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酉青 《山西老年》2012,(11):5-5
放弃经商,带领村民艰苦奋斗,把一个黄河边的穷山村变成全国十佳小康村,而他从未拿过村里一分钱报酬。他,就是河津市龙门村的党委书记原贵生。1995年的一场泥石流,给地处黄河边的河津市龙门村带来了灭绝性灾难,村民们怨声载道、纷纷上访。1996年,原贵生临危受命,走马上任村党委书记。他挨家挨户拉家常,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农村社区从传统的家元共同体转变为族阎共同体。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农村社区建设正从“扒旧房、盖新楼、建公园、造广场”的物质层面转向“社会心态”、“公民道德”、“社区文化”等精神文化层面。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将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就指明了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是构建合作共同体,引导村民过一种共同体化的现代社区生活。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生产、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农村认同的基础发生了较大改变。村民生产方式的转变导致农村社区共同性降低,村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带来农村社区异质性增强,"合村并居"带来农村社区融合困难。农村社区认同及其边界逐渐模糊甚至瓦解,降低了农村社区的凝聚力,不利于农民之间的合作,也给农村社区带来治理上的困难,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社区建设正朝着"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标迈进,培育社区组织、完善社区服务、重构社区文化成为农村社区认同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老区新闻     
《源流》2008,(11)
惠州泰美镇罗营村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国庆前夕,博罗县泰美镇罗营村初步完成了改路、改水、改房、改灶和改厕工程,村道硬底化工程通到村民小组,村民饮上自来水,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村落精英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村庄政治行动中,可以动员村民的选举参与、普及政治知识、参与村庄治理;在经济活动中,他们则是积极的市场参与者、市场风险的承担者以及专业合作的推动者;在生活方式上,他们则传播城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以及影响着村民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6.
上峰社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南部,总面积7.93平方公里。辖9个自然村,36个村民小组,1224户,总人口4062人。属典型的涉农社区,近几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坚持把党的政策、群众需求和上峰社区的实际相结合,坚持三业互动,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今的上峰,已成为“村强、民富、人和、环境美”的幸福家园。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多地农村开展了有利于土地集约化治理的迁村并居工程。通过对河南省中部地区迁村并居典型试点的调查发现,迁村后村民的社区适应性总体上不太理想,集中反映在经济适应和生活适应2个方面,人际关系方面的适应性和心理方面的适应性相对较好,但也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来自个体、家庭和社会3个方面,其中个人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和迁村形式等对村民的社区适应性有着很大影响。为了改善迁村并居村民的生活状况,提高村民的社区适应性,应避免行政力量的过度干预,真正关注村民的利益诉求;帮助失地村民重新就业,保障其经济来源;培养新社区村民的社区参与意识,促进公共参与;增加村民间的事缘型互动,重建熟人社区。  相似文献   

8.
曹建 《社区》2012,(27):18-19
江苏省南通市面积8001平方公里,下辖5个县(市)、3个区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93个镇、2个乡、20个街道,566个城市社区、1368个农村社区。近年来,该市坚持把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作为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坚持夯实基础、深化内涵,勇于先行先试、创新实践,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型社区服务管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村民自治组织与基层党组织的关系成为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关系。然而,在我国农村民主政治的实际发展进程中,村民自治组织和基层党组织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协调现象,构建村民自治组织和基层党组织协调关系模式成为了村民自治组织与基层党组织发展关系的重点。在新的关系模式下,在宪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的规范下,村民自治组织与基层党组织当各司其职,互相协调,共同构建文明、民主、繁荣、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0.
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以村民自治为内容的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业已取得比较可喜的成就,但同时也遇到村级民主选举制度不够完善、村级民主决策程序不够科学、村级民主管理内容不够规范、村级民主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一系列困境。以湖南省冷水江市周边农村作为我国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缩影,对其民主现状进行了重点考察和广泛调研,并重点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有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目前农村基层民主的制度、运行和观念三个层面分析了基层村民自治困境的成因,并从发展生产、理顺关系、创新机制、健全法治等方面探求中国新农村村民自治走出困境、规范运行和长足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农村社会利益的协调问题,而利益的协调必须依托一定的社会组织。传统的村民自治组织的利益机制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必须建立村民自治组织功能发挥的利益机制。通过对村民自治组织的参与机制、动力机制、实现机制和保障机制的分析来论述村民自治组织在实现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谐发展的作用。最后,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提出了保障村民自治组织利益功能机制发挥的制度建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传统的农村社会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农村社区需求,因此以村民需求为导向的社区化服务可能是适应当前农村社会的一个模式创新,其中社区传播体系作为连接社区成员的纽带尤为重要。当前农村地区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村民思想观念落后,社区参与度低,信息失衡较为严重,传播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也许能够缓解这一系列问题。本文认为,自上而下的精英话语、家庭内部的亲子互动和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媒介支持系统是社区传播建设的重要元素,并且有可能达到完善农村社区创新服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延伸、拓展以及深化,是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当前,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工作已全面铺开,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在实践中,仍面临建设发展资金有限、部分村民认识偏差、社区干部和工作人员数量和质量不足、社区管理体制滞后等困境。为更好地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标,需破解资金难题、更新观念提升素质、完善社区管理体制,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发展提供财力、人力、管理资源支持。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社区组织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区组织建设和完善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组织保证,现阶段应重点加强对村民委员会、农村社区经济组织、农村社区科技文化组织和农村社区保障组织的培育。同时,农村高级人力资本是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和组织功能发挥的关键要素,应在全面落实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多渠道培养农村社区人才,加大农村社区高级人力资本的积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陈忧 《社区》2023,(1):56-57
绿地社区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安区振兴街道,自成立至今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有一位社区工作者与其共度了十五年,在这十五年里,她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创造了许多不平凡的业绩,她就是绿地社区党委书记赵岩,曾先后担任过社区党委委员、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社区党委副书记、社区党委书记。她在平凡的岗位上藐蜕业业、刻苦钻研,深受居民认可。  相似文献   

16.
由于科技水平低下、生存风险巨大以及人际交往的需要和儒家文化的影响,三家台蒙古族村民间宗教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即使在当前社会环境中,民间宗教文化会产生诸如导致村民消极避世、扰乱村民生活秩序等不利影响,但在可见的时间范围内也不会从乡村社会中消失,变迁中的民间宗教文化将一如既往地延续。我们应当采取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文化水平、完善乡村保障机制、取缔和打击邪教组织等多种策略来引导其积极健康的发展,以期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协调。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帮助农民打造积极、文明、和谐、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农民生活方式的变革,离不开合理的教育引领。农村社区教育具备知识传播、文化娱乐、健康服务、道德教育、人际关系弥补等有助于提升农民生活方式的功能。因经济发展水平及城市化程度不同,农村社区教育的类型和层次应因地制宜。办好农村社区教育,需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及资金保障,加强管理及配套体制建设,还应强调农村社区教育的公益性质,注意规避商业化的不良倾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村民自治的行政化倾向使得村民委员会的自治功能减弱,农民对它的认同度和参与度下降。成都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因势利导,创设了新村发展议事会,即“村两委+议事会”模式,前者负责政府下派的任务,后者处理村民自治事务。这一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扭转了村级自治组织不能充分有效自治的局面。农民有序地制度化参与公共事务对改善农村治理结构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农村的长治久安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合理规划和顺利展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山东省寿光市梁武、稻田、崔岭、魏家口、兴隆、安埠6个村的农村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回有效问卷700份,用区位、学历、年龄、经济补偿、转移就业难度、社会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和谈判权、搬迁的经济压力等作为解释变量,建立了模型,分析这些因素对农民新农村社区建设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区位偏远、年龄较大、学历较低、非农劳动技能缺乏的居民更倾向于原有的生活方式,而不愿参加新农村社区建设,希望得到更多的社会保障和知情权.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想的意图的力量来源是村民自治与科学发展观的和谐统一,乡镇的民主化建设是理想的意图之所以成为理想的力量的政治保证。甘肃村民自治现实结构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外部结构特征和三个方面的内部结构特征,其在新农村建设与乡镇民主建设中走向了全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