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从“江”、“河”说起“江”和“河”是汉语中河流的名称。但是,两词在地理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大致以长江为界,南方称“江”,北方称“河”(一些开发较晚的地区有例外)。“江”和“河”的这种南北对立,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罗杰瑞(Jery Norman)和梅祖麟把“江”与孟高棉语族巴纳语(Bahnar)、塞当语(Sedang)的[Krong],卡涂语(katu)的[karung],布罗语(Bru)的[Klong],呵莱语  相似文献   

2.
隋唐以来的流行说法,定古夏水是长江中游北面的支流,在今湖北江陵以东分长江东流.迳江汉平原腹地,东北流入沔(汉)水,定涌水亦出今江陵县境,分江水(或分夏水)南流入长江。实误。根据订正后的《水经注》以及其它汉魏六朝时的古记载,结合我们前此之研究成果,可知:古夏水所受之“江”当是今蛮河(古沮水,亦称“江”),分“江”之处在古江陵(在今宜城县南境)东南的江津(今蛮河下游北岸的璞河瑙附近),东南流,经今宜城南境、钟祥西北境,在今钟祥西北境丰山口稍南处流入沔(汉)水。涌水当是夏水的一条支流,在古华容县分夏水东流入沔。  相似文献   

3.
浦口欢迎你     
《金陵瞭望》2009,(22):68-70
浦口南临长江,北枕滁河,森林覆盖率达33.5%,拥有“一江一河一山三泉”的生态资源。515公里长江岸线生态良好,西江口已成为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老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90平方公里,有“天然氧吧”之称;温泉星罗棋布、景色如画。这里有2300多年的历史文脉渊源,禅宗、书法、民国文化等在这里源远流长,历史人文景观灿若繁星。  相似文献   

4.
江沱与沱江     
现在我们所称的沱江,是在四川省金堂县赵镇会合上源的绵远河、石亭江、鸭子河、青白江和昆河后所称的沱江.它流经简阳、资阳、资中、内江、富顺而至泸州注入长江,是一条天然河流.这条天然河流在清代以前不叫沱江,而称中江,再早又称绵水、湔水、洛(雒)水.清代以前称作沱江的是指成都平原上的一条人工河流,而这条人工河流在战国晚期李冰为蜀守时,因穿成都二江而被废弃了的.  相似文献   

5.
中外学者早就注意到,中国河流名称的分布具有区域特征:北方以称"河"为主,南方以称"江"为主,黄河、长江之间地区则有称"水"的."北河南江"的现象是如何形成的?"江、河"词源又如何?这成了汉藏语言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罗杰瑞、梅祖麟、桥本万太郎等学者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假说,他们认为,"江"、"河"均非汉语本身固有的基本词,而是分别借自南亚语和蒙古语.桥本万太郎还进一步假设,汉语是南岛语言和阿尔泰语言南北夹击的产物,而"江"、"河"名称的来源正是在基本词汇方面反映了这一南北推移过程.然而,研究表明,这些假设中有关"江、河"词源的部分有违语言历史事实.根据语言学、民族学、历史文献以及地理学等方面的材料,可以证明,"江"是汉语本身固有的基本词,至于其他语言中的相似形式,则可能是受汉语的影响而产生.区别外来借词和固有基本词有一个原则:若某词的得名过程与某语言中的固有基本词的得名过程类似,同时,它在这个语言中还具有一个完整的同源词系统,那么,它就应是该语言的固有基本词.至于外来借词,则不具备这些特点.考察汉语"江"的得名过程,其结果正和这一标准相合.  相似文献   

6.
中外学者早就注意到,中国河流名称的分布具有区域特征:北方以称"河"为主,南方以称"江"为主,黄河、长江之间则有称"水"的."北河南江"的现象是如何形成的?"江、河"词源如何?这一切成了汉藏语言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罗傑瑞、梅祖麟、桥本万太郎等学者为此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假说.他们认为,"江、河"均非汉语本身固有的基本词,而是分别借自南亚语和蒙古语.桥本万太郎还进一步假设,汉语是南岛语言和阿尔泰语言南北夹击的产物,而"江、河"名称的来源正是在基本词汇方面反映了这一南北推移过程.上述说法在汉藏语言学界似乎已成定谳.然而,这些假设中有关"江、河"词源的部分有违历史事实.梅祖麟和桥本万太郎都声称汉语中的"河"借自于蒙古语,这种假设主要建立在上古汉语中"河"的语音形式gal和蒙古语中"河"的语音形式rool的联系上,以及"河"所呈现的地理分布上.根据语言学、民族学、历史文献以及地理学等方面的材料,例如来自汉语词源的证据,来自蒙古语的反证,中国最古老的历史文献(<十三经>、<国语>、<庄子>、<楚辞>、<战国策>等)的证明,以及"河"在中国历史地志中的分布以黄河为中心、分别向南和向北两边扩散的史实,证明"河"是汉语本身固有的基本词,它的词源不是蒙古语,至于"河"在别的语言中的相对应的形式,很可能是受汉语的影响而产生的.另外,区别本民族固有基本词和外来借词的基本原则是:一种语言的固有基本词的命名过程,必定具有某种共同点,并且是在一个完全同词源的系统中形成的;外来借词则不具备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7.
《左传》的“吾子”“夫子”和“数词+子”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吾子”“夫子”“数词+子”都是与称谓词“子”有关的结构,对它们的考察有助于得到对“子”的性质、特点的更为完整、清晰的认识。从《左传》(并结合其他材料)看,“吾子”是“子”的派生结构,专用于对称,它兼含礼貌与亲昵,主要用于平等身份者之间;“夫子”专用于他称,主要用于下称上,是一种尊称;“数词+子”的结构一般用于称平等身份者,可表对称也可表他称,这说明“子”仍是名词,不是代词。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说文》的“形声”定义作了全面辨正.文章认为,“形声”其名应解为动宾式,表示使语音(声)成形声字(形)之意,八字界说”以事为名,取譬相成”的上句言声,下句言形,表示用客观事物作为称名,先后选取能反映称名的声符与形符相合而构成形声字;例字“江”、“河”的工声含共义,可声含大义.文章指出,从辨正的定义看,许慎已初识形声字声符有义及形声字与假借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比闻黄浦巳塞,堤工渐竣,自南来者,皆称“工坚费省”。数年沮洳,一旦膏壤,公之功不在禹下矣!仰睇南云,曷胜欣跃! 本文选自《张文忠公全集·书牍十一》。原题作《答河道潘印川论河道就功》。按印川即潘季驯的字,他是明朝的水利专家。张居正于1578年初荐吴桂芳为工部尚书、总理河漕都御史,负责治河,并兼理河漕事务。同时裁撤了“总河督御史”一官,以统一治河治淮和督理漕运的事权。但不久吴桂芳就病故了,乃以潘季驯为右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代其职。因此编全集的张懋修称潘的官职为“河道”,不妥。  相似文献   

10.
延边位于吉林省的东北部。这里山多林密,河流众多,主要的河流有图们江、嘎呀河、海兰江、布尔哈通河.在河流的两岸分布着众多的原始文化遗存。一、典型遗址及其文化特征目前,这一地区可确定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十几处之多,这些遗存经科学发掘的有:龙井金谷早期遗存,珲春南团山早期遗存,和龙兴城早期遗存.此外,未经发掘的遗址还有:图们岐新村早期遗存,龙井大苏早期遗存,龙井三合邮局遗址,汪清复  相似文献   

11.
在1980年代的十年间,中国大陆的文学、艺术、电影、政治书写经历了一场河流话语的大爆发,这股“河流热”既记录了1980年代社会、文化、美学,以及政治征候与创伤,更彰显了后毛泽东时代民族理想主义冲动的社会—文化想象。这股“奔向大河“的冲动与书写尤其激励我们去追问与此相关的一连串问题。为了阐明这些问题,笔者提出“水缘诗学”(poetics of navigation)作为一种分析性概念来考察在海子、骆一禾及昌耀的抒情诗中对于民族河流认识学上的建构。与其把河流的景观仅仅视为象征物或待破译的文本,毋宁凸显河景的动态表现,以在窥探其隐藏于对民族河景重绘的史诗冲动。构成这一独特“大河漫游奇景”(excursive scenario)的实质在于运用过度抒情的热望来创造史诗,借由河流的幻想性形象,重绘后毛泽东时代的空间及地缘政治的民族身份。因此,他们所赞美的河与水的疗法以及神话诗性的力量,构成了1980年代的文化乌托邦主义的真正内容与欲求达成的深切焦虑。  相似文献   

12.
<正> 长江源远流长,如果从沱沱河的源头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算起,那么全长就有六千三百余公里,为我国内河之冠,在世界河流系列中也是屈指可数的。正因为如此,长江除有一个通称外,各河段又有其异名利别称,数量之多,也是别的河流所不及的。各河段命名的根据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取意于流经地区的自然特征。长江四川段通称“川江”,又因江津县附近河道弯曲而象形得;之“几江”之别名。为表现三峡风光之壮美,所以川江又有峡江的别称。长江进入江西段,同时汇九条支流,故曰“九江”。二是取之人文因素,有些异名是从古代的国名、州郡县名及其他名称移植或派生而来的。长江自宾昌以下至湖南城陵矶这一带原系汉代的荆江地区,故称荆江。九江之别称浔阳江的来历,就因为隋代曾在今九江市附近设置过浔阳郡,到唐代又改为浔阳县,往后人们就将这个郡县名移植为江河之名。安徽大通至马鞍山流程六百里,春秋时这一带属楚国管辖范围,所以称作“楚江”。下游江苏段因在隋代设有扬子津镇,加之扬州名声很大,这样人们就很自然地把这一段江面叫作扬子江。其另一别称京江也是如此而来  相似文献   

13.
楚河(Chu River)——《隋书》、《新唐书》称碎叶川或细叶川;《大唐西域记》作素叶水;《长春真人西游记》作吹没辇;《元秘史》作垂河。Chu的发音与汉语、藏语以及中亚其它许多民族的“河流”的发音近似,例如:汉语的“水”,土库曼语的“苏”、“恰依”,乌兹别克语的“赛”,阿拉伯语的“却”、“歇”等。故通常认为,“楚”的原义即为“河”。楚河位于今苏联哈萨克共和国东南部,发源于伊塞克湖北岸的孔格伊山,向东流至湖西端约六公里处折而向北,经过今托克马克市附近后,便接纳许多条发自吉尔吉斯山脉(旧称“亚历大山脉”)北麓的小河,再西北流经横贯吉尔吉斯草原南端的大沙漠地区,最终注入绍穆尔湖。今河流全长约1130公里。古代,该河  相似文献   

14.
伊比利亚人     
伊比利亚人是散居在西班牙半岛上的古代人。“伊比利亚人”是早年希腊航海家对居住在西班牙东海岸的居民的称呼,他们最初居住在伊比卢河附近(现在是西班牙的埃布罗河)。这条河流的名字本身就是巴斯克人的词语ibay—erri,即“河流之乡”。古希腊语中的伊比利亚是指包括东至法国罗纳一带的地域。在斯特雷波时代,伊比利亚是西班牙半岛希腊语通称。因而“伊比利亚人”一词通常是指半岛的居民,有时也指半岛居民中一部分。在西班牙,当这部分居民初次被希腊人和罗马人认识时,那里存在着许多分散的和各种各样的开化的部落,这些部落至少是由于种族外观的一致和相似的(但不是一致的)语言而  相似文献   

15.
他没有等到收回香港的那一天,但他的足迹却早已留在那块美丽的土地上19世纪40年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灾难极其深重的年代。1842年,在鸦片战争的炮火硝烟中,清政府被迫同入侵者英国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这年6月9日,在洋枪洋炮的威慑下,软弱的清政府又同英国签署了《拓展香港界地专条》。《专条》中,“拓展”的地界叫做“新界”。它的范围,九龙方面以深圳河为界,东起大鹏湾,西至深圳湾,南到南丫岛,还包括大小100多个岛屿。这比《南京条约》中割让香港的界址扩大了几乎100倍。《专条》规定,租界期限长达99年…  相似文献   

16.
自称tǎǎi43 don55“傣端”的白傣系一个跨中国、越南、老挝等国而居的傣族族群,该族群不信仰小乘佛教,有一套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主体分布在越南,国内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红河州金平县中越边境一带,老挝也有部分分布.白傣有自己的语言和传统的文字.白僚语亲属称谓是白傣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它与其他傣族族群的亲属称谓不尽相同,透过这些亲属称谓可以映射出白傣族群的亲属制度及基本婚姻形态.文章着重讨论白傣语的“九族”制亲属称谓系统,并对称谓中“对称与引称”“专称与通称”“敬称与谦称”“从属称与扩展称”等类型特征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试论夏部族河宗氏后裔的南徙与河伯、冰夷神话的重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汾河上游及黄河河套一带,是早期夏人繁衍之地,有名的河宗氏部族即生活于此。河宗氏部族的后裔沿黄河南徙,其中一支跋涉至渭水下游及黄河河曲一带,号称“河伯无夷”。这一地域本是川神冰夷( 无夷) 崇拜者的故居之地,也是川神冰夷( 无夷) 神话产生和流传地。“河伯无夷”作为符号形式,既体现着河宗氏后裔与川神崇拜者的融合,又意味着河神与川神的融合。它是含容着不同文化内涵的两组符号的重组。  相似文献   

18.
王婷 《山西老年》2012,(7):33-33
我们现在通常称纸币为钞票,其实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并不存在“钞票”这一称谓。在货币发展史上,纸币曾被称为交子、会子、关子、交钞、钱引、钞引、和宝钞等,“钞票”作为纸币的通称是晚清才流行起来的。  相似文献   

19.
宫殿,既是专制主义皇权的象征,又是我国古代文明的结晶。秦汉以来诸多史籍,都提出了秦汉以前贵贱同称宫殿,秦汉以后宫殿成为帝王专用的结论,然而对于古代宫殿怎样从通称变为专称的过程及有关情况,却少有具体说明。本文试作初步探讨。宫出现的时间是很早的,甚至在传说时代就有了,董仲舒说:“神农作宫邑于洛之阳”。而更早些的史书《世本》则说:“禹作宫”。传说时代当然不会建出高大的宫室,这里所说的宫,实际就是普通的住房,“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这里说的就是人类在穴居后,开始在地面上建筑住  相似文献   

20.
渤海诸城考     
唐代靺鞨,先秦称肃慎,汉晋称挹娄。公元六九八年,(革末)(革曷)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建立政权。公元七一三年,唐朝册封大祚荣为左饶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所部为忽汗州,令祚荣兼都督。从此去靺鞨号,专称渤海。大祚荣死后,子大武艺不断向外扩展势力,此后疆土很大,南与新罗以泥河(朝鲜龙兴江)为界,东临日本海,西至契丹,辖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之地。直到公元九二六年始为辽国所灭。在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与唐保持“朝贡”关系。渤海经常派人向唐朝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