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西南联大作为中国教育史上一所办学非常成功的大学,它曾与学校所在地的云南地方有非常良好的互动,其中之一即是广泛参与云南的地方调查与建设。西南联大专家教授们参与云南地方调查与建设,一方面使他们得以学有所用,另一方面也使云南地方的各项建设得到有力的推动,最终学校和地方实现了双赢。  相似文献   

2.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在两条战线上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在国统区第二条战线的形成过程中,中国各民主党派,利用其影响,发挥其优势,自始至终身体力行,对新民主主义在全国的胜利,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发起反内战运动,拉开第二条战线的序幕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内战。从1945年9月起,直到全面内战爆发,国统区人民要求制止内战,撤退美军,召开政协会议等反内战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地向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西南联大教育思想的简要总结 ,对西南联大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思想有了较深刻的了解 ,从而揭示出西南联大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的西南联大文学研究中,"战争"与"现代性"是研究的两个主要切入口,这自然有其必要的合理性,但也对回答"西南联大文学之所以是西南联大文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遮蔽,在这种遮蔽之下,云南文化与西南联大文学之间的关系长期被忽视。西南联大文学是在云南的文化天地中形成并发展的,思考西南联大文学的独特性,云南文化成为必须给予考量的因素。当下研究中对云南文化遮蔽的形成,既反映了学术研究资源的不均,也是研究中一味追求现代性模式所导致的。在现代性的研究模式下,研究者热衷于寻求西南联大作品中的现代性,用时间的差异性遮蔽了空间的文化差异性,这是云南文化缺席西南联大文学研究的根本原因。返回西南联大文学本身的历史境遇,激发研究者的"主体性"是改变这一局面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使中国新文学史沾染了很多战火的烟尘,使文学创作在内容更加丰富的同时也具有了更深的意义。西南联大诗人群就是在这段时期形成并发展的。西南联大诗人群战争诗创作表现出三大主题:死亡、农民、土地,昭显着诗人群深沉的现实关怀以及他们对民生、民兴、民强的希冀与努力。  相似文献   

6.
西南联大抗战文学是西南联大文学的一部分。由于西南联大与抗日战争相始终,西南联大文学往往投射着抗日战争的影子,因此,研究西南联大抗战文学不能局限于“抗战”内容,而应顾及西南联大的全部文学。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把西南联大直接描写抗战和投射着战争影子的作品都称为西南联大抗战文学。西南联大抗战文学的特点是以人为本,表现为关注战争中的人,揭示人与战争的关系,描写人性在战争中的状况、地位和作用,从而形成了这样三种内容:一、描写战争中人的生存状况;二、寻求救国的力量——人性;三、揭露军队中的人性状况。笔力所至,战争对于中国人生存的影响,对于人性的摧残和扭曲被深刻地描绘了出来。这与通常叙写战争过程,鼓舞战斗情绪,歌颂胜利功绩,宣扬英雄主义的抗战文学不同,呈现出抗战文学的别一种风姿。这种风姿的形成与西南联大作家的人道主义思想、平等自由意识和文化创造觉悟等精神特质大有关系。  相似文献   

7.
西南联大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虽然只存在了短短九年,但它却留给我们太多值得追思的卓越功绩和精神情怀。西南联大的成功绝非偶然,强大的师资队伍、通才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及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等等,都是造就其昔日辉煌的重要原因。反思当代高等教育,我们可以从西南联大成功的办学经验中得到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8.
西南联大的"南渡北返"与西北联大的"扎根西北",都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学精神的"最高表现"①. 关于南渡北返,冯友兰先生撰写的西南联大纪念碑文有这样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与协商民主的研究,是抗日战争研究中的一个新视角。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是分不开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政治协商实践与政治协商概念的衍生,都直接与抗日战争时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社会共识,及以党派协商合作共同抗日的政治共识相互交织,紧密联系,由此构成了抗日战争与一定程度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实践——协商民主的核心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0.
西南联大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她奋勇诞生,毅然挺立,不仅集中了一大批著名教授和学者,做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而且为国家培养、造就了相当可观的人才。西南联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作"艰卓刚毅"的不懈奋斗,高举理想主义大旗,弦歌不辍。罗庸创作的校歌《满江红》歌词描述了西南联大学人的心路历程,彰显了中国优秀的文学传统,弘扬了可贵的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昆明的文学刊物《文聚》是西南联大学生林元主创的。《文聚》有着自己的形式特征,刊名、开本、刊期、目录、编后、出版时间和版权页等“版形”同少异多,不可“举一反三”;稿约和广告等“附载”有同有异,反映出文聚社的外部关系,不能“知一而足”;目录与正文的排列显示出《文聚》高超的编辑艺术,值得研究学习。在研究者很难见全《文聚》杂志的情况下,文后还附录了《文聚》各期的目录。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一批著名的民族语言学家和体质人类学家来到大后方西南地区工作。他们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语言和少数民族体质进行调查研究,对我国民族学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初期 ,湖南汇集了大批文人名士 ,抗日文化运动蓬勃发展 ,溢彩流光 ,成为湖南整个抗日救亡运动的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试图对这一史实作些初步探索 ,以求对它的兴衰过程、面貌特征及其重要意义有一个较全面了解 ,进而从文化的角度认识抗战时的湖南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和云南大学等校社会学和人类学者在云南的学术研究工作及成就,表达了对年轻一代学者继承和发扬前辈的优良学术传统的殷切希望.  相似文献   

15.
杨武之与西南联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武之是西南联大的教授,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的父亲。在抗日战争中,他在西南联大数学系任教,抗战胜利后,三校原原,他因病不能北返,仍留在昆明师院数学系任教二年。他对中国的教育及数学人才的培养是作出贡献的,在培养子女成才方面也对后世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工厂内迁及其对大后方工业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抗日战争爆发后 ,国民政府被迫组织了沿江沿海国营和部分民营工厂迁往我国西南等内地。工厂内迁促进了大后方工业的发展 ,为大后方迅速建立起新的工业基础 ,改变了过去不合理的工业局面。虽然这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的战时政治经济的产物 ,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战争的进展和时局的转换 ,但它却使西部地区的工业在战时短短的数年便走完了平时需要数十年乃至百余年才能走完的历程 ,并为嗣后西部地区工业的发展创设了一些条件和留下了一定的基础。抗日战争时期 ,国民政府主动或被动所采取的有关政策而形成的发展西部地区工业经济的模式 ,至今仍有鉴借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高等学校向大后方迁移 ,为西南地区的教育近代化提供了历史性契机 ,它为西南带来了大批高素质的近代教育人才 ,促进了西南地区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方法和初、中、高各等教育的发展 ,高校内迁对西南地区教育的影响是深远、巨大而持久的  相似文献   

18.
从洋务运动时期、维新运动时期、辛亥革命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近代高等理科课程的形成与发展,从而看出近代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传授自然科学知识为主、具有现代特征的高等理科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闻一多精神的最后养成与西南联大留学生们营造的校园氛围密切相关:大后方的腐败现实与教授们在极端贫困状况下抗战救国的牺牲精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促使闻一多勇敢地直面现实,猛烈地抨击腐败;在大学独立原则的影响下,西南联大成为民主堡垒,教授们的主体意识受干扰较少,闻一多在心理上有一个比较安全可靠的后方,从而无所顾忌地参加民主活动;在西南联大精神理念影响下,教授们个性张扬的传统使闻一多民主意识二发而不可收喷发,壮怀激烈,视死如归。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对乡村社会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建设,边区乡村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旧的社会陋习被新的社会风俗所取代;乡村社会保障系统初步建立;"二流子"得到全面改造。边区的新乡村建设取得了成功,对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可提供经验教训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