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传统的把关理论常常被认为是对传播信息的过滤和处理。但"把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把关"除了可以对信息本身进行过滤和筛选之外,还可以通过利用"把关"适应受众选择性接受的特征,营造良好的网络传播环境和氛围,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正效果,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把关"对策在目标和内容上都发生一定的扩展和迁移。  相似文献   

2.
当前,网络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网络传播速度快,并且具有极强的交互性。但是,由于它的高速,加之网络把关人的不健全,在网络中各种形式的传播也加快了谣言的传播速度,前一段时间从互联网上兴起的抢盐事件就给人们造成极大的恐慌。本文从此事件人手,分析网络传播中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的传播过程,探究网络传播的原因及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网络信息传播与和谐社会概念的基础上,论述网络信息传播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提出了“网上和谐大连”的概念,从网络信息传播的角度提出建设和谐大连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论博客现象对“把关人”理论的挑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交流方式,自1998年出现至今,已经得到了迅猛地发展.博客传播模式具有"传受合一"及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随意性等传播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其对传统的"把关人"理论的挑战.面对这种挑战,应该积极寻求应对措施,让博客这种新的交流方式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网络传播的负面性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技术是把“双刃剑” ,它在延伸人类能力的同时 ,也存在负面影响。表现在 :接受的方便、快捷使人沉迷 ,极易引发“网络综合症” ;传播的自由、不受控制带来网络“为恶”的可能性 ;传播群体的“信息位势差“孳生着网络霸权。因此 ,在目前广大发展中国家急于发展网络时 ,在人们享受现代科学成果乐趣时 ,尤应对网络的负面影响及其危害有所认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王春旭 《南都学坛》2012,32(5):111-113
高校危机事件在网络传播环境中的演变表现为:高校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加大、规模扩大、处理反应时间缩短、破坏性增加。高校危机事件发生演变的原因:网络特点加速危机传播,网络媒体把关人弱化,网络传播应对工作流程难以制订,高校网络传播环境特殊。高校危机事件网络传播应对策略:建立预防机制、处理机制和恢复机制。  相似文献   

7.
网络时代编辑的角色定位及素质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网络传播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多向性及自由度,传统传媒中编辑“严把关”的职责被弱化了。面对这一生存样态的改变,网络时代编辑的角色定位必须随着其职责重心的变化而重新定位,并相应具备传统编辑知识素养、现代信息技术素养、创新素质、法律素质及外语、音乐、美术等知识素养,做好网络时代的传播工作。  相似文献   

8.
当信息技术从“无线”信息方式跳跃到互联网时代,政府政务核心也将由“服务”功能过渡到“传播”功能。随着独立媒体、战略媒体以及纯粹个人媒体的出现,社会媒介矩阵已经重构,加强政府网站建设与提升政府网站的信息传播能力对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优化社会发展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具体调查分析了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三级政府门户网站的信息传播状况,发现政府网站的建立意识存在着明显的层级差别与地区差异;网站首页栏目设置上,规划欠合理、主体不突出,对网络传播的基本信息技术重视不够;同时,政府在线办事能力不强,公众参与性不高,县级政府网站的信息公开力度不够;“大众传播”方式未能真正实现。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府门户网站的传播能力亟待提升。  相似文献   

9.
网络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带来了传播领域的变革,为网络谣言的盛行提供了温床,而编辑把关角色的淡化及其功能的缺失,使网络谣言成为反抗和破坏传统媒体话语秩序和规则的载体,同时也意味着媒介公共理性缺失的风险,亦有可能对转型时期社会心理产生误导。因此,应对网络谣言的肆虐,重塑编辑的"把关人"角色势在必行:其一,确认编辑把关的主体地位,提升网络编辑主体素质;其二,在信息整合中优化选择,在内容提供层面清源净后;其三,把握网络信息的社会指向,以职业理性实现传播公正,从而实现网络的工具性质与价值导向之间的动态平衡,确保传播内容的真实,有效实现编辑主体的把关功能。  相似文献   

10.
论网络“把关人”对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传播的兴起,对"把关人"理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网络"把关人"的新特性在网络传播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有鉴于此,在对网络把关人和网络媒体公信力进行了界定的基础上,从信息把关的角度探讨了网络"把关人"对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影响,以期更好地发挥网络把关人的功能,促进网络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因特网上的跨文化传播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因特网带来了传播史上的又一次革命,人类传播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受到它的冲击和影响,尤其是使跨文化传播进人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传统大众传媒时代,异质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传播极大地受到大众传媒“把关人”的局限,而因特网作为跨文化传播的新媒体,使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在时间上更频繁,形式上更直接,内容上更广泛。然而,东、西方(主要是中、美)之间通过因特网实现的跨文化传播也是不平衡的,即中国输入、输出的信息都远远少于美国。中国应该重视因特网作为跨文化传播媒体的作用,一方面组织力量,加强英语网络出版物的发布,用国际通行的语言直接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同时应大力开发汉语信息资源,促进因特网在国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传播学视域出发,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看作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信息流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以分为现实环境和拟态环境两个部分。网络拟态环境作为拟态环境的时代性产物,是网络对各种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其信息传播的广泛化、构建主体的多元化、形成主题的多变化、控制主体的大众化等特征分解和消融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中心性"、"主流性"、"稳定性"和"权威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参与网络拟态环境的议程设置,加强对网络拟态环境的"把关",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来重构其在网络拟态环境中的传播效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高校网民人数的激增,网络日益成为大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空间,网络传播方式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方式发生巨变。网络信息传播方式的新特点尤其是多元化信息的爆炸式传播,在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相关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强网络传播的研究,利用传播学的“5W”理论创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此提高实效性,为“中国梦”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实现打下坚实思想基础。“5W”理论显示传播是一个目的性系统性的行为过程,其中的五个环节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网络传播正在对传统媒体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的社会分工不再像以前那样明确固定,而与网络媒体逐渐走向兼容并蓄,传统媒体与网络传播两者间的互动进一步加强。应在双向传播中整合新闻信息资源,拓展网络广告和电子商务,抢占国家“虚拟边疆”等。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微”传播语境下,会呈现一系列诸如传播信息碎片化带来视野狭窄化、传播信息拼图化带来真相渐进化以及传播信息感性化带来舆论情绪化的失序状态。实践中,需要认知和把握“微”传播的基本规律,通过议程设置整合“微”议题带动公众视野广博化,通过意见领袖占领“微”阵地引领社会价值观念大方向,通过“把关人”职责创新激活“微”思维收获大成效,以此来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传播控制。  相似文献   

16.
网络传播中社会情绪表达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个体的人的喜怒哀乐诸种情绪汇集而成为众多人的一种共同性情绪特征时,这就演化成了社会情绪。在传统大众传媒领域,一种社会情绪的汇集与表达难度是相当大的,因为要受到这些媒体把关人的审视和调控,但当网络媒体出现、兴起后,社会情绪借助这一媒介平台其表达、传播、汇集就变得十分容易,由此带来的社会影响也很大,对社会的运行有时能起到积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然,有的社会情绪的消极作用也同样会出现。这就产生了网络传播时代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新问题,即网络传播中的社会情绪表达。对这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应该引起相当的重视,因为它关乎网络传播本身运行的量与质,也关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微博已风靡大学校园,受到了高校学生的青睐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全新载体。同时,它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微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措施进行探究已成为教育界又一崭新课题。文章试图通过网络传播理论中的“把关人”理论、“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受众”理论等对“微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进行探讨,以期有益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高校网络德育信息传播模式的优化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网络德育信息的传播过程 ,是德育工作者与受众之间凭借网络媒介进行沟通或信息交流的过程。研究网络德育信息传播的过程 ,优化网络德育信息传播的模式 ,是发挥网络德育作用的有效途径。提高网络德育工作者的信息素养和加强信息源的组织、开发与管理 ,对优化高校网络德育信息传播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活动,因而离不开对传播学理论的吸收、借鉴和运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要注重吸收“把关人”理论,对传播信息进行严格把关;借鉴议程设置理论,主动、巧妙进行议程设置;吸纳意见领袖理论,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建设性作用。只有自觉吸收、借鉴和运用传播学理论,才能优化传播效果,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网络信息的生产传播以及获取是现代社会主体信息生产与交流的重要方式,网路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各领域真实有益的信息从而服务于社会进步,但同时也为种种虚假信息提供了传播与扩散的便捷通道,这些网络传播的虚假信息对公民合法权利、社会正常秩序乃至国家安全已经或正在造成严重的危害。就现有法律规定来看,对于什么是虚假信息的定义尚不够清晰与准确,存在着模糊与歧义,由此带来的诸如虚假信息事实认定困难、定性定责依据不足等问题对网络虚假信息的治理与监管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如何完善有关“网络虚假信息”及其概念的法律界说,是实现对网络虚假信息进行有效管控的逻辑前提,对上述问题的探索,对比英国法律规制网络虚假信息的做法,可以给我国网络监管立法、执法及体制建设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