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目前科技期刊编辑人员队伍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应把加强青年编辑培养作为当务之急的重要工作来抓。我们采取从加强思想道德素养和综合技能这两个方面培养的方法,使编辑部内一支以青年为骨干的编辑队伍迅速成长起来。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青年编辑人才,不仅是当前期刊社(编辑部)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新闻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青年编辑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经验不足,技能生疏;易浮躁,对自身角色定位不清.其根本原因是青年编辑缺少与编辑工作相适应的文化素养.编辑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文化素养在青年编辑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文化素养是首要条件,文化自觉理念更是思想保证.因此,青年编辑所在单位或部门应重视对其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此同时,青年编辑自己也必须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去提高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3.
浅议21世纪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编辑作为未来编辑队伍的主力军,他们的素质将直接影响期刊的质量。青年编辑应结合高校学报工作实际及自身特点,注重培养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包括创新、专业、学术、语言文字、技能、交际等方面),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学报编辑。  相似文献   

4.
青年编辑是学报未来的骨干和核心,青年编辑能力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学报的编校质量和学报未来的发展。通过分析高校学报青年编辑队伍群体的特征及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学报的管理方式应由"人本管理"转向"能本管理",以调动青年编辑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青年编辑的潜能,促使青年编辑快速成长,真正实现"在学报事业发展中成就...  相似文献   

5.
学术期刊的青年编辑如何提高业务水平,以及如何发挥自身的创新精神服务于期刊革新,成为当前学术期刊发展的突出问题。培养既有编辑实务能力,又有学术创新精神的青年编辑成为提升期刊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青年编辑应不断加强学习能力,以老编辑的带动作用,在交叉审读中加强编辑实务能力;利用学术资源,开展特色专栏,积极参与学术活动,拓展学术空间,逐渐形成独立的编辑风格;培养编辑工作中的敬业感情,善待作者,避免机械化心态。为此,学术期刊应创立良好机制,实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6.
角色社会化是角色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青年编辑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青年编辑角色社会化有利于解决角色冲突问题,有利于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青年编辑角色社会化的可行性途径主要有两条社会教化社会及编辑角色群体为青年编辑角色社会化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和条件;个体内化-青年编辑角色个体自觉地接受社会及编辑角色群体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7.
学报青年编辑成长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缺乏,编辑培训、进修机会的缺少,以及日益恶化的学术环境等是目前制约学报青年编辑成长、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使青年编辑顺利成长,尽早成才,必须排除干扰和影响,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促进青年编辑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8.
简讯     
为配合江苏省出版物质量管理年和第六届江苏期刊质量评估分级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期刊编辑尤其是青年编辑的业务水平,提高期刊质量,受江苏省新闻出版局的委托,江苏省期刊协会在南京将举办期刊青年编辑业务培训班,按照期刊主管部门的要求,专门对青年编辑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培训立足于基础性、实用性,授课内容为:期刊管理基本政策法规;期刊印刷质量;期刊内容策划;期刊活动策划;期刊编辑如何提高政治敏感性;期刊的编校质量;期刊的版面设计;摄影基本知识等。  相似文献   

9.
提高年青编辑综合素质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年青编辑作为期刊社的新生力量,是期刊社的未来和希望,其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期刊社的兴衰,因此,提高年青编辑综合素质,使其早日成为复合型人才是期刊社长盛不衰的重要保证,这也是期刊社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和战略选择.要提高年青编辑的综合素质,使其早日成才,除年青编辑本人勤恳敬业、不断学习、开拓创新外,期刊社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切实可行的培养机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建立良好的培养机制、科学的激励机制、继续教育培训机制、竞争-淘汰机制、内部岗位轮换制等,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才环境.  相似文献   

10.
黎烈文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出版界一位较为活跃的编辑出版家.抗战期间,黎烈文在福建临时省会永安任改进出版社社长达七年之久,编辑发行了<改进>、<战时民众>、<战时木刻画报>、<现代青年>、<现代儿童>、<现代文艺>等6种期刊.这一时期黎烈文的期刊编辑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编辑宗旨旗帜鲜明--宣传抗战、服务抗战;特色办刊以满足不同文化程度读者的阅读需求;积级组织和刊登名家稿件以提高刊物在全国的知名度;培植青年作者使刊物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面对 2 1世纪 ,知识经济正向我们悄然走来。知识经济的到来 ,既对高校学报青年编辑提出挑战 ,同时 ,也带来机遇。通过对学报青年编辑现状的分析 ,指出过去那种仅靠青年编辑自学 ,边摸索边提高的方式 ,已不能适应如今科技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学报青年编辑加速学者化进程更显紧迫。所以 ,要注重青年编辑的培养与提高 ,建立一种青年编辑的培养机制 ,制定规划 ,形成业务进修制度 ,以提高青年编辑素质。只有这样 ,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同时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史.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这样的过程必然包含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就是为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政党赢得青年,并赢得未来的过程.王向阳同志的专著《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很好地研究了这方面的问题. 本书主要内容和特点是: 一、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视角,围绕着接班人培养这一重大命题进行探究 自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政党诞生以来,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们对于接班人培养给予了接续关注.把推进革命事业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历来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3.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现状调查及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目前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现状和特点,提出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应该具有的素质,在此基础上,探讨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培养方略,以使青年成为合格的编辑人才.  相似文献   

14.
期刊数字化给理工科院校非核心类综合性社科学报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对其现有格局、编辑素质带来全方位的挑战。机遇是明显的,期刊数字化可以扩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打破现有核心期刊制度造成的弊端.减少和预防学术腐败。挑战同样是明显的,期刊数字化对期刊的学术质量、编辑质量、编辑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提高编辑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15.
李南 《人力资源管理》2014,(11):104-106
青年是企业的未来,必须加大培养力度,完善培养机制,采取及早选苗,重点扶持,跟踪培养等有力措施,促使青年更快地进入角色,快速成长,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6.
青年编辑的健康成长是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结合大多数青年编辑的现实情况,提出了科技期刊青年编辑成长的有效途径:虚心向资深编辑学习;认真阅读编辑方面的书刊;积极参加全国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取得资格证;积极撰写编辑学论文。  相似文献   

17.
论新时期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人才的创新素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素质的青年编辑人才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关键力量,其中创新素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年编辑在成长过程中,应该以正确理解科技期刊中的创新性和科技期刊编辑的创新素质为前提,不断提高人文修养、注重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加强自身专业修养、加强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提高创新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期刊要想得到长远发展,应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进行策划、组织和评估.在期刊编辑工作中,编辑的实践作用显得至关重要.期刊编辑工作涉及稿件管理、审读、编辑加工整理,以及期刊与作者和读者的关系等工作,运用相关管理理论对期刊编辑实践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期刊编辑工作有其整体性特点,即全面性、合理性、有序性、一致性.期刊编辑工作是一个有序、渐近的过程,从组织架构的模式来看,期刊编辑管理工作基本上分为不同层级,并由专业人员担当管理职位,整个编辑实践过程是以参与模式运作的.管理学具体理论的运用,对于编辑实践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技术、电信技术和激光存储技术的迅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期刊编辑部门的管理和工作方式,传统的编辑观念和编辑模式正在面临冲击和挑战。总结长期开发和应用编辑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经验,完善系统建设。加速发展期刊编辑办公自动化系统,加强编辑部规范化管理和培养跨世纪人才,对推动新时期期刊编辑出版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校青年自组织是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新的组织和集结方式,它的兴起和发展对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有积极的作用,但也给高校学生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文中分析了高校青年自组织的基本特征、生存现状、发展趋势及在高校青年自组织中开展团建工作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展团建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