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经之路,是马克思主义武装群众的现实需要。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和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的影响入手,深入解析毛泽东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要件、内容、启示。毛泽东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试论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20年来,关于"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课题的研究已渐渐成为毛泽东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只有在理清研究状况和分析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前提下,才能探讨毛泽东如何创造性地转化传统文化并深受其影响,从而揭示出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是双向互动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3.
对毛泽东诗词的价值取向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与论证,将毛泽东诗词、毛泽东著作及毛泽东的生平作为一个整体研究,为探讨中国文化现象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哲学思想得以形成,乃是其善于继承、发展并会通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果。为了厘清其中脉络,可从四个层面展开探讨,即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期待视野,儒学对毛泽东潜移默化的影响,毛泽东哲学思想中的传统文化因子,以及关于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的主要内容和成果。探讨毛泽东哲学的民族因子,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研究,必须从意识形态与文化形态等多元文化视角进行全方位观照,尤其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对其进行定位解读,从而作出更为科学、全面的阐释;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研究与当代文艺理论的建构都属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文论的传承和发展,只有取得中国传统文化的身份认同,才能获得更为广阔的理论视野和文化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文化观,其充分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特点。回顾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的形成轨迹,我们可以总结出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的精神实质,即科学回答了“什么是传统文化”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这为新时代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明确了方向、提供了启示,即固本培元,坚持正确方向,巩固和增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人民至上,把握历史主动,紧紧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自信自立,坚定文化自信,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点集萃     
毛泽东诗词的文化品位 方伟在《江苏社会科学》93年第6期撰文阐述毛泽东诗词的文化品位及其对当代文学艺术发展的影响。文章说,毛泽东诗词,作为一种具体的文化现象,要充分说明其文化品位和对当代文学艺术发展的影响,可从思维模式、运思方式和价值取向入手,以得出相应的结论。文章认为,毛泽东作为创作主体,其主要文化价值在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模式、运思方式的这些特征、变化和新的发展,都在毛泽东诗词创作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监督文化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监督理论为基础,批判继承中国传统监督文化,以中国历史发展经验为参照,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毛泽东关于监督文化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所构成的思想理论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当代监督文化是对毛泽东监督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毛泽东监督文化思想对推进当前的监督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甚为紧密、深厚的关系 ,就其农业经济思想而言 ,亦深受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 :传统的道德至上观念影响了毛泽东对农业经济发展动力问题的认识 ;贵群的价值观取向在某些程度上奠定了毛泽东对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 ;而均平这一恒久观念亦坚定了毛泽东对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早期思想与湖湘文化传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年毛泽东深受湖湘文化影响,力图通过改造哲学以改造社会。提倡人的自然本性与理性相结合,并以传统的圣贤为期向,立志救国救民,从而形成他早期的思想观点。毛泽东的这种早期思想体现了他对湖湘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思想的传统文化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思想契合了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这与毛泽东思想形成时的文化境遇有很大关系。在毛泽东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契合过程中,遭遇了各种文化及思想的碰撞与冲击,有一些重要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是一位通晓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伟人,国学功底深厚,其建党思想批判地吸取和辩证地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这一古代优良学风的扬弃成果,大同思想为毛泽东确立党的最高纲领提供了丰富思想材料,尚贤思想成为任人唯贤干部路线的重要活水源头,民本思想为群众路线提供了历史参照系,重德精神与中国共产党重视党员修养有着密切联系,群体意识对中国共产党集体主义精神产生深远影响,中庸思想与党内斗争理论具有历史渊源关系。通过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扬弃,诞生了具有中国气派和民族风格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图像不仅是一种视觉符号,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主要是通过符号的图像化、文化的图像化和图像的形象化来体现的。毛泽东形象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创造和发展了中国现代文化。在今天这个图像的时代,毛泽东形象是新的中国文化符号,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象征,代表自近代以来中国文化自醒、自信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近10年来国内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的特点是:学术会议未曾中断,学术刊物新有创办,一些领域的研究更加深入,一些论点被重点关注。研究的新成果主要有: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关系、从实践视角来审视毛泽东哲学思想;对毛泽东的价值观、荣辱观进行了挖掘;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对毛泽东后期的思想理论也有新的探索,并试图以新的视角研究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对毛泽东的自由、平等思想进行了研究;在微观研究方面也有可喜的收获。从总体上看,国内的毛泽东哲学思想及整个毛泽东思想与生平事业研究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与毛泽东中西文化观的趋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评判、比较,以及对中西文化冲突条件下中国文化发展路径所作的探索过程中,李大钊与毛泽东的中西文化观呈现出诸多趋同性:对传统文化都强调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西方文化都强调选择借鉴、洋为中用;在中西文化之比较中都主张融合中西文化,创造中国新文化.研究和探讨李大钊与毛泽东中西文化观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及其所展现的先进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观的理论渊源及其思想体系历史发展的逻辑性和继承性,指导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湖湘文化作为一种历史久远的区域性文化,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生长于三湘大地,受湖湘文化的熏陶。湖湘文化中关于大本大源的探求,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学风,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对青年毛泽东的成长及其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导向,融合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而形成的先进文化。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萌芽、形成、成熟和曲折发展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尤其是湖湘文化的文化特征和文化风格对毛泽东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其形成的理论渊源与湖湘文化中经世致用的传统、“圣贤豪杰之特质”、“恃己”和“贵我”观是分不开的。以湖湘文化为研究切入点对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进行新的解读,可以扩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研究视野,对探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地域文化特征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中外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学者,多注重于对毛泽东哲学思想、军事思想、建党学说、文艺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而对毛泽东法律思想和法制实践,一直没有有组织地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工作。笔者认为,毛泽东法律思想,尤其是刑罚思想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本文将从中国传统的刑罚思想入手来阐述毛泽东的刑罚思想,试图解析中国传统刑罚思想对毛泽东刑罚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