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赵作成 《社区》2003,(19):36-37
对社区行政管理事务开展“零距离”服务,拉近社区居委会与群众距离。协助有关部门搞好户口、计生、治安管理是法律赋予社区居委会的基本职责。以往作为街道办事处的“腿”,社区居委会只注重“管”事,结果“管”出了距离,拉远了与居民的感情。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是社区居委会贴近群众的根本要求。胶州市在社区居委会中开展了行政事务“零距离”服务活动,每个社区居委会干部都把自己的办公电话、手机、住宅电话公布于众,发放到居民手中,现代  相似文献   

2.
《社区》2002,(13):30-31
一、实施减负工程的重要性新型社区居委会构建后,户数多,地域大,服务与管理的难度相对增加,工作任务日趋繁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社区居委会共承担着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环境卫生等17类139项工作任务,出现了“三多”、“三少”的现象,造成了社区居委会负担过重,“三多”是:考核、检查多;材料、会议多;指派任务多。“三少”是:自己支配的时间少;走  相似文献   

3.
李炜明 《社区》2004,(9):18-18
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是活跃在我国社区工作第一线的社会工作者队伍,他们从事中国的社区社会工作,从五保户的供养,优抚、助残、调解、帮教工作到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低保金的发放,下岗失业人员的服务、安置等,居委会工作人员为社区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对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作为专门的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专业培训以获取工作上的“敲门砖”。必须培训社会工作专业素质长期以来,居委会工作人员一直缺乏专业教育和训练,一线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4.
陈爱和 《社区》2004,(4):4-4
目前,社区居委会负担太重,需要减负,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改改“进社区”的提法。据笔者所知,青岛市四方区各社区居委会普遍承担着123项具体工作。这么多的工作,使得社区居委会不堪重负,疲于应付,直接影响党委、政府各项工作在基层落实的质量,使社区无法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  相似文献   

5.
杜丽丽 《社区》2015,(15):8-10
2012年5月被民政部确认为“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之后,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将开展社区治理体制改革作为突破口,在社区构建了以“枉区党工委、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基本构架的“四位一体”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推进了“党政力量主导、治理结构合理、居民立体自治、社会资源共聚、服务网络支撑”工作格局的形成,走出了一务“解放”特色的社区治理新路。  相似文献   

6.
金晓莉 《社区》2015,(15):31-31
国大全城小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东岗路168号,共有居民楼29栋,1886户,5700多人。其中18岁以下未成年人500多人,占社区人口的9%。2011年底,国大居委会在社区开始推行“社区管家”服务,其中由居委会团支书牵头、社区志愿者组成的“护幼管家”团队共15人,主要充当孩子的社区保姆,负责社区未成年人的安全保护教育、医疗卫生保健、入托入学、  相似文献   

7.
周立  杨炳珑 《社区》2011,(13):20-20
“全区每个社区建立一个楼栋庭院自治理事会,志愿为楼栋庭院的居民服务,组织居民参加社区居委会开展的多项活动,并向社区居委会反映楼栋庭院居民的诉求和建议;每个街道分别建立3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社区老人提供良好的养老服务……这些是我们东湖区点探索。”  相似文献   

8.
余坤明  陈伟东  李德秋 《社区》2005,(19):16-17
随着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社区居委会负担问题日益凸显,甚至成为阻碍社区发展的“瓶颈”。最近,笔者对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减负”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该区以理顺社区管理体制为突破口,坚持从源头上治理社区居委会负担的做法,为当前破解“社区减负”这一难题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职能转变试点堵住社区居委会行政性负担的源头目前,政府管理工作大量进入社区,但这种“进社区”往往只是工作任务进社区,相应的工作人员、工作经费、服务承诺、监督考核却没有进入社区,给社区居委会造成了人、财、物的极大负担。为解决这一问题,江汉区在将政府…  相似文献   

9.
杜丽娟 《社区》2015,(10):29-29
说起社区的“多方共治”,除了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之外,另外一个庞大的社区治理群体就是社区居民自己。社区居民不仅仅是社区治理的客体,同时也是社区治理的主体,如何充分动员全体社区居民通过一定的组织、一定的方式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活动中,如何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全面提升社区整体的治理能力。江苏省苏州市玲珑湾社区为此不断地探索整体治理方式,结合自身居委会管理和服务强、居民自治自管能力弱的现状,在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社工委的指导下,成功推行由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指导和管理下的居民自治理事会,让社区居民真正感受的“我的家园我做主”,不断提升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陈华  何光耀 《社区》2003,(23):14-15
社区建设水平的提高,社区服务领域的拓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的充分发挥。而妨碍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充分发挥的一大制约因素,就是社区居委会承担了大量的行政性事务及超出其自治范围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事务。 据我们近期对苏州市社区的调查,虽然各级党委和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减轻居委会负担,但居委会工作负担仍然突出地表现为“四个多”:一是各级政府部门及街道向社区居委会布置的工作任务多;二是需要社区居委会盖章证明的具体事项多;三是各类创建活动和检查、考核事项多;四是老新村基础设施落后引发的矛盾纠纷多。  相似文献   

11.
张丽萍  袁宝华 《社区》2013,(24):25-25
社区照顾具有就地就近、邻里互助的基本功用,如何将临时性的儿童照顾,纳入到社区一一家门口照顾的范畴内,是很多家长的期望,也是社区居委会如何以民所需、拓展好社区服务的一个新课题。从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能上讲,并没有强行规定其要提供临时托管小孩子的服务,但对于家长的需求,社区居委会有拓展服务的义务和责任。类似“课余学校”这样的儿童照顾服务,有不少社区在做,但也有的坚持不好,其中既有居委会服务人力不足的原因,也有社区难以担责的困扰。从长远看,对小孩的“社区照顾”也应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2.
在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下,基层社区治理成为治理的重心,而社区居委会作为联结政府与居民的纽带和桥梁肩负重要的历史使命。如何发挥基层社区自治组织的引领、服务和纽带功能,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放权赋能,更需要支持性、平台型组织赋予基层社区居委会现代的社会自治能力。调研中发现,由社区居委会派生的X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实践呈现了居委会治理转型的路径探索,体现出政府部门和社会专业力量的双重赋能。一方面政府部门给予其行政合法性、项目扶持与资金支持、标准化建设以及身份话语权的支持;另一方面外部的支持型社会组织提供专业能力的培育和资源链接,而其自身在地化的本土性社会资本形成天然的禀赋。社区居委会在治理转型中应当立足于搭建社区居民的再组织化和信息服务平台,联结社区治理场域的多元主体,合理利用“行政性”资源和“社会性”力量,发挥其在基层社区治理中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何潇 《社区》2004,(9):4-8
本来,把在居委会从事领导和管理工作的人称为居委会干部也没有什么不妥。但由于人们的习惯认识中,“干部”是与“公家人”——公务人员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居委会干部这一称呼就变得模糊和暧昧了。实际工作中,居委会干部们的身份也是模糊和暧昧的。社区建设庞大阵容中的社区民主自治机制建设在这里出现了一个悖离:一方面我们希望基层政府要尊重居委会的自治组织地位,不要把它当做自己的“腿”和“嘴”;一方面随着基层政府对社区居委会工作的关注和投入的加大,“腿”和“嘴”早已升级为“直属部队”——君不见有多少地方把对居委会的考核列入政府工作目标管理,把享受科或股级待遇、列入事业编制作为对居委会人员的最大奖励。这种悖离在现实中的一个突出反映就是随意撤换、调动居委会成员这种违背居委会组织法原则的现象一再发生。是法律跟不上实践发展的需要,还是实践发展背离了法律精神?十届人大已将居委会组织法的修订列入日程。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抛砖引玉。我们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4.
易明秀 《金陵瞭望》2007,(20):68-68
针对由“业主”和“物管”之间埋怨多、磨擦多、推诿扯皮多的“三多”而带来的社区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江宁区东山街道外港社区积极探索由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四位一体”联手开展的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共同开展社区服务、共同处理社区矛盾、共同组织社区活动的服务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多年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从而使和谐社区创建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社区》2008,(9):12-13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共有住宅小区200多个,物业服务企业150多家。目前,社区各类组织和物业服务企业关系不顺,特别是物业管理责任不清、物业服务企业从业人员服务不到位,以及业主委员会组建和运作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等问题,不时激化社区内各类组织间的矛盾,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不利于社区和谐稳定。为此,丰泽区提出“一个核心、四位一体”(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为一体)的社区管理新模式,进一步理顺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社区工作站、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的关系,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朱珉迕  陆一波  缪毅容 《社区》2012,(13):32-32
她们在居委会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0多年,是不折不扣的社区“老人”。然而,城市在发展,社区的服务范围、服务对象,甚至格局都发生了变化,她们该如何应对呢? 一样是做居委会干部,搬到浦江世博家园的陈建萍明显感到,自己比过去“累多了”。 2000年起,陈建萍在上海市黄浦区董家渡街道当居委会干部,那时居委会有10多人,一人负责一个条线,工作不算太繁杂。2006年8月,她应聘成为世博家园五居委会的书记兼主任时,共事的只有1人;居委会的10余项条线工作和各种社区事务,就由她俩一肩挑。  相似文献   

17.
唐正芳 《社区》2004,(12):8-10
时下有一句口头禅:“社区是个筐,啥都往里装”,在很多地方,原本作为居民自治组织的社区居委会,却差不多成了政府的派出机构,承受着太多太重的负担,无论大事小事,事事都得管,以至于大部分的社区居委会不堪重负。看看“筐里”究竟装些什么记者随机采访了广西南宁市几个社区,目的是了解目前究竟有多少项事务进了社区。其中一个社区居委会主任还未等记者提问完毕,一口气竟数了30多项:计生、卫生、综合治理、消防、统计、残疾工作、妇女工作、双拥、低保、征兵、流动人口、精神文明、民工工作、民族工作、电影、网络、烟草、爱滋病防治、档案管理…  相似文献   

18.
李志功 《社区》2002,(9):20-21
笔者在城市基层社区调研中发现,有些地方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不尊重社区居委会干部的现象,分别来自社会和所在地政府工作人员,前者多是认为居委会干部“拿钱不多,管闲事不少”,有  相似文献   

19.
世南 《社区》2004,(3):13-13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针对现行社区体制中存在的社区居委会与其他组织关系不顺、工作负担过重、行政化倾向明显、自治功能不强等问题,在部分社区进行了“议行分设、一体服务”的改革试点。将社区事务的议事决策层与执行层分开。由社区代表大会或社区居民选举的社区居委会为议事决  相似文献   

20.
戴利明  宋振远 《社区》2003,(15):14-15
近年来,伴随着“社区建设热”的兴起,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成为一种趋势。社区居委会的“重要性”彰显出来。过去由政府、企事业单位承担的多种社会职能,被逐步剥离出来,“移交”给社区居委会,让“屋没几间,人没几个”的居委会苦不堪言。日前,济南市振兴街办事处丁字山社区居委会主任盛莉向记者的一番“实话实说”,道出了居委会的种种尴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