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教学目标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教学目标在指引教学方向、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激励学生的学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学目标设计已成为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在诸多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中,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与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是最具影响的.综合运用理论实践教学目标设计,其方法步骤如下:确定教学目标类型、确定教学目标水平、陈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加涅累积学习理论与幼儿科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将行为主义学习论与认知主义学习论相结合的代表,加涅的累积学习理论日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其累积学习的模式,以及关于学习的条件、学习的要素、学习的过程等理论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以及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R.M.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中提出的学习存在不同类型、学习分不同层级、欲优化不同类型学习需加以合适学习条件这三个基本假设,给教育心理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该学习理论源于英国经验主义哲学、联结主义心理学,及美国军事训练的实践需要。  相似文献   

4.
把罗伯特·加涅的学习理论应用在数字化教学中,可以提高数字化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加涅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为现代科学心理学和教育的结合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先后提出的学习分类理论、学习层级论、学习过程论和学习条件论,构成了他整个的学习论体系。加涅在其学习条件论中指出,学习条件有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之分。而内部条件包括学习者固有的内在状态(先天的素质和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如工作记忆容量、IQ和人格特质)和已习得的技能(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在这里,所谓的内部条件实际上就是学习者自身的素质,也就是加涅所说的学生的素质,他从学与教的心理学角度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结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国内学者称之为加涅的“学生素质结构观”。一、学生素质结构观加涅对学生素质的分析,强调学生作为学习者,他们身上形成的素质应该有利于继续学习和未来的发展。从这样的角度考虑,加涅把学生的素质分为先天的素质、习得的素质和自然发展中形成的素质三类。(一)学生的先天素质学生的先天素质,是指人的心理发展的先天遗传基础,主要指神经解剖学基础。加涅从学习的全过程,即信息输入阶段、内部加工阶段和信息提取阶段,分析了学生的先天素质对学习的制约作用。从信息的输入来看,人的视敏度(即视力)有个别差异。这种差异是天生的...  相似文献   

6.
“新工科”建设对人才素质结构提出新要求,其中包括实现科技与人文的融通,即培养工科生的人文素养,这是一项兼具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的课题。鉴于目前学界对工科生的人文素养尚无定论、工科生人文素养培育模式尚未完善,因此围绕“新工科”建设相关文件,运用质化内容分析法,基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构建了工科生人文素养内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育工科生人文素养的可行路径,以期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助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  相似文献   

7.
加涅思想对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伯特·加涅是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后半生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学习理论、教学设计乃至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构建中,成为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这两个研究领域公认的大师级人物,被认为是“当代心理科学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典范”。加涅思想的核心是学习论与教学论,其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发展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以兼容并包的学术态度积极开展教育技术研究,促进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繁荣发展;第二,树立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实践观,注重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结合;第三,树立现代教学设计观,注重培养学生“学会认知”的能力;第四,树立现代人才观,培养以教学设计能力为中心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教学任务分析是促进教学设计科学化的一种技术,主要包括分析学习结果的类型,学生的起点能力,使能目标及其顺序关系三方面内容.文章结合"物质的量"一节教学实际,就如何运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指导任务教学任务分析,以及在应用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9.
加涅的学习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涅的学习理论是在联结主义和认知观点相结合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信息论的观点和方法,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工作建立起来的。加涅以他对人类学习的研究为基础,论述了他的教学思想,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探讨教学的一般规律,从而为学校增强教学效果提供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上给我许多借鉴的是《教学模式》,这是一本兼理论和实用性为一体的书,既有皮亚杰、科尔博格、加涅的研究成果,又附有许多个案,让我在极短的时间了解到了各种教学模式的发展渊源和理论框架,使自己的教学尝试有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少走许多弯路。在指导学习方法方面我受益于《学习的策略》和《最后一分钟技巧》,它们让我有机会用我自己多年的学习体验在阅读、听课、记忆和解题等方面做了一次全面的印证,并总结出可行的方法分享给学生,这是我教学上的重大突破。鲁迅给我或者更多人的影响在于他的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因此虽然面对教…  相似文献   

11.
儒家讲性善 ,法家讲性恶。性善性恶把儒法两家的教育思想从内容到形式区别开来 ,同时也把儒法两家教育思想的矛盾联系起来 ,正是这种区别和联系使儒法两家在教育途径、教育内容、教材、教育方法以及教师的选择上都有所不同。从而构建了不同的教育理论体系 ,为封建道德教育取得成效提供了可能性 (性善 )和必要性 (性恶 ) ,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人性论基础 ,对后来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论语》为依据,从教育学角度出发,讨论了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人的分类这一思想。论述了孔子在学习视阀下,将人分成三种类型这一思想的教育意义。并进一步从孔子人的分类思想存在的背景、主要内容、对教育的作用、影响和存在的主要教育价值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孔子人的分类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对教育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创建学习型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本质要求,是站在社会可持续发展高度的富有时代精神的战略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的必然要求。创建学习型社会是一个时代性的、社会性的大课题,本文从教育社会学角度对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习动机研究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近年来,逐渐走向成熟和细致化。总结学巧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的理论性和实证性研究成果,指出学习动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5.
布鲁纳的“发现法”对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发现法"教育理念,尽管存在不尽人意之处,但它所具有的合理内涵在今天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中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文章从改变教育观念、转变学习方式,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在课程改革推行的今天,"发现法"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学习的分类     
回顾了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和学习心理理论家对学习的分类 ,并对这些分类方法进行了粗浅的分析。提出了以功能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和运算性学习 )为核心 (并兼顾到结构性学习 )的学习类型的划分。即将学习的类型分为 :蕴含性学习或潜伏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模仿学习或接受性学习、创造———创新性学习、运算性学习、思维性学习和综合心理性学习。  相似文献   

17.
研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个热点话题,它是一种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方式.网络的海量资源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方便,但冗余信息的存在也给学习资源的选取带来了困难.学会用最简洁的方式找到我们所需要的有效学习资源,能为完成研究性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实例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具体的选取步骤.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阐述了应在实践中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动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资源,应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9.
现象学之于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象学从理论、方法、运动和范式四个方面对包括教育研究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方法层面的影响最大。现象学之于教育研究,既有积极方面的作用,也有其局限性。通过个案性的博士论文选题过程中现象学方法的运用,充分展示了它的魅力和限度。  相似文献   

20.
学习策略及其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学习策略”是教育心理学、 学习理论和教学论等学科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学会学习,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必需。本文从信息加工理论出发,探讨了学习策略的概念与性质,一般学习策略的发展以及学习策略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