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随着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网络信息平台在中国的崛起,形成了新媒体时代下信息资讯生成与扩散的完整传播链条,深刻地影响着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学习认知习惯、投资决策理念、交易行为模式,最终影响不同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规律.本文在新媒体时代情景下,以社交网络信息披露与传播平台为切入点,基于信息关注度、信赖度、更新频率等三层维度,构建社交网络微博信息质量指标体系,研究社交网络信息质量与股价同步性的内在关联关系.研究表明:微博信息质量与股价同步性有着显著的高度负向线性关联性,并且呈现出非线性U型关系.即随着社交网络信息质量水平的提升,股价同步性逐渐降低到达最小值,而后又逐渐提高.研究结论为证明上市公司社交网络微博平台对股价同步性有较强影响力,提供了中国金融市场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网络信息平台在中国的崛起,形成了新媒体时代下信息资讯生成与扩散的完整传播链条,深刻地影响着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学习认知习惯、投资决策理念、交易行为模式,最终影响不同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规律. 本文在新媒体时代情景下,以社交网络信息披露与传播平台为切入点,基于信息关注度、信赖度、更新频率等三层维度,构建社交网络微博信息质量指标体系,研究社交网络信息质量与股价同步性的内在关联关系. 研究表明: 微博信息质量与股价同步性有着显著的高度负向线性关联性,并且呈现出非线性 U 型关系. 即随着社交网络信息质量水平的提升,股价同步性逐渐降低到达最小值,而后又逐渐提高. 研究结论为证明上市公司社交网络微博平台对股价同步性有较强影响力,提供了中国金融市场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文章考察了分析师研究报告的文本语调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与作用机制.首先爬取2006年至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377644份分析师研究报告,随机选出10434句文本并人工分为积极、中性、消极三类形成语料库,以此训练11种机器学习方法并比较各方法的预测准确性,最终选择朴素贝叶斯方法估计出分析师研究报告的文本语调.实证分析发现,分析师积极的文本语调显著降低了所追踪公司的股价同步性.这一结果与已有多数研究结论不同,但在做空机制欠发达的中国资本市场,个体选择性知觉理论为此提供了很好的解释.进一步地,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分析师积极的文本语调通过激励公司发布更多公告、引导机构投资者买入和吸引其他分析师发布研究报告,显著降低了股价同步性.该研究对于投资者关注研报语调指标、上市公司加强信息披露、政府部门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均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孙泽宇  孙凡 《管理评论》2024,(2):194-209
中小投资者保护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证监会于2014年设立的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简称投服中心)便是为此开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本文巧妙利用投服中心于2016年2月在沪湘粤三地所发起公益性持股这一准自然实验情境,通过构造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其持股行为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非试点地区上市公司,投服中心进行公益性持股试点地区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更低,提升了资本市场信息效率。机制研究表明,投服中心持股主要通过改善信息环境与促进中小投资者积极主义来影响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异质性分析发现,上述关系在投资者保护程度较低、机构持股比例较高与媒体关注度较高的样本中更显著。本文不仅拓展了投服中心持股与股价同步性领域的研究视角,还为提升我国资本市场信息效率提供了基于中小投资者保护层面的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我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同涨同跌"现象,本文利用2007~2012年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新闻媒体报道对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我们研究发现,媒体报道与股价同步性显著负相关,即随着媒体报道的增多,更多公司层面信息融入股票价格,股价同步性降低。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对于分析师跟踪人数越多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股价同步性受媒体报道影响而下降得更明显;相反,对于业务复杂公司,媒体报道对股价同步性的减缓作用减弱。最后,我们的研究表明,媒体报道对公司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主要通过负面报道产生,而且,网络新闻媒体报道也有助于公司股价同步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6.
连锁董事和股价同步性波动:基于网络视角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留闯  田高良  马勇  李彬 《管理科学》2012,25(6):86-100
在中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连锁董事的背景下,从公司透明度和趋同性两方面分析连锁董事对公司股价与市场波动之间的关系,采用实证方法进行检验,并进一步分析连锁董事对股价同步性波动的作用机制。以2003年至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纵列截面数据,借鉴网络分析方法,采用居中中心度、中介中心度和向量中心度度量公司的连锁董事。实证结果表明,拥有连锁董事公司的股价同步性波动更高;在网络中镶嵌越紧密的公司,其股价波动和市场波动更一致。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大公司和国有控制公司中,连锁董事通过降低公司透明度增加股价同步性波动;在小公司和非国有控制公司中,连锁董事通过增加公司间的趋同性增加股价同步性波动。研究结论对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7.
股价"同涨同跌"是我国股票市场的一种重要现象。多股集体"暴跌"会给公司和投资者造成严重的损失,因而股价同步性的问题受到监管者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2010-2017年股票分析师对上市公司做出的预测为主要研究对象,验证了股票分析师的羊群行为与公司股价同步性间的关系,讨论了机构投资者和市场情绪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分析师的羊群行为是"非信息驱动"的真羊群行为,这种行为降低了市场上的特质信息含量,从而增加了公司的股价同步性。上述关系在熊市中更为显著,并且分析师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会加剧其羊群行为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对理解如何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提高我国股票市场的信息传递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有限套利能否解释A股市场资产增长异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资产增长与未来股票收益之间呈负向关系,这就是资本市场上著名的资产增长异象.本文以2000-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资产增长异象在A股市场的表现形式,并考察了投资者成熟度、信息透明度、套利风险及套利成本四类套利局限性因素能否解释这种异象.研究发现:(1)A股市场的资产增长异象不同于成熟资本市场,表现为总资产增长率正向影响未来股票超额收益率;(2)股价同步性所体现的套利风险、三年期操控性应计所体现的公司信息透明度及Amuhuid的非流动性指标所体现的套利成本,均能解释这种异象,而体现投资者成熟度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并不能对这种资产增长异象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9.
投资者因认知资源的限制无法充分接收上市公司发布的信息,现实中往往依赖媒体等第三方市场信息中介获取信息,在网络技术大发展的今日,上市公司会采取主动策略来管理媒体渠道和公司舆情,以期保持良好的公司信息环境。 利用深交所等4家监管机构对深市上市公司网络舆情管理现状的调查数据,通过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构建企业网络舆情管理强度指标,研究上市公司主动管理网络舆情对其股票流动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高强度的网络舆情管理有助于提升股票流动性,这一结果在信息环境较差、“可见度”低的公司样本中更明显;当公司出现坏消息或面临负面媒体舆论情绪时,积极的网络舆情管理更有助于改善股票流动性。同时,网络舆情管理提升了股价特质性波动、降低了股价同步性,为主动管理媒体缓解信息不对称、增加股价公司特质信息含量提供了额外证据。 公司进行网络舆情管理能降低投资者信息收集成本和偏差、缓解信息不对称,从而产生与信息披露类似的资本市场效应。研究结果为媒体关注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为市场监管者建立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体系以及上市公司媒体和流动性管理实践提供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关于内幕交易的好处和坏处以及监管的必要性是金融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内幕交易破坏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然而,有一种观点却认为内幕交易对于将公司层面的特质信息更及时、更精确地融入股价有重要贡献,因而提升资本市场效率。基于该逻辑,内幕交易“似乎”客观上能带来公司特质信息,并呈现出较低的股价同步性。 基于股价同步性的分析,利用2007年至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Stata软件以及控制行业和年度固定效应的OLS回归分析方法对内幕交易与股价同步性的真实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将知情交易概率作为测量内幕交易的指标,重新考察内幕交易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信息环境等因素对上述关系的影响。为了使研究结论更有说服力,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考察信息环境的调节作用,尝试将内幕交易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区分为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以更全面、更客观地认清内幕交易的真实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内幕交易的确能降低当期股价同步性。但是,内幕交易的信息传递属于一种非正式渠道,其作用会受到信息环境的影响。当信息环境较好时,内幕交易对当期股价同步性的负向影响会削弱;当信息环境较差时,内幕交易对当期股价同步性的负向影响会加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内幕交易会导致其他投资者的逆向选择并提升未来股价同步性,最终降低资本市场的效率。 进一步探索内幕交易的真实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反驳了内幕交易可以提升资本市场效率的说法,有利于提升广大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对中国资本市场的认知。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的研究,希望能够对医院信息化的信息维度做一个全面的认识;方法:本文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是文献分析法,通过对前人的研究成功的学习了理解,得出自己的认识;结果:快速可靠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交换信息和利用信息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结论:信息活动的各个环节通常包括信息的收集、加工、传输、储存、维护、使用、反馈等一系列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下,没有需求预测能力的制造商总是需要权衡实施“躺平”策略还是“进取”策略来获取下游零售商拥有的需求信息。本文考虑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通过构建信息对称、信息推测和信息甄别三种情形下的博弈模型,分析了制造商的最优信息获取策略、不同策略和信息禀赋优势对制造商、零售商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零售商信息禀赋优势高或低,对于制造商来说,“躺平”策略为其最优信息获取策略,且在该策略下制造商更倾向于根据零售商的零售价对需求信息进行推测。而对于零售商来说,制造商选择“进取”策略时对其最有利。若制造商选择“躺平”策略,零售商则更倾向于主动披露信息,在该情形下零售商的信息禀赋优势越低对零售商越有利,越高则对制造商越有利。  相似文献   

13.
We study a repeated game with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bout a dynamic state of nature. In the course of the game, the better‐informed player can communicate some or all of his information to the other. Our model covers costly and/or bounded communication. We characterize the set of equilibrium payoffs and contrast these with the communication equilibrium payoffs, which by definition entail no communication costs.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供应商和零售商需求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考虑了由一个供应商和两个具有不平等地位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运用信号博弈理论和完美贝叶斯纳什均衡理论,研究批发价格合同下,供应链中存在的信息泄露和信息扭曲对供应链成员运营决策的影响。在批发价格合同下,供应商总会泄露市场地位高的零售商订单信息,两个零售商存在斯塔克伯格竞争。本文进一步研究分析,得到存在信息泄露的两种均衡策略——分离均衡和混同均衡,给出零售商在不同市场需求条件下的订购决策。本文还指出在一定条件下,供应商可能在信息泄露过程中扭曲信息,误导市场地位低的零售商做出错误决策,供应商和市场地位高的零售商获得更大利润。当供应商扭曲信息时,尽管市场地位低的零售商利润降低,但其仍将继续留在市场中,零售商之间仍然保持水平竞争。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对研究结论进行直观验证和说明。本文研究了供应链存在的信息泄露和信息扭曲问题,为现实中供应链各个主体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预测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信息披露的角度出发,通过一个委托-代理模型分析预测信息的披露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我们的分析认为,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披露的预测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管理层与投资者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且管理层故意错误地披露预测信息需要承担额外的成本。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管理层披露预测信息将有利于减少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相关的实证研究数据也证实了我们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We model a supply chain consisting of a supplier and multiple retailers facing deterministic demand. We denote some retailers as strategic in the sense that given the supplier inventory information, they will implement the optimal stocking policy by incorporating such information. On the other hand, some retailers are denoted as naïve in the sense that they ignore supply information and resort to a simplistic ordering policy. Naïve retailers learn the optimal policy over time and adjust their orders accordingly. We study the dynamics of this game and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such strategic and naïve retailers on the cost, ordering pattern and stocking policies of all parties. We analyze the supply chain under two scenarios: the centralized supply chain where the objective is to minimize the total supply chain cost, and the decentralized supply chain where each self‐interested player minimizes its own cost in a Stackelberg game setting. We fully characterize the optimal policies under both centralized and decentralized scenarios and show that, surprisingly, the supply chain might be better off by virtue of naïve retailers. The result is driven by the fact that strategic and naïve players’ decisions shift the positioning of inventory in the supply chain with its final impact being determined by the relative costs of different retailer‐types. Our results also offer managerial insights into how access to supply information can improve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7.
在线信息产品定价策略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宇  唐小我 《管理学报》2006,3(2):239-246,252
由于信息产品主要通过网络销售,其技术经济特性使得传统的定价方法难以适用。在线信息产品定价研究有两大主要方向,就是将在线信息产品区分为在线信息服务和在线信息商品分类进行的,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在线信息产品的技术经济特征和定价的总原则,综述了网络拥挤定价法、优先定价法、捆绑定价法、信息共享定价法和价格歧视定价法的定价机制及其主要结论,并对当前在线信息产品定价方法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最后对在线信息产品定价方法在实践中应用的局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放松了Easley和O’Hara信息成本为0的假设,在他们的信息结构模型的理论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引入信息成本因素的信息结构模型。从信息结构的四个方面:信息成本、信息风险、信息披露的质量和先验信息质量研究了信息结构与股权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四个推论,从而拓展了信息结构模型。在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中,选取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中的逆向选择成本、知情交易概率-PIN分别作为信息成本和信息风险的衡量指标,研究发现:信息成本与股权融资成本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信息风险越高的股票股权融资成本越高;信息披露质量越高的公司,股权融资成本越低;先验信息质量越高,股权融资成本越低;从而对推论进行了有效验证。本文与Easley和O’Hara最大不同在于引入了信息成本因素,并且用实证方法对推论进行了验证,具有一定的开创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博弈论和契约理论,研究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双寡头市场质量差异化产品定价过程中虚假信息的问题。消费者与企业关于产品质量信息存在严重不对称,为企业使用虚假质量信息提高企业利润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为分析企业使用虚假信息的问题,本文基于Bertrand博弈模型构建了双寡头市场质量差异化产品定价模型并求解企业利润。求解结果表明双寡头市场的纳什博弈均衡解为两企业均使用虚假信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契约的角度对企业使用虚假信息的问题进行了合理规避。最后运用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MIS领域教师科研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美云  毛基业  林希 《管理学报》2008,5(3):430-438
对高校MIS领域的107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表明,该领域的教师将减少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项目,增加在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研究上的投入;管理研究的主题越来越与国际学术界的主流接近一致;在基础理论研究上的投入程度与该领域教师的学校收入占个人总收入的比例呈正相关关系。然而,与预期不一致的是,对论文质量如对于被检索的论文或核心论文的强调并不会对该领域教师的研究投入产生显著的影响,且该领域教师海外的学术经历和归国学者的回流并没有对研究方法的选择特别是转向实证研究产生明显的影响。最后,针对上述结果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