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由于受经济建设欠发达、政治建设欠发达以及文化建设欠发达等因素的制约,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滞后,甚至还存在着赌博蔓延、迷信盛行、信用危机、家族势力抬头等诸多的矛盾和问题,从而严重地影响到了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通过强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工程,推动欠发达地区农村乡风文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是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化创意设计能够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是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开始从要素供给向生态空间、文化传承、新消费载体转变,因此,要充分发挥文化创意设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培育乡村文化原创力,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丰富文化创意设计的多样性,打造乡村宜居风貌,以“创意农业、创意农村”全面助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2006年中央1号文件描绘了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07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围绕“首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具体部署。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强化产业支撑,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才能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建设。  相似文献   

4.
陈勇  王兰英 《金陵瞭望》2006,(23):29-30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进行了全面、系统、完整的概括,这20个字当中.把“生产发展”放到了首位。从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来看.它包括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1号文件)提出的“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没、文化建设、社会建没和党的建设”五个方面.在这条意见中.“推进农村经济建设”也列于首位。由此可见。加快生产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前提和首要任务.没有生产的发展.不可能有生活的宽裕和村容的整洁.管理民主和乡风文明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支柱。要促使乡风文明,必须提高农民的精神境界,培养农村良好的道德与信仰。为此,要重视普及和提高农村教育,改善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完善农民的思维方式和道德价值观念,充分发挥农村道德教育和道德监督职能,正确处理效率和社会公正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新时期陕西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阵地缺失,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农村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陈规旧俗蔓延,文化消费趋于畸形;传统美德丢失严重,“厚葬薄养”现象普遍;农村科学精神匮乏,封建迷信抬头等问题,针对陕西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的对策,对促进陕西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要求。新农村建设内涵丰富,任重道远,要求人口计生工作必须积极应对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口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实践中形成了具有开创性的系列思想。他着眼于中国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立足发展“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化学化”的社会主义新农业,以期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的农村,打造成一个富裕、文明、美丽、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并着力培育“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有技术、有全面才能”的新农民。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丰富的历史经验,对新时代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建设和谐新农村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和谐新农村是农村富裕和谐文明与农民当家作主的内在统一。建设和谐新农村要重点围绕“组织要素”和“利益要素”问题,以民主化、民本化的要求改革乡村两级的治理结构,以均等化、一体化的要求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建设和谐新农村当下可及的多重视野是,确立一个大前提,从政治上重新认识农民;坚持一个大原则,把权利还给农民;重建一个大基础,将“三农”植入新的法律环境;竖起一个大标杆,重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拓展一条大途径,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倡导一个大理念,祛除消费主义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参与式发展方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方面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如何以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农村文化建设落后、文化产业不发达成为制约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从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现状入手,从新农村建设的角度,论述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一步分析了文化产业对于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以农村文化产业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首先从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内涵出发,阐述江西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六新”重点,即新农民、新产业、新村庄、新组织、新环境和新服务建设;接着从江西省情出发,分析当前江西新农村建设中所遇到的难点;最后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主要实施的政策措施,包括确立战略目标及其相配套的政策、把政策的着力点放在解决农民的“民生”问题、经济成长和农村环境保护上等。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各项建设成果的取得、巩固和继续推进需要政府、企业乃至其他社会组织的密切合作.农村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能够实现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多元化,还能够在培育符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构建安定和谐的村庄新秩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侵权行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应处理好的十个关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实践中,要注意处理好施予外力与增强内力的关系,当前重点与长远目标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与促进农民增收的关系,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关系,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关系,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关系,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与推进城乡体制综合改革的关系,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建设的关系,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等十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从"新村计划"到建设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与实践,毛泽东一生都在为中国农村发展探寻出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一体化推进的社会主义农村新格序,可谓毛泽东理想中的中国农村发展道路;建设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天换地探索与尝试,开启了中国农村发展之路探索的先河,尤对当今的新农村建设大有补益。  相似文献   

16.
税费改革的实行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对于村级党组织在农村社会的领导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其传统"执政"地位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和挑战。本文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背景出发,运用田野调查材料和相关文献资料,对村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利益整合、服务提供和组织发展职能等进行评析,以期为村级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供一些理论思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体育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社会调查、专家访谈、归纳演绎等方法,在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状况,分析当前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体育发展的举措。认为要发展农村体育,改变我国农村体育落后的面貌,应与新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同步推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取消农业税标志着我国“以农养政”时代的终结,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后农业税时代,下一步,应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现代国家政权“双重建构”的整体思路,全面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综合改革,重点推进农地产权制度、民间融资机制、乡镇政府机构、农民义务教育体制、县乡财政体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和国民收入分配制度、财政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的配套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内部活力,不断扩大基层社会的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9.
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总称。现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时机。我国政府已经把民生问题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制,给予农民公平的教育机会,保证农民平等的政治权利,向农民提供向上流动的渠道,才能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20.
农村基层党组织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一贯作风。无论是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胜利,这与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贯性与有效性是分不开的。当前我们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阶段,对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党建进行历史回顾,对于加强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