中亚政策的连贯性能够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2.
油气资源是当今世界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中亚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同时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优势,以美国、俄罗斯为主的一些世界大国纷纷参与该区域的油气开发,彼此之间展开油气领域的竞争与合作。油气竞合背后体现的是国家之间的政治博弈。面对这一形势,中国需要处理好“两种关系”、重视“两种利益诉求”、利用好“一个纽带”和“一个平台”,即:有效平衡中国与美国、中国与俄罗斯在中亚油气合作中的关系;重视印度与日本在中亚油气合作中的利益诉求;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纽带作用和上海合作组织的平台作用,从而确保我国能源战略的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中亚在能源合作中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加强能源多元化建设是解决我国能源来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中亚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伙伴之一,但同时中亚地区又是一个政治、文化比较复杂的地区,苏联解体后成为世界大国争夺的焦点之一.我国在与中亚国家进行能源合作时存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中亚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同中国在地缘位置上相邻,正确认识和分析中国和中亚在能源合作中的制约因素对我国加强与中亚的能源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浅析中亚的地缘态势及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亚地区地缘战略极其重要,具有现实的和潜在的地缘政治价值。冷战后,各大国纷纷介入,使中亚成为大国和地区力量角逐的又一个新的焦点。由于中亚各国是中国的近邻,因此,在中亚展开的激烈地缘竞争态势必然与中国的战略利益密切联系,对中国的边疆稳定、能源安全造成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日本的中亚政策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从最初的"经济援助"到"丝绸之路外交",再到"中亚+日本"对话机制以及"建立自由繁荣之弧",日本不断加大对中亚的外交力度,中亚地区已成为日本外交决策中不可忽视的存在。关于日本进入中亚并不断升级其中亚政策的原因存在许多观点,比较流行的有"能源说"、"经济合作说"、"日美基轴说"。与以上说法相比,本文认为谋求成为"政治大国"并确立日本在亚洲的领导地位才是促使日本进入中亚并不断升级其中亚政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能源,作为工业社会的血液,已然成为当今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中亚地区因其蕴含丰富的能源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合作的焦点。欧盟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进口方,在能源需求和能源消费方面存在着巨大缺口。目前,欧盟在与中亚交通和能源合作方面提出两个计划和一个倡议:即欧洲国际油气运输计划(INOGATE)、欧洲-高加索-亚洲交通走廊计划(也称欧亚大陆桥计划,ТРАСЕСА)和"巴库倡议"。在具体实践领域,欧盟积极推动"纳布科"天然气管道以及"南溪项目"的建设,从而实现中亚能源向欧盟顺利运输以及欧盟能源多元化供给的战略目标。欧盟对中亚能源政策的制定,为与欧盟面临同样能源境遇的中国从战略目标、危机意识,对外援助计划、能源外交及"一体化"进程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提供了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正>近代,特别是中亚五国独立以来,中亚地区日益成为大国及各种政治势力博弈的场所。去年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枢纽的中亚,地缘政治上的博弈之动向,是本文关注的重点。一、地缘政治主题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中亚地区,受限于地理、人口诸因素,本身并不能成为地缘政治的中心。它为各大文明的交汇之地,同时也是各大文明的边缘地带,只是最近的一二百年方成为地缘政治角  相似文献   

18.
冷战后,中亚地区之于世界各大国或相关地区强国的地缘和能源战略的重要性凸显。美国在企图独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中逐渐认识到中亚地区的重要性,并逐步调整其中亚战略,其成就令其他利益角逐者刮目相看。虽然,美国在追求自己的战略目标和利益诉求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会受到很多内外因素的影响和掣肘,中亚地区的未来不会取决于美国的一厢情愿,但是美国依然会将建立和加强中亚地区平衡作为自身在欧亚大陆综合性地缘战略的一个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中亚国家能源政策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亚国家利用其优越的地缘优势和油气资源优势,实施了一系列资源立国政策,极大地推动了该地区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同时,也为中国与中亚地区国家的油气资源合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对中亚国家能源政策和未来能源发展趋势的分析表明,我国在中亚地区能源(油气资源)战略中应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中国能源安全及其战略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并不主要是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的矛盾 ,而是由清洁能源需求刚性上升而供给严重不足所引发的结构性矛盾 ,这是中国能源安全的主要问题 ,其中石油安全居于首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一国的能源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 ,而且也是政治和军事问题。它不仅与国内供需矛盾及对外依存度相联系 ,同时还与该国对富油区的外交、军事影响和控制力密切相关。在世界石油短缺大势逐渐呈现、世界石油供需极不平衡的情况下 ,大国能源博弈与竞争已在中东、中亚等地区展开。为此 ,中国应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能源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