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验证我国资本市场是否存在“股票溢酬”,有助于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定价功能。在对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所产生的“股票溢酬之谜”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A股上市公司2013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的月度数据,将我国资本市场划分为“牛市”“熊市”和“震荡市”3个具有典型中国股市特点的市场,并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投资者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在“牛市”和“震荡市”远小于成熟资本市场,在“熊市”出现了不符合模型设定的负值,同时实证结果也不支持我国资本市场上存在“股票溢酬”,投资者在“熊市”中倾向于“踩踏式杀跌”,在“牛市”表现出强烈的风险偏好倾向,而在“震荡市”中会出现无方向性的混沌式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2.
外汇风险溢酬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汇风险溢酬是从资产定价角度研究汇率变化的核心内容,但还未获得一致结论.目前,对外汇风险溢酬的时间序列建模并不理想,隐含变量模型和仿射模型都不能刻画外汇风险溢酬的时间序列特征;对外汇风险溢酬风险因子的研究缺乏一个统一框架,消费、微观市场因子和货币政策都只能部分解释外汇风险溢酬的变化.基于随机贴现因子的模型目前相对零散,但这一框架是后续研究的重点.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是既把汇率作为投资性资产的价格,又考虑汇率作为两国货币的相对比价,研究外汇风险溢酬与两国经济波动、两国经济相关性的内在联系,从理论上厘清影响外汇风险溢酬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2008年的金融危机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现有宏观经济模型的反思,大量文献试图将金融部门纳入宏观模型。近年来,连续时间框架下的金融中介模型具有高度非线性、内生波动、时变风险溢酬和稳态随机等特点。这不仅使之在刻画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互动关系和拟合经济现实等方面更具优势,同时也为融合宏观经济与资产定价提供了新的思路。以剩余消费比率作为度量投资者风险容忍度的状态变量,在连续时间下将基于消费的传统资产定价模型推广到了包含宏观变量的一般均衡模型,并利用机器学习求解了该模型。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假设下,谨慎性储蓄使得家庭消费在状态较差时对负向冲击更敏感,从而导致逆周期的消费波动、低风险容忍度和高风险溢酬。结果表明,该模型除了可以刻画消费波动、谨慎性储蓄和风险溢酬与状态变量剩余消费比率的非线性关系外,还能较好地匹配负向冲击发生后风险溢酬、无风险利率、夏普比率等资产价格变量和投资、经济产出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作为财务分析师预测盈余的一种内在属性,盈余预测准确性于资本市场有何信号作用?根据2007-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数据检验,结果表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内含了公司盈余质量信息,较高的盈余预测准确性表示了较高的会计盈余质量,MBE溢酬会受到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的影响,并且仅存在于分析师预测准确性较差的情形中.进一步检验结果显示,MBE溢酬来自于市场对较高会计业绩的反应.这一结论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一种较为经济的判断公司盈余质量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造理性定价模型,利用宏观经济状态的变化来反映市场风险,证明在有效市场中,股票收益率也能呈现出均值回复特征,其原因除了小样本的偏差外,还可能是理性经济人的风险厌恶和平滑消费意愿的结果.因此,均值回复现象不能作为拒绝我国股票市场弱势有效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是指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指导作用。对于投资性资产,期货价格、当前现货价格和预期的现货价格之间存在着——对应的均衡关系,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具有相同的系统性风险和风险溢酬。对于消费性资产,只有期货价格与预期现货价格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均衡关系;期货价格回报率也不能由现货市场的预期回报率所决定。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美国股市日收益率的分析,运用POT模型对三个股市的市场风险进行测度,得出以下结论:(1)三个股市在日收益率分布特征上具有一定的共性,但中国大陆股市的高收益是建立在高风险基础上的,中国香港股市中存在极端收益的可能性大,美国股市的收益率波动性较小;(2)持有大陆股票存在的期望损失最大,持有美国股票面临的期望损失最小,所以我国各经济主体应共同努力以规避股市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8.
基于1994-2010年的数据,利用协整、单位根检验以及持久收入理论的检验等方法对我国中国房地产与资本市场财富效应的协同变迁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1)我国房地产市场在长期和短期内都存在微弱的正的财富效应,而股票市场短期内存在微弱的正效应,长期内存在微弱的负效应.(2)协整方程中的上一期的误差部分(非均衡部分)主要通过当期居民的消费和可支配收入的变动进行调节,而房地产财富和股票财富并没有体现出误差纠正效果.(3)我国的消费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波动(冲击)中暂时成分的比例较高,而我国房地产财富和股票财富的波动(冲击)则以持久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我国A股市场等权重和流通市值加权收益率为研究对象,利用虚拟变量法对“3月、12月效应”进行统计检验,发现3月的平均收益率高于其他月份,12月的平均收益率低于其他月份。控制了股票的3个风险特征——β系数、公司规模和账面/市值比后,月份效应依然显著,这说明这种季节性规律是整个市场的行为。为了解释月份效应,文章提出了“消费习惯假说”,认为元旦和春节期间的消费高峰是造成3月和12月效应的原因,实证中消费增长率与股市收益率的负相关关系有力地支持了这一假说。  相似文献   

10.
贝塔系数是衡量证券市场风险的重要指标。市场态势对股票系数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与股票本身的盘体有关。以实证方法,利用市场模型来估计我国证券市场股票系数,结果表明:大盘股值的变化小于中小盘股值的变化,熊市更易同较高的波动性相联系。  相似文献   

11.
为对中国股票型基金普遍存在的风格错配现象进行有效解释,从市场异象与风格漂移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出发,利用Copula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的价值溢价、规模溢价和动量溢价等主要市场异象与风格漂移之间的动态相依关系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价值溢价、规模溢价与风格漂移之间存在不够显著的动态相依关系,其尾部相关结构以下尾相关为主;动量溢价与风格漂移之间存在显著的动态相依关系和对称的尾部相关性。上述结果说明:中国股票型基金尚不具备成熟的市场异象识别能力,在风格投资中更多地表现出一种追涨杀跌的羊群效应。  相似文献   

12.
股权激励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让管理层持有公司股份,从而使其与所有者的利益趋于一致,以使管理层为了增加自身收益而努力为企业利益最大化服务。但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如何,股权激励是否能提高公司业绩,对这一问题还没有确切答案。基于探究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目的,以2008~2010年国内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从长远来看,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能提高企业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股票价格的确定一直是金融学中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也是困扰各国经济学家的一个难题。运用经济学的均衡分析法,通过引入资产收益平价理论,建立了货币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联系的考虑了资产持有风险升水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图形直观地表现出来,这一分析方法可以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形成及变动做出有效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较强的股权融资偏好。国内学者根据代理理论认为股权融资过多的企业未能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而使企业绩效下降,而本文主要从产品市场竞争对资本结构影响这一角度来研究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代理问题严重等体制和政策因素有关,但是,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也是导致企业采用低财务杠杆的重要原因,而且由于这一原因而导致的财务保守行为是合理的,它是企业为避免财务风险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而采取的战略行为。  相似文献   

15.
选取我国619家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2008-2012年的数据,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发现:(1)流通股比例越高,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越充分;(2)相比公司盈利能力和财务杠杆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公司规模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更显著一些;(3)股权集中度与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当前我国权证市场认沽权证的客观数据的计算,认为认沽权证存在部分认沽权证价格逆势而动与正股价格的联动性弱、价格远远高估、溢价率偏高、时间衰减不正常的怪象。文章选择了5只不同产业的认沽权证,将其价格与其标的股票价格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通过实证分析认为目前我国权证市场,认沽权证价格与各自标的股票价格间的传导机制并不健全,导致认沽权证价格的非理性波动。最后,文章对上述怪象进行了解释,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品牌经济学所构筑的选择成本分析范式下的消费者需求理论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了分析说明,并对其进行了修正和扩展,且以此为基础对品牌选择下的市场均衡问题展开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品牌通过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提高消费者选择效率以及满足消费者情感利益、实现"品牌溢价"双重作用影响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同时它又通过品牌建设的隐性成本和显性成本影响市场供给,从而影响到市场均衡。研究表明,引入品牌的市场均衡,品牌信用度越高均衡价格越高,但均衡数量的变化却不一定,它取决于品牌建设所节约的消费者选择成本及产生的品牌溢价与品牌建设成本的力量对比情况。  相似文献   

18.
结合代理理论和制度理论,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国有控股和市场竞争这两种基本制度环境对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相关关系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发现:股权激励整体上存在激励效应,能显著提高企业绩效;国有控股削弱了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相对于非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对国有企业的激励效应并不显著;产品市场竞争强化了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正向关系,竞争程度越高,股权激励效果越好;市场竞争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在竞争程度高的国企样本中,股权激励显现出了显著的激励效应。研究结论表明,制度环境是股权激励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深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完善产品市场竞争是提高股权激励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上海股市流动性溢价规模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分组排序和平行数据回归的方法对中国上海股票市场流动性溢价现象是否存在“规模效应”进行了检验,并且对按行业分类的子股市是否存在流动性溢价现象的“规模效应”进行了尝试性探讨。在回归中,考虑了中国股市中牛市和熊市的区别,引入斜率虚拟变量进行回归检验。得出的结论是上海股市在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存在流动性溢价现象的规模效应;所检验的三个行业:纺织,机械和石油行业在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之间不存在流动性溢价的“规模效应”;牛市和熊市的区别对流动性溢价的“规模效应”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分析师作为资本市场上连接公司和投资者的重要信息中介,其盈余预测的羊群行为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价值判断。因此,对我国分析师盈余预测羊群行为与上市公司机构投资持股的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的研究,有助于强化我国投资者的理性投资。从上市公司的角度出发,以2008--2012年我国所有上市公司的盈余预测报告和各年季报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excel、spss等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存在羊群行为以及机构持股信息对分析师羊群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