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退溪(1501—1570年)是朝鲜李朝前期中国朱熹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学说被称为退溪学。李退溪是继孔子、朱熹之后儒家思想的代表者,退溪学是十六世纪后东方文化的体现。退溪学是朱子学在国外的分支,是当今国际学者研究东方文化的热门课题。理气关系是朱子学的基本问题。本文就李退溪在理气关系上对朱熹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问题进行论述。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理学)的字宙本体论是以理气关系为中心而展开的。他们以理气为骨架来展示宇宙事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李退溪继承朱熹的理气论,着重发展了理气不离不杂、理贵气贱等一些方面,成为主理抑气的朱子学的最主要的代表者。  相似文献   

2.
元代新安理学家弘扬朱子学的学术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的新安理学家为学为师 ,都“以朱子为宗”。其学术活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捍卫朱子学。有些学者对背离朱子学和与朱子学相抵牾的观点进行批驳 ,“力正其非” ;二、阐明朱子学。他们对朱熹的著作进行注疏 ,根据朱熹的观点和言论注疏儒家典籍 ,使朱子学“大明于世” ;三、发展朱子学。有些学者论证“道问学”与“尊德性”同为“修己治人”不可或缺的功夫 ,提出朱子与陆子各有优缺点 ,朱学与陆学各有千秋 ,应取长补短 ,对明初新安理学的鼎盛产生了重要作用。他们在许多领域均有“发前人所未发” ,但是 ,其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未尝出朱子窠臼外”  相似文献   

3.
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安徽省朱子学会、江西省上饶师范学院朱子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朱子学与东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主要就朱子理学思想内涵及其教化作用、朱熹的教育思想与书院建设、朱子学及相关的文献学研究、朱熹的生态伦理思想、朱子学的源流与海外传播等专题进行研讨,丰富了朱子学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李石岑的朱子学研究向来没有被作为民国时期朱子研究的主要观点而予以讨论。这与他思想后期鲜明的唯物辩证法立场不无关系。但通过对李石岑朱子学研究的重新梳理,可以在他完整的朱子学论述中发现以往被忽略的价值,如他对程朱思想的禅宗溯源、对宋儒思想实质的判断、坚持朱熹“理气一元论”的主张、以禅宗“五位法”解释程朱思想、以人生哲学为角度思考朱熹思想等。这些观点在今天看来仍不失为独到的创见,也对现代朱子学研究有许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宋代以来,"道统"观念便成为儒家的重要话题,而朱熹的道统论尤为后辈学者所尊重。"道统"一词并非朱熹首创,其最早的出处是唐代初期曲阜县令盖畅的墓志铭,意即儒家传道的系统。在朱熹的不同文本中,道统的谱系略有不同,但都体现出一种哲学化的意味和"爱本朝"的思想。考察北宋以来"道统"一词的用法,可以看出其与"治统"的关系非常密切。余英时认为,朱熹这样的理论在他的时代是有具体目标的。一方面,朱熹建立尧、舜、三代的"道统"系针对着陈亮为后世(包括宋代)"骄君"助威的议论而来;另一方面,朱熹要证明孔子"开来学"的主要作用,就是让将来儒者有方法可以治国平天下。  相似文献   

6.
朱熹在思想主题上对程颐的继承与发展,是朱熹思想研究中的一个大问题。为什么我们把朱熹理学划为程朱学派?程朱学派的本质特点是什么?朱熹思想主题与程颐思想主题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这些问题弄明白了,我们对程朱理学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入一些。 一 思想主题,指一个思想体系中最核心、最能反映其本质和特征的论题。什么是朱熹思想主题?我们认为在理论上可以这么概括,即:将封建伦理纲常固化为民族社会心理,作为塑造人们社会心理、主观自觉的根本内容。也就是说,它是以客观的封建秩序、纲常与主观的心理意识的融合渗透为研究对象的。按朱熹的话说,可以精炼为这么几个字:“天理至上”,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朱子研究会、江西上饶师范学院朱子学研究所、福建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朱子民本思想与当代"学术研讨会主要就朱子民本思想内涵及其现实意义、朱子理学思想渊源与影响等专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朱子学说作了广泛研讨,丰富了朱子学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王道与霸道、道统与非道统历来是儒家内部争论的主要话题。南宋期间此问题论争达到顶点。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浙东功利主义学派与朱熹就功利与道义展开激烈论战。陈亮提出“王霸、义利-元”的观点,而叶适则直接否定了朱熹所宣扬的道统论。  相似文献   

9.
唐代至宋代道统说内涵并不完全相同,甚至迥异。这主要和韩愈提出的道统“不绝其传”还是“不得其传”的阐释理路有关。如果说宋初之前学者主要是倡导“不绝其传”的话,自二程至朱熹则奠定了道统“不得其传”的一面。如宋初柳开、孙复、石介等人均还是以“不绝其传”为依据建构儒家道统谱系的,皆以道统后继者自任。至理学兴起,程颐等开始倡导道统“不得其传”说,道统上接孟子,度越汉唐,以孟子传道者自任。至朱陆争胜门户,朱熹方奠定了理学道统“不得其传”说。究其源,最初韩愈认为孟子后儒道“不绝其传”——韩愈对荀子、扬雄等都非常重视,时人曾以韩愈比附扬雄,改为“不得其传”后,一字之别,造成了不同的阐释理路。  相似文献   

10.
《近思录》是朱熹为建立儒家道统所编撰的著作。此书由朱熹、吕祖谦共同编订,依次辑录北宋著名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人的有关言论和事迹,同时也反映了编选者朱熹、吕祖谦自己的思想。它既是一部四子的语录,也是一部反映着六人的共同思想的精华录。在宋元明清时期,《近思录》是影响最大最广的入门性、阶梯性的学术书。  相似文献   

11.
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主办的“郑成功研究国际学术会议”于1987年7月19日至22日在厦门大学举行。来自美国、荷兰、日本、香港地区和国内的三十多位教授、专家、学者参加了这一学术盛会。会上,代表们交流了近年来关于郑成功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各杼己见,畅所欲言,本着科学的态度对各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三十篇,其中厦门大学提交了十一篇。这些论文选题广泛,除了对郑成功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如收复台湾及抗清活动等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外,还包括了对郑成功所处的整个历史时代以及有关的人物和事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的研究。如  相似文献   

12.
民国学者汪震、江恒源、陈钟凡、陈青之等从心理学的层面对朱熹心性论作出分析,并对其心理学思想作了阐述,认为朱熹对心、性、情、欲、意、志、才、知觉、思虑等心理要素作了界定,对各心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建构了初步的心理学体系。在此基础上,他们还进一步分析朱熹的心理学在宋代心理学乃至中国古代心理学史上的地位。这种从心理学层面对于朱熹心性论的研究,不仅是民国时期朱子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当今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汉代的经权思想以公羊学为代表,主张"反经有善"。《公羊传》在强调善的结果的同时又在手段上对行权进行限制。董仲舒则以"复正"释权,并且将动机纳入对行权的考量,对行权进行更严苛的规定。宋代的经权思想以程颐与朱熹为代表,主张"权只是经"。程颐将"反经有善"误解为"反经合道",认为其败坏了经权思想,并以"中庸""权不拂经""合宜适变"对经权思想进行重释。朱熹则批判继承了程颐的思想,主张以道统摄经与权,但他并未意识到程颐的问题所在。"实与而文不与"与"理一分殊"是汉宋经权思想区别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朱熹是我国宋代理学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对于朱熹的理气观,过去不少的学者都有论述,并且有不少的独到的见解。怎样准确地表述朱熹的理气观呢?我认为,朱熹的理气观,借用程颐的一句术语,应称为“体用一源”的理气观。  相似文献   

15.
荀子在汉唐时代曾经与孟子并称为"荀孟",但其道统地位在两宋时期受到学者们的怀疑和否定,"抑荀"成为宋代荀学史上的主流思潮。在荀子思想是否与孔子相合的"醇疵之辨"问题上,宋初儒者尚认同韩愈"荀子大醇而小疵"之说,随后兴起的理学家们则认定其"小醇而大疵"。醇疵之辨还是儒学内部的讨论,随着道统体系的完善,学者们对荀子的学派归属也开始产生质疑,荀子人性论被宋儒批评为源自告子杞柳之说,其政治哲学更被朱熹认为是申韩之学。荀子不能进入儒家的道统谱系,还因为他在道德层面不能达到儒家圣贤所应具备的精神境界,在宋儒特别是理学家看来,荀子并不完全具备儒家所努力倡导的圣贤人格。  相似文献   

16.
以前学术界普遍认为“道统”一词是南宋朱熹首次提出来的,实际上“道统”一词在唐代初期就已经出现。朱熹及其弟子对道统论影响力的扩大和道统体系的定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朱熹及其弟子的道统思想源自湖湘学派。对湘学开创者周敦颐历史地位的衡定,胡宏首发其论,张栻继承其说,影响到朱熹及其弟子,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周敦颐接续儒家千年不传道统的地位得以确定。  相似文献   

17.
乾道三年的“朱张会讲”是朱熹、张栻围绕二人共同关心的学术问题所进行的一次讨论。对朱熹、张栻来说,这是一次完全平等的学术交流与对话。在同时代学者看来,朱张两人的学术成就与学术地位也难分轩轾,因而总是将两人相提并论。但是朱子门人后学基于其道统观念,在对“朱张会讲”的叙述中,突出朱熹的主流、正统地位,强调朱熹的主导作用,而将张栻描述为最后改变自己看法而完全认同朱熹之说。对“朱张会讲”的叙述是朱熹正统地位建构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但是随着朱子学地位的不断上升,这一叙述逐渐为更多士人所接受,并在元明清时期通过不断的重复变成被大多数士人学者所认可的“事实”,为朱熹在当时的地位与影响提供佐证。对“朱张会讲”叙述方式的演变过程加以考察,思考历史事实与话语建构之间的关系,可以加深对思想观念形成过程的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8.
第十五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议于今年8月17日——19日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本届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北京大学主办。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任本届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我校朱德熙教授任组织委员会秘书长。这是社会科学领域内在我国举办的一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汉藏语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语系之一,很有研究价值。1968年美国一些汉藏语学者发起举行了第一次关于汉藏语的国际学术会议,并决定每年举行一次。最初名为“汉藏语构拟会  相似文献   

19.
2015年3月6日,由延边大学"朝鲜半岛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和"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主办的"当代朝鲜社会文化现状与发展研究"双边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会议特别邀请了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的六位学者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同时我校多位相关专家学者就当代朝鲜主体思想、先军思想等问题与朝鲜学者共同进行研讨,并在会上发表多篇论文。这也是国内首次专门就朝鲜当代问题举行的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20.
知行问题是理学尤其是朱子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讨论的问题涉及知行关系、致知与涵养、致知与主敬等方面。作为朱子重要门人和传人的陈淳,在知行关系上继承和发扬了朱熹“知行相须”的观点,提出了致知力行“随时更迭,交进互发”的思想,而对“知先行后”论有所修正,同时,对“行重于知”则以“以行为主,知行一事”作了新的概括和拓展。在主体修养上,陈淳把主敬仍看作是与致知力行相始终的修养的重要内容。陈淳还对凸现儒学工夫与境界的“下学上达”作出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