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张闻天是我党历史上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抗日战争时期,张闻天同志基于工作的需要和对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形成了他的整体文化思想中最重要部分。本文主要通过文化与宣传、文化与统一战线以及文化运动的作用三个方面来阐述张闻天这一时期的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2.
张闻天对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出过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思想理论.张闻天提出如此具有远见卓识的宣传鼓动思想理论并非偶然,根源于他对共产主义的坚实信仰,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负责精神;根源于他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根源于他勇于追求真理,敢于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根源于他深厚的理论修养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根源于他丰富的理论宣传工作经验.张闻天关于党的宣传鼓动工作的思想理论今天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闻天1917年考入我国历史上第一所专门培养现代水利工程技术人才的高等学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在该校崇尚新思想、新文化的氛围中,张闻天参加了五四运动,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成为他伟大人生的光辉起点.张闻天的母校一直重视宣传张闻天、学习张闻天、研究张闻天,把张闻天的实践和思想视为全体师生员工都应该学习和继承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张闻天在我党历史上两个时期的主要理论贡献是:在30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中,他摆脱"左"的思想影响,著文参加论战,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60-70年代,当"左"和极"左"的思想在全党、全国蔓延时,身处逆境的张闻天,坚持追求真理,捍卫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他在这一时期的理论成果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铺垫了基石。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一)张闻天“犯‘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由来;(二)评价张闻天的功过要从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分析;(三)对于张闻天所犯的错误要具体分析;(四)为什么张闻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会较正确;(五)对张闻天犯“左”倾错误的重新评价.提出张闻天在1931年2月至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出发前这一时期,犯了执行王明“左”倾路线错误.这个错误与他在这个时期所做的较正确的事相比,是次要的。他在这个时期的思想方法是求实的,而不是教条的.他犯错误主要是由于实践经验不足。  相似文献   

6.
延安时期,张闻天全面反思过去的"左"倾错误,拥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首倡并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展了中共统一战线理论;创办延安马列学院,组建社会科学研究会,提高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张闻天为中共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张闻天从维护人民利益出发,检讨自己的"左”倾错误;当他受到错误打击时,仍然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坚持真理,继续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客观规律,与"左”倾错误作顽强的斗争,从不计个人得失,始终为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他不愧为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学习张闻天的崇高思想风范对于我们加强共产党人的修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闻天于 1933年 1月从上海到达中央苏区瑞金 ,至长征时止历时 2年。其间他在工农群众和红军官兵中积极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此 ,他倡导成立了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群众组织 ) ;组织翻印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刊 30余种 ;动员组织俱乐部、列宁室等 ,宣传普及基本原理 ,做到形式多样 ,通俗易懂。张闻天的全部工作 ,证明他不愧是党内成绩卓著的理论宣传和干部教育领导人  相似文献   

9.
张闻天在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入的理论研究。张闻天的宣传鼓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与中国革命实践具体结合的理论成果。张闻天阐释了宣传工作与鼓动工作的区别与联系,强调宣传鼓动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主张创新宣传鼓动工作方式,重视宣传鼓动工作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张闻天的宣传鼓动思想具有鲜明的党性和群众性。虽然这些思想主要形成发展于中国革命阶段,但其内在的精神实质和方法论,对当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和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闻天同志是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相当长时期重要领导人,他的一生是共产主义者的光辉的一生,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多方面的重要贡献。在追悼张闻天同志的大会上,邓小平同志赞扬他:“………是我党历史上在理论宣传和干部教育工作中成绩卓著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对张闻天同志在党的教育事业中的突出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张闻天同志虽然不是职业教育家,但它在教育领域也有独持的贡献和宝贵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相似文献   

11.
试析张闻天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闻天在我党制定与实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过程中,不仅发挥出了重要的领导作用,而且形成了丰富的统战思想。这与张闻天在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特色不无关系。这些特色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反对走极端,坚持两条战线斗争;联系国际形势观察和处理统战问题;注重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所有这些,对于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桥决战的胜利是与陈毅同志在苏北开展深入、细致的统一战线工作分不开的。陈毅同志根据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从苏北实际出发 ,确定了击敌、联李、孤韩的方针 ,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尊重同盟者的实际利益 ,以实力为基础 ,谈打结合 ,同时做好在野的地方上有影响的名绅工作 ,赢得了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陈毅同志当年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指导思想、策略思想、战略眼光和工作方法 ,对我们巩固和扩大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张闻天留给人们的精神财富中,最为可贵的,也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便是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理论思考.而该理论思考的核心问题,便是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具体说,就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应当把发展生产力的任务放在何种位置,怎样才能有效地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在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中,张闻天围绕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一基本观点,系统地阐明了他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S市P区“社区共融”项目的产生是建立在需求契合基础上的政社互动合作的结果.项目前期所取得的显著成效证实了统战领域“政社合作”的初步成功.然而,随着项目的逐步推进,该项目的运作困境逐渐显现,出现“内卷化”现象:购买形式不统一;项目目标大而化之;权责关系不明确;统战社工定位模糊;项目开展专业空间不足;统战社工人才流失率较高,难以保持稳定的专业团队.进一步分析,发现政社合作困境源于三个不足,即基层政府部门的认识不足、社会组织的公信力不足、社工人才队伍及专业空间不足.构筑政府与社会组织健康、良性的合作互动关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张闻天在中共创建前后创造了大量的革命文艺作品,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前途、革命的对象及如何建党等都进行了开创性的理论耕耘.他的思想经过工业救国、精神力量救国的转变,最终走上政治民主革命.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革命文艺思想,尤其是对文艺和政治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6.
张学良在 1936年 12月 2 5日送蒋介石回南京 ,是他深思熟虑的重要抉择。张学良和这个抉择都有其社会历史局限性 ,但客观上有利于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张学良此举有功于国家民族 ,是个伟大的爱国者 ,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17.
身处左倾中央领导层并受“左”的思想所束缚的张闻天,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不可避免地时常显现出其“左”的思想痕迹,以致人们往往很少关注其在反围剿斗争中的积极作用。事实上,在反围剿的指导思想、军事斗争和后勤保障等方面,张闻天并非与左倾错误完全一致,而是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为力争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张闻天作为我党历史上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卓越的领导人,对建设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性及如何建设党的干部队伍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干部问题是一切问题的基本问题,干部的选拔与配置使用决定着党的路线能否实现,干部监督是实现政治任务的重要保障,干部教育与培养是加强党的工作的最重要方面。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特别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中,考察和研究张闻天的于部管理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规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背信弃义,扣押了送他回宁的张学良。正当西安的“三位一体”积极寻求解救张学良的方案时,东北军内出现了武力解救与和平解救的岐见。1937年2月2日,主战派头头枪杀了主和派将领王以哲等4人,史称西安事变中的“二·二事件”。本文通过对张闻天在“二·二事件”发生前后的言行考察和研究,揭示了这一事件的性质、真相及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0.
张闻天是《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人之一。由于他有较高的理论修养,较强的理论分析能力,经历并参与过党内的许多重大事件,虽然曾经是教条宗派的重要成员,但对过去的“左”倾错误认识深刻,所以他受到党中央的信任参与到历史决议的起草工作中。他的修改稿成为后来通过的历史决议的基础。毛泽东对历史决议的修改,是在张闻天的修改稿上进行的。张闻天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1927—1937年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确立了对毛泽东的至诚拥护,并对“左”的东西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