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是宝鸡新诗的首度春天.一时间佳作纷呈,争芳斗艳,在全国曾有相当影响.其后,宝鸡诗歌一度走进低谷,往日的喧嚣归于平静.然而,乌云笼罩的天空终会晴朗,"不安分"的诗心并未因此而沉寂.新世纪初,一批中、青年诗人不约而同走到一起重整旗鼓,下定决心再振诗歌雄风.诗歌报<阵地>的诞生标志着宝鸡诗坛的苏醒.像一股旋风一样,宝鸡诗歌又一次以其坚守阵地的鲜明姿态引起了全国诗界的关注.秦舟便是这批诗人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末期,"第三代"诗歌运动结束之后,基于个人和社会等各种原因,有的诗人选择了放弃诗歌,还有的诗人则选择留守在现场,继续自己的诗歌创作之路。经过了90年代这十年的积累和沉淀,不少诗人在新世纪又返归诗坛,重新创作。他们在新世纪的持续性写作,既可能是对80年代诗歌传统的一种精神延续,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新世纪以来诗歌格局的形成和诗歌生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爱尔兰著名诗人谢默斯·希尼20世纪70年代末出版的诗集<田间劳作>.分析了西方文学传统和爱尔兰国内复杂斗争对这部诗集的影响,及这部诗集的多篇诗歌表达了希尼在创作过程中遭遇的艺术与生活关系的矛盾,诗集中有他对诗人的诗学责任和社会责任的思考,以及他最终找到的解决之道--"艺术的终极是和平",可以说希尼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两者的忠诚.  相似文献   

4.
论穆旦的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穆旦的诗王泽龙九叶诗人唐堤称道他的诗友穆旦的诗“有着最鲜明的现代诗风”与“最深沉的哲理内涵”.而且是九叶诗群中“流派风格最浓烈”的诗人。[‘j穆旦以他坚实的探索实绩.代表了四十年代中国诗坛现代主义诗歌的最高成就。四十年代穆旦共出版诗集三部:《探险队...  相似文献   

5.
白麟是当代诗坛极具活力与影响力的青年诗人。其新诗集《慢下来》,通过对乡村生活经验的想象性描写与当下城市生活场景的诗性扫描,一方面歌咏了深藏于诗人心底的难以割舍的乡谊亲情;另一方面也批判了现代化城市进程中凸显的物质主义思潮对人性的异化及其导致的人情异变,进而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性本质和生命意义的深切追问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浙江诗人李浔,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版了多部诗集,近期出版的《随笔诗》是一部诗歌自选集,可以看到中年李浔的诗歌中所有的抑郁、感伤以及摆脱现实束缚的渴望。他的诗歌有着一贯的温婉细腻,有的幽默风趣。新疆体验,使他的诗歌呈现出亮色。然而,他担心的是,回到故乡该怎样去生活,他所热爱的诗歌是否在三十年之后还有读者。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中国诗人中,雷抒雁是曾经活跃、成就突出的一位.他上世纪70年代步人诗坛,几十年来执著于诗歌写作,出版有诗集十几种.1979年,因政治抒情诗《小草在歌唱》成名于诗坛.2008年出版了1979年至2008年30年的编年诗选,以《激情编年》名之,作为自己诗歌写作的阶段性总结.雷抒雁的写作后期,将更多的精力给予历史散文、文化散文和哲思散文,同时又有以凝重感情、浓厚笔墨写就的体式宏大的抒情诗面世,两种文体的交相书写,体现出了诗人的智慧之诗和智慧之思.  相似文献   

8.
诗人白立在他的诗集<西部之恋>后记中写道"而今的时代是一个商业化的时代,是一个消费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以暂时牺牲真诚为代价的.因此,这个时代是以嘲笑诗歌和诗人为时髦的,然而我决不以自己是个写诗的人为耻,相反我以为诗歌和诗人的存在意味着他们对人文精神的向往与保护,这是任何时代不可缺乏的神圣的精神.我庆幸自己是守护者中的一员."这段话,应看作是宝鸡诗人群体的旗帜和宣言.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的诗歌流派,常常围绕着一种刊物而形成,也因此以刊物而得名,诸如“新月”派就因《新月》杂志而得名,“现代”派就因《现代》杂志而得名,“七月”派就因《七月》杂志而得名.沿此命名法,我将1937,8—1941,1几年间相继存在的《高射炮》、《五月》、《时调》、《中国诗坛》、《战歌》等五个诗刊的诗人们形成的一个诗派,称为“中国诗坛”派,这是一个坚韧性极强、倾向性始终如一的诗派.“中国诗坛”派,源远流长.1928年,郭沫若的诗集《恢复》的问世,显示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诗歌的实绩;30年代初,殷夫的“红色鼓动诗”,促进了无产阶级革命诗歌运动的兴起;1932年,中国诗歌会的成立,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诗歌成为强大的自觉的诗歌运动.“中国诗坛”派便是无产阶级革命诗歌运动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形势下的继起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的<收获>提供了一份以"当代文学史"书写者自居的新生代作家视野中的"时代的精神状况".从1980年代的后期到1990年代前期,诗歌因为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以大众文化事件的形象存在."第三代"诗人为文学史留下了五彩缤纷的诗歌宣言,造就得更多的还是"飞在天上"的诗人.但是他们最终是无所栖居.生活的悬置和缺席是诗人疾病的根源.  相似文献   

11.
林雪是东北地区著名的女诗人,她的诗歌温婉而又不失深度。《大地葵花》是林雪2006年出版的一部诗集,这部诗集向读者呈现了一个诗人以诗人立场或者诗人身份构筑的诗意世界,融注了诗人对生存、死亡、历史、现实的多重思考。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台湾诗坛经过50至60年代现代主义诗歌的洗礼,70年代开始转型,书写"文化中国"与"地理台湾"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成为主潮.台湾新世代诗人感应时代变化,创办诗社,出版诗刊,发表宣言,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说"葡萄园"和"笠"诗社奠定了当代台湾现实主义诗歌的基础,那么"龙族"、"主流"、"大地"、"草根"、"诗潮"和"阳光小集"等新世代诗社则把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推向发展与成熟,并预示着新世代诗人将在80年代成为台湾诗坛的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由于文学观念和审美观念的急剧变革,人们对于我国近几年来诗歌创作的情况看法不一,有人认为现在的诗坛很不景气,诗歌没有人读,诗集卖不出去,诗人改行去写小说;有人认为情况并非如此,喜欢诗歌的人仍然很多,如果说有的诗人也写了小说,而有的小说作家也在写诗;还有的人说,现实主义诗歌和革命浪漫主义诗歌,以及“两结合”的诗歌已经  相似文献   

14.
《八叶集》是“九叶”诗人除杭约赫(曹辛之)以外,其他八位诗人建国后诗歌精选的合集.八位诗人近四十年的诗歌创作历程,以他们出色的才华而论,到今天只奉献给中国诗坛这样一本薄薄的诗集,其收获不算丰厚.但我们却可以从中窥见他们诗歌创作的独特情志和闻到那别样的芬芳.这  相似文献   

15.
王绶青是当今诗坛上为人瞩目的中年诗人。从1955年发表第一首诗歌至今,他在诗之行旅中已经走过了三十六个年头。其间虽有“文革”时期的一度中辍,也有在艺术探索中的彷徨和困惑,但他毕竟步履沉稳地走过来了。收获是丰硕的。他不但出版了规模可观的抒情诗集《天涯采英》和即将出版同样规模可观的抒情诗集《天野海郊集》,而且还出版了长篇叙事诗《斗天图》(与李洪程合著),所有这些都是他在诗歌道路上踏出的深深脚印。  相似文献   

16.
2002年,谷川俊太郎的短诗集在思潮社出版后.在日本诗坛引起了强烈反杰响.这部被称为以短见长、以小见大的诗集,集日本传统的定型诗--短歌和俳句以及中国古典诗(日语中通称汉诗)的语言简约精致、意境鲜明深远等特点为一身,可以说为日本现代诗的抒写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本论文除了考察该诗集诞生的根源之外.在对部分作品进行了精读和解读之后,又对部分诗篇进行了中外诗歌的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王小妮是当代一位卓有成就的诗人,她的写作越来越凸现出其个性化的风格,被认为是中国当代诗坛上少数几个越写越好的诗人之一.本文通过对王小妮20世纪90年代以来诗歌的深入解读,试图探寻构成王小妮诗中不可言说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8.
曾烟是新世纪以来内蒙古诗坛上比较活跃的诗人之一,她的诗歌写作安静从容,注重自己的生命体验,创建出了属于自己的安静的象征体系。曾烟的诗路历程是从一个尚未消失殆尽的诗学体系中绕行到另一个尚未完全被自己肯定的诗学体系中来,她通过诗歌把诗写的安静和诗学的焦虑完美地结合起来,真诚而准确地记录了所处"绕行"期的诗人的复杂的情绪。  相似文献   

19.
四十年代,我国诗坛上出现了一个被称为“新现代派”的诗歌流派——九叶诗派。这派诗人,“艺术上,结合我国古典诗歌和新诗的优良传统,并吸收西方现代派诗歌的某些手法,探索过自己的道路,在我国新诗的发展史上构成了有独特色彩的一章。”辛笛是其中的年长者,也是其中卓有成就,较有特色的一位。借鉴外国诗歌的表现手法,吸收外国诗歌的养分,这是中国新诗得以产生、发展的重要条件。辛笛早在中学时期,就曾翻译过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特莱尔的诗集《恶之华》片断;大学时代,“曾广泛吟味了西方诗  相似文献   

20.
:远泰是以“阳光诗人”的形象亮相于中国当代诗坛的藏族新生代诗人 ,他最主要的创作成就体现在经历十余年历程而写的“阳光三部曲”之中。在这三部诗集中 ,远泰热情讴歌了这片神奇的高原和高原中生活的人们 ,也展示了自我与母族血脉相通的内在关系 ,融入了对藏族历史文化和生态发展的深沉思考。本文按三个诗集出版序列 ,分析了远泰诗歌创作中“返回母体”、“根部情结”、“地域意象”体系、“藏式汉语”词汇和“民族反思”等现象和问题 ,总结了远泰诗歌创作中的心路情感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