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笔者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众生平等”等思想中蕴涵的生态意识,并在对中国传统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符合生态规律的一些做法进行归纳与描述的基础上,认为我们应该积极汲取我国传统中有益的生态元素应用到现代的生产生活中来,倡导节约、简朴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使我们的行为由于适应自然生态规律而更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以利于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代,道家的生态思想越发引起世人关注。道家在生态伦理上注重尊重自然,甚至以天地为父母;在生态保护方面,道家认为人与自然不是相互战胜的关系,人应当在认识自然的前提下通过自律来辅助自然;在生态利用方面,道家讲究人应当有理、有利、有节地利用自然,以维护生态和谐,从而呈现出其以"道法自然"为特色的生态哲学观。  相似文献   

3.
满族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中处处蕴含着生态保护精神.满族先人把道德关怀赋予自然万物的生态文化理念与当代生态伦理学的观念不谋而合,体现了对自然万物具有的独立于人类之外的“自我价值”和“生存权利”的认可和尊重.尤其是萨满教传统信仰,通过神话和仪式等形式,密切了满族先人与自然界之间的情感联系,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探究满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深厚环保底蕴,对大力推进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化素质教育也具有重要价值和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认识生态贫困是讨论生态扶贫的逻辑前提。把握生态贫困应当确立人的维度和生态的维度。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生态贫困表现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是人的生态关系“恶化”而导致人的贫困。生态贫困是指人类因“生态”致因而无法从自然中获取必需的生存和发展资源陷于贫困状态中。它主要分为环境退化型、自然灾变型、能力脆弱型和行为后果型等四种生态贫困类型。生态扶贫要消除的是生态贫困。  相似文献   

5.
生态难题日益成为威胁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问题。以系统论思维方式全面考察人类“自然观”的生态演化历程,历经远古文明时期“自然为人立法”、近代工业文明时期“人为自然立法”,应当寻归生态文明时期有机契合的系统“生态自然观”,是谓“人为自身立法”。其中,现代“生态自然观”的确立是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现时代的内在要求,为缓解生态危机并破解生态难题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应当成为绿色文明时代的伦理共识和文明期待。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生态哲学美学观因各自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呈现,但两者的发展从最初的迥异走向了趋同和交会。“天人合一”与天人两分,其最初的生态自然观是相异的;“道法自然”与“诗意栖居”,其生态生存观逐步走向趋同;“崇道…‘尚和”与“生态自我”,其生态美学观则渐趋契合。这就充分说明,尊崇自然、天人和谐的生态文明是人类的共同追求。研究和借鉴中西方生态哲学美学发展轨迹,对于我们树立时代特色生态美学观,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先秦道家“道法自然”、“天人一体”和“上德无为”等哲学观点与现代生态哲学的自然中心主义、人类回归自然和遵循自然规律等观点之间相似性 ,认为先秦道家是生态哲学的先驱。西方传统哲学中“征服自然”的人文主义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应为人类掠夺性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现代生态危机负责。以先秦道家为代表的东方传统哲学中蕴涵的尊崇自然、师法自然的生态智慧 ,是实现人类与自然长期和谐共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宝贵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唐代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繁荣时期,也是传统生态意识演进的重要阶段。唐代帝王某些诏书在布告国家大政方针的同时,也蕴含着有益的生态意识,表现为“至和育物、大孝安亲”的生态和谐意识,“常慕好生之德、固无乐杀之心”的生态保护意识,“必资树艺、以利于人”的生态经营意识。在天人合一观念、社会思潮、重农思想的综合影响下,该时期帝王诏书中生态意识带有显著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9.
生态意识是一种珍爱自然、保护自然,希望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的意识,是人类千百年来通过与自然相处、通过付出沉重的代价、总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生命意识。具有良好的生态意识是一个民族进步、文明的表现。语言生态意识也是如此。当今世界语言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存在严重的生态危机。因此,我们必须具有强烈的语言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流派,生态批评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跨学科研究。生态批评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反对“类中心主义”,主张“生态中心主义”和环境公平。其分支生态女性主义批判了“男权中心主义”对女性和自然的双重压迫;深层生态主义主张超越生态学作为科学这一事实达到“自我意识”和“地球智慧”深层次境界;文化生态主义认为生物多样性等环境问题必定会反映在语言与文学领域;印第安族裔生态文学的关注焦点从社会关系转移到了自然关系。生态文学代表作从不同角度反映出了丰富的生态思想,生态批评是人类为其所生存世界斗争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1.
人类在其生活活动中需要不断地跟自然环境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求此交换是以可持续的模式进行的。在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大为增强的现代社会,通过对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的充分了解而树立一种生态意识是建立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必要的前提,这种生态意识对个人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定其发展战略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变革传统的价值观念,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需在形上层面反思塑造生态价值观的前提问题。生存论根基的前提思考表明,生态问题是一个复合性、关系性的人的问题,而生态意指人类生命诞生后“生命体的存在态势”;价值观视阚的前提清理表明,价值是人追求自身本质生成与丰富的目的物,应超越物性价值观,以一种真实的人性价值观作为塑造生态价值观的观念前提;自觉意识语境的前提探究表明,立足于“人的观点”的思维方式,生态价值观是人的一种价值理念,具有鲜明的历史性与民族性。  相似文献   

13.
劳伦斯的小说与生态伦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伦理学是一种新型的伦理学,他试图表明当代人迫切需要一种人与自然的新型伦理关系.他的产生不仅是伦理关系进化的必然,同时也为文学文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试以现代主义作家劳伦斯的三部长篇小说代表作<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为模本,以生态伦理学为其理论基础,来说明劳伦斯在小说中是如何来体现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的,并指出:在那个时代,劳伦斯就已经具有深刻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4.
以追求和谐、珍爱生命、顺天应时、鼓励树艺等为代表的生态意识,是中国传统生态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汉时期是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生态意识演进的重要阶段。汉代帝王某些诏书在布告国家大政方针的同时,也蕴含着有益的生态意识,表现为承天顺地、调序四时的生态和谐意识,劝农顺时、减刑育物的生态保护意识,假民山泽、鼓励树艺的生态经营意识。三者相互联系,层层递进,对传统生态意识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人对自然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境界指向人的整体的精神意识和精神境界,从人的整体的精神意识和精神境界看,审美意识从根本上呈现和揭示出人与自然的三点精神联系:自然意识、生命意识与本源意识。自然审美本身具体而微地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精神联结,它本身就内在地包含着和谐价值观的诉求。把自然审美以及自然审美教育放置于我们目前的和谐社会和和谐文化所要解决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建问题之中.自然审美就应该成为自觉的审美活动,自然审美教育就应该成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进入教学和教学实践的环节当中,在课程体系中成为一门课程。  相似文献   

16.
哈代小说充满了对威塞克斯世界自然的描写,在这些描写中,体现了哈代鲜明的生态意识。这种生态意识主要表现在两点:首先,表达了生态整体观,具体体现在建构人与物的平等和谐关系以及对动植物所作的灵性描写和对人与动植物亲合关系的展现。其次,描述了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具体体现为人类心灵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文章还阐释了哈代小说生态观的文化意义和哈代的民间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的女性散文写作中,伍荔霞的散文集《风中雨路》重新回归自然,在散文的素材和行文风格上,作品体现了生命意识、女性意识、生态意识,这三者在文中互相渗透,给人以一种全新的散文阅读享受。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艺美学思想不仅要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狭义理解,而且要“研究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人自身处于平衡的审美状态”的广义的理解。从自然生态到生命生态、心理状态,春天的诗交融着自然、生命、人性、文化,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等关系上形成了一个动态和谐的生态审美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