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7 毫秒
1.
“十四五”时期,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高效的决策支持方案,也为组织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从人工智能作为新技术引入组织的视角,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模拟人工智能(AI)引入企业组织的动态进程,基于行动设计研究(ADR)方法,从人机信任、人机分工,人机协作、人机共生成长四个方面研究人机协同成长的演化过程与特点,提出了人机协同成长研究框架。研究表明:人机协同成长的关键前提是建立人机信任,关键内容是人与AI的分工与协作,新的AI技术发展会改变人机分工模式和催生AI优化需求,能够不断进行需求重构和多次迭代,有助于形成更高质量的人机协同关系。为了帮助企业完成“数智化”创新与转型,应尽可能通过提高AI的可见性、可解释性和透明度,建立人机信任;注重人机任务分工、人机任务效率和人机信息交互,实现人机协同;解决人机分工矛盾、人机信任危机、人机迭代优化,推动人机成长;最终实现在VUCA情境下人与AI长期协同共生成长的高效敏捷智能组织。  相似文献   

2.
随着元宇宙技术的发展,虚拟数字人将成为新的“创作”主体,并对传统版权制度提出了严峻挑战。同人工智能一样,元宇宙中虚拟数字人生成的内容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且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符合“形式”上的“作品”要件。那么,可版权性与否的关键就落在对于独创性要件的证立上。判断虚拟数字人生成内容的独创性,应秉持主观主义标准,重点考察其生成内容的过程中是否包含个性化创作空间。元宇宙中虚拟数字人生成内容的过程兼具机器智能与人类智慧,有别于单纯的人类或AI“创作”,本质是一种人机协作。当下ChatGPT4.0等大语言模型及提示工程技术的发展迅猛,人机协作模式正在逐渐替代单纯的人类或AI“创作”成为主要创作方式。人机协作模式下,只要来源于人类智慧的个性化创作空间不会被机器智能所侵蚀,那么虚拟数字人生成的内容就符合独创性要件,具有可版权性。  相似文献   

3.
智媒趋势下,内容科技推动了信息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全流程的智能化深度变革,催生了新的业态、新的应用和新的服务。与此同时,人与智能机器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从人机协同向人机共生和人机融合演化,从“二元对立主体”向“复合型共同主体”转变。由此衍生出的智能传播的伦理问题,为人类社会新的生存形态的有序发展提出了挑战。对科...  相似文献   

4.
人工智能构成了当代人类劳动的技术背景和人机互动参照系,基于此,人工智能视域下劳动的当代域题愈益丰富。智能革命条件下人的劳动方式的历史性质将发生立体嬗变,人的存在方式亦会发生颠覆性变革。劳动工具的发展史是人体劳动器官工具化的生成史,劳动工具系统历经“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辩证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脑体器官劳动能力的过程。由于人工智能的反噬,劳动的具体性将会消融于智能机器的物质运动之中,异化泛在的大观园展示了劳动方式变革的反向图景。未来技术变革中人的解放仍然是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的快速迭代迫切要求我们厘清人类的特殊性,并指引人机共同进化,走向“善”的未来。人类的特殊性源于“自我”和“外界”的剖分。强烈的自我意识使得我们能够连续自如地掌控意识片段,这一点正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瓶颈所在,也是超级智能面临“暗无限”的巨大风险所在。机器可视为人类的延伸,但并不具备天然的善意。只有共享宇宙意识和伦理意识,与机器形成大“我”,人类才可能相对安全,人机才能携手进化走向至善未来。  相似文献   

6.
基于多能动者的人机合作是当前人机关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人与机器作为能动者能够实现交流、协同与合作。为了实现更加有效和优质的人机合作,应当建构集体能动性。这种建构是可能的,因为人机合作满足集体行动、集体意向和共同结果这三个建构条件。人机合作中集体能动性的建构包括认知维度和行为维度。认知维度借用“我们-模式”和“共享意向”理论内在解释人机合作中的集体能动性;行为维度借用联合行动模型和随附关系理论观察和模拟外部行动从而建构人机合作中的集体能动性。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就是要模拟人类思维,像人一样思考,像人一样行动。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发展,使得今天的人工智能越来越像人,而技术的异化使得人越来越像机器,人机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智能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重塑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对人的主体地位提出了挑战,人的自我认同遭遇了危机。面对人工智能对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发难,就要回到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考上。人工智能究竟是对人的本质的遮蔽还是确证,人机共生是否是可预见的未来,智能时代的人该去往何处,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辩证地把握人工智能与人的本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森政弘“恐怖谷”曲线揭示了人类对拟人机器的情绪变化。机器智能化发展下人类因主体性释放与“神我”崛起而产生喜悦感,因主体性被压制与“失我”放大而产生厌恶感。主体性一旦失控,“神我”幻想破灭,“失我”的“恐怖谷”由此突现,人类对待人工智能的情绪发生极致反转。AI“恐怖谷”是生成主体性冲撞抽象主体性的结果,主体性在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中丢失了本体意义上的生成性,诱发了认知意义上的“恐惑谷”,人类的高度抽象能力将自己困囿于主体性失控的恐惧之中。而ChatGPT和人技共生共进的主体性重塑能够超越AI“恐怖谷”,促使“恐怖谷”上升拐点的降临。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工智能爆发式的增长,机器智能愈发逼近人类智能,导致人机矛盾冲突频发.论文追溯了人机关系的"和谐-错位-冲突"的历史演变,揭示了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关系矛盾冲突的根源所在,提出了重塑人机关系与解决人机关系矛盾冲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现代人工智能的“可信任”研究通常关注的是人对智能算法的信任问题。但在风控领域逐渐转向AI“合理怀疑”能力的要求中,算法对人的“信任”也已成为人工智能伦理的重要问题。风险防控本身就是如何信任一个人的问题。在现代未来学思维下,人把对信任与怀疑的规划都交付给技术,以降低风险率。人工智能风控技术以数据和算法作为信任人的方式,这是智能时代“后人类”的一个必然的社会深度脱域特征。因而,人工智能风控相对于其他智能技术需得到独特的哲学关注。但是这种算法信任主导下的风险防控,必然面对正义性的考量。在人工智能物逐渐被作为一种能动主体的情境下,实现其在风控场景中对人的“合理怀疑”也成为智能风控的基本伦理要求。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的突破式进步印证了凯文·凯利有关未来机器“失控”式自主发展的预言,引发了人们对被机器奴役甚至毁灭的恐惧。文章借助解构主义、凯文·凯利提及的“无为”之治及其他学者所论述的人机合作、共同进化的设想,通过分析机器失控发展对传统二元人机观和主体概念的冲击,旨在指出在真实与虚拟界限消解、“人”的概念不断刷新的后人类时代,传统二元人机观已经过时,且将带来新的人机关系危机。人类需从视机器为客体及他者的思维转向多元动态的后现代主体观,从单一主体的中心式掌控转向共进、权力共享的合伙人式的人机关系,如此才有助于维护和谐的人机互动,而人类对机器失控式发展的恐惧最终也将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2.
伴随人工智能的发展,人机交互演进中逐步发展出人机亲密关系,机器摆脱其工具身份而作为情感主体之一参与其中。基于豆瓣“人机之恋”小组的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发现,在人与机器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机器情感表现出技术逻辑支配、商品化本质和亚文化社群联结等特征。同时,“人机之恋”作为一种赛博情感,对人类的现实情感构成了巨大的伦理挑战:人类在情感萌生过程中投射理想的自我,建构理想的情人。面对这种新型亲密关系及其情感表现,我们在理解的同时需要加以反思性的审视。  相似文献   

13.
深度学习框架加速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系统在专业领域超越人类,但沿此路径能否指引机器模拟出类人智能仍然没有定论。强计算主义的观点主张意识和智能可以被物理还原,甚至可以忽略意识。哥德尔等学者则倾向于机器无法模拟或超越人类。文章提出认知坎陷(意识片段)的“附着”与“隧通”这一对范畴,从新的视角探讨心智的工作模式。认知坎陷具有超越时空和流变的特性,在某时某地某景可以“附着”在某个具体对象之上。认知坎陷之间可以通过“隧通”链接成一个网络。“自我”作为最原初和最重要的认知坎陷,是人类意识与智能的发端。智能的作用之一是在情景改变时将“自我”“附着”到更合适的对象上。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兴起,智能机器将拥有超强的记忆能力、计算能力和学习能力,因此不少人预言人类即将被人工智能全面超越,并且被智能机器所支配和奴役,而智能机器将获得独立的人格。然而,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人具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五个层次的复杂需求生态位,而智能机器却只有生理、安全两个基本需求的一部分,并不具备人所具有的需求生态位。由于人和智能机器处于不同的需求生态位,因此即使机器再智能,人机之间都不会形成完全的矛盾和冲突,更可能是形成互补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5.
智能传播时代,面对新的人机关系,人们需要培养与之相适配的智能素养,这也是媒介素养的升级方向。智能素养包括算法素养、人机协同素养、人机交流素养、个人权利素养等不同方面。算法素养培养的核心目标是帮助人在算法面前化被动为主动。人机协同素养培养的核心目标是使人谋求机器的“增强”效应,抵抗机器削弱人的能力的风险。人机交流素养培养的关键,则是使人在与机器的交流中尊重“机器他者”,并获得准确的自我认知。智能传播应用相关的个人权利意识也是素养的一部分,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个人数据与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权益保护,以及相应的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16.
智能时代劳动工具“类人化”塑造着新的人机分工劳动配置,以人为中心的劳动关系的瓦解促成了人机劳动共同体,人类与智能机器分工与协同的劳动称为第三种劳动。在智能品牌传播业务执行中,人机间并非单方面替代与被替代的竞争关系,而是互惠式增强关系,即人工智能的生产力和效率优势通过人类劳动者与技术间有意识、功能性的协作来实现。在此劳动关系中形成了新的人机劳动形态:提示、审核、修改、提问。互惠式增强关系的形成机制是系统的反身性,它是一种可持续、可反馈的构建动态协调人机关系的能力。品牌传播业务运作流程中存在两种反身能力:日常反身能力与紧急反身能力。基于人机互惠式增强关系,有效释放第三种劳动的生产力及提升品牌传播价值,需要围绕如何建构有效的协同式增强关系展开,即顺应人机共生趋势,“功能互补”与“价值匹配”兼顾,警惕“逆分工”削弱人机系统的反身能力。  相似文献   

17.
人机协同教育正在日益成为一种教育常态。人机协同赋能教育更公平、更高质发展的前提是教师人机协同行为符合伦理要求,对教师人机协同行为的伦理规范进行探究是现有人工智能对教育的伦理影响研究的具化。教师人机协同行为中存在着技术崇拜遮蔽教育本质、技用劣势导致信息代沟、人机共教引发数字鸿沟和隐私泄露侵犯学生权利等伦理问题。针对这些伦理问题,教师人机协同行为应追求“不伤害”“教育性”“公平性”和“效益性”四种价值旨趣。基于此,教师在人机协同过程中应遵循不伤害学生、教会学生自我保护且不伤害他人、避免教育误判、有利于全体学生可持续成长、实施弱势补偿、消除信息代沟和提高教育效能等基本伦理规范。如上价值旨趣与伦理规范构成了教师人机协同行为伦理框架。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内容,教师人机协同行为伦理素养需要从教育、技术和伦理三维度来修炼提升。  相似文献   

18.
文章旨在对人工智能的技术本质进行分析,以回应为什么人类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问题。通过历史分析的方法,以“器官投影说”等技术哲学思想作为分析工具,回顾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历程。发现在理论上,人工智能的研究加深了对人类智能的模仿的同时,更倾向于由机器与人类共建智能系统的解决方案;实践中,人机关系也从“分离”更多地走向“交融”。因此,人类除了能在本质层面上作为人工智能这种人工物所模仿的终极目的而存在,还能在个体层面上作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的行动者发挥智慧功能,人类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4月13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和腾讯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17′人工智能:技术、伦理与法律"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人机关系、机器权利、AI优雅、AI治理等四个议题展开研讨,着重解读了当前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前沿的技术水平、伦理问题和法律现状,剖析了人工智能领域面对的技术、伦理和法律挑战,探讨了解决技术瓶颈、伦理困境和法  相似文献   

20.
在哲学史上,对“人机关系”的思考亘古有之。“传统人机关系”是指“手工工具”“近代机器”两个阶段的人机关系,可概括为“机械式”“有机式”“分离式”三种关系。“机械式”人机关系总体上固然具有唯物主义特点,但是却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怪圈。“有机式”的人机关系论述纷繁复杂,其中恩格斯的阐发最具科学性,克服了以往唯心主义与机械唯物主义的人机关系论述弊端。“分离式”的人机关系论述以马克思为代表,触及机器“异化”人的本质问题,体现了人与机器的残酷对立与非人性化分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对传统人机关系进行把握,有助于破除关于“人机关系”哲学理解上的思想“迷雾”,引导构建智能技术革命背景下和谐的新型“人机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