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和”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它是一种精神价值与审美智慧,是道器合一的精神范畴。中和智慧源于先秦时代的哲学,缘于对天地自然与社会人事的思考,并且形成了思想理念与处理问题的智慧和方法,萌生了中和为美的思想观念。“中和”不仅将“天和”视为“人和”的决定因素,而且将文的和谐与人际和谐联系起来,天、人、文三者互相作用,构建起一个循环往复的系统。在不同时期社会思潮与学术风气的影响下,“中和”的意蕴不断得到深化,从思辨的哲学推论逐渐与艺术实践融为一体。在艺术创作方法与技巧中,“中和”表现为变动相合、和而不同、以一总万、“大和”境界的观念体系,孕育了“中和”的审美智慧和人格精神,是我们今天尤其需要探讨与汲取的中国美学上的精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社会心理学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十分流行,并且从心理学的角度为反动的资产阶级社会学提供理论根据,而人格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期我们译载两篇有关这方面的文章,供读者批判参考。柏托西在“近代人格心理学中的‘自我’”一文中对各派心理学家在“人格”和“自我”问题上的“理论”作了评述。尽管各家对“人格”和“人格的核心”——“自我”的说法并不一致,但都是强调个性,强调以个人为中心的人格发展,只谈人的心理特征、心理因素,而抹煞人的阶级性,其实质在于宣扬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极端自私性。从奥尔波特的“彼德·柏托西:哲学家兼心理学家”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柏托西同其他资产阶级心理学家一样,也是把“人格”和“自我”等同起来,并且鼓吹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共同研究所谓“人的整体”,企图把人的社会阶级关系归结为心理关系。  相似文献   

3.
“人格”是现代用语中一个与人相关的且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 ,这不仅是因为人格一词有着含义广、引伸意义多的特点 ,而且是因为人格一词直接表征着人之为人的根本意义与价值之所在。如果人的价值生命是人成为人的标志 ,那么人格便是人的价值的现实实现。人格作为人的“现实” ,它是人的身心与行为相统一的“存在统一体”。身心与行为相统一意味着 ,作为人格主体的人 ,是具有真、善、美、知、情、意的综合体 ,人在实施自己的行动时 ,“往往会表现出智慧的迸发 ,道德的判断与审美的追求”[1 ] 。所以 ,人格不单单是一种外在的行动 ,而且是体现…  相似文献   

4.
试论人格研究的中国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格研究的中国化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只有中国特色的人格理论才能较好地解释、预测和干预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人格理论的发展、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现实对人格研究的需求决定了人格研究必须中国化;人格研究的中国化可以从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等方面进行;在研究方法上应坚持辩证唯物论的指导思想,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相结合,多元研究取向和多种研究方法并存.  相似文献   

5.
人格特质词汇学的美学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汇分析是人格心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本研究所收集的人格特质描述语词、特质单元的归类命名、维度的划分等,与美学中关于美丑的描述语,美的优美、壮美、悲剧、喜剧等风格范畴分类等,有着高度关联与类似性.西方人格特质研究的代表人物奥尔波特、卡特尔、艾森克以及"大五人格"等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和当代中国本土人格心理学者杨国枢、杨中芳、王登峰、黄希庭等的研究,都或明或暗地显示了这样的特性.大五的普适性、简洁性和宽广的包容性.体现了多样统一的最高美学原则.中西方比较总的来看,人类对人格持有几乎相同的扬美抑丑倾向,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人性本善或本恶的伦理学与哲学命题.按照美的范畴对人格术语归类和释义,不失为人格语词分析的一个可取角度.对人格语词分析的美学审视,开启了人格心理学及其方法的新视野;为心理学、美学和更多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参考;也为人格审美教育提供了可行而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从目前国内文艺心理学研究和教学的情况看,一方面,西方当代心理学理论,如精神分析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格式塔理论等“新”的观点和方法,已渗透到我们的文艺心理学领域中来;另一方面,在此领域,旧的方法论和旧的理论范型,如经验主义、元素主义、联想主义等观点,仍被很多人当成唯一的“心理学”的东西加以介绍和运用。对此,笔者提出应以整体分析的方法,以“人格”为中介,重建我们的文艺心理学理论。并指出要特别注意文艺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本文还对人格心理学与文艺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新的文艺心理学的特点以及认识论、方法论的意义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  相似文献   

7.
艺术家人格的类型学分析述评徐挥美国著名文艺理论家韦勒克,在其《文学理论》中阐明了这样一个观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把作家当做类型和个体来研究”,应该是文学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站在客观的、学术史的立场所做出的公正的论述。而换一种立场,从新批评派的文...  相似文献   

8.
人文关怀和人文教育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在儒家看来,“人文”的价值指向就是塑造文明的人和文明社会,其基础和核心乃是“理想人格”的塑育。“理想人格”是儒家所设计的人生目标,也是儒家的教育目标。儒家先师通过对“理想人格”内涵及其实现过程(方式)的揭示,阐明了其基本教育思想,其中涵蕴着丰富而深邃的教育智慧,在诸多方面与现代教育思想享有共同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道德经》中的积极人格与美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心理学研究了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和卓越六种美德,包括了二十四种积极人格.而这六种美德和二十四种人格中的一些早在几千年前就存在于中国文化和思想体系中了.文章仅以<道德经>为例,探讨<道德经>中这些美德和人格理论.拟将这一新兴学科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智慧联系起来,既是为了本土化的需要,也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研究这门学科,以此达到对它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恽代英是我党早期创新人才的代表。本文从人格心理学的视角,运用个案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心理历史学研究等方法,对恽代英进行创新人格探析,既是创新研究的深化也是对恽代英研究的拓展。恽代英在品德、意志、智慧三方面构成了“金三角”人格模型,形成了其独特的创新人格,这与其在早年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熏陶,胸怀“利社会、利国家、利天下”的崇高理想信念,注重自我修养、自主学习,身体力行、勤于实践等因素是分不开的。对恽代英成长历程的分析,为当今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在心理学史上历来有一个未解决好的问题,就是人格与心理过程的关系,长期以来许多心理学家试图把人格与心理过程综合起来,但最终结果都不能令人满意。 1949年美国心理学年会上举行了“知觉的个人和社会因素”的专题座谈会,针对心理学研究者在知觉研究中忽视产生知觉作用的人的现象,知觉心理学家提出了挑战性的问题:“知觉理论中知觉者在哪里?”与此同时,人格心理学家也用类似的口气说:“人格理论中知觉在哪里?”至此人格与心理过程的关系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了。威特金等人从长期  相似文献   

12.
马斯洛“自我实现”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实现”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命题。研究它的实质,对于我们客观地评价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自我实现”概念的历史渊源入手,通过分析马斯洛几本著作中“自我实现”概念的意义,探讨了马斯洛“自我实现”的实质。认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实质上是指潜在人性的一种自然显露和现实化过程,是理想人格的完善,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是人发展的根本动力、途径和目标,是自我意识和人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的“传”乃“释经”之意,后来“传”“记”两字连词,指的是叙述个人生平行事始末的人物传,在更多方面属于“史”的范畴。西方的“传记”一词由希腊文bios派生,具有生平或生活(life)的意思,指的是关于某一个人生平的作品,更多的时候也被认为属于历史的范畴。中国现代的“传记文学”概念则来自英语biographicalliterature,其作品指的应是以历史或现实中具体的人物为传主,以纪实为主要表现手段,集中叙述其生平,或相对完整的一段生活历程的文学作品。传记文学作品大致分为自传与他传两大类,普通的回忆录、访问记、印象记、日记、书信等,一般只可称为传记资料或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14.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文气说”以“气”论文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本文论述了“气”从哲学范畴到文论范畴的演变,并从创作主体、创作功能和创作风格三个方面对“文气说”细加辨析。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关于范畴的表达论问题,有的语法著作已有论述,如吕叔湘先生的《中国文法要略》,而从语体的角度研究表达的目前还不是很多。本文从语体表达的角度,选择“时间”范畴,从(一)时间词语的特点及其选择,(二)时间的形象化表达,(三)时间表达的语法形式特点这三个方面,探讨了文艺语体“时间”范畴的表达特点,以做为语体表达论研究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16.
积极人格理论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人格理论反思和批判了传统人格心理学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认为人格形成过程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影响。目前,积极人格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解释风格理论和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等。解释风格理论可以尝试让人们通过改变归因方式或增进积极体验来转变一个人的解释风格,并帮助其形成乐观型解释风格。而积极人格理论倡导人格心理学研究应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积极的心理品质和美德上,不仅要注重人格特质的研究,还要关注问题人格的矫正及健康人格的培养,以提升人类的生活幸福感,促进全人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略谈新文风     
一新文风的形成和发展文风通常指文章的作风、风格。文章的作风、风格、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所以谈文风又往往偏重在文章的语言风格方面。按照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解,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因此语言风格又联系着人,联系着人的思想。所谓“风格即人”,“文如其人”,正是这个意思。人是属于一定阶级的,人们写文章就离不开自己的立埸观点;文章又是反映时代  相似文献   

18.
在先秦哲学思想中天人关系可以总括为天人合一观和天人相分观。天人合一观包括天人感应、天人合德、顺应自然。这种观点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属于精神活动范畴,其特点是和谐,共同之点是“顺天”。天人相分观是天人合一观的对立和补充,认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后于物质生产范畴,其特点是斗争,实质是“制天”。天人关系在中国哲学史上是最基本的思想模式。“天”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思想家和不同的哲学派别使用“天”这个概念时,具有不同的内涵,主要有两个含意:(1)、“人格神”;(2)、“自然”。故此天人关…  相似文献   

19.
管理心理学的最初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初期,主要理论基础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长期以来,心理学一直从属于哲学的范畴,至到1897年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管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在于人的心理现象,管理心理学则着重研究人的行为规律。 一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管理心理学又称行为管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用管理学、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伦理学等科学原理,以研究人的心理行为、人际关系和人的积极性为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的新兴科学。具体讲,管理心理  相似文献   

20.
实践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也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方式。从以实践为本体的实践美学的角度对审美人格进行全面的审视,有助于我们打破以往单纯从美育这一单一的维度研究审美人格的局面,以推进审美人格研究向纵深发展。从实践美学的视野审视审美人格可以看出,审美人格不仅属于人自身生产的范畴,而且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物态化;与此同时,审美人格也属于美学的基本问题,其与美、美感、艺术一起构成美学完整的问题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