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新中国六十余年的历史进程客观存在前后两个时期。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的经济发展虽然各自特色鲜明,但经济发展的目标与战略部署都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富强梦"这一历史进程之中,改革开放前三十年重在资源积累的经济发展为改革开放后三十年的经济起飞创造了条件,而改革开放前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改革开放后形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质上都属于国家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二者之间的演进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2.
金融发展理论是发展经济学在金融领域的延伸与拓展 ,金融发展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所有金融发展理论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金融发展理论经过近三十年的演进大致可分为金融深化论、金融约束论和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三个阶段 ,初步构建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是面向 2 1世纪新的金融发展观 ,有待精密的论证和深刻的阐发  相似文献   

3.
动机性访谈是当前西方临床心理学领域的新兴研究热点之一,对成瘾行为具有良好的疗效。在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动机性访谈在其本质精神的引领下,通过总结临床实践经验,相继提炼出临床操作概念模型I和作用机制模型Ⅱ,标志着动机性访谈的理论研究视角由归纳表层操作原理向揭示深层起效机制演进的发展轨迹,体现出了有别于其他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4.
运用"三轴图"法对2000年至2012年山东半岛蓝区海洋产业结构演进过程进行实证分析,并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2013年至2020年蓝区海洋产业结构演进进行预测。2000年至2020年蓝区海洋产业结构演进基本遵循右旋式演进模式。2000年至2012年蓝区海洋产业呈现出"二三一"结构,产业结构演进处于中级阶段;2013年至2020年蓝区海洋产业呈现出"三二一"结构,产业结构演进进入高级发展阶段。根据现阶段蓝区海洋产业演进状况,提出鼓励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海洋新兴产业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辩讧的眼光看待前后两个三十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就实践而言,前三十年的实践是后三十年实践的前提,后三十年的实践是前三十年实践的发展;就理论发展而言,如果后三十年的理论创新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史”的话,前三十年的理论探索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前史”;就实践与理论的关系而言,离开前后任何一个三十年,都很难理解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的格局。  相似文献   

6.
从1921年至1949年,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观中国化先后经历了早期开拓、深入探索、曲折发展、初步成熟、继续深化等五个演进阶段.其中,党在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是其演进的基本动力,党的统一战线是其演进的重要前提,党在各个时期的实践斗争是其演进的理论源泉,党的革命事业的兴衰起伏是其演进成败的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7.
本文限界于二十年代相对稳定的凡尔赛体系,力图站在整个国际格局的基点上求解意大利的实际“坐标”,就这个为人所忽略的侧面为把握相对稳定时期的国际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也为理解三十年代意大利外交抉择的演进以及整个国际风云变幻作一不可或缺的铺垫。希冀正诸学界师长。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三十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三十年。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对我们在新世纪不断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萧兵现象:飞腾的文化想象力与学术方法之得失──评述著名楚辞学专家萧兵的研究梅琼林一、著述中的元型追询在当代篷勃演进的楚辞学研究范域内.完全靠自学成材、自学成家的萧兵先生无疑是一位声誉卓著、成就斐然的楚辞学专家。在他三十余年兢兢业业的治学生涯中.涉足领...  相似文献   

10.
风尚三十年 从改革开放的1978年至今,中国风尚飞速发展.由生活时尚频道Channel Young主办的风尚大典,2007年就以"风尚三十年"作为主题,专题片《风尚东方风尚三十年》以文化时尚领域的风尚走向来体悟这30年的种种变化.  相似文献   

11.
民事诉权是当事人请求司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民事权益的一种权利。民事诉讼的私益性、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支配、主导作用,决定了民事诉权对审判权的制约关系。我们应当以正确的民事诉权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民事诉权理论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我国民事审判程序。  相似文献   

12.
胎儿的民事主体地位是近年来我国学界研究的热点,实际上,古罗马时期,优士丁尼《法学阶梯》在对胎儿权益保护的立法过程中就已经涉及到胎儿的民事主体地位问题,并开创了列举保护主义的立法模式,使胎儿在若干民事权利上已享有民事主体地位,这要远远早于《德国民法典》.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以下简称《继承法》)中针对胎儿规定的继承权不能够充分保护胎儿的继承权,为此,需要考虑借鉴优士丁尼《法学阶梯》中对胎儿继承权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3.
当前农民问题主要袁现为农民贫困,而农民贫困根源于权利贫困。要使农民权利真正得到平等保护,必须跳出“身份”陷阱,凸显“权利”话语,因为公民身份的发展演进始终伴随着“歧视”、“不平等”意蕴,而公民权利则更多彰显自然法的理性与平等精神。强调从公民身份到公民权利的路径转化,是对从“不平等”到“平等”进路的关注。基于农民的弱势地位,农民权利平等保护需要从形式迈向实质,应废止城乡“二元”法律制度,完善农民权利体系,对农民实行合理差别补偿,拓宽农民权利救济渠道,并确保救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民权思想是政治法律思想史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近现代宪政体制的理论基石之一。梁启超主要是从民权与君权关系的角度来强调"人人有自主之权"的必要性,其立意在于伸张民权而限制君权,进而达到变法图强的目的;中江兆民的民权思想则直接与自由平等观念相连,强调政府的职能在于保障人民的平等自由和增进人民的福祉,与西方启蒙思想家们主张的民主思想更加相通。  相似文献   

15.
地方自治思想是黄兴民权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民国初年,黄兴高度重视地方自治问题,主张积极推行地方自治以伸张民权,并为实现宪政奠定良好基础。研究黄兴的地方自治思想对于全面了解其政治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民法体系中,与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交织影响较明显的制度有主体能力制度、婚姻家庭制度、代理制度和民事责任制度.其中,最直接、最突出的关联制度则是主体能力制度和婚姻家庭制度.自然人的权利能力是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先决前提,自然人行为能力是未成年人监护的制度基础,自然人的民事责任能力是未成年人监护的制度同构;婚姻、家庭乃至亲属是人类普遍的承担未成年人监护的社会形式,家庭一直承担着未成年人监护的重要职能,在法律上未成年人监护的规范内容和婚姻家庭法规范内容必须相互交织、体现和援引.作为一项社会建设内涵丰富、价值独特的法律制度,未成年人监护具有主体能力制度配套补充功能、亲属身份伦理固化功能、民事权益调整功能、维护交易安全的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17.
公民权利意识的不断崛起,社会福利权利会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权保障方式备受关注。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尚不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到底向何处发展必然受到社会福利权利理念的影响。从社会福利及社会福利权利入手,借鉴公民权利理念,重新审视公民权利理论对构建社会福利权利的指导意义,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分析,得出现阶段我国应该实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宪政改革是主流共识。清政府把宪政视为工具,维护其君主专制。梁启超的宪政理念是支持民权、反对专制,但是他与现实妥协,提倡"开明专制"。孙中山的宪政理念以民为本,主张共和宪制,更符合宪政的内在价值。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宪政理念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黄遵宪是“清末”预备立宪前现代意义地方自治的倡导者和尝试者,他创立了以“自治其身,自治其乡”为起点的逐级推进地方自治的思想模式,成为后来中国地方自治的经典模式。黄遵宪对地方自治的最初认识始于1877年,其以清朝首届驻日使馆参赞的身份随公使何如璋东渡日本,对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地方政制做了细心体察。他认为,中国贫弱源于政弊,政弊之端又在官集权于一身,致使民权丧失、民智阻塞、民气不昌、民力衰弱。而破除政弊之道在于伸张民权、开启民智和壮大民力,破除政弊之法又首在地方自治。在他意愿中,“自治其身”可以养成国民自治资格,“自治其乡”足以奠定自治的基础。它是破除专制集权的开端和赋予民权方式,最终使中国走向立宪政治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民事责任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民事责任与民事义务的关系以及民事责任的内容和种类,探讨了民事责任的立法体例及主要学术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民事责任体系的设想,即在民法典的总则编、物权编、债权编总则、合同编与侵权责任编分别规定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