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机器翻译的译后编辑模式可以实现翻译质量与翻译效率之间的平衡,已经成为语言服务行业普遍采用的翻译模式。本文在概述国内译后编辑模式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译后编辑模式在影视文本翻译中的应用,分析了机器翻译过程中常见的错误类型,并归纳出了影视文本翻译所要遵循的一般原则,以期为今后影视文本翻译提供参考与借鉴。研究国内影视文本翻译的译后编辑模式是提高影视文本翻译质量与效率的重要路径,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影视文化元素的对外传播,从而加快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进程。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西方影视业的快速发展,影视字幕翻译的准确性愈加重要.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达到语言意义上的对等成为翻译工作者的追求目标.本文基于语用对等的相关理论,结合实例,分析语用对等理论在影视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运用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分析胡适的翻译观。胡适在翻译选本上提倡翻译西洋名著,在翻译用语上主张使用白话,在翻译方法上强调采用直译。指出胡适的这些翻译观点是各种权力话语操控的结果,既受到当时国内文学革命、西方强势文化等权力话语的支配,也与他本人的诗学追求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4.
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强调话语与权力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认为话语与权力永远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话语产生权力,权力也产生话语;话语是权力争夺的对象,只有争到话语的权力才是真正的权力。话语权力理论给翻译研究也带来启示,涉及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转换的翻译更是权力争夺的场域。尤其对于在翻译中长期被遗忘的女性角色来说,话语权力把性别问题重新放大,让女性看到了为自己争夺权力的机会。基于话语权力理论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本文结合话语权力、性别和翻译三个方面,提出在翻译中争夺女性话语权力的命题,并以女性译者祝庆英的《简·爱》中译本翻译实例为证,深入、系统地探讨了女性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实现对权力的争夺。  相似文献   

5.
权力话语与文革时期的外国文学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助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的权力话语理论和美国翻译学家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的意识形态因素论,探讨文革时期权力话语与意识形态对的外国文学翻译的影响,发现文革时期的主流权力话语对外国文学翻译的操控极其明显,具体表现在对翻译题材的选择、译作的出版发行、对译者的管理和组织以及对原作的阐释和批评等方面。同时期潜在翻译的存在表达了译者的自我追求,作为特殊年代的个人话语具有重大意义。对文革时期的外国文学翻译研究充分表明翻译不仅仅是译者的个人活动和单纯的语言转换,同时也与政治、权力、意识形态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翻译在人类文明的交流和发展历史中起了重大的作用。同时,在历史上,翻译活动作用的发挥也受到各种外部、内部控制的制约。本文从翻译对译入语语言和文化产生的正面影响入手,采用了例证的方法,还原了翻译应有的历史位置。同时,在对这些例子的分析中,充分发掘出各种文化因素对翻译作用的发挥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国外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国荧幕上,于是影视翻译应运而生。文章主要探讨英汉影视翻译的一个方面—修辞,并且提出了直译意译两种翻译方法可以应用到影视修辞翻译中。电影中修辞的使用能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让人物语言更加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8.
由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克提出的权力话语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时代意识形态及文化传统所造成的权力话语通过内化为译者的“思维习惯”总是潜在地制约着译者的翻译。因此,在研究译者的翻译行为时要从其时代背景、社会文化方面来考察。  相似文献   

9.
"伪翻译"的重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伪翻译"现象在文学史和翻译史上大量存在。作为"假面文学"的一种形式,它不应被当作赝品而排除。翻译和"伪翻译"同是在特定的文化历史情境中所进行的话语实践,体现了话语、权力、政治之间的博弈。真伪翻译之间的截然二分并非不容置疑,用以界定伪翻译的那些性质在翻译中也大量存在——翻译作为"改写"(勒弗维尔意义上),呈现出的是与原文的差异和背离。对伪翻译的思考,有助于加深对翻译的本质以及翻译活动所涉及的权力政治因素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法国哲学家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角度出发,用外部权力话语、内部权力话语及中心话语等理论,从翻译选材和译语选择两方面,探讨了胡适翻译法国短篇小说《最后一课》的活动.认为胡适的翻译是在特定外部权力话语和内部权力话语的共同作用下,以及受中心权力话语的影响而实现的翻译活动.  相似文献   

11.
浅谈国际影视的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视传播不仅是一种的娱乐活动,还是一种文化交流。在国际影视交流过程中,在影视语言的运用方面,翻译工作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面临着由于各国文化与语言差异所带来的各种困难。国际影视的翻译显然不同于其他文体的翻译,译者需具备语言、社会文化、民俗等多方面的知识,在进行国际影视的翻译中,应充分考虑到影视中的跨文化因素,并结合语法、语义和修辞习惯的不同,结合影视即时性、图像声音同步进行的特点,进行口语化、个性化的再创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学术成果和中国的翻译研究领域发生的文化转向,其原因是语言学的翻译研究迟迟不能建立科学的范式,对翻译实践又缺乏指导作用。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翻译的文化观应当与翻译的语言观相结合,才能最终促成翻译研究领域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影视翻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影视翻译的重要性 ,呼吁翻译届对影视翻译的重视。作者概括了影视语言的五大特点和应遵循的原则与技巧。在坚持传统的“信 ,达 ,雅”翻译观的基础上 ,提出了影视翻译应以“达”(通顺 )为主 ,以译入语观众为目标的功能对等翻译论 ,以期为影视翻译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和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从权力话语理论看异化翻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福柯权力话语理论阐述了权力、知识和话语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知识是权力的象征,话语是权力的表现形式,控制知识权力话语的文化力量能够实现其文化控制地位.强势文化凭借其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在文化交流中获取说话的权力,并对弱势文化进行操控.翻译作为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势必会受到这种文化霸权的影响,这体现在译者对翻译题材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中.翻译已不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工具,而是一种在不同的权力话语制约下的对话与交流.弱势文化通过采取异化翻译策略介绍自己本民族的优质文化,有利于抵制强势文化的文化霸权.  相似文献   

15.
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语域理论与影视作品翻译实践相结合,通过分别分析影视台词的语域三要素“语场”“语旨”“语式”特征,探讨了语域理论指导下的影视翻译技巧,特别是如何处理因受电影情景语境制约的影视语言的各类翻译问题,强调了影视翻译译文的语言形式必须符合电影情景语境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语境对影视文本的翻译有着重要影响,译者对语境的把握将直接影响到译文的准确性.通过举例详细剖析了内在语境(语言因素本身)和外在语境(非语言因素)会对翻译影视文本造成的影响,并指出译者只有将这两种语境与剧本语言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对影视作品完全彻底的理解.译者必须时刻考虑到语境对影视文本翻译的影响,遵照相关规律,准确传达影视情境,使语言转换中的文化意境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17.
试论英文影片的汉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影视文化的发展,影视翻译越来越受到翻译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以电影《乱世佳人》中的经典对白为例,重点分析英文影片汉译的特点及制约,并辅之对其间特殊的语言和文化意象的转换及原片风格传递的探索,以促进影视翻译研究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90年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中国翻译史上的第四次翻译高潮。本文以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为分析对象,借用米歇尔·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从宏观的角度分析社会历史、意识形态和文化对20世纪70—90年代中国翻译活动的影响,以揭示翻译活动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90年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中国翻译史上的第四次翻译高潮。以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为分析对象,借用米歇尔.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从宏观的角度分析社会历史、意识形态和文化对20世纪70—90年代中国翻译活动的影响,以揭示翻译活动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20.
影视是最为通俗的艺术形态,其艺术效果诉诸观众主体心灵,而影视翻译也应以对观众产生特殊的修辞效果为目的。全球化背景下,字幕译制已然成为不容忽视的翻译活动。字幕译文可体现鲜明的信息时代特点,并因其可接受性、灵活运用各种语言形式在受众中引起强烈共鸣,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配音译制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