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绦子 《当代老年》2008,(3):45-45
有些老人一向体质较弱,对于这部分老人可以尝试以下运动来保障自身健康。 练臂站立门框中,伸展两上肢,手扶推身体两侧门框,视自己身体状况用力,连推20次,每日2至多次皆可。  相似文献   

2.
王梓 《老年世界》2007,(10):30-31
英国:老人最看重健康 一份来自英国的调查结果告诉人们,在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英国老人变得越来越务实。他们已经不再怀着浪漫心情在晚年追求完美爱情;更不想活得太累,在晚年创业拥有大宗产业。调查表明,大多数英国老人已将追求健康作为自己的首选。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会找快乐才会幸福。退休后我与老伴合计,决定围绕着健康、快乐做自己愿意做的事。首先是保健。清晨打太极拳半小时,晚饭后散步半小时,有选择地听听健康讲座;其次是读书。有计划地筛选一些需要读又愿意读的书籍,系统阅读;再就是上老年大学,根据自己的爱好,重新走入课堂,每周各自上两次课,内容自选。  相似文献   

4.
数字     
英国保柏(BUPA)健康小组9月24日发布的国际健康医疗研究报告显示,中国45~54岁人群中约有54%.已把自己看成是老人;超过28%想到自己变老时会心情沮丧;26%对变老有恐惧感;30%对晚年生活表示担陇;91%认为政府需提高对老年人的关怀。  相似文献   

5.
生活中有些老人,身体看似硬朗,手里却早早用上了拐杖;有的老人,步履蹒跚,手边却没有一个支撑物。什么情况下该用上拐杖,不妨参考以下因素:  相似文献   

6.
尤文颖 《老年世界》2008,(22):37-37
品茶能修身养性,因而讲究健康保健的老人,将其视为一项不错的养生之道。但喝茶也分季节,冬天里,老人,特别是本就有些怕冷的老人,最好少喝茶。  相似文献   

7.
人从出生开始,健康状况就处于各种威胁当中。年龄大了,身体的各项指标慢慢下降,身患慢性病也很常见。不过,有些老人的健康安全受到威胁却与人体机能下降无关,而是由一些生活中被人忽视的小意外造成的。这就给老人和老人的子女提了个醒儿:千万不要忽略家庭生活中的细节,有些时候,它们给老人带来的伤害并不亚于一场大病。  相似文献   

8.
肖保根 《当代老年》2009,(12):10-11
不少离退休老人,退下来后在锻炼、做家务、休闲之余,或重操旧业经商,或出外打工补贴家用,或助人为乐做义工……这些发挥余热之举,确实有积极意义;但有些老人不量力而行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值得老人们警醒。  相似文献   

9.
刚到青岛恒星老年公寓时,我和大家都还不认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熟悉老人。在与老人们沟通熟悉的过程中,我特别留意了老人们的兴趣爱好、擅长事项等,结果发现其中不乏多才多艺的老人,公寓就像是一座老年大学,老人们在这里尽情追求和享受高质量的晚年生活。但是,老人们虽然有爱好、有特长,却没有一个让他们展示才华的平台和相互交流合作的空间,大多数老人只能是孤芳自赏。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我从中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为了给老人们搭起一座沟通、互助的桥梁,我设计了一套工作方案加以推行。  相似文献   

10.
张平 《中外书摘》2000,(5):81-82
有些人完全无视于自己的爱好,仅是由于“流行”,便一味地赶时髦。这种人大都深具孤独感,情绪也不稳定。  相似文献   

11.
江玲 《老年世界》2009,(3):30-30
老人总是对儿女无私奉献,尽心尽力地关照儿女以及孙辈的生活,不给自己留半点退路,结果,很多老人把自己逼进了困境,晚年生活在经济上穷困潦倒、精神上痛苦不堪。“人无远虑,则有近忧!”老人一定要学会给自己留后路,在健康上、老窝上、金钱上都要留一手,自己给自己“留”出一个幸福的晚年。  相似文献   

12.
郑州市某社区为让高龄老人交流长寿经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比起了谁更健康、谁更“老”。10位90岁以上的老人参加了活动,105岁任简老人获最长寿老人称号,但比起健康,91岁的张凤琴则“技高一筹”,现场进行了俯卧撑表演,获得热烈掌声。张凤琴老人说,自己的腿脚、身体都不错。其长寿的秘诀是经常锻炼身体,坚持散步、做俯卧撑、干家务活,“我能一口气做50个俯卧撑,也不会喘粗气。”  相似文献   

13.
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老年人上当受骗的事情,这与老年人的一些心理特点不无关系。首先是有些老人的认知能力退化。平常有些老人说自己"老糊涂",也不单是谦虚。人到老年的确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有所退化,思维僵化,因而在花言巧语面前容易受骗。其次是有些老人知识视野的局限。有些老人与现代社会生活有些脱节,对现代社会信息的了解较少,特别是对一些新鲜事物缺乏了解,很容易上当受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导刊》2008,(20):60-61
健康长寿该怎么吃?长寿老人吃什么?养生学家和营养学家在大量调查后发现,长寿老人的日常饮食有十大爱好。  相似文献   

15.
平时总是面带微笑、和蔼可亲的陆仁龙,为了让老人满意。对待员工、对待自己却是严格无比。他坚持以制度管人,更坚持科学民主管理。春天春意盎然,老人在这里惬意地听着评弹,赏窗外桃花三两枝的美景;夏天酷暑逼人,老人在这里悠闲地聊天交流,感受清凉世界;秋天丹桂飘香,老人在这里练字、弹琴,尽享琴棋书画的乐趣;冬天寒风凛冽,老人在这里暖暖地品茶,笑看雪花飞扬……这里就是位于奉贤区城区黄金地段的区老年活动中心。  相似文献   

16.
在江西省万载县农村村落社区,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看到老人摔倒,有人赶紧把老人搀扶起来,问老人摔得严不严重,需不需要给医院和家人打电话,看到老人没有大碍才离开;空巢老人屋里的灯坏了有人给换,米少了有人自己买米时顺便给老人带一袋,没事时陪老爷子杀两盘棋,为阿姨读读报……这些人就是万载县社工。  相似文献   

17.
芬兰为老人提供家庭服务的目的,一是为了确保老人的个人卫生;二是保证老人的营养摄取;三是为保证老人有一个干净、健康的家庭生活环境。兰是世界上的长寿国家之一,男女平均寿命分别达到74岁和80岁。近年来,芬兰人口老龄化形势越来越严重,预计到2030年,芬兰全国65岁以上的老人将达到12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3%以上。  相似文献   

18.
《老年世界》2013,(2):8-8
我们居委会这几年有好几位老人丧偶,有些老人后来又找了老伴,可是他们再婚时却没有去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就以夫妻名义生活了。我们劝他们去登记,可有的老人说,婚姻登记是年轻人的事,现在儿女都这么大了,自己再去登记不好看,我们再婚以后共同生活的时间也不长了,办理登记没有多大必要。请问,他们的说法对吗?  相似文献   

19.
张瑞洁 《老年人》2008,(12):39-39
我是一个82岁的健康老人,血压、血糖、血脂都正常。套用小平同志的话,爱好打桥牌,说明脑子好;每日骑单车,说明身体好。但要指出的是,早几年小完全是这样的情况,我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咽喉炎,经常咳嗽、失音,可又喜欢唱歌,参加了省老干艺术团,一发病就不能想唱就唱,非常难受。其次是患有肠疾,往往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一泻几天就体重骤减,虚弱无力;便秘时又腹胀难忍,疼痛异常。去看医生.就是劝我打吊针,一吊若干瓶新产品抗生索,花费国家上千元医药费,却不能得到根治。  相似文献   

20.
樊发稼 《老年世界》2006,(16):23-23
子女对老人不孝.原因有三:(1)攀比心理。许多事实证明,越是子女多的老人,出现子女不孝的可能性越大。原因就是子女之间互相攀比。有的是比谁对老人孝顺,而有的是比谁对老人不孝。(2)依赖心理。子女多了,相互之间有某种依赖心理.也就是平时说的“踢皮球”。有人针对这一现象感叹:“一个儿子是个儿。两个儿子半个儿,三个儿子没有儿。”(3)嫌弃老人。父母老了,病也多了。在有些子女看来,老人不但不能帮助自己做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