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通过审视当下《生死场》研究中的女性主义立场 ,认为《生死场》是女性人文主义文本而不是女性主义文本。  相似文献   

2.
女性主义批评(Feminist Criticism)是当代西方文艺思潮之一,它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以女性形象、女性创作为切入点,构建女性文学传统,提倡女性主义的写作方式.然而,女性主义批评并不一定只能针对女性作家的创作.当运用女性主义的批评观点去解读现代作家张恨水的代表作品《啼笑因缘》时会发现,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形象,已经超前性地具有了女性主义批评中所谓“双性共体”的特质.作为一个男性作家,张恨水在作品中表现了对受到损害的女性的同情,并通过自己的审美价值判断开始思考中国女性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女性主义批评是当代西方文艺思潮之一。它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对男性文学歪曲妇女形象进行批判与拆解。女性主义批评以女性形象、女性创作为切入点,构建不同于男性的女性文学传统,颠覆男性中心主义传统对女性创作的误读,提倡一种女性主义写作方式。本文试图从男女作家对女性的写作角度,运用女性主义的批评观点去正确解读西方男作家笔下的女性意识观。  相似文献   

4.
很久以来人们把《简·爱》看作是激进的女性主义的典范之作.然而,女性主义批评家以其独特的视点,发现了在《简·爱》这部女性叙事文本中,传统叙事无以到达的彼岸叙述声音与女性观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从叙述声音的视角,借鉴叙事学和女性主义的相关理论,通过对《简·爱》的分析、解读,可以发现在19世纪男性权利话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背景之下,女性作家争取女性话语权,建构文本中女性话语权威的艰难和她们所做出的努力;虽然她们在写作中所要表达的观念受叙述者的声音限制,但是女性作家们所做的努力使女性赢得了在历史中言说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再返《生死场》--评刘禾《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禾的<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是"重写文学史"的重要篇章,其创新与偏颇之处都相当具有典型性,在"重返<生死场>"时又陷入了民族国家文学话语与女性主义话语的误区之中.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羚羊与秧鸡》表现出了对于生态女性主义的关注。本论文将立足于生态女性主义基本理论,着重分析这部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男性与女性、男性与自然、女性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用以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以求引起人们对于如何看待女性、以及女性与自然界之间的联系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声音"是当代女性主义者对作为大众媒介的文本进行研究的最热衷的话题。在《红楼梦》,一方面,男性作家曹雪芹使其文本中的女性发出她们的声音,极力使自己成为她们的完全的代言人。另一方面,在女性声音传播的背景和缝隙处,曹雪芹又不期然地进行着鲜明的男性观的传播。男性作家曹雪芹在《红楼梦》这样的文本中传播女性声音...  相似文献   

8.
海外学者刘禾的《文本、批评和民族国家文学》,在《浮出历史的地表》中引入"女性的眼睛"解读《生死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完全突破多年以来的传统权威阐释,从女权主义的角度进行了再解读。两种解读虽同在女性主义批评的视域之下,但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对这两种批评做比较分析,以期寻找出更为贴近作者萧红本意及《生死场》文本表达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综观欧美文学史,男性作家对女性命运的探索与表现,应该是女性主义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些男性作家的文本之中,不仅可以研究男人心目中的女性形象,而且可以梳理男性作家对女性意识的认知与表达进程,与女性作家类似,它是循着历史发展,从“女人气”到“女权主义”再到“女性”的渐进之路。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作家帕特里克·怀特的小说《树叶裙》讲述了海难余生的贵妇艾伦在野蛮的土著部落历经磨难,最终重返文明社会的故事.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树叶裙》,通过分析作品中男性时女性的压迫以及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和出路,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男女平等意识,最终建立一个男女平等、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现代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被称作女性主义先驱者,她通过书写女性来为女性及女性作家获得"声音"。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伍尔夫提出了"双性同体"的女性主义思想,并把它贯彻到小说《奥兰多》中。基于Susan S.Lanser的《虚构的权威》一书中提出的叙事模式,通过分析伍尔夫在《奥兰多》中采用作者型叙述与集体型叙述相结合的叙事模式,揭示其体现出的"双性同体"的女性主义思想和伍尔夫对女性作家遭受不平等待遇状况的讽刺。  相似文献   

12.
当代著名印第安女作家路易斯·厄德里克的小说《爱药》对男性人物和女性人物作了二元对立的刻画。男性多无视印第安文化传统,性格暴戾,结果全都成了生活的失败者;而女性人物对待生活的态度更为积极,对印第安传统也更为敬畏。从小说中的四位男性和三位女性人物身上,反映出作者的女性主义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13.
生态女性主义以生态批评为基础,把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运用到对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意识、社会平等公正、人与自然、两性关系等问题的探讨与研究上。英国小说家D.H.劳伦斯具有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他的代表作《虹》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揭示了女性与自然、女性与男性的密切关系,提出了一个重要主题,即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模式,实现两性平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4.
在《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亨利·詹姆斯通过男作家独有的女性意识和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群与前人迥异的人物形象。作家认真审视女性和男性,严肃地思考女性在父权社会中存在的价值。从女性主义视角看来,小说中有三类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在压抑和反压抑中追寻自我意识和主体存在";与之对立的是一位道貌岸然、口是心非的父权思想卫道士——奥斯蒙德。  相似文献   

15.
女性主义在国际关系中以提出"全球政治中的女性在何处"这个问题为起点,分为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激进主义和文化女性主义.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强调性和性别的区分;认为性别影响民族主义,女性是民族主义的发源,另一方面也反对民族主义政治.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也扩大了安全的内容,强调女性在变化世界中的安全.全球化使性别事务也全球化,女性主义为国际关系的研究提出独特的视角,增加了女性在国际关系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跨越双重障碍的还原--海男《女人传》、《男人传》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通过解读海男的两部相关文本《女人传》和《男人传》 ,指出海男的这一写作是一次跨越男性中心话语和女性主义的盲点的双重障碍 ,还原男性和女性以及两性关系本来面目的尝试。还不仅对中国的女性文学是极大的充实 ,也显露了女性作家思维的深邃以及女性文学的无穷潜力  相似文献   

17.
《末路狂花》是一部带有强烈女性主义色彩的电影.影片将时代特性与女性自我意识紧密结合,通过几位男性配角的烘托,刻画出在男权压迫下两位女性从依赖顺从到觉醒反抗、从争取人权到捍卫女权的英雄形象,展现了现代女性主义与传统男权的交锋,并引发我们对两性对立下女性情感需求、命运和出路等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女性哥特将性别与体裁有机地结合,是女性作家以哥特体裁为载体、以哥特因素为手段,探究父权制社会里女性的共性问题。20世纪美国南方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中篇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充满浓郁的哥特色彩,透视出作家处于萌芽状态的女权意识。本文结合女性主义视角对文本中的女性意识、性别身份、黑色幽默式的氛围和"家"的双重意义等女性哥特元素进行分析,探讨作品中蕴含着的对父权社会男性中心主义和性别二元对立的质疑和控诉。  相似文献   

19.
姚慧卿  朱顺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2):81-82,164
赛珍珠和萧红是不同国籍的作家,她们在大致相同的时间里发表了自己的代表作,用不同的文笔表现了旧中国女性的悲苦命运。本文从中国女性低下的社会地位、实际生活中的强者、以及生育过程的描写等方面对《大地》和《生死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金色笔记》被誉为20世纪的经典之作,国内外学者对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大多数的研究仅局限于从女性主义视角论证小说的女性主义意识,而少有从男性的视角对该小说进行评论.这里试从男女两种不同的视角——从男性视角剖析作者的女性主义意识,从女性视角剖析作者的非女性主义意识,以期为小说的阅读和欣赏提供一个全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