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通过阐述扬州画派所处的时代背景、艺术特点、绘画表现方式,揭示了“扬州八怪”的艺术风格,及其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上的重要影响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清代扬州八怪画家的绘画,以花鸟画加以诗文题跋,抒发画家胸中块垒.李鱓的花卉中堂与册页,无画不题以诗文,以花卉寄情,典型地反映了清代花鸟画的花语内涵,拓展了中国花鸟绘画的表现形式,对花吟诗,花解人意,留下了可读可观、可以吟咏的鲜活的册页花卉诗画.  相似文献   

3.
以“扬州八怪”著称的扬州画派,形成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他们以其独特的风格,突破了当时的模古仿古的形式主义的束缚,给画坛带来了勃勃生机,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产生很大的影响。“扬州八怪”继承了中国文人画的传  相似文献   

4.
中国画集诗、书、画、印为一体,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画中题写诗文的风气,至明清进入极盛时代。"扬州八怪"代表画家金农的题款诗文,语言生动,书法优美,与他的绘画相映生辉,达到极高的艺术境界,使欣赏者感受到强烈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扬州八怪是指清盛世时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生活在扬州的一批文人画家。他们绘画风格,突破传统;他们思想行为,打破习俗。他们的诗文、书画及早期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文学史、美术史、思想史上都占有一定地位。在国外亦颇有影响。我们开展对“八怪”的研究,其意义不仅在于对“八怪”本身诸方面研究的价  相似文献   

6.
石涛是我国古代绘画史上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精通画、书、诗,并能够在作品中完美融合;他的<画语录>系统地将画家的宇宙观、绘画技法、绘画理论和绘画实践结合起来,开启了一个对后人影响深远的绘画美学体系.他的"一画"论,他对法则与自由、继承与创新关系的处理都有着深厚的哲学文化思想渊源,值得认真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画史上,清初的石涛、华喦和雍、乾年间的“扬州八怪”,都曾为中国画艺术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至今脍炙人口。“八怪”以后的晚清画家中,在扬州画派里就要推崇到平民出身的画家陈崇光了。陈崇光初名炤、字若木,扬州甘泉人,因家居城西扫垢山旁,所以又字“扫垢山民”。他出身在一个平民家庭里,从小就喜欢唸呛诗学画,成天东涂西抹,尤其善画人像,凡邻居亲支请他画像,无不毕肖。由于家贫无力求学,生活上又没有经济来源,只好在城里“大生裕”旱烟店旁边设一个小摊,为顾客在烟袋杆上刻书画,以图糊口。  相似文献   

8.
论清中期扬州盐商文化——以“扬州二马”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商文化是清代文化史上极为独特的一笔,它的形成需要历史的、现实的和盐商主客观的条件;形成之后,它在清代文化的诸多领域硕果累累;"扬州二马"基于其优越的家世背景和自身爱好,在文化方面的贡献更为辉煌,足为清中叶盐商文化的卓越代表。  相似文献   

9.
出生于苏州的现代著名海派画家陶冷月,在本世纪20年代初熔中西画法于一炉,以“新中国画”震惊画坛,和徐悲鸿、林凤眠、刘海粟等成为中西融合派先行者,为中国画的革新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从绘画美学角度,分析陶冷月的艺术创新过程和艺术审美特征,说明他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选择扬州古城作为油画写生的对象寓意深刻。一是用油画来描绘,是西洋画,不同于当初闻名遐迩的"扬州八怪",是中国传统书画。二是选择扬州古城为对象,描绘的是扬州一代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明显的地方性,不同于所描绘的法国巴黎南郊枫丹白露森里的小村庄巴比松一带的地貌特征:也不同于19世纪英国风景画家康斯太勃所描绘的英国萨福克州车勃高尔特乡村的地貌特征和风土人情。三是画者是中国人,是经过正规高等艺术院校深造的博士生,且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好继承。这样的写生有很有意思的地方,有新的关注,蕴含作画的态度和作画  相似文献   

11.
人类步入了新世纪,为了把中国画向更高领域推进,有必要对被历史尘封的优秀传统中国画进行重新审视.清代扬州八怪高扬创新旗帜,注重人品与书画的统一,大胆探索"自立门户",注重艺术的全面修养,对中国画的发展曾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2.
唐代佚名作品《游骑图》,无论是从绘画技巧,还是风格来讲,都可视为中国古典写实绘画表现鞍马题材的典范之作,与西方文艺复兴早期如乌切诺等人的写实绘画相比,在鞍马人物形象的准确性与形体透视的生动性等方面的把握上,似乎具有更感人的魅力。可知中国古典写实绘画应是比西方更早掌握了如何通过透视缩形来真实表现客观物体的方法。尽管西方意义的科学透视法并不在中国产生,但那种中国式的视觉投影方法,曾经有力支撑着中国封建时代盛期的绘画写实艺术,那么,甚至在图像时代的今天,我们仍然有必要对其现实意义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元代文人画以山水最为盛行。从几位典型画家的作品分析元代文人画的笔墨特点。文人画中有明显的独特的审美倾向:形似之外求其画;气韵非师;诗书入画。元代文人画的审美倾向,不仅通过创作表现出来,更重要的是从文人画家的诗文评论和画谱画诀等理论中体现出来,这些审美倾向直接促进了文人画寄情写意和品格形态的建立。此后,文人画成为中国古代绘画趣味和风格的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14.
形与神的关系是传统绘画深层的问题,受到历代画家的关注,它们的统一渐渐成为传统绘画的标准,但是当代画家已经把形神问题看得微小了。以水彩画家周刚为个案,以现代审美的视角为着眼点,分析、研究不同时代画家对形神问题的不同理解,以求继承发展传统绘画的精神。只要有人的存在,绘画仍在继续,形神问题的讨论就独具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疆山水画"在古代及近代中国尚找不到它的称谓。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画家的努力,新疆山水画家已经在上世纪末与本世纪初成为颇受关注的山水画创作群体。在新疆大山水画从起步到被区内外专家学者和画家认同的历程中,新疆大山水画创作研究会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而石河子大学新疆大山水画研究所的成立则足以让我们期待新疆山水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的到来。  相似文献   

16.
山西繁峙岩山寺文殊殿壁画,是目前所知现存唯一一处金代青绿山水画作品。以青绿山水的绘画样式与风格演进为主线,同时兼顾与之相关联的历史文化、作品系统、工具材料、画家主体等方面来展开讨论,探讨壁画中山水的渊源和风格形态,可以看到金代岩山寺壁画中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扬州昆班曲社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两代,扬州的职业昆班和家庭昆班同时兴盛。清代康熙和乾隆历次南巡,盐商巨贾为接驾而组班献演,使扬州成了全国剧坛的中心,造成了昆腔“七大内班”的特殊声势。光绪年间,“扬州老洪班”进驻上海,在集秀戏园公演了五个多月,实力惊人。此外,扬州又流行业余的昆曲清唱,时至今日,扬州的曲社仍一脉相承。这是扬州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18.
水彩颜料是水彩创作的重要媒介,它的质量与特性不仅会影响作者水平的发挥,甚至还会影响水彩作品的收藏,了解其性能特征,选择优秀的水彩颜料,对于每一个水彩画家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范成大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其题画诗作内涵丰富,既表现了他心忧国事、怀念故土的爱国情结,也包含了对平生遭际、自我人生的喟叹与思考,同时还有对田园风光的吟咏以及对画家画作的品评。他的题画诗追求写实,摹写精微,善用典故,巧妙运用了譬喻、通感等多种艺术手法,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清代扬州盐商有三位"通人"——江春、汪懋麟和马曰琯。江氏康山草堂和马氏街南书屋常被人提起,唯有汪氏百尺梧桐阁罕为人知。百尺梧桐阁在东关街哑官人巷,今称雅官人巷,曾任内阁中书与刑部主事的汪懋麟曾隐居于此。汪懋麟在京做官期间,与诗人宋荦、田雯、曹禾、丁澎等合称"金台十子",又与扬州同乡汪楫并称"二汪"。汪懋麟具有商人和文士的双重身份,作为扬州盐商大家族中一个具有突出政治影响与文学成就的成员,在他的身上凝聚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