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其竞争力也是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为了理性判断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竞争力所处的位置和存在问题,应设计一套产业结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与我国发达地区长江三角洲(上海、江苏、浙江)和珠江三角洲(广东)进行综合比较,寻找差距,进而提出相应改善对策,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产业投资分析——以重庆产业优化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结构的合理和优化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合理优化的产业结构的形成与产业投资结构密切相关。本文选取重庆市产业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重庆的产业结构和产业投资结构。从而提出重庆产业结构优化的框架和实现优化目标的产业投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云南省产业结构趋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采用区位基尼系数分析了云南省2006—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的总体情况,然后在云南省2010年19个行业的就业人数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区位熵灰色关联法对6个经济区的产业结构进行了测度。研究表明,云南省产业结构的地区分布同构性较强,各经济区内的行业分工不明显,未来应加强区域内各经济区之间的产业分工,以优化云南省产业结构,增强云南省参与国际合作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辽宁省产业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辽宁省产业关联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基于产业关联视角,指出辽宁省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三次产业之间关联度低,工业的发展不能有效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提出提高产业关联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区域资源整合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4-2014年的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和线性回归模型对湛江市港口物流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港口物流两大指标与湛江市 GDP 及三大产业的平均关联度均超过0.7,回归分析亦得到同样的结果,说明发展港口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有重要作用。优化湛江市产业结构,可以从做好临港产业发展规划,引导钢铁和石化产业集聚;完善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积极推进内陆无水港建设,拓宽内陆经济腹地;大力推进"保税物流中心"建设,推动区港联动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作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省,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过程在老工业地区转型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针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是多因素变量的特点,文中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计算了各产业就业人数、总就业人数与产业结构系数的灰色关联度,就计算结果分析了辽宁省1980-2009年间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变动与就业结构变动的关系,揭示了辽宁省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及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就业结构转变滞后于产业结构转变的事实,并提出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产业整合视角的合肥经济圈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体制转轨进程中,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同构,产业系统运行机制不畅,产业竞争力低下成为普遍现象,基于区域产业系统的整合具有重要意义.从三大经济圈发展实践看,产业的整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合肥城市圈发展壮大,需要通过产业整合与创新,提升区域专业化分工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  相似文献   

8.
城市发展需要各产业的协调发展,任何产业的过度发展都不利于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和整体发展。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过热态势,这一态势对城市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导致城市产业结构出现失衡、不利于建设和谐城市、不利于城市合理规划,同时也削弱了城市的整体竞争力,进而抑制城市化进程。对此,各方要采取有力措施调控房地产市场,实现房地产业与整体经济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对油气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改的基础上,构建了专门针对天然气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从规模实力、发展潜力、管理能力和外部环境4个方面将中国天然气产业同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挪威等国的天然气产业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天然气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弱,中国应当通过实施规模经济战略、重视管理创新等方式来提升天然气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新常态下如何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陕西西安的副中心城市户县为例,研究其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增量关系和因果关系,并测算户县国民经济中的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影响,由此提出陕西县域应在依托丝绸之路辐射条件的基础上,采取提升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及时转型发展特色产业、重视并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入、合理布局产业结构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与城镇化都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因此对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进行研究极其重要。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建立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沈阳经济区为例,通过Vensim软件对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进行仿真分析,给出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动力关系,为促进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以及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区域,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对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采用国研网的国际贸易研究及决策支持系统数据库提供的HS编码分类下的商品出口数据和各省市统计局系统的产业结构数据,采用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测量出口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匹配度,以出口商品区位商和产业区位商为依据识别优势产业,再依据匹配度和优势产业对长江经济带重点培育的五大产业集群建设提出建议。匹配度分析显示:除四川、贵州外,9省市出口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具有相关性,能够协调发展、互相促进。优势产业识别结果是,浙江和江西在打造纺织服装业集群,上海、湖北、重庆在打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集群,上海、江苏、重庆在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产业、家电产业集群上具有显著优势。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应推进产业和出口之间的互动发展,重视发挥各省市优势产业的作用,共建五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相似文献   

13.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是典型的空间异质区,区域内各省市基础设施、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技术水平等存在显著差异,物流竞争力水平极度不均衡,这导致长江经济带内部物流运行效率低、服务能力弱、转型升级困难等问题愈加明显,严重阻碍了长江经济带物流竞争力的全面提升。科学测度长江经济带物流竞争力,全面认识物流竞争力的空间格局演化,深入揭示其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对于探寻长江经济带物流竞争力的提升路径,促进区域物流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此背景,文章基于“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四个方面,结合物流产业的特点,构建了长江经济带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对2006—2018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物流竞争力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各省市物流竞争力的空间演化特征进行考察,并构建空间计量模型,从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政府干预和信息化水平等五个方面探究了各省市物流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物流竞争力差异明显,由下游至上游地区呈梯度递减格局;长江经济带各...  相似文献   

14.
市域交通可达性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区域整体及各市的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对于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运用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分析方法,研究2014年沈阳经济区各市交通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水平,得出区域整体处于初级协调状态,七个市域处于勉强协调以上,一个市域处于濒临失调状态的结论。区域发展中交通与经济两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很强,但市域间发展协调性差异明显,有的市交通发展没有充分发挥出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有的市经济发展没有充分带动交通发展。未来沈阳经济区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区的短板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以更好地促进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积极探索河南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是河南省实现新一轮发展、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是推进河南省经济转型的核心内容,三次产业只有不断优化协调,才能实现河南省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迈进。要改变河南省产业结构现状,就需要制定河南省产业结构中长期发展战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河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重庆与上海工业投资结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庆与上海,同是全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同是国家直辖市,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经济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老工业基地在改革调整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正向着现代工业基地迈进.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以重点行业为龙头,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但是,重庆与同处长江经济带的上海在工业效益等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两市在工业投资结构上还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论文论述了沈阳经济总量的发展现状:通过大项目建设促进了工业新骨架的构建,成功实现了推进工业向大规模调整升级和区域化集中发展两大战略转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沈阳经济总量与其他副省级城市的比较,从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方面入手,找出沈阳与副省级“第一集团”城市的差距。最后,从构建产业集群,提高沈阳的城市的竞争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突出发展旅游业等方面提出了沈阳市经济总量进入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集团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产业的发展有赖于构建完整的产业布局,更需要较高的城镇化水平作为其持续发展的载体,然而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弊端。基于沈阳经济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现状,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沈阳经济区产城融合程度评价体系,并为各类评价指标赋予权重,最终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沈阳经济区产城融合水平,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推动一体化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基于2012—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面板数据,运用基准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口集聚、产业结构与地区间经济差距三者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口集聚能显著缩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人口集聚对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存在以产业结构为门槛的双门槛效应:当产业结构越过相应门槛值,人口集聚对地区间经济差距的影响越大;人口集聚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渠道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研究结论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化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在发展中营造平衡”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