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秦文献<慎子>、<庄子>、<荀子>、<吕氏春秋>中都有"舜以天下让善卷"而善卷辞让的古史传说.善卷族人的早期居地应在北方,距离位于中原的尧舜禹族邦联盟中心地不远,后经河南浚县有枉人山,南迁至湖南常德市南德山下的枉水、枉渚一带.尧舜禹时期的政治格局,一为万邦林立,另一为各邦各部族之间的政治联盟.善卷族邦也是当时万邦中的一邦.善卷所辞让的"天下",实属当时族邦联盟的盟主之职位.善卷族人所迁徙到的包括常德在内的长江中游地区,自农业起源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就有灿烂远古文化,到距今5000-4000年前,更是邦固林立.善卷的到来给这里增添了另一文化色彩.这一文化到了中古以后,成为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杨佩瑾 《老友》2008,(9):1-1
"上善若水"。先哲老子的这句名言,在时隔两千多年之后,用来诠释今天正在感动中国的全国道德模范的动人故事,竟是那么贴切,那么亲切。上善何以若水?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又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善利万物,是水的行动,是它造福人类的愿望与实践。为而不争,是水的品格,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水德"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正学校特色文化是一所学校的象征、符号和名片,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鲜明的个性,也是优质教育的生命根基所在。一方水土滋养一方人,校本课程就是一个学校特色文化的主干,唯有植根乡土文化的沃土,才能成为有源之水,培育有根之人。课程的背景——寻根我们的校园特色文化定位在哪里?校本课程的根生在何处?如何实现"一校一品"?我们且思且行着。金牛湖中心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历史悠久,积淀厚重。她地处人文古镇金牛湖街道,山灵水秀,风物清嘉,文化厚重。2014年南京青奥会水上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4.
《活着》改变了余华的文坛地位,标志着余华完成了优秀作家所必须经历的思想升华,达成了对人生善一恶一无善无恶的认识。以1984年为开端,纵观余华的写作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余华先领会善,再抒写恶,在充分了解恶的基础下温暖地描写人类的善意,这就是所谓见山终是山、见水终是水、山水都别有风景的意境。  相似文献   

5.
《活着》改变了余华的文坛地位,标志着余华完成了优秀作家所必须经历的思想升华,达成了对人生善—恶—无善无恶的认识。以1984年为开端,纵观余华的写作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余华先领会善,再抒写恶,在充分了解恶的基础下温暖地描写人类的善意,这就是所谓见山终是山、见水终是水、山水都别有风景的意境。  相似文献   

6.
上善若水     
正上善若水,是《道德经》中的一句话,我着实喜欢。它的意思是至高无上的品德像水一样。水有两大善德,即"善利万物而不争"和"处众人之所恶"。首先,水乐意使万物滋长而不与它们竞争,它乐于奉献而又不为自己争取任何利益。不争,是一种睿智,是一种境界。水有七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意思是,处世要像水那样安心低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  相似文献   

7.
江苏常州位于太湖流域,吴文化的中心地带。常州地域文化中,处处体现出水文化的特质。首先表现在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层;其次,常州文人与水关系密切。以白云溪为例,这条不足一公里的小溪,聚集了许多名士;其三,在心态文化层中,常州文化也充分体现了水文化的特质。水"善下"、"不争",象征着谦逊的特性,水还有融通、诚信等特点,这些特性在常州地域文化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清代常州学派、阳湖文派、毗陵诗派等,都体现了这些特点。如今,常州文化中的"水性"依然润泽着常州人。  相似文献   

8.
水利院校特色廉政文化品牌建设需要遵循高校教育规律与大学生成长规律,结合水利行业实践和区域特点,把廉洁文化教育有计划地纳入到水文化建设中,不断探索立足行业的水利院校廉洁文化教育之核心理念,形成具有浓郁区域特色的水利院校廉洁文化教育项目。为了达至水文化与廉洁文化的融合与共生,水利院校应该充分利用区域水文化资源丰富学校廉洁文化教育内涵,并把其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9.
学校文化建设标准一词,语境意蕴深远,语义绪远悠长。"标准"的建设问题,不只是一种目标价值的"允许原则",也是衡量事物发展优劣和立意育人境界高低的依据。更重要的是"四育并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办学规则和"立德树人"集忱社会义理的任务,需要一种载体统领全局,需要一个平台互动交流。如果说载体的作用是为了实现价值转移和承重起能动的态势,那么平台的价值则要担负起新的办学精神和能量再造。今天的一些学校之所以出现办学理念雷同和内涵无特色的局面、大多由学校文化建设标准理论水准平面化、理念思想概念化所致。学校好建,学校文化不好建。学校文化标准,就是要体现校长文化使者的精神气质,体现师者先善其德的崇高形象,体现校园文化浸润心灵的环境建设,用"道"的方向引领优化组织结构,用"术"的方法模式建立独有话语权,用文化兴校战略形成长远发展路线图。不管今后什么人继任校长,都会在既定的文化行动纲领中,依循学校的精神理念来布局;不管什么样的活动冲击,都会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展示培养栋梁之才的至善之美。  相似文献   

10.
牟宗三以文化哲学为视角探究了西方至善理念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善"的理念作为古希腊城邦政治构建的前提,具有统摄性、超越性和永恒性。肇始于人们求善的一种活动,善成为了脱离人类主体而在外部世界架构出来的纯粹理性之物,它有着理性之外延表现,避免了抽象化但能够为人类知性所领会,进而发生了认识论转向。至善理念的道德意蕴之所以得到弱化,其困境在于:向主体之外探寻的路径所建立的道德意义难以自足,强调客观化领会善的行动无法确证道德本身,不依赖于人的主观证实的善也是不存在的。作为道德主体性的彰显,唯有人的主体性确立起来,善的伦理学价值方可确立。  相似文献   

11.
校训是一所大学独特精神的体现。“博学至精,明德至善”作为南京医科大学的校训,其本身有着温柔敦厚的文化内涵和乐观崇高的道德审美。在校训精神的指引下,南京医科大学注重医学与人文的融通,培养至精至善的精诚大医。  相似文献   

12.
论水的多重文化蕴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是生命之源 ,也是文化之源。人类在需要构建价值和价值满足需要中 ,创造并发展了水文化。人与水相因、相依、相命。人为水所滋养、所愉悦 ,水为人所对象化、所人格化。水因此而成为多重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3.
企业报道     
施华洛世奇启动长江水学校项目2008年3月21日,全球著名切割仿水晶制造商施华洛世奇和香格里拉社区学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在北京共同宣布长江水学校项目  相似文献   

14.
善德文化因善卷而产生,萌芽于四千多年前的尧舜时代。善卷推辞舜帝禅让,不慕权势富贵,自立更生,其高尚的人格,受到先秦诸子和后人的仰慕。隋代樊子盖为倡导善卷之德,将善卷的隐耕之地枉人山(枉山)改名为善德山(德山)。从此,"善卷"便成为常德地方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进入新世纪以后,常德市将"德行天下,和谐奋进"作为自己励志图强、展示信心的口号,使善德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学校文化进入学校的管理研究层面是学校文化和学校管理两个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苏州中学为研究对象,通过个案的实证研究法进行分析,找出学校文化对学校管理的影响途径以及学校文化所具有的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16.
社会文化价值目标是任何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价值灵魂。古希腊的社会文化价值目标表现为:追求“至善”──幸福与道德的匹配一致。它的创发与确立经历了三个阶段:从苏格拉底的“追求‘有知’而‘公正’的‘至善’境界”;柏拉图的“创制等级分工的‘至善’社会”;亚里士多德的“信守中庸的‘至善’之道”。这一价值目标之所以会被古希腊人所认同,是因为它无形中契合了人类本性对当下的“实然”世界与理想的“应然”世界的双重渴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重善轻恶,强调善恶的对立,扬善弃恶。在西方文化中善恶是相生相长的,恶是一种与善不即不离地斗争着的现实状态,它与善同样构成了人的本质。在如何达到善的问题上,中国文化强调精神领域内的人格修养,西方文化则借助于恶的消长。因此,与中国文化的厚重的累积不同,西方的善恶观更是一个无限发展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作为道德人物的善卷,是在"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下进入先秦诸子的话题中的,庄子称其为千古隐士的楷模.秦汉以后人们进一步丰富了善卷作为隐士的形象,并强化了他不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的一面,善德文化得以形成与发扬.善德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同楚文化和后起的湖湘文化相融会,并成为其中最耀眼的文化因子之一.在倡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善德文化中的创业精神、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开放精神以及诚信互助的和合精神,值得弘扬.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生命力所在,能够提高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文化理念,有利于一所学校品牌特色的树立.通过对中学科学校园物质文化、中学科学校园精神文化、中学科学校园活动文化和中学科学校园制度文化四个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走廊文化、校园环境营造以及开展科技类活动等有效策略,在实践上为中学科学校园文化的营造提供指导性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桃园小学地处德州市平原县,历史文化悠久,地域特色鲜明,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在这里交融,散发出古朴、灵动之气。在德州市美丽校园工程启动之际,桃园小学的校领导班子高瞻远瞩,决定全面导入SIS学校品牌文化系统,提出了"大爱善润"的核心理念。大爱是对人发自内心的自觉之爱,是一种道德精神,在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特别是在以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为代表的古代诸子百家的思想中,无不闪烁着大爱精神元素的光芒。桃园小学将"大爱善润"的理念渗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全体师生携手演绎出了一曲爱的教育乐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