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双面郎咸平     
夏英 《江海纵横》2005,(1):20-22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痛陈国企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流弊。引发了围绕国企产权改革的激烈论战,“郎旋风”引发的争论话题也突破了这一现象本身.触及对改革取向的反思。  相似文献   

2.
江苏海派经济学者在对主流经济学产权理论及其主张的实践效果进行科学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暂停 MBO、规范国企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国企职工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深化国企改革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产权明晰私有化论”、“产权明晰决定论”以及“产权明晰不对称论”三种观点的辨析,认为产权明晰不是搞私有化,不是国企改革成功唯一决定因素,用充分竞争取代产权明晰不是国企改革的根本出路,应当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跳出国企自身的框架范围去探讨国企产权制度和国企改革的思路,国企改革思路应是多元的、综合性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企改革已走过30多年历程,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产权结构的国有股“一股独大”、社会结构的政府“强权控制”、内部治理结构的“官本位”等问题依然影响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国企改革的根本不在于改革国企自身、而在于改革国企社会资本的政府中心地位,建立多元化的国企内部社会资本结构和多元合作型的外部社会资本结构,使国企在建立自己多元化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取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稀缺资源.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源管理》2011,(11):206-207
“人员流失”意味着企业成本支出,反过来说,“留人”则意味着节省成本,并能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员工流失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及常驻海外工作员工流失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避免驻海外工作员工流失率过高的管理措施,尤其是提出了以亲情留人、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激励留人及从源头控制留人的具体解决方案,另外还提出了减少海外员工离职对企业造成损害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学教师流失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宁夏中学教师流失严重,给宁夏贫困地区和薄弱中学的正常教学带来了诸多困难。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宁夏中学教师流失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教师流失的特点探寻引起中学教师流失的原因,针对中学教师流失对宁夏教育造成的后果,提出宁夏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其所属中学要树立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观念,稳定教师队伍,促进贫困地区及薄弱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产权明晰私有化论”、"产权明晰决定论”以及"产权明晰不对称论”三种观点的辨析,认为产权明晰不是搞私有化,不是国企改革成功唯一决定因素,用充分竞争取代产权明晰不是国企改革的根本出路.应当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跳出国企自身的框架范围去探讨国企产权制度改革和国企改革的思路,国企改革思路应是多元的、综合性的.  相似文献   

9.
国有资产转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败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国企改革的进程与结果。我们必须走出账面价值的认识误区,注重未来预期收益的“折现值”,走出资产流失的认识误区,注重资产流失与假资产流失之名行捣乱非流失资产转让之实的双重防范;走出否定国有资产转让的误区,充分意识因噎废食有可能拒一切转机于门外,而完善法规则可以亡羊补牢。  相似文献   

10.
国企脱困目标的实现 ,并不意味着国企改革目标的完成 ,正确地分析国企脱困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 ,对实现国企改革的终极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都是极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1.
技术企业人才流失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流失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存在,流失方向多为外资企业和跨国集团,有可能对企业发展构成致命威胁。工作报酬不合理,缺乏员工培训系统,组织文化建设落后,高素质人才的流动情结,道德风险问题,家庭问题,来自企业与员工双方的原因为无序流动推波助澜,也是合理控制员工流动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人文素养陶冶的效果是多方面的,音乐,可使雅俗共存于心;电影,可学会沙里淘金;诗文,可在关注生死爱恨友仇的永恒中浸泡清秀宁静与凝重的书生气质;书画,能在欣赏与习练中达到有序和谐平稳心境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13.
创新创效活动对企业青年素质提出新的要求,为其成长成才开辟新的途径,并提供重要保证。针对目前企业高素质青年人才数量不足,缺乏高层次带头人,尤其缺乏高新技术领域人才等问题,转变观念,把握特点规律,建立现代培训制度,建立大胆选拔青年人才的竞争、激励与量才使用机制,是发展深化创新创效活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李觏是北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他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看到了人才问题的重要性,对当时社会在人才取用、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的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在吸收中国古代传统人才思想的基础上,他论述了“守国在政,行政在人”的人才观和以重德、效实为特征的人才标准,并提出了兴学设教以培养人才的主张,多途并行以选拔人才的建议,以及量才制宜以任用人才,严格考核、实行赏罚以管理人才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从“潜”人才到“显”人才的过程,是共青团开发企业青年人力资源的定位所在。共青团在服务青年这一极的过程中,要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帮助青年全面提高业务潜质和处世素质;而在服务企业党委、行政及相关职能部门这一极的过程中,则要帮助企业建立高效的人力资源立体管理模式,不断拓宽用才渠道,大力推荐青年人才走上重要岗位;从而达到重新确立共青团的威信与影响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苏州市人才在量上保持着攀升态势,高层次人才需求不断增长,人才政策也逐步完善,但存在着结构相对失衡,缺乏高科技创新复合型人才的问题;人才投资效益不太明显,缺乏投资的动力和力度;人才市场的主动性和服务意识不够,缺乏统一开放的人才大市场。人才引进力度和创新度相对薄弱,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均有待改善。目前应当重视优化人才结构,完善人才投资,强化人才市场,为高科技人才提供切实的平台,强化人才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7.
应从观念和行动上把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看做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由此出发,民族地区青年人才的培训必须加强普及性,注重针对性、坚持实践性、确保经常性;以创业教育,创业技能提高、创业精神示范等方式,重点培养青年的创业精神;同时,着力于全方位建设包括学习培育、选拔、服务、奖励、约束,宣传机制在内的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时代出版业人才资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出版事业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具有何种素质的人才、建立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机制,是我们出版部门所要探讨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论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培养和选用优秀青年人才对我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战略意义,以及要确立的人才目标和方法等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试论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成因及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企业资产流失问题相当严重 ,必须采取法律对策 ,强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 ,制止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