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CEPA协议的建立,为两地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开通了“直通车”。CEPA不同于目前WTO框架下的其他经济一体化形式,它是一个主权国家下的两个WTO平等成员之间的贸易安排。CEPA协议群是CEPA运作的法律依据,内地和香港的法律是CEPA运作的法律补充。目前,CEPA在运作进程中还存在一些法律问题,如在服务贸易方面存在欠缺、未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纳入其中、缺乏完善的争端解决机制等,这些都需要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CEPA中"服务提供者"定义与资格确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CEPA协议本身、协议与相关国际条约的比较、协议与两地原有法律的比较着手 ,明确协议对于“服务提供者”要求的形式标准以及如此规定的用意和目的 ,并通过法理分析 ,探讨国际条约与协议、两地原有法律与协议规定相冲突时的协调和解决 ,期望在实际中趋利避害 ,充分发挥CEPA在促进两地经贸联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CEPA作为一种新型的区域贸易安排,对促进内地与港澳经济发展有相当积极的作用。随着CEPA协议的进一步实施,越来越多的港澳产品与服务进入内地市场,由此带来的知识产权法律冲突问题也日益凸显。在解决内地与港澳地区知识产权法律冲突时,应坚持"一国两制"原则,内地与港澳地区经济整合和发展原则,以及优先适用内地与港澳地区共同参加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原则;解决上述法律冲突的最佳方式是三地协商制定一个区域知识产权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4.
《粤港合作框架协议》是我国内地省份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之间签署的首份综合性合作协议,是对《规划纲要》的具体落实和将CEPA协议推向纵深的有力之举。但从法理上分析,作为《框架协议》订立基础的《规划纲要》和CEPA协议目前在国内法上的法律性质和法律效力均不甚明确,使得《框架协议》自身的法律性质与效力的确定受到影响。为促进该协议目标的顺利实现,有必要完善相关立法,明确CEPA协议及《框架协议》相应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5.
粤港合作一直以来主要依据的是中央与香港、广东两地政府推行的经济发展政策,就连我国内地省份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之间签署的首份综合性合作协议———《粤港合作框架协议》这份操作性比较强的指导粤港深度合作的纲领性文件中,也未能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两地合作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的重要的法律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在于在通过完善立法赋予CEPA和《框架协议》相应的法律地位的基础上,并通过完善制订相关法律明确粤港深度合作的法律依据,为粤港深度合作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CEPA条件下内地与香港经贸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CEPA协议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结果,协议本身也体现着不断扩大开放的精神。本文回顾了CEPA扩大开放的进程,分析了CEPA协议开放性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对CEPA实施以来的效果进行了评估,最后提出了CEPA条件下内地与香港经贸关系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CEPA协议的深入实施,为我国内地与港澳之间进行医疗卫生方面的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契机。然而,目前CEPA框架下三地医疗卫生合作仍存在一定的法律障碍,要克服这些障碍应从四方面着手:一是完善CEPA关于"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规定,二是在区域合作中规范自由贸易与公共健康的关系,三是运用灵活的产权结构发展医疗服务,四是构建注重医疗专业特色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论香港和内地民商事判决承认与执行问题解决的观念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执行外地民商事判决法律制度来源于英国,香港回归祖国后,香港法律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一部分,完全纳入中国法律体系当中。在宪法统帅下,全国法律应和谐一致,避免和消除冲突。内地与香港实施CEPA协议,加速了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客观上要求实现判决自由流动问题。我们应站在更高更远角度,并具有创新精神,加强思考和探索两地区际判决承认与执行问题。  相似文献   

9.
CEPA模式对于中国区际法律冲突解决途径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EPA的签订,促进了大陆和香港的贸易自由化,加强了经贸联系。但对于CEPA的性质,学者们还存有争议。从国际私法的角度来说,CEPA是一国之内不同法域间的区际协议。这一区际协议的方式符合中国国情,适应了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特点和现状,为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解决模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内地与香港和澳门签订的<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的顺利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内地与港澳之间的经贸交流,促进了三地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发展.相比我国入世承诺而言,CEPA及其补充协议为港澳服务业提供了更为优惠的准入务件.然而,在实施CEPA协议过程中,内地与港澳旅游业的合作也非尽如人意,尤其是在内地方面还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譬如,CEPA对旅游业的贡献主要来自旅游者跨境消费行为,真正利用商业存在形式进入另一成员方境内进行商业行为的作用偏少,另外三地的旅游交流和合作仍处较低层次的水平等等.本文试图通过对WTO及CEPA队中旅游业开放承诺的分析,探讨内地与港澳旅游业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陈晓燕 《兰州学刊》2005,(5):163-166
CEPA作为中国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很多评论认为是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实质性开端.毋庸质疑,其签订对内地和香港两地经济的更进一步融合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CEPA签订至今,其性质仍备受争议、未有定论,这不能不说对于CEPA实效的发挥造成了严重的阻碍.本文在此,尝试通过对有关CEPA性质的争议进行甄别和分析,以求厘清和界定CEPA的性质,为CEPA更深入的发展扫清理论障碍.  相似文献   

12.
CEPA:实施效应、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EPA作为国家主体与其单独关税区间的特殊经贸安排,是在"一国两制"和WTO框架内发展内地与港澳经贸关系的制度性创新,标志着内地与港澳的经贸合作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CEPA签署实施四周年来,为内地与香港澳门带来了不同的区域效益和具体行业效应,而学术界对其背景、内容性质、发挥效应、问题及发展方向也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探讨,这些理论探讨为CEPA的深化拓展与三地经济进一步融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WTO与CEPA框架下粤港澳信息产业的区域竞争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一体化下的中国区域信息产业竞争与合作 ,尤其要注意解决好区际、国际竞争下的协作和多样化合作中的自我成长问题。加入WTO后内地与香港澳门地区的信息产业竞争和合作须遵守WTO有关信息产业的协议规定和有关承诺的内容 ,协议的实质是要在坚守一定的原则下加快市场开放 ,是以协议所规定的权利与责任义务对等的机制关系促进竞争与合作。有关内地与香港澳门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协议已经签署 ,对全球信息产业一体化下粤港澳信息产业合作与竞争力提高要作战略性分析与思考 ,包括在信息基础产业、信息产业组织、信息产业结构、产业信息技术进步等方面。要特别强调的是 ,实施CEPA ,重要的不是即期的“吹糠见米”效果 ,而是以此为契机构筑内地与港澳、粤港澳、华南与港澳经贸紧密合作与竞争的长期共荣的战略平台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一国两制”解决了祖国统一的大问题,那么CEPA则是试图解决“两制”情况下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如何进行市场经济的问题。CEPA作为一种获得潜在利益的制度安排,无论对港澳还是内地,都是一种“双赢”的制度安排,它表现出社会总福利增加的制度效应。同时,CEPA作为一种制度变迁,其实施的主体是政府,但不确定性和政府及其官员在认知上的缺欠,也会加大制度变迁的成本。  相似文献   

15.
经济民族主义是美国早期历史上对国家对外经济政策产生很大影响的思潮之一。美国在立国之初具备了产生经济民族主义的条件,开国先辈中一些代表人物具有经济民族主义倾向的思想,经济民族主义所体现出的基本精神在开国时代存在其合理性,这奠定了1812年后这一思潮高涨的基础。经济民族主义符合了美国当时利益的需要,逐步形成了对美国经济发展影响很大的保护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16.
关于山西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省三分之二县域经济发展主要依托煤炭.山西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决策者对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解和执行缺乏灵活性,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失去了几次大好的发展机遇.应摆脱资源对山西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束缚,跳出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巢臼,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山西省的经济结构调整.应本着有所不为有所为的原则,以追求区域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着力扶持好几个重点产业.  相似文献   

17.
简论西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跃 《学术探索》2003,(3):85-87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为西部带来机遇和挑战。如何发展科技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和探讨的问题。充分认识高职教育的作用 ,发挥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 ,走出一条适应西部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之路 ,对西部经济的腾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消费主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费主义,是指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也在不发达国家发现的一种文化态度、价值观念或生活方式。消费主义作为一种全球性文化、意识形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逐渐传入我国,对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消费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来化解消费主义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