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墨群》作者问题──和台湾师范大学李渔叔教授商榷陈孟麟台湾师范大学李渔叔教授1968年出版了他的著作《墨辩新注》,书中附载《墨经真伪考》一文,读后获益匪浅。李先生博闻广识,至感钦佩。关于墨经作者问题,李先生文章归结为:“从名墨两派主张,与公孙龙著...  相似文献   

2.
一这是不难想到的,自从社会主义經济形态出現以后,更确切地說,自从肯定社会主义經济形态也有它的客观經济發展規律,也有必要对它的生產关系总和,对它的各种規律、范疇進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的时期以來,是否可能应用《资本論》体系來研究政治經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問題,就已經在实际上一再被經济学家們所提起并認真考慮过了。我們能够設想,任何一个企圖用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來探究政治經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人,当他考慮到研究应从哪里着手,应包括哪些內  相似文献   

3.
侯志义先生在西北大学悉心从事古文字教学与研究40余年,成果累累,先后出版了《采邑考》、《西周金文选编》、《金文选注》等,这些著作在学术界都有较大影响。最近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金文古音考》则是一部用古音考释金文的新作,开创了金文研究中的又一新举。释了金文字义,使其义顺理通,又与《周书洛诰》中的“敉功”和《立政》:“亦越武王,率惟敉功,不敢替来说实是一大贡献金文研究的新突破——简评侯志义先生新著《金文古音考》@陈全方$陕西省文物局!陕西西安710004  相似文献   

4.
古医籍《外科选要》 ,清道光癸卯姑苏刻本 ,常熟徐德钅圭编 ;而《中医外科医籍存佚考》称此书乃昆山人徐德钅圭撰于乾隆四十一年 ;常熟市地方志未载《外科选要》一书。经查考剖析 ,《中医外科医籍存佚考》有误。而徐编此书 ,选集前贤医论、医方、学术见解、临证经验等 ,不详注出处 ,不列凡例 ,这种编辑体例上的不严谨 ,后学者应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5.
论《三国演义》与《三国志》裴注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裴注之间有较密切的联系,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时对《三国志》裴注的资料进行了全面而认真的梳理和考辩,并在服从于《三国演义》整体创作要求的基础上,对裴注的资料加以引用,裴注为《三国演义》提供了丰富的史料甚至细节。  相似文献   

6.
周代的铜器铭文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重要形式,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学批评思想。与相同文化背景下的传世文献《诗经》、《国语》、《左传》、《尚书》等相比较,可以发现,周代铜器铭文与周代传世文献在文学批评的范畴和思想理论等方面均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蒋骥的《山带阁注楚辞》,是清代学者研究屈原诗篇的一部重要著作。这部书共十卷,十二万七千八百七十二字,分《卷首》、正文、《余论》、《说韵》四大部分。《卷首》冠以序文和采摭书目,次以《史记·屈原列传》、唐沈亚之《屈原外传》、《“楚世家”节略》和《考正地图》五幅,以考屈原事迹的本末和涉历的先后。正文只取屈赋作注,《九辩》以下削而不录。其所注即据事迹的年月,道里的远近,以确定作品的写作时地。《余论》或驳正旧注得失,或考证典故异同,或阐明作品内涵,颇多精  相似文献   

8.
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问世以来,流传极广,影响极大,其中尤以陈婉俊的补注本更为风行:然陈婉俊的补注,虽被四藤吟社主人誉为“考覆精严”也难免有注释乖误之处。比如对卷五韦庄《章台夜思》诗之“章台”即误注为:“《汉书·张敞传》:走马章台街,以便面拊马,注:章台,在长安中。”今之《唐诗三百首》几种新注本,  相似文献   

9.
“芸”考辨     
《说文解字》是研究古代农作物词最早的弥足珍贵的资料库,可以结合其他文献古注和考古实物对其所收词语进行考辨。历代古注、字书以及当今学者对"芸"有不同的说解:"芸"被释为"香草"、"芳菜"、"芸蒿"、"芸香"、"芸薹",等等。作者根据《说文》的解释,结合古注、植物命名理据及农学、中药学等的佐证可知,《说文解字》中的"芸"不指芸香、芸薹,而当指伞形科植物"前胡"。  相似文献   

10.
《尔雅》管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尔雅》編纂的年代还不很清楚,它是我国第一部故訓汇編是可以确定的。它虽然不是专为解經而編纂的辞书,但自从《汉书·艺文志》把它附于“六艺类”的《孝經》之下,以后編书籍目录的都不敢不列之于經部。至唐开成鐫刻石经,它更和《易》、《书》、《詩》、《三礼》、《三传》、《論語》、《孝经》同时上石,而列为十二經之一了。当然,把它划归經部,未必合适,但由此也可以  相似文献   

11.
赵绍祖《通鉴注商》对《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在文字、音韵、典章制度、史实考辨、地理阐释等方面的疏漏与谬误作了详细考辨,深入分析了胡氏误注的原因.其文献考辩方法包括追溯史源、考证基础上的分析推论、以金石证史等,且能注意充分借鉴前人成果,取得了较高的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偶尔翻閱今人楊伯峻譯注《論語·鄉黨》“色斯舉矣……”这段,見解与前人大致相同。自汉以来,箋注家对这章的解释都牵強附会,不得其原来真正的意义,我早在二十年前即表示不滿,茲旧事重提,試重点綜合評述旧释,再提出我个人意見。我的論点不一定正确可靠,甚至是錯誤的,班門弄斧,謹此就正于治古典文学的同志。此章內容記述孔子与子路郊游时的言、行情景。文分三个段落:(1)“色斯舉  相似文献   

13.
明末崇祯年间王岱舆所著《正教真诠》卷首所附《群书集考》的资料系袭自《清真教考》;清康熙年间成书的马注《清真指南》一书抄录了作为《清真教考》序跋的詹应鹏《群书汇辑释疑跋》与张忻《清真教考序》的部分文字;清雍正年间成书的刘智所纂《天方至圣实录》卷十九、二十部分不仅在资料方面有明显承袭《清真教考》之处,其资料编纂的举动本身也受到《清真教考》的影响。明末清初中国回回民族文化继承中一个虽然不甚重要却未受到应有重视的侧面,即在伊斯兰教教外产生的有关伊斯兰教的汉文文献在回族宗教学者中的传承是有其影响和积极意义的,为当时中国回族的文化创新提供资源,这一继承的过程是民族文化自觉与创造的反映,符合一个民族形成之初的上升时期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日知录》是顾炎武的重要著作,该书引用古籍"例不注卷数,又不注起止,每每与自己文章相混",使"读者不能分辨何者为引文,何者为亭林议论"(陈垣语).黄汝成《日知录集释》被称为"《日知录》最为精善的版本",但其注不但不解释《日知录》原文,反而常把原文拦腰截断.岳麓书社1994年版《日知录集释》和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日知录》以黄本为底本,虽然做了大量校注工作,但在引文起讫、断句、校勘等方面仍存在大量错误.陈垣遗稿《日知录校注》将《日知录》的引文尽行找出,并进行了溯源、校勘和订正.  相似文献   

15.
1990年第2期《河南大学学报》发表赵国栋先生的《(红楼梦)作者新考》一文(以下简称《新考》),洋洋洒洒两万言。笔者在细读全文之后,觉得《新考》的材料是丰富的,论证也是充分的。但是,其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分析方法是牵强附会、取其所需的。在此,笔者只想借用《新考》中所引用的材料(重点号笔者加,下同),来谈谈自己对《红楼梦》作者的看法,借以向赵先生请教。  相似文献   

16.
一、不义不暱,厚将崩这是《左传》隐公元年中的两句話,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汉語》(下簡称《課本》)第10頁注[24]說: 不义,指不义于君;不暱,指不亲手兄。暱,亲近。这是承用晉杜預的說法。杜氏《春秋經传集解》說: 不义于君,不亲于兄,非众所附,虽厚必崩。此說是不精确的。“不义于君”的“于君”和“不亲于兄”的“于兄”,都是凭意念所  相似文献   

17.
现存史料中关于唐代进士科状元的记载颇不一致 ,文章对唐玄宗开元年间有争议的六位进士科状元进行了考辨 ,澄清了《唐才子传》、《玉芝堂谈荟》以及《登科记考》等书的一些错误记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关于周代官制的整体研究已经取得较多成果,但是对周代的重要职官司徒研究还未深入。周代司徒的起源、职掌和地位的演变等都需要重新讨论。通过对周代司徒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周代社会结构和观念的变迁,进而正确认识和评价《周礼.地官》关于“司徒”的记载。  相似文献   

19.
同姓不婚是周代婚姻习俗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周代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则。异姓姻在《诗经》等文献和周代的夫妻合葬墓以及出土的铜器铭文中都有所反映。同姓不婚的意义一是促进优生,一是具有政治意义的联姻。同姓不婚,娶于异姓,逐渐形成了同姓为兄弟、异姓为甥舅的族群形态。重人伦是周人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加强思想统治的一项有力措施,被作为提倡同姓不婚的一个出发点。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一九八○年第三期上读到了聂石樵先生的新作《<蜀道难>本事新考》(以下简称《新考》),文中有两个观点我觉得欠妥,提出来和聂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