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榜样     
没有劳动,就没有发展;没有创造,就没有进步。五千多年来,劳动先驱者们的形象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新时代的奋斗者们,更是用双手和智慧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一步步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他们的故事,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生动诠释,是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时代风尚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2.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指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生活的美好、社会的进步,皆源于平凡艰辛的劳动。作为"强国一代",年轻的我们要自觉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鞭策自己,焕发劳动热情,厚植工匠文化,恪守职业道德,将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作为自觉行为,用劳动托起工匠梦。  相似文献   

3.
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近些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重要场合提及"技能",无不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技能成才正当时!  相似文献   

4.
《成才与就业》2022,(7):36-39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一个国家需要冲锋陷阵、功勋卓著的英雄,也需要默默付出、恪尽职守的普通劳动者。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这里我们汇集了7位劳动者的故事,愿同学们能从他们的故事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与他们一样胸怀理想、勤于学习、善于实践,为国家发展汇聚起强大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5.
《成才与就业》2022,(7):66-67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举办,强调“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这是对技术工人队伍作用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鼓励和鞭策。  相似文献   

6.
工匠精神在追求劳动产品“精益求精”的同时,对劳动方式、劳动意义、劳动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基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分析工匠精神所蕴含的创造性、利他性、超功利性等特征,可知工匠精神是对异化劳动的一种克服和扬弃。在扬弃的过程中,工匠精神的内涵也不断得到扩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7.
“工匠精神”是一个人职业素养的重要体现,亦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劳动者精益求精的技艺追求,承载着专注与严谨的“工匠精神”则是推动技术与工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必然要立足于时代前沿,在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同时,将“工匠精神”渗透到课程体系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创造良好条件。本文以高校思政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探析“工匠精神”在高校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价值,并给出科学的教育策略,以期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8.
许海兵 《中华魂》2021,(2):33-3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的职业学校是培养“大国工匠”精神的摇篮,是工匠精神体现的重要基地。中职阶段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培养和传承弘扬“工匠精神”是我们当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之一。在职业教育阶段,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工匠精神,让职校学生领悟工匠精神的价值和意义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体价值体系的塑造,更是打造我国职业技能强国,依托“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战略是我国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之一。因此,中职教育必须要将“工匠精神”贯穿于德育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工匠精神”印在学生心中,优化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精神的核心是为人民谋幸福、重塑大国尊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不止。它产生于青年毛泽东立下的远大志向,即改变中国一盘散沙、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况,为全天下痛苦的人免除苦难,谋幸福;形成于毛泽东为民族复兴所进行的艰辛的理论探索过程中;体现在毛泽东一生的奋斗、功业、著作和文章中。毛泽东精神不仅仅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更重要的是,他为民族精神注入新的内容.溶入每一位渴望民族复兴的中国人的血脉中,激励着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1.
劳动精神指的是以因劳称义为原则对人的劳动的属人性的精神追求。从劳动幸福的角度理解劳动精神,其实质就是一种劳动幸福精神,它的目的在于使人通过劳动超越动物性的存在而获得人的存在,使人以人的样式出场,获得人的主体性。劳动精神有四个层次,分别是普遍的劳动精神、专业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这四个层次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它们在层次、主体、内涵和外延上存在差异,但是相互之间又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每一个层次都在前一个层次的基础上发展和深化。因此,要立足于四个层次之间的内在区别和关联来考虑劳动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2.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2020年1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开幕的贺信中,对青年一代提出了殷切期盼。五天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新闻发布会,会上传出了一系列有关技能人才的好消息。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劳动者必然面临职业转型,转型后的职业客观上对劳动者提出了较高的技能要求。农业劳动者职业转型中工匠精神的培育,是提升农业劳动者技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工匠精神要求农业劳动者在转型过程中提高职业技能,忠于雇主,诚实、勤勉、创造性地劳动。未来劳动法立法应转变理念,从保护不同农业劳动者合法权利,强化雇员忠诚义务,健全职业能力开发制度,完善工时、工资、劳动合同激励制度等方面,为农业劳动者工匠精神培育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保障和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弘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工匠精神的实践地和传承地。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和传承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对工匠精神培育与传承缺少认同感,工匠精神培育与传承尚未形成体系,工匠精神培育与传承缺少机制保障。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与传承,需进一步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校企融合共建工匠精神育人体系,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  相似文献   

15.
<正>新时代工匠精神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体现,是个体人生价值实现的内在动力。将其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劳动理念,还有助于当前中国迈向制造大国、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本文以工匠精神为抓手,深入探索两者融合之路,以期为社会培养出“德”与“技”并重的工匠人才,进而推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6.
劳动幸福权是每个人不可转让的初始权利,是其他一切权利的根源和基础。[1]劳动生产出物质文化产品,满足着人类物质和精神需要,创造了富裕幸福的生活。与此同时,在劳动创造美好富裕生活的过程中,人们也在不断地实现着人的劳动幸福权这一初始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幸福权就是人们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哲学依据;而作为人类社会共同目标追求的“共同富裕”则与劳动幸福权的实现同频共振,是人的劳动幸福权实现的最终样态。  相似文献   

17.
单一良 《21世纪》2014,(5):1-63
在又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们把目光对准普通劳动者,以此向劳动者致意、为这个社会默默付出的劳动者喝彩!让我们向身边的每一位普通劳动者致敬!你,可能是采掘阳光的矿工;你,可能是挽救生命的白衣天使;你,可能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教师;你,可能是建设高楼大厦的农民工……  相似文献   

18.
按什么形态的“劳”来进行分配?长期以来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潜在劳动论者认为应按潜在劳动即按才能分配,这已被过去的经验证明是行不通的。马克思的劳动理论形态只有流动劳动和物化劳动两种,而且指的是非商品经济中的“劳”的形态,这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的形态是不一样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按劳分配的“劳”是物化形态的社会劳动即价值,按劳分配是按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分配。按新创造的价值分配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按新创造的价值分配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9.
“工匠精神”由来已久,无论是中国古代工匠追求精益求精所体现出的中国气质,还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打造精品的 需要与要求,“工匠精神”都是贯穿于时代发展历程以及中国文化的主线。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行了解读,阐述了“工匠精 神”与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间的联系,进而以天府职业学院为例,探讨了用“工匠精神”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圣西门在实业制度理论中阐述了他的劳动幸福思想,揭示了特权阶级和实业阶级的矛盾,批判了封建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的不合理性。他始终将劳动者的幸福作为其创建实业社会的宗旨和目的,体现了圣西门对劳动人民的关怀。圣西门劳动幸福思想建立在实业制度理论基础上,主要包括劳动创造幸福、旧制度下劳动不幸福及实业制度是通往劳动幸福之路三个部分。圣西门创造性地将劳动和幸福结合起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我国培育正确的劳动观念、推动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