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借鉴复杂性理论,基于个体交往关系的复杂网络结构,该文采用计算经济学建模方法和行为博弈学习算法对间接网络效应下的产品扩散现象进行建模.在该文模型中,间接网络效应下"软件"数量为厂商策略行动内生决定,并根据用户数量而变化,因此个体的决策和全局变量之间存在双向交互复杂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个体邻域结构在产品扩散中的影响,直接网络效应和间接网络效应在产品扩散中的区别和产品锁定发生的条件等.结果也较好地解释了产品扩散中的很多现象如不同产品的共存,产品扩散中的"涌现",产品扩散中的路径依赖,产品兼容性的选择以及新旧产品的更新换代等.  相似文献   

2.
鲜于波  梅琳 《管理科学》2007,20(4):62-72
标准扩散是现代产业经济中的重要问题.主要采用复杂网络的小世界网络模型和基于agent的计算机建模技术,结合行为博弈学习理论中的EWA算法,对网络外部性下标准扩散过程中的适应性预期进行研究.基于个体在局部网络中的交互作用和个体行为的学习演化与预期自适应调整,通过计算机仿真就适应性预期对标准扩散的影响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揭示了个体适应性预期在标准扩散中的重要作用,发现扩散中的"涌现"现象,个体邻域结构的随机性对标准扩散结果及其最终分布状态有很大的影响,个体预期能够逆转标准扩散中的先发优势,预期速度调整因子在不同预期强度下有完全不同的影响,个体对新标准的较高预期也是新标准得以扩散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王展昭 《中国管理科学》2019,27(12):164-174
在对品牌竞争影响要素分析的基础上,考虑重复购买在新产品扩散过程中的调节效应,构建以消费者微观采纳机制为核心的新产品扩散的阈值模型,在小世界网络仿真情境下,运用多智能仿真方法对品牌竞争与新产品扩散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转换成本对新产品扩散的速度和深度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条件区域",在该区域之外两者不存在显著的影响关系;进入时间与两种竞争性品牌的扩散速度存在一致的负向的影响关系,而对两种竞争性品牌的扩散深度的影响方向则相反;在此过程中,重复购买系数起着一定的调节效应,会在一定程度上放大或缩小转换成本及进入时间对新产品扩散的影响效应。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竞争性产品创新扩散的相关理论,也可以为企业的新产品推广实践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以往股价联动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基于社会嵌入理论,认为机构持股等上市公司社会关系的信息扩散功能是重要因素之一. 但中国沪深股票市场中小投资者居多,个体投资者在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交互行为对股市联动性的影响日益凸显. 采用东方财富网股吧用户数据,基于有效信息理论和社会嵌入理论,深入探讨微观个体行为对股价联动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在基于信息交互行为构造的信息扩散网络中,连边的权重越大,对应股票间的价格相关系数越大; 社交媒体中个体大量、频繁的发帖或回帖等信息交互行为,可以促进股票信息扩散,从而影响股价联动关系; 此外,个体的信息流量对股价联动具有预测作用. 上述结论表明基于个体信息交互行为的股票信息扩散,是影响股价联动的另一重要因素. 该结论有助于深化对股票市场风险传导根本原因的认识,为我国沪深股票市场的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标准竞争的主导性预期与联盟及福利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络标准竞争策略及其有效性已引起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重视.在直接网络外部性的研究框架中,消费者预期对标准竞争均衡具有重要影响,而在间接网络外部性下,标准供应商的预期对均衡也会产生重要影响.构建了具有间接网络外部性的标准竞争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主导性预期及标准联盟对标准竞争均衡的影响及其福利效应.研究发现:哪种预期成为主导性预期取决于消费者是否存在策略性延迟购买;标准供应商可以通过组建标准联盟来影响强制性标准的选择,进而影响消费者预期;消费者预期越准确,策略性延迟的福利损失越小;但是,在一定条件下,标准联盟将导致更多的消费者延迟购买,导致福利损失.研究结果可用于解释我国数字电视领域标准竞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6.
基于标准金融理论与行为金融理论相结合的思想,力图刻画投资者情绪的生成机理。以引起投资者情绪变化的货币环境、市场收益、市场波动、相关资产收益等因素为起点,引入市场投资价值、市场预期两个中间变量,建立了包含直接和间接影响两类路径的投资者情绪生成概念模型。使用中国股市2014年7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间的667组日度数据,在VAR建模的基础上开展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市场收益对投资者情绪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市场波动和相关资产收益两因素基于市场预期中介变量间接负向作用于投资者情绪,而修正后引入的经济周期波动变量可以基于市场投资价值中介变量对投资者情绪产生正向影响,并进一步发现了市场收益、市场投资价值与投资者情绪之间存在正反馈强化过程。研究揭示出了投资者情绪生成的影响因素体系及其实现路径,将该领域研究深入到机理分析层面,并从一个侧面佐证了中国股市过度投机行为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基于微观层面研究了家庭主观预期对家庭房产、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配置比例的影响机制,并导出三者间的直接联动关系.应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和联立Tobit模型估计分析发现,家庭预期利率上升会同时增加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的配置,但减少房产配置;预期风险资产收益下降会减少风险资产配置;预期房价上升会增加房产投资但减少风险资产配置.风险偏好型家庭会加大风险资产配置,且减少房产配置;而风险规避型家庭相反.3类资产配置比例之间存在直接的“挤出效应”,且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房产和无风险资产对风险资产的“挤出效应”强于各自反向的“挤出效应”,而无风险资产对房产的“挤出效应”在经济意义上强于反向的“挤出效应”.主观预期与风险偏好变量会通过资产配置间的直接影响渠道进一步影响家庭各类资产的配置比例.本研究揭示了中国家庭追求更安全的无风险资产和更高收益的房产投资,且弱化风险资产配置的普遍投资模式,这对政府预期管理与宏观调控、财富管理多投资渠道推荐和家庭合理主观预期形成等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消费者网络的金融创新扩散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创新的时间扩散模式对于创新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消费者网络的创新扩散模型,综合考虑创新扩散数据和现实的消费者网络特征,弥补了传统创新时间扩散模型和新兴社会网络仿真研究方法的缺陷.对我国银行卡扩散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基于消费者网络的创新扩散模型较好地拟合了样本数据;在银行卡扩散中消费者内部的"口碑效应"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消费者网络的创新扩散模型揭示了各银行卡产品所面对的不同消费者网络拓扑结构,揭示了各产品消费者群体创新采纳的不同内部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有益于深入了解金融创新产品扩散的内部规律及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9.
与直接出口相比,虽然大多数企业自身无法进入国际市场,仍然可以通过成为出口企业的供应商来实现间接出口,但这一重要现象较少受到研究关注。基于2009~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客户—供应商数据,研究发现:(1)间接出口行为同样可以带来显著的出口学习效果,而且这一收益主要体现在自身缺乏直接出口能力的中小型企业;(2)知识传递、规模收益以及质量提升是间接出口外溢效应产生的3种作用机制;(3)间接外溢效果沿着生产链衰减,水平溢出效应同样存在,并且主要存在于共享供应商关系中;(4)企业从较新的间接出口关系中获得的生产率溢出效应更显著,网络边缘地带和搜寻效率低的企业从间接出口获益更大;(5)间接出口企业同样会受到出口企业负向需求冲击的上游传染效应,而且通过间接出口学习能够提高转化为直接出口商的概率。本文研究证实了在日益错综复杂的国内生产网络中,间接出口关联对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参与全球化分工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该文分析了在agent能够内生互动形成社区的情况下,agent预期及其异质性对标准扩散的影响.该文采用了基于agent的计算经济学建模方法,agent能够根据收益最大的原则和偏好等因素选择自己需要互动的对象,同时个体行为也受到其真实社会交往邻域的影响,这里agent的预期采用适应性预期.研究结果袁明:agent预期因素的加入使得标准扩散收敛到稳态的时间变长,不同标准并存的时间将持续更长时间;在标准扩散中.在先发优势不大或者预期调整速度较慢的情况下,预期能够克服先发优势,否则,先发优势仍然会在扩散中起主导作用.此外,agent的异质性预期、较低的预期调整速度以及新标准带来的较高收益使得新旧标准的过渡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SIR传染病模型的技术扩散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技术扩散来实现的,所以研究技术扩散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于技术扩散过程类似于传染病的蔓延过程,因此本文利用经典的传染病模型(SIR模型)建立了单一技术在单一企业群中扩散的SIR技术扩散模型、单一技术在多个企业群中扩散的SIR技术扩散模型和多种竞争技术在单一企业群中扩散的SIR技术扩散模型,并通过对三种模型的分析,研究了技术扩散现象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2.
In Corbett and Kirsch (2001), we used a simple regression in 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of drivers of global diffusion of ISO 14000 certification. We found that ISO 9000 certification levels, environmental treaties ratified, and exports as a proportion of GDP were the main significant variables, where the environmental measure may be moderated by GDP per capita. In his replication study, Vastag (2004, in this issue) analyzes the same data using more visual techniques, specifically regression trees, and finds support for the significance of ISO 9000 certification levels and environmental treaties ratified, but not for export‐propensity. Vastag raises a number of relevant methodological issues, to which we add some perspectives here.  相似文献   

13.
广告媒介下两种产品竞争与扩散模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本文基于巴斯模型在非垄断情形所遇到的产品扩散问题,提出了在广告媒介下两种产品的竞争与扩散模型,并对不同情况下产品竞争扩散过程进行了经济分析,推广了单产品巴斯扩散模型.为模拟和预测动态市场结构演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黄玮强  庄新田 《管理学报》2007,4(5):622-627,635
基于ER随机图模型建立创新扩散网络,通过虚拟潜在采纳个体的决策过程,研究了创新潜在采纳主体行为、扩散网络结构与性质对创新微观采纳和宏观扩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内部影响和外部影响共同决定一个成功的创新扩散。潜在采纳个体越倾向于从同质邻居个体处获取创新的评价信息,创新的扩散深度越大。随着潜在采纳者数量的增大,创新扩散的深度呈现周期性波动的特点。潜在采纳者的平均邻居数、扩散网络的聚集系数和平均路径长度与创新扩散的深度存在非单调的变化关系。创新潜在采纳主体行为、扩散网络结构与创新扩散的速度无关。实验结果有助于创新推广者制定有效的创新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5.
Diffusion theory has typically focused on how communica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to a social system, leads to adoptions and diffusion of an innovation. We develop a diffusion and substitution model based on a somewhat different perspective. In some cases, progressive improvements in product attributes and/or continual cost reduction seem to be a key driver of the diffusion process. For example, after introduction of the 5.25‐inch disk drive, its capacity continually increased, and accordingly, so did customer willingness‐to‐pay. Our model is based on a linear reservation price framework, in which a product is described by its depth (defined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product̂s maximum reservation price and its production cost), and its breadth (related to the slope of its reservation price curve), indicating how broadly it appeals across various customer segments. Because of changes in product depths and breadths over time, customers who previously preferred the old product may later prefer the new product, thus creating the diffusion process. While the Bass model describes diffusion as a function of the coefficients of innovation and imitation, in our model, it is described by the coefficients of depth and breadth (the rates of change in relative depth and breadth), along with an S‐coefficient that we associate with the technology S‐curve. We fit our model to data from the disk‐drive and the microprocessor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16.
自助服务可以为企业节约成本,增加消费者接受服务的便利性,然而很多自助服务的市场渗透率并不高,因此,分析自助服务的市场扩散规律对自助服务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量学者验证了人际关系网络对于自助服务扩散的影响,但忽略了社会群体中个体影响的差异性.因此,本文基于Shaikh混合扩散模型,分析了不同社会群体中个体数量以及已采纳个体影响力的差异,构建了群体同质影响模型(HOGI)和异质影响模型(HEGI);并以邮箱服务和即时通讯服务为例,采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社群压力作用下,HOGI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在个体交互作用下,HEGI模型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在SIR模型基础上,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从个体层面研究了产品创新扩散过程中采纳者行为决策的决定因子及其行为选择方式,同时得出了一些促进产品创新扩散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8.
网络口碑传播机制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首先归纳了网络的作用与网络口碑定义及特征。在此基础上,从网络口碑动机和传播方式两方面对网络口碑传播机制文献作了分析总结,研究结论认为:网络口碑传播者动机一般包括正面动机、负面动机与中性动机三类;网络口碑接收者动机一般是出于获取购买信息、降低购买成本、避免购买风险和追求时髦;网络口碑的传播方式可分为拉动式与推动式,但其适用网络情境不一。  相似文献   

19.
基于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扩散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企业集群内部技术创新扩散的特征和活动进行分析,揭示了企业集群在保持创新扩散持续性过程中所存在的障碍,利用激励理论中的委托--代理理论,搭建起企业集群内部技术创新扩散激励机制框架,借鉴"锦标机制"方法构建了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扩散激励机制模型并对其加以分析,得出相关激励制度为企业集群整体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技术创新扩散激励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准确描述资产价格的运行规律是进行衍生产品定价及风险控制的基础。受金融市场外部环境的影响,资产收益率常常具有尖峰厚尾和偏尾的现象,为了准确地描述资产价格的运动规律,本文利用具有长程记忆及统计反馈性质的Tsallis熵分布和一类更新过程,建立了跳-反常扩散的股票价格运动模型。利用随机微分和鞅方法,在风险中性的条件下,得到了欧式期权的定价公式,该公式推广了文献11和21的相应结论。最后,利用上证指数数据分别计算出了各模型的参数以及对资产收益率拟合的平均绝对误差,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模型与文献11和21相比其平均绝对误差分别减小了10.4%和25.1%。说明了本文模型对资产收益率尖峰厚尾及偏尾等现象的捕捉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