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孤儿作品的利用和数字图书馆建设密切相关,是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为了加强数字时代的文化竞争力和促进公共利益,很多国家都在积极制定孤儿作品的利用方案。我国第三次著作权法修改也增加了孤儿作品方案,但采取的中央授权许可模式并不适合数字图书馆大规模利用作品的现实需求。建议增加延伸性集体管理模式,在保证孤儿作品利用法律确定性的同时降低授权成本,实现数字图书馆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出发,对学术期刊独家授权协议产生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在独家授权协议弊端的基础上探索合作各方的共赢模式,以期为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为缩短论文出版时间,提高作者学术成果的认可、传播和利用价值,2010年11月24日,本刊已加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平台。从2011年起,凡向本刊投稿的作者,如无特别说明,均被默认为作者授权编辑部在本刊印刷出版前,可以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知网"(www.cnki.net)上优先数字出版。所谓优先数字出版,是指文章在正式按期次成册印刷出版前,在网络上以单篇论文为单  相似文献   

4.
<正>为缩短论文出版时间,提高作者学术成果的认可、传播和利用价值,2010年11月24日,本刊已加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平台。从2011年起,凡向本刊投稿的作者,如无特别说明,均被默认为作者授权编辑部在本刊印刷出版前,可以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知网"(www.cnki.net)上优先数字出版。  相似文献   

5.
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我国著作权授权机制的建立及实际运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同时,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技术管理措施的应用使私人授权模式得以发展。自媒体时代下,著作权人出现海量化,非职业化的特点,现有著作权集体管理机制已不能满足著作权人利益保护和广大使用者使用作品的需求的要求。但完善的著作集体管理制度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应分阶段、有重点的逐步完成,应该在完善使用费标准及利益分配制度,建立著作人、使用者、集体管理组织之间的互信的基础上,逐步消除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行政色彩,形成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建立适度竞争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数字化平台,,回应数字时代著作权主体多元化趋势,建立集体管理延伸制度。  相似文献   

6.
<正>为缩短论文出版时间,提高作者学术成果的认可、传播和利用价值,2010年1 1月24日,本刊已加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平台。从2011年起,凡向本刊投稿的作者,如无特别说明,均被默认为作者授权编辑部在本刊印刷出版前,可以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知网"(www.cnki.net)上优先数字出版。所谓优先数字出版,是指文章在正式按期次成册印刷出版前,在网络上以单篇论文为单位、以PDF文档的形式在线优先发表,通常比印刷出版提前几周或几个月。在线发表即被视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许可申请——授权的版权制度模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知识传播以及合理使用的需要。基于国外版权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结合中国实际构想并设计了一种数字版权自动许可——下载——收费补偿的模式,真正实现数字的版权的集中管理与自动授权许可,通过此制度与系统可以较好地协调数字版权人的私权利与互联网2.0体系下知识传播与共享之间的价值平衡。  相似文献   

8.
为缩短论文出版时间,提高作者学术成果的认可、传播和利用价值,2010年11月24日,本刊已加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平台。从2011年起,凡向本刊投稿的作者,如无特别说明,均被默认为作者授权编辑部在本刊印刷出版前,可以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知网”(WWW.cnki.net)上优先数字出版。  相似文献   

9.
对于网上信息资源的扩充来说 ,版权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快速发展的瓶颈。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 ,32 .6 %的被调查者经常查阅网上电子书籍 ,38.9%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网上的电子图书不能满足需要。日前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发布了其研发完成的数字版权管理系统 ,可望打通海量数字资源的版权瓶颈。通过该系统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中心将同每一个著作权人就其作品的网上使用权和使用费用达成协议 ,在将合法获得的数字资源进行加密后提供给用户。由于不同用户在使用该资源时所获得的许可证不同 ,因此杜绝了网上资源无限复…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期刊的优先数字出版是学术期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先数字出版是指通过数字传播媒介先于印刷版出版之前出版数字版定稿,其特征是快速出版和优先出版。目前在我国,由于优先数字出版并未得到和印刷版一样的广泛认可,因此其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障碍。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影视作品权利人权利被侵害案件不断增多,因为影视作品署名的多样性与授权关系的复杂性致使部分权利人的权利救济遇到很多的困惑,由此不断涌现新的法律适用问题。通过实践案例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演变,在影视作品部分权利人授权的情况下,在遇到作品被侵害时,权利人之一或被委托人可以就侵权行为主张经济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12.
版权保护制度受技术发展的影响极大。数字传播技术和因特网的广泛使用,打破了版权法的利益平衡,对版权法的主要概念以及版权人的相关经济权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中,作品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因而具有极强的、难以克服的外部经济效果,版权人排除他人对作品进行使用的成本极高。在网络环境中,网络作品的私有将变得非常困难,网络环境中版权制度的走向是,版权将变为一种公共权利,作品由政府提供将是惟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我国网络环境下著作权许可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著作权的许可使用是著作权行使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许可面临着重重障碍.著作权是一种私权.著作权的保护和限制,体现了著作权法的利益平衡精神.作品的使用一般应当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国外网络环境下存在着著作权集体管理、补偿金制度、知识共享等著作权许可途径,这些途径对我国有一定借鉴意义.鉴于我国现有的著作权许可途径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著作权法的基本精神出发,我国应当建立如下适应网络环境的著作权许可模式:以著作权集体管理为著作权许可的基本途径,同时也鼓励多样化的著作权许可途径,包括知识共享、补偿金、授权要约、超星模式等等.这些许可途径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数字、网络技术,尽量降低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主流学说认为,发行权以作品“有形”载体转让为前提,著作权法上不应成立“网络发行”,网络环境也不应适用发行权用尽。然而,这种源自欧洲的学说已为2012年欧盟法院UsedSoft案件明确抛弃。它既没有成文法依据,也不符合当今网络经济的发展趋势。发行权的核心特征在于作品原件或复制件的“所有权转让”,无关乎作品载体是有形还是无形。网络发行和网络传播虽有相似,但本质不同。网络传播限于作品内容,其受众只可在作品传播期间享受作品内容,此行为受信息网络传播权调整;而网络发行必然含有转让作品复制件所有权的意思表示,其受众可以通过取得复制件无限期地自主享受作品内容,此行为受发行权调整。而且,作品数字复制件经著作权人许可网络发行后,发行权也理应用尽。  相似文献   

15.
人工智能创作物具有模式化创作和综合性作品片段使用侵权的特点。在人工智能创作物著作权侵权认定中,适用实质性相似规则需要解决判断标准客观化问题,并且应当放宽认定标准。在合理使用规则适用中,需要考虑人工智能创作物转换性使用作品、跨类型使用作品、综合性作品片段使用量、使用作品片段质量及市场影响因素等问题。人工智能创作物著作权侵权诉讼可以采用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诉讼和共同诉讼模式。由此,可以使人工智能创作物著作权侵权问题得到合理认定和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16.
主要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发展及数字化作品的界定、数字化作品与著作权客体的创新、数字化作品创作中的著作权冲突和网络传输与数字化作品传播权等问题,指出我国应在扩大著作权保护客体、建立著作权集体管理体制、确认网络传输的公开传播权属性等方面予以创新,并充分关注著作权国际保护的基本趋势,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以增强我国著作权保护制度在数字化时代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全国首例“爬虫”入刑案表现出司法实践过度规制爬取公开数据行为的现象。司法实践以技术判断为主导,扩张适用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在立法规定以数据控制者的技术授权为依据认定爬取行为形式违法性的情况下,以数据的技术属性取代法律属性判断行为的法益侵害性,从而扩大本罪的适用范围。从法秩序统一原理和安全与发展并重的数据安全观来看,技术判断主导下的罪名扩张适用,不应成为刑法规制数据爬取行为的立场。相反,规制数据爬取行为应当坚守刑法谦抑性精神,将刑法规制手段的行使,限定在保护刑法已类型化规定的重要数据和维护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的范围内。其中,对于爬取刑法已类型化保护的公开作品数据行为,基于个案全部事实应受刑罚处罚的,应认定为侵犯著作权罪;对于爬取刑法未类型化规定的其他公开数据行为,不能适用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但在爬取公开数据行为扰乱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且应受刑罚处罚时,可认定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与著作权保护形成的专有领域相对而言的概念,公共领域保留的理念和原则在著作权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具有最终进入公共领域的性质,公共领域也是维系著作权法中利益平衡机制的重要保障。作品中不受保护的事实、题材即属于典型的公共领域和公共资源范畴,在著作权保护实践中应注意加以排除,以明确著作权保护的边界。我国著作权法在实施中应当在加强著作权保护的同时,注重维护公共领域保留原则,以更好地实现其立法宗旨。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著作权法难以满足对网络作品的保护,网络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在确定网络作品的法律属性基础上,从网络作品的自力保护和司法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完善我国网络作品著作权的法律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著作权法的利益平衡理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益平衡是现代著作权立法的基本精神,也是著作权法修改和著作权制度设计的指南。从著作权制度的历史看,在著作权法中确立利益平衡原则是一个渐进过程,著作权法在平衡作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方面是成功的。著作权法利益平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是适度的保护水平、追求著作权人的利益与公共利益间的平衡、确保公众对作品的适当接近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