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从作家形象学的角度看,鲁迅形象是社会公众以鲁迅某些个性特征为核心,通过对其思想方面的某些要素加以概括,在公共话语空间建构起来的具有独特精神面貌的定型化形象;它由理性评判系统和感性印象系统有机构成;它的特征是客观性与主观性、动态性与稳定性、集体性与寓言性等。鲁迅形象在文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形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田源 《南都学坛》2011,31(6):63-67
比较文学形象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强调一国文学中异国形象的展现与创造异国形象的作家主体相结合,在他者与自我的张力中去审视两国文学与文化的关系,彰显出独特的魅力。胡风在1931—1945年这段抗战时期的诗歌中,展现并刻画了大量的日本形象,这些异国形象特征以及与胡风的关系正是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三方面:日军和日本士兵的形象;日本政府和日本平民的形象;日本自然和人文景观。此外,诗人将自己或愤怒、或同情、或憎恨、或悲伤的情感寓于他者形象之中,使之栩栩如生并富有感染力,从而构成了一个多重复合的日本形象。  相似文献   

3.
宋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全方位地描写女性形象的作家,是中国美女文学和丑妇文学的全方位开创者和代表作家。从形象学(imagologie)的角度来看,作为男性作家的宋玉在对“他者”(others)——女性的描写方面存在理想化与妖魔化的两极化倾向。他塑造的高唐神女和东家之子是十全十美的丽人和美神,他描写的登徒子之妻则是集天下奇丑于一身的丑妇。中国后代作家描写美女与丑妇都深受宋玉的影响与沾溉。  相似文献   

4.
汉文小说的创作贯穿了朝鲜朝500年的历史,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在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从当时汉文小说的创作群来看,都是男性作家,这为男性目光中的女性形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本。深入解读小说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发现,男性作家笔下女性形象构建的深层动因主要是对具有传统美德特质女性形象的恪守,对传统女性形象的写真以及难舍玉洁冰清。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女性作家在经历了"文革"的伤痛之后,呼唤人性的复归,塑造了一批伟大、善良的母亲形象,与此同时,在女性主义的影响下,一部分作家解构母亲神话,发现母亲的世俗性,反思母亲的人性恶,并追寻理想的母爱。她们对母性的重新书写为文学史提供了复杂、真实的母亲形象系列。  相似文献   

6.
作家生态研究是以作家为中心的原创性的理论建构。作家生态研究的理念是:作家是一个处于生成系统中、不断建构中的角色。作家生态指作家孕育、成长、发展和接受的全过程,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作家角色论、作家生成论、作家创作论和作家接受论。四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构成完整的作家生态系统。作家生态研究是针对作家与文学的现状进行的理论回应和可能性解决方案的探索,既有理论启发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7.
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迁,不仅带来了北京城市的改变,同时也造成了北京文化形象的多重意蕴和不断嬗变。西方文明冲击之下对于北京城市积弊的批判,现代物质文明中对于北京文化传统的再发现,外族入侵的国难里对于城市精神的重塑,都成为现代作家笔下北京形象描写的因子,同时作家也通过对北京形象的书写,不断塑造着北京城市新的精神和品格。   相似文献   

8.
20世纪 40年代 ,男、女作家的小说创作在塑造现代女性形象时是两种文本、两种声音。同是女性对个人的坚执 ,男作家看来是自私、残忍 ,女作家看来则为对自我的尊重 ,对自由的尊重 ;同是女性对欲望的狂炽 ,男作家看来是淫荡 ,女作家看来则是自我生命成熟的标志 ,自我生命意识的张扬。男作家看来 ,如此 ,女性解放走上了反面 ,女作家看来 ,如此仍不够 ,仍不足以撼动男性中心世界的根基 ;男作家的创作有一股郁结之气 ,女作家创作则让人感到世界荒凉。对于人们进一步思考男权社会里女性处境、地位和命运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华人作家张翎的长篇小说展示了当代海外移民作家在突破中西文化传统、"本土"和"异域"的认同态度等方面所做的探索,反映了新移民文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变化.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原理,分析了张翎长篇小说中的异国形象特点及"自我"与"他者"的互动性关系.认为,张翔在自我认同的同时,也跨越了东西文化传统的边界,实现了文化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华裔美国英语文学研究以身份研究居多,有种族、性别、文化身份等;批评理论多样化,以西方现代理论为主,杂以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思想。华文文学研究中,文化身份仍然是一个研究热点,美华作家的身份认同与作品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域的华文文学比较也是选题之一。用形象学的方法研究美华文学的并不少,其中中国形象的研究较多,美国形象研究较少,而系统的中美形象的比较与汇总更少。  相似文献   

11.
新移民作家严歌苓的涉外小说表现了中国移民在美国的生活,涉及形形色色的“美国人”。小说塑造了自立自强的中国移民,解构了美国自塑的“救世主”形象,反映了不同的异国形象。形成这样的异国形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中西文化的差异;二是作家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12.
川端康成是一位个性鲜明的现代作家,空灵、幽玄是川端康成小说极力营造的一种艺术美,对这种艺术美的捕捉与叙述角度却非常独特。镜子,是川端文学十分钟情的一个意象,作品往往以镜的反射、折射、叠印来营构一个意蕴深远、意境朦胧的“镜中世界”。镜中世界的营构与作家深受佛禅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也是作家自觉艺术革新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言为心声,作家通过自传的形式来向外界抒发内心的志向,以此来与外界进行抗争,希望得到外界的理解和支持,这是中国现代作家进行自传创作的一种动机。了解这种创作动机,有助于还原他们真实的内心感受,理解他们的人生志向,认识一个真实的现代作家形象。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沉沦>小说集为代表,从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形象和郁达夫不等于小说中的主人公这两个方面,论述了郁达夫与其小说中主人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之所以在世界文学史上一直经久不衰,除了其备受争议“不伦恋”的题材,重要缘由就在于作者能够巧妙地运用拉康的“镜像”手法,对小说中的一些要素进行镜像构筑.本文通过分析人物、叙述结构、情节三者的“本体”与“像体”的重叠与交错揭示小说中美轮美奂的构筑之美.  相似文献   

16.
宋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全方位地描写女性形象的作家,是中国美女文学和丑妇文学的全方位开创者和代表作家.从形象学(imagologie)的角度来看,作为男性作家的宋玉在对"他者"(others)--女性的描写方面存在理想化与妖魔化的两极化倾向.他塑造的高唐神女和东家之子是十全十美的丽人和美神,他描写的登徒子之妻则是集天下奇丑于一身的丑妇.中国后代作家描写美女与丑妇都深受宋玉的影响与沾溉.  相似文献   

17.
卡森·麦卡勒斯是美国著名的南方作家,在奠定其文学史地位的五部小说中,通过对母亲形象的缺席不在场书写,实现了现实生活中作家对作为"父亲"代表的母亲的无意识"阉割"欲望。作家在文本升华中,呈现出典型的"俄狄浦斯情结"特征。  相似文献   

18.
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和中国女作家张爱玲作为两位关注女性形象和男女关系的重要作家,分别在其作品中塑造出新女性的形象并不断探寻改善女性命运及两性关系的途径。他们的女性现有一定差异,但在探寻和谐的两性关系及人类的美好未来方面又存在诸多共性。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度和环境,传承着不同的文化,但他们作品表现出的对女性的关心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9.
梯玛仪式“玩菩萨”中的剪纸、绘画使用了大量的形象性符号,包括剪纸天门、天梯、天钱、纸人纸伞、穿衣儿粑粑、神案等,考察其在堂中各自的位置、数量、用色及形式,从艺术形态学和美术人类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梯玛自己的解释和在仪式中的具体作用,同时与其他民族民间同类剪纸做比较,对“玩菩萨”仪式中的图像符号做深入的分析。并以“求子”一节为例,分析符号组成空间,符号在特定的空间情境中产生意义,阐明民间神圣符号在组成仪式空间情境中的作用,研究剪纸、绘画等符号在空间情境中意义的转换,体现出民间艺术、民间思维中象征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郁达夫留学日本近十载,十年的留学生活使他对日本这个民族有了深刻的了解.本文试图中从其<沉沦>三部曲中窥视郁达夫笔下的日本是怎样在文本中发生了"变态"作一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