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福建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企业经营时间、校企合作渠道、政府政策支持与引导等因素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影响显著,而企业性质、企业规模、企业所属产业等因素影响不显著。通过转变企业观念、疏通校企合作渠道、加大政府政策支持与引导等方式,可以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高等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院校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增强了学校和企业双方的核心竞争力,创造了一种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利益双赢的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产业,只有建立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体制机制,才能整合双方优势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在职培训一条龙的职业教育制度,为行业企业培养各层次高素质人才。要不断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制度,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紧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是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背景,以“企业学习”为主构建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将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为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卓越计划”的实施作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智慧时代的到来对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的建设也应该及时地改革与调整。本文阐述了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目前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应用型财务人才培养的角度总结了产教融合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目标,并从校企合作制度、实训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智慧财务资源共享平台以及质量监控体系与教学效果评价等角度详细剖析了产教融合型财务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内容,以期能够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综合素质高的、优秀的财务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6.
为培养卓越的工程师以满足现代企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需求,各相关高校均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与改革。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可以使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合作双方相互支持,资源共享,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各自优势,有利于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方共赢。本文探讨了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及黑龙江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实施校企合作的现状,通过对校企合作状况的分析可见校企合作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有效途径,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校企合作的前提与基础,合作的出发点是满足企业的需求,合作的目标是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指出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学校各自承担角色与定位,政府在校企合作中要发挥引导统筹作用,不要具体干预校企合作项目建设。行业协会在校企合作中主要组织协调作用。学校和企业是校企合作的主体。最后分析了高职院校各种合作模式的共赢点和合作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等院校应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建立起合作长效机制,采取对构建组织体系、搭建合作平台、提供制度保证的措施,在实践中开启校地校企产学研结合、服务社会的新思路,有效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走出鲜明的办学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9.
正确处理校企合作中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学校与企业、企业与学生的关系,加强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促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0.
研究高校与企业之间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对完善经济新常态下校企合作体系的建设和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与企业协同培养创新型创业人才模式包括创建实习基地、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以及双导师联合培养等。文章通过对上海三所本科高校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地调研,发现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严重脱离企业的实际需要,企业与高校合作动力不足,高校和企业合作考核标准不一致,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与企业充分沟通、修订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挖掘高校校友会资源、改革高校职称评定方法、运用市场化的手段运作产业孵化基地等,成为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1.
高校办学筹资渠道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办学筹资渠道具有信贷资金,地方财政与科研经费拨款,学杂费、培训费、校办产业、社会捐赠收入等多种形式。指出通过建立专门的筹资机构,成立校友会、基金会,盘活自身资产,校办产业联合组成股份制集团化公司,教育向产业化发展赢得企业的支持,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多种渠道筹措高校办学资金。  相似文献   

12.
高校科技产业作为各高校事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高校科技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着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高校在以什么身份办企业的问题上认识比较模糊,科技产业在发展中出现背离高校初衷的现象,凡此种种,对高校整体事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针对出现问题的原因,探寻企业与事业发展的不同规律,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那就是改革高校产业管理体制和企业运行机制,是高校科技产业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部高校人才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使我国高校人才资源管理中的问题越来越多地凸现出来,所以,我们必须从时代发展的需要出发,通过更新高校人才资源管理理念、发展学校事业、改革高校治理机制和薪酬福利制度、畅通沟通机制、完善激励制度等改革措施,逐步开创以人为本的高校人才资源管理之路,有效提高我国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实验教学改革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共识。如何做好实验教学改革,并将实验教学改革引向深入,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ERP沙盘模拟实验课程在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使二者有机融合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ERP沙盘模拟实验教学的介绍,以及在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逐渐形成了适合学生能力训练和培养的教学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社会企业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其最大利润化。如何保证社会企业在取得合理利润报酬的同时,又能提供优质、高效的后勤服务,就必须建立起政府法规配套、部门督查有力、行业自律规范、学校有效控制的高校后勤保障监控体系。目前我国对高校后勤保障监控体系的成果研究尚属空白。  相似文献   

16.
高校适度负债经营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后的预算会计核算制度将负债列为会计要素。按现行制度,高校几乎不存在类似于企业的外部负债。但是,高校的会计核算制度中的负债概念并无特义性。负债经营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对高校的负债经营不能人为设限。适度的负债经营对部分高校既有现实需要性又具备客观可能性,走出认识误区,使高校资金成为社会资金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助于克服高校资金短缺与使用效益低下并存的顽症,使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今高校品牌战略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品牌战略在企业的运用由来已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造名牌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高等学校长期以来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没有企业的市场风险,因而缺乏品牌意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及教育市场的日益开放,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等教育市场化现象越来越明显,高校已经进入"竞争时代"。树立品牌意识,创造和拥有品牌,增强自身在未来竞争中的实力,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校品牌是我国高校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8.
女子高等院校作为多元化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全球化的国际视野中,应当进一步加速女校的国际化进程,合理选择国际化策略,积极稳妥地推进女性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向更广领域、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从而提升我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女子高校在培养女性人才和促进男女平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国际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对高等院校创新外语人才的素质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以三大素质理论为指导,从专业知识素质、岗位素质和职业意识素质三方面调研国际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下对创新外语人才素质的需求。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外语人才不能满足企业国际电子商务发展对创新外语人才的素质要求。因此,各高等院校外语教学改革应立足于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要求,建立国际电子商务实战中心和园区语言实践工作室,同时依托国际电子商务平台开展项目化教学改革,并建立校企动态的职业意识素质培养和反馈机制,实现外语人才素质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校在国际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强力推动下 ,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从国际教育的高度来审视自己的办学实力和办学的内在结构内容 ,进而系统地把握办学的发展战略、方针 ,并进行综合性、全方位的核心平台建设。这些活动的目标和企图总是希望中国高校强化内部功能 ,促使其从教育的内部功能向教育的社会功能转化 ,完成“学→研→产”或“科学→技术→产业市场”拓展过程 ,并实现其教育社会市场的先进产业化功能 ,迈向更加广阔的先进的教育社会服务市场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