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晚明闺阁曲家群体形成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中后期,女性曲家的构成由元曲中清一色的风尘女子,一变而为风尘女子与闺阁女子并存的新局面,尤其在晚明还形成了一个闺阁曲家群体。这个新的曲家群体的形成,其原因在于:首先是随着理学思想约束的松动,使闺阁女性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并且能较为自由地参与社会文化活动;其次是晚明浓厚的曲学氛围为闺阁女性习染词曲提供了良好条件;再次是家庭成员的影响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最后是曲文学自身题材内容的变化使闺阁女性容易对其产生亲和感。  相似文献   

2.
在男外女内界划分明的中国传统社会,时政题材历来是男性作家的专利。传统女性长期囿于闺阁内闱的狭小天地以及深受女教思想的束缚,普遍缺乏自觉的政治关怀和国家意识。女性书写也因之基本局限于个人生活的记录和个人情绪的抒写,极少关注国家政治与时代兴衰等重大题材。随着女性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以及女性逐渐走出闺阁,明末清初以来,特别是清代道光、咸丰年间,这种格局悄然发生了变化,部分知识女性开始自觉关注社会政治和时局动荡。在这些女性文人中,江南才媛陈蕴莲是其中较为突出且尚未得到充分重视的一位。文章以其战乱纪事诗为中心,就陈蕴莲对女性创作传统的突破作了详细阐述,并尝试剖析其成因。  相似文献   

3.
母教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社会家庭普遍重视母教。清代海宁查氏家族是一个享有盛誉的文化望族,家族女性多受到良好教育,学养较高。家族中诸多优秀的母亲或是助夫教子,或是在夫亡后身兼严慈课子读书,努力从道德和学业两方面对后代进行教化。海宁查氏家族母教不仅对家族文学的传承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而且对家族的诗学观念和创作手法也有所影响,对海宁查氏文化世家的兴盛有重要贡献,其文学意义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
以地域、家族聚集为特征的杜诗学研究生态是清代杜诗学史的一个重要部分,理顺清代的地域性、家族性诗人群体的杜诗学研究情况,对清代杜诗学研究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清代浙江海宁陈氏家族诗人群体及其师友们的创作和研究,为清代家族杜诗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5.
明清江南文学家族女性群体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古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尤为兴盛,学界多从女性文学理论、文体、地域、家族以及结社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重点讨论了明清时期女性文学的家族群体化这一特征.但这些涉及明清江南文学家族女性群体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对明清江南家族女性群体进行系统的梳理,勾勒出一个家族女性群体成员血缘和姻亲关系的网络图.在对女性作家作品进行细致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关于女性文学生成环境、文学生活、交游活动等理论问题的研究.同时,以开放的态度将家族女性放置于整个江南地域范围内,将家族与地域、社会联系起来,探讨不同文学家族之间女性群体的交游和联系,以及家族女性群体对地域文化、社会文化带来的影响等问题,从更加广阔的角度研究江南家族女性群体.  相似文献   

6.
文化家族是清代阳羡词学兴盛的重要支持力量。阳羡陈维崧家族、万树家族、史惟圆家族、徐喈凤家族、储方庆家族等,词人辈出。这些家族间彼此联姻,使清代阳羡词人因姻亲之缘而结为特殊的家族文学共同体,相互激发创作兴趣,共同展开词创作,积极建构地域词学传统。联姻,不仅加强了阳羡家族的文学交往,而且形成了特殊的创作机制。本文拟在家族视野中,探究联姻如何影响清代阳羡词的演变,揭示家族联姻与清代地域词学发展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7.
作为山阴祁氏女诗人家族的领袖,商景兰是明清之际女性诗风嬗递的典型案例.在此期才女普遍反闺阁、男性化的风气中,商景兰坚守内外之别,诗歌创作亦以婉丽见长,却不由自主地卷入到时代的风云变幻中,为传统香奁题材带来了沉郁诗境与苍凉情思.此文就明末清初女性文学嬗变的视野下,评述其对女性诗歌境域的开拓历程以及其在诗史上的成就地位.  相似文献   

8.
《名媛诗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清代经世致用实学在女性世界别具意义的实践成果。从实学方面来说,是进一步彰显了其经世致用性,并扩大了其影响范围;从女性方面来说,则是使部分清代知识女性开始步出闺阁走向社会并放眼世界。就女性话语的表现形态而言,则意味着“内言不出”的传统闺闱戒律受到了非一般的挑战。但其中也不免表现出时代的局限性。或许这就是清代知识女性尴尬却又是真实的状况——在走向近代文明之际,仍难免受制于沉重的历史因袭。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福州三坊七巷涌现出大批文学家族,标举风雅,引领一时文学风尚。其中侯官许氏一门绵延六代,至少十三人有诗集行世,其中不乏闺阁诗人,且大都善画工书,是当时相当有影响力的一个文化家族。这个家族的成员在创作中融入其独特的性格气质,其家族文学成就在福建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清代海宁查氏家族在政治风浪中浮浮沉沉地一路泅渡,族中闺阁之生态也随着家族的浮沉而起起落落,经历了曲折多变的心路历程。其中查慎行母钟韫是山河变色的时世造就的母师女宗,她以体贴夫婿、鞠育子女的妇德和自身的文学成就被族人奉为典型和模范。在其垂范作用下,查氏闺阁诗群崛起,并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易代之际、承平时期、家难之时及"天上人间"的落差之后,表现出不同的生态、心态特征,但共同体现为以德为主、才以副之的家族特性,体现为以诗笔的抒述和表达为家族文学的荣光添色增彩。与特定的生态、心态相关合,不同阶段的查氏闺阁的诗歌作品形态也表现出异时而趋的不同的题材好尚和艺术取向。  相似文献   

11.
在曹植现存的诗歌中,关于女性题材的诗歌有十多首,是曹植诗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一部分作品是诗人借女性的情感经历寄托自己备受排挤与迫害,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孤苦悲怨情怀,代表了诗人此类诗歌的最高成就。因此,在解读这类作品时,就要结合诗人的创作心态,从表层形象与深层寄托两方面进行具体分析。而诗人的创作心态,不仅与其自身的生平经历有关,还受到了社会文化心理与文学传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安妮·布雷兹特里特不但开创了美国文学史上女性诗人创作优秀诗歌的传统,而且与爱德华.泰勒一同分享着北美前一个半世纪诗歌创作最高成就的荣誉。然而,作为一名清教徒和一位女诗人,在17世纪北美浓重的清教主义宗教与社会文化背景下,她的诗歌创作被认为是一种"文化叛逆"。本文聚焦诗歌文本来重新考察北美殖民地时期的清教思想,窥见女性的困惑与焦虑,关注女诗人的生命诉求,揭示这位所谓"文化叛逆者"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3.
赵莉 《南都学坛》2008,28(5):72-75
女冠是唐代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她们的生活、思想与传统闺阁女性大不相同,她们的地位较之世俗女性有所改善,可以以独立人的身份(如作为道师、道观主持人)接人待物,应酬世事,其生活的自由度较之传统女性高。女冠特殊的生活使她们广泛自由地与文人名士交往,一起宴饮、集会、郊游、酬唱,唐代文人的文才风流、浪漫情趣大大触发了她们的创作热情。作为创作主体,女冠们不仅写出了别具特色的赠答诗,而且也写出了不同于传统特色的爱情诗。同时,特殊的地位、频繁的社交,形成了女冠见多识广的人生阅历、与众不同的心理框架和洒脱旷达的思维方式,这使女冠们对世态人情、爱情婚姻、社会人生的体验和感悟较之世俗女性更深刻,表现出一种超越时代的女性意识,为唐代文学添写了绚丽的一笔。作为创作客体,女冠的身份行为也影响了男性文人的小说创作,使他们改变了以往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传统,为唐代文学增添了丰富的内容。女冠的创作在唐代文学中应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4.
一,明清时期的侗族诗歌明清时代的侗族诗歌是侗族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清代,涌现一些文化水平较高、致力于发扬民族文化的著名歌师,创作了相当数量的优秀诗篇。目前广泛流传着的深受群众喜爱的传统侗族诗歌,大部分是清代作品。这时期堪称侗族诗歌繁荣期。  相似文献   

15.
研究明清时期闺阁文化,需要从多层次与空间进行考察。高彦颐的相关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范式,按照诸女性不同的社会身份阶层,展开讨论,对于特殊身份的女性亦应有所关照。闺阁文化的存在空间,可从闺房向外扩展,具有流动性。闺阁之中,物质、精神生活等多层次,显示出各自文化特征,从多维度的层次与空间视角着眼,可见明清时代独特的闺阁文化风情。  相似文献   

16.
何珮珠是清代徽州女性诗人、戏曲家。其名字、生平、家世及著述版本在学术界妁存有争议。通过对她及其姊妹诗文集的考察,可以进一步确认其名字、生平等基本情况。何珮珠的诗作受正统诗教的影响,创作追求雅正之音,且能于闺阁、家庭事物吟咏中展露女性诗人的才情。其戏曲创作受《牡丹亭》、《鸳鸯梦》、《乔影》等剧作的影响,承接了晚明以来的女性戏曲家“拟男”的创作风气,并在这种题材中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和认知。  相似文献   

17.
以张玉书为代表的张氏家族是清代镇江地区的文化望族,该家族科举鼎盛,家族中产生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具有经世之才,勤政爱民,忠贞节义,这与张氏家族重视教育有关,张氏也因此形成了以科举文化、经世思想与史学传统为特征的家族文化;张氏家族人文荟萃,文学创作丰富、形式多样,宗尚唐音是张氏的诗学传统,吟诗结社是张氏家族的风雅方式,张氏家族中女性文人更增添了文化家族的风流儒雅。  相似文献   

18.
陈郡阳夏谢氏是六朝最负盛名的文学家族,他们不仅是南北朝时期诗坛上实力雄厚的创作群体,在赋的创作上也有很深的造诣,并在思想倾向、情感基调以及艺术特点等方面表现出很多的共性。六朝时期的世家大族各有其家风与家学,并由此造就了各自独特的家族文化。谢氏文人赋创作上的共同特点是与当时社会历史、政治文化背景以及共同的家族遗传和影响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9.
传统“家本位”思想及其延伸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家本位”思想及其延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家本位思想的延伸体家族是血缘群体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家族文化有其团体的局限性、狭隘性和传统社会的宗法性 ,与其他群体可能发生冲突。主流文化多年来对其持恶意态度 ,今天 ,重新审视“家本位”思想及其延伸 ,分析它在增强民族国家凝聚力、建设社会伦理及其了解华人交往规范及家族企业成长方面的积极作用 ,对现代化建设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评析清代桐城才女张令仪纯粹的闺阁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安徽桐城才女张令仪出身显赫,在女性文学史上成就突出.她的一卷蠹窗词在题材内容和词牌使用上,具有纯粹的闺阁特质和尚雅的特色.同时在比较中可对她的词风和创作价值作出整体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