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说文》一书,往往仅被视为单纯的形训之书,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实际上,《说文》是一部形训兼声训之书,而且声训之多,样式之全,都是很可观的。本文专就此加以讨论.文中将《说文》中的声训分为三类:一般声训、对同源分化字的声训、以“读若”形式的声训,并分别加以剖析。这对《说文》释文体例和早期声训的深入研究,都是很有宜处的。  相似文献   

2.
声训在训诂史上多被当作释义的方式,这是因为声训能够展示被释词的区别特征,基本符合现代语义学“类属+种差”的释义要求;而且在形式上,声训也和义训有相同之处,甚至“比喻”类声训比“比拟事物”类义训具有更好的释义功能。可见声训只是由于其释词角度的特点,更适合展示语源,所以成为展示词语语源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声训是《说文》的一种重要释义方法。本文主要讨论《说文》声训的解释形式。文中将《说文》声训分为“以音同音近字为训例”、“形声字与声符字相互为训例”、“从某,从某;从某某;从某,某声例”等九种形式并分别加以剖析。这对《说文》释文体例和早期声训的深入研究都是颇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4.
三、“假借”释义许慎云:“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对许氏这条定义和两个例字,古今学者分歧颇少。虽或有不同之说,但远不如转注之甚。歧纷在乎造字之法与用字之法而已。主张假借为造字之法的有孙经世等人,主张为用字之法的有戴震、段玉裁等人。其实,这两种观点并没有原则上的分歧。因为主张假借为造字之法者,认为“本无其  相似文献   

5.
《埤雅》以声符释义贯穿全书,偶有穿凿附会之处。书中广泛运用声训之法,力求阐释事物命名之意,对声训推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进步性。  相似文献   

6.
辞书编纂对声训材料的引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训是一种训诂方法,既可推求语源,又可解释字、词意义。在编纂以释义为宗旨的辞书时,引用声训材料应弄清其类型、来源。训释字、词意义的声训以及推源兼释义的声训可直接引用;纯粹推求语源的声训不宜引用。  相似文献   

7.
一、“声近义通”学说和“声近义通”现象1.1 “声近义通”学说 “声近义通”(亦称“音近义通”或“声通同训”)作为一个训访学上的术语,本是有清一代乾嘉学派提出的一种学说,其大意是:在古代书面语言中,一些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其义往往可以相通,因而人们在训诂的实践中,可以根据这种声义的条贯解释字义,考订字音,解决那些仅据字形不易解决的问题。这种训诂活动用清代训诂学家戴震的话说就是“疑于义者,以声求之;疑于声者,以义正之。”(《转语二十章序》)“疑于义者,以声求之”的例子如:  相似文献   

8.
反训说平议     
传统训诂学中有一种特殊的字(词)义训解现象,其特点是被训释字(词)能用一个在某种意义上可与其构成反义关系的字(词)来训解,所以被人们称为反训.如以“治”训“乱”、以“香”训“臭”、以“快”训“苦”等等皆属此类.需要说明的是,在反训现象中,被训释字(词)的被训释义与训释字(词)的训释义实际上并非反义.所谓反义是指它们的其它义项而言(详下).  相似文献   

9.
声训在《说文解字》中(以下简称《说文》)所占的比例很大。黄侃先生说,《说文》列字九千,以声训者十居七八而义训不过二三。他着重指明了声训的重要性:“文字之训诂,必以声音为之纲领”;“完全之训诂,必义与声皆相应”;“凡‘也’字上说解字与声音有关者,皆不可忽略。”因此,本文拟结合习见的古文句例和熟语,谈谈声训,特别是《说文》声训的体例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宋代学者提出“右文说”,以为“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并指出形声字的声符(多半在右边)往往表示意义,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之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另如青声字,晴、睛、清、精等均有精明之义。这种说法开拓了人们的眼界,推动了语源学的发展。尔后,清儒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进一步指出“凡于声字多训大”,“凡从奇之字多训偏”,“凡从皮声字皆有分析之义”,“凡从句者皆训曲”,“凡衣声字皆训厚”等等。近人杨树达先生在欧洲语源学理论的影响下,锐意研究汉语语源学,曾明确指出,汉字“形声字居全数十分之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论证《说文解字》有三种主要的声训方式,即所释之字与被释之字实际上是异体字,不是同源词;第二类是同源词为训,采取“A,B也”这种方式;第三种方式是在释义里饱含着语源性义素。文章举《说文解字》言部字为例来说明这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12.
《楚辞》(屈宋赋)训释题义一向是此项研究的“热点”之一。但自两汉而下,异说纷纭,莫衷一是。譬如《离骚》的题义,由司马迁释为“离忧”始,至本世纪八十年代末,竟多达27家。怎么训释才合乎本义?是《楚辞》研究一个难点。为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本文另辟蹊径,提出“倒文释义”。倒文释义是根据先奏楚语的特征而立说的。《离骚》即“骚离”,海峡两岸楚辞学者多有认同者。他篇如何?作者一一有理有据地予以阐释,使之系统化,令读者耳目一新。倒文释义一般适用于文题是主谓或动宾结构,固定词组大都不能照此办理。作者认为,这个新说还可作为辨伪的一种依据。当然,这是一种新的尝试。正确与否?有待历史检验。  相似文献   

13.
汉字是形、音、义三者的结合体,字形、字义与字音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由于“上古之世,未有文字,人之言语,以声达意。声者肖乎意而出者也。文字既作,意与声皆附丽焉”。正如戴震所说“文字、故训、音声未始相离”。关于这个问题,陈澧也有过这样的论述: 盖天下事物之象,人目见之,则心有意;意欲达之,则口有声。意者象乎事物而构之者也;声者象乎意而宣之者也。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  相似文献   

14.
说“句”     
“句”字在中古有两读,一曰“古侯切”,一曰“九遇切”。读为“古侯切”者即所谓“句曲”之“句”(或作“鉤”,后世改为“勾”,“钩”等),读为“九遇切”者即所谓“章句”之“句”。读为“钩”者是其本音,对此几乎无人怀疑,然而对其字形构造和本义,《说文》家们的意见则颇有分岐。《说文》句部曰:“句,曲也,从口丩声”。从目前的材料来看,各家都接受许氏“曲也”的说解,但对“句”字形体构造的分析,以及对“曲”的具体涵义的理解,则有四种不同看法。其一,可以段玉裁为代表,在《说文解字注》中,他没有对“从口丩声”提出异议,同时认为“句曲”是其本义,“章句”之“句”是后起义,取其“稽留可钩乙”之意。其二,可以朱骏声为代表,他的《说文通训定声》在“句”字的释义方  相似文献   

15.
“视、示”同辞是古汉语的一种词义现象,是正反同辞的一类。其特点是:在同一词中,“视”、“示”二义互为对立,互为依存,二义常常相互包容,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相对变化。这一探求,既能促进反训的深入研究;同时可以广泛用于指导辞书的立项释义,开拓训诂思路,纠正某些诂训之不当等。  相似文献   

16.
一词是音、义的结合物,词义与词的读音往往有密切的关系。我国古代训释词义的人经常从词的读音去探求词的意义,“因声求义”的声训之学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了。例如《礼记·郊特牲》:“祊之为言倞也,听之为言敬也,富也者福也,首也者直也,相饗之也,嘏长也大也,尸陈也”。这里训释的字与被训释的字之间,除了词义相同或相近之外,还有韵部相同、韵部对转或声母相同的关系。祊、倞,阳部。听、敬,见母。富、福,职部,帮母。相、饗,阳部。嘏,鱼部;长,阳部,鱼阳对转。尸,脂  相似文献   

17.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为了注音释义,《说文》一共援引《诗经》例句达380条,其中用以注音者15条,用以释义者365条。用以注音者如:《说文·目部》“(目必),直视也。读若《诗》曰‘泌彼泉水。’”《说文·瞿部》:“矍,佳欲逸走也。读若《诗》云‘矿彼淮夷’之矿。”《毛诗》“泌”作“毖”,“(禾广)”作“憬”。可见,考察《说文》引《诗》注音,不仅可以明白字的读音,还可以了解《诗经》的异文。因这易于理解,故这里略而不论。用以释义者情况则相当复杂。王念孙说:“《说文》之训,首列制字之本意。而亦不废假借,凡言一日,及  相似文献   

18.
在古代汉语的一种疑问句中,“孰”、“与”经常连用,形成一种“……孰与……”的习见格式。句中的“孰与”,从语法角度分析,它是怎样一种结构?从语义角度训释,它究竟表达怎样一种内容?对此,历代语法学者问或有所论述。如清人王引之在他的《经传释词》中说:“书传中言之‘孰与’者,皆谓‘何如’也。”他认为“孰与”盖等于“何如”。杨伯峻先生在《古汉语虚词》一书中也持相同看法,他说:“‘孰与’还可以组  相似文献   

19.
《素问》"適其脉"解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其脉”中“”字的训释 ,诸家所说纷纷。运用归纳汇证与因声求义之法 ,认为“”是诊视、察视的意思 ,“”当读作“目是”。  相似文献   

20.
《说文解字》中的声训是以声训作手段,以文化阐释为内容,以探求得名之由的特殊训释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