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校后勤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后勤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实现社会化.为此,就要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进行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并大力发展高校后勤产业.  相似文献   

2.
医院后勤工作粗放型管理模式和封闭型福利供给模式亟待改革。改革方向是服务社会化 ,措施是改革用人制度 ,激活人才潜能 ;改革分配制度 ,调动积极性 ;改革经营管理模式 ,实现医院后勤体制重组 ;遵循市场规律 ,积极引进市场竞争 ;强化医院后勤服务保障意识 ,确保服务社会化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难点和关键所在,也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基础。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体现了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各项社会事业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改革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实现改革总目标的核心问题。这需要我们反思改革逻辑,挖掘改革动力,总结改革经验。中国改革取得成功是各种动力形成历史合力的结果,在这些动力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核心动力,人民群众是主体动力,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是中国改革的科学方法。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党的领导居于主导地位,发挥统领作用;人民群众的动力居于基础地位,具有最终意义;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是二者发挥作用、增强成效的科学方法。总结中国改革可以得出以下经验:制度改革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制度建设要与意识形态相适应;制度改革要遵循国家与各主体利益关系相协调原则;各种制度改革相协调并在不同时期有重点推进。  相似文献   

5.
具体论述了我国改革开放坚持市场取向的过程:农村改革是市场取向的起点;企业改革是市场取向的中心环节;实施对外开放是市场取向的路径;经济改革的方向是发展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由于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6.
稳定和改革具有统一性,稳定是深化改革的前提;改革是巩固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的途径。稳定和改革又具有对立性,稳定对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具有制约性;改革容易引起不稳定,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不稳定。要正确处理稳定和改革的对立统一关系,必须注意保持改革中的稳定性,保持改革中的方向性、渐进性、可控性和有序性;同时采取多种方法,积极消除改革中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7.
“发展·改革·稳定”与“四个坚持”的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心思想.在“发展·改革·稳定”这三位中,“发展”是整个思想理论体系的核心,它是三位中的第一阶段,发展是目的、是中心;“改革”是“发展”的手段、途径和方法,它是三位中的第二阶段;“稳定”是在中国“发展”、“改革”的前提、条件和保证,更是在中国“发展”、“改革”的目标和归宿,它是三位中的第三阶段.“发展·改革·稳定”是同一层次的三个不同阶段的概念,而“四个坚持”是决定“发展·改革·稳定”的发展方向、根本性质和终极目标.“发展·改革·稳定”这三位必须寓于“四个坚持”这一本体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建设高水平大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人事制度改革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其最终目的是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目前 ,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落后于教学、科研体制的改革。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突破口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途径是继续强化编制管理 ,提高学校的用人效益 ;继续深化用人制度改革 ,形成一种压力 ,建立竞争机制 ;继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形成一种动力 ,建立激励机制 ;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考核制度 ,形成一种约束力 ,建立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企业改革、管理与发展三者的密切关系。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是改善企业管理的杠杆;发展是企业改革与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企业经营的中心环节;企业管理巩固、改善和发展改革成果,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准确地把握历史机遇,扣紧社会变革的时代脉搏,正确抓住改革的策略选择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重要原因。这种正确的改革策略是:农业是基础、经济改革从农村突破;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经济改革循序渐进、政策连续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依靠科技和教育  相似文献   

11.
战后从肯尼迪到奥巴马的持续性改革是20世纪初进步主义改革和30年代新政改革以来美国的第三次改革浪潮。这一改革浪潮主要由“伟大社会”改革、持续性教育改革和奥巴马的医保改革构成。在社会不同利益群体阅实现公平与正义是改革不变的主题。改革的结果是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社会的重构,在种族、性别、环境等领域长期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得到了有效缓和,社会和谐度明显增强。战后美国改革的社会建设功能对今日中国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司法体制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以及建设法治国家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通过对司法体制改革与诸种改革相邻关系的逐一考察和综合分析,把握各种改革相互依存、互动互济、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结,我们才能深刻理解司法体制改革的科学内涵,寻求司法体制改革的科学定位与功能。  相似文献   

13.
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静态定位与动态平衡、集权与分权的平衡以及事权与财权的划分是高等教育分权改革过程中需要认真探讨的一般性问题。高等教育分权改革是一项制度创新工程,但又难以回避路径依赖的影响,这就决定了改革不存在普适性模式。改革中要确立有效的法律调控机制,同时又要因应环境不断作出调整,因而改革最好选择渐进的模式。分权存在下限,改革中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必不可少。另外,既要下放事权,又要下放财权,同时应坚持事权相对分散、财权相对集中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曾公亮作为北宋政坛上的三朝元老,影响力极大。早年即有变革之心的他,在王安石变法中不但大力举荐王安石主持变法大局,而且在变法过程中还给予王安石相当程度地支持,这对变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变法的深入,他与王安石在变法认识上的分歧日渐严重,加之其它方面的原因,最终他不得不从正面退出变法舞台,没能成为所谓坚定的变法派。  相似文献   

15.
彼得大帝和朱拉隆功王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在于:改革符合两个国家的民族利益,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在于正确的政策策略和符合国情的改革路线和方针的指导;特别是统一中央集权的建立,强有力改革领导集团的形成,则是两帝王改革成功的关键;另外,善于抓住国际环境提供的有利机遇,全力推进改革,也是其成功的一重要因素。两帝王改革成功的共同因素,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6.
农村金融供给抑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逆向激励”,催生了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的探索。中国农村金融多元化在理论界、政府部门均已达成共识,国家农村金融改革也一直以此为目标。但在诸多目标函数前提下,以政府主导、渐进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要特征的改革缺乏系统性,相应的改革不配套,改革绩效有限。文章回顾了农村金融多元化制度变迁,分析了农村金融多元化改革深化需求以及农村金融多元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多元化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对现行政治体制进行科学分析,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他还就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大部制的概念,合理界定大部制改革的内涵与范畴,为大部制改革及今后进一步改革奠定理论基础。又由于此次改革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五次政府机构改革的基础上及电子政务建设卓有成效的背景下进行的,所以在信息化时代探索新一轮改革卓有成效的路径模式,有必要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在大部制改革中的工具媒介和推动作用,为大部制改革实践的成功开展提供技术支撑,而大部制改革亦反作用于电子政务,缝合“信息孤岛与鸿沟”,促进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北魏拓跋氏改革和元世祖忽必烈改革是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两次少数民族改革,其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意义等诸多方面都不同于汉族统治阶级的改革和变法。少数民族由于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其历史上的民族改革也有突出的少数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20.
绩效评估: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引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绩效评估已逐步成为推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动力,绩效就像灯塔一样指引着政府官员的行为方向.本文以绩效评估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实践为依据,将绩效评估置于全球化背景下,对实施绩效评估的意义、功能和前景做了详细的分析和大胆的展望,认为绩效评估是中国政府行政改革和再造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