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说文.示部》共67个字,依据词性分类为:与祭祀有关的动作概念,与祭祀有关的名物概念,与祭祀有关的性质或状态概念。"示"部字蕴含了丰富的祭祀文化:祭祀的目的,祭祀的主体和对象,祭祀的物品,祭祀的时间和处所,祭祀的方式。我国古代祭祀文化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祭祀活动在人们的生活中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小坝寨苗族"绕花树"的信仰习俗及其祭祀舞蹈中的深刻含义为主,对照比较布依族的婚俗和汉族的婚烟,揭示出苗族与布依族婚恋习俗中的合理成分,以及它对于我们建立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小打音乐为研究对象,对布依族小打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音乐的组成进行分析,观察布依族小打音乐的活动情况,力图对布依族小打音乐的音乐文化进行全面的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4.
不同社会亚文化特征的被调查对象对炎黄文化的感知存在着差异,这在不同民族的被调查对象身上也有所反映。然而,不同社会亚文化特征的被调查对象对炎黄文化感知的差异并不十分显著。91.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94.8%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91.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应该祭祀炎黄二帝,71.1%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祭祀炎黄二帝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团结。这说明对中国各民族成员来讲,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些共同的记忆,炎黄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巫术是道教的思想源头之一.道教的完整体系几乎继承和发展了中国民间巫术的方方面面.荆楚文化是有着巫术文化传统的地域文化:楚人好鬼,楚国国力的衰落,某些统治者成了亡国之君,也与"务鬼神,信巫祝之道"有关;楚人风行巫祭活动,祭祀的名目繁多,祭祀的对象广泛;楚国巫术祭祀之风成就了楚国的巫学传统,<九歌>被视为楚巫之歌,楚人"信巫不信医"在并世各族中尤为突出,巫舞禹步也被楚人用于治病.从"武当"之名、武当道教的斋醮科仪、朝山进香、武当道乐等方面看,荆楚巫术文化是武当道教的一大源头,也是道教的主要源头之一.  相似文献   

6.
布依族的"老人房"及其它在罗平县多依河两岸布依族聚居的每一个村寨的最高地点,部有一幢独特建筑——老人房。相传远古时,布依山寨中的一家母子俩,儿子不孝顺、折磨母亲,一只豹子便吃了逆子后把老母抬到寨子最高的地方放好,这一天正是农历二月第一个属兔日。于是,寨主召集寨民在这里盖起"老人房",从此年年祭祀。祭"老人房"是布依族最隆重的祭祀节日:祭祀时,由两名德高望重的老人装泰神坐在老人房内,参加祭祀的全寨成年男女,要沐浴、更新衣、杀猪宰鸡祭献,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平安。  相似文献   

7.
布依族武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渗透到了民族的习俗之中.布依族武术文化表现出了一种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化的状态,同时民族性与表演娱乐性也是布依族武术文化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布依族地戏大部分明显受汉族屯堡地戏的影响,表演的剧目与屯堡人的剧目相同;但一些戏班也传演与屯堡汉族地戏班不同的剧目.来源于汉族屯堡人的地戏及其剧目,已融入了布依族的民俗生活,并成为布依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流传于贵阳市白云区牛场乡蓬莱村的布依族地戏,其表现形态与安顺屯堡地戏有很大差异:主要表演祭祀性歌舞.总之,布依族对地戏的发展和保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布依族地戏的独特价值,逐步获得了政府和社会的认同.  相似文献   

9.
夏历六月初六,是布依族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节日,汉语俗称“六月六”,布依语称“金索厄”,意为“六月节”。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透过民族节日文化表象,常常可以窥见民族文化的底层意蕴。布依族“六月六”节来源很古,千百年来,它积淀了布依族历史文化的诸多层面,蕴涵着布依族古代丰厚的文化内容,对布依族的民族心里曾产生过深刻影响,因此探讨它的来源,对考察布依族文化的历史渊源是有实际意义的。布依族“六月六”节的来源怎样呢?本文试对这个问题作一粗略探讨,以就教于方家。一布依族“六月六”节主要是一个祭祀性节日。…  相似文献   

10.
布依族传统文化中有丰厚的崇龙文化积层,主要集中表现在其传统习俗和民间文学里。布依族所崇拜的龙其原型为蛇和鳄。布依族源于古越人,而越人始君“乃禹之苗裔”,越人和夏人都崇拜龙,并都以蛇和鳄为龙。据此,布依族的龙崇拜应源于夏越民族的龙崇拜。这是布依族深层文化与古代更越文化存在渊源关系的又一例证。  相似文献   

11.
黄帝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事实与价值相融通,包括黄帝叙事中历史记载与神话传说的融通、黄帝形象中华夏始祖与人文初祖的融通、黄帝纪念中祖先缅怀与道德弘扬的融通、黄帝祭祀中民族寻根与价值追求的融通。黄帝文化的基本特征形成的哲学原因在于,中国传统历史哲学中的历史规律探索与价值理想追求相融合的思维方式。黄帝文化的特征及其所体现的哲学思维方式决定我们研究黄帝文化,应运用历史研究与价值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布依族囊哨文化、布依族歌节及审美观几个方面对布依族对歌文化作进一步的探讨 ,分析布依族对歌文化存在和发展的深层因素 ,探寻其对歌文化的民族意蕴。  相似文献   

13.
布依族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它以善于种植水稻著称于世.在布依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呈现着浓郁的稻作文化特色.布依族稻作文化源远流长,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母系社会时代,我国南方古越人及其先民的稻作文化是布依族稻作文化的源头.  相似文献   

14.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非常丰富,既有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有诸多理念和思想孕育其中。孝问题就是《诗经》探讨的诸多思想之一。《诗经》中阐述的孝思想和孝文化,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也有着一定的主观条件;其内容体系庞大,对于孝的内涵、行孝的理由、行孝的方式与目的均有诠释。这些孝文化其实包含了丰富的祭祀文化和思想,从而在祭祀的对象、祭祀的形式、祭祀的范围和祭祀的目的等方面,对汉民族传统祭祀文化、祭祀习俗和祭祀思想产生了诸多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黔中布依族中除流行本民族民歌外,还流行大量汉语民歌。这些汉语民歌有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以及儿歌等。其中以礼俗歌与情歌数量最多也最具特色。黔中布依族汉语民歌是汉文化传播的结果,属于自然传播,符合文化传播中的“适应原理”,其体式上与汉族民歌相同,但演唱方式有较大差异,内容、风格也具有浓厚的布依特色。无论是礼俗歌还是情歌,在汉族民间已经缺少相应文化环境的情况下,却在布依族中找到了生存的环境和土壤。布依族中的汉语民歌虽然使用汉语,但已融入布依族文化体系,成为布依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布依族汉语民歌属于布依族民歌。  相似文献   

16.
布依族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仍然保持着"不落夫家"的婚姻习俗.这种习俗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布依族社会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母权制社会的一种残留,是夫从妻居到妻从夫居的婚姻形式过渡的一种抗争,这种习俗还包含与体现了布依族人对"性"的看法,以及相关传统伦理思想,体现这个民族顾全大局、自觉维护家庭利益、男女间相互信任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文献及田野调查资料,对布依族地戏的剧目和戏班进行统计,勾勒布依族地戏的分布状况,分析布依族地戏剧目的内容及特征,并从文化接触的视角探讨布依族地戏剧目的形成过程,文章力图展现布依族人民对地戏剧目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布依族服饰的发展历史极其悠久,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与地域性特征,显示出了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布依族人民在独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民族艺术。文章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布依族服饰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包括其服饰色彩、服饰图案、服饰工艺等内容,以期对布依族服饰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某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布依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人民生活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随之一起发生改变的还有布依族母语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孕育布依族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以及布依族母语人的传统观念。在城镇环境中,布依语的交际功能逐渐衰退甚至丧失,布依族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如何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使布依族母语得到保持,使布依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文章在全面分析城镇化建设给布依族母语应用带来不利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丰富的汉代水井遗存显示出汉代水井文化的重要性。水井在汉代有诸多文化含义。首先,祭祀与追思,神格化的水井成为汉代人祭祀的对象并引申出追思名人水井的文化现象;其次,灵异与灾变,水井异常的情况常与时局相联系,令汉代人形成敬畏的心理认知体系;再次,死亡与恐惧,与水井有关的死亡生发出了危险与恐惧的文化意象;最后,闭塞与隐匿,水井的特殊结构衍生出闭塞与隐匿的文化意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