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走向多元治理化解:新形势下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新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就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明确指出,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妥善处理社会矛盾,需要不断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从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层面加强对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研究,健全社会矛盾化解的政府公共机制,创新社会利益的整合机制和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完善政府对社会矛盾化解的调处机制与权益保障机制,推动和完善社会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调节作用,探索建立多元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的新型机制,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从根本上预防与化解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的重大实践。  相似文献   

2.
阎丽红 《理论界》2009,(6):30-31
和谐社会仍然有利益矛盾与冲突,我国在社会转型期间出现利益矛盾具有必然性,辩证地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利益矛盾问题,是解决社会利益矛盾的前提条件.化解社会主义社会利益矛盾与冲突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和谐社会利益矛盾冲突化解重在机制建设,一个结构完善的利益矛盾与冲突解决机制能够协调、整合整个社会的利益差别,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早日形成.  相似文献   

3.
矛盾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和谐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存在各种社会矛盾,社会矛盾不仅可以化解,而且可以预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也是预防社会矛盾、防止社会矛盾发生和激化的过程.我国已经建立了多元化矛盾化解机制,还应当构建科学有效的社会矛盾预防机制.构建社会矛盾预防机制包括建立健全党委领导责任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利益表达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和社会矛盾预警排查机制.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会矛盾预防主体制度实证研究——以G省H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H村的实证调研,农村社会矛盾预防机制主要存在利益协调机制、利益表达机制与权益保障机制等三种模式。农村社会矛盾预防主体呈现出政府强势主导与村民被动参与的格局,即政府是农村社会矛盾预防的积极组织者,村民是农村社会矛盾预防的被动参与者。农村社会矛盾预防机制主要是由政府主导形成的一元治理模式。从事社会矛盾预防的主体系统极不利于社会矛盾预防机制的良性发展,对此有必要进行改进。未来完善农村社会矛盾预防机制应扩大村民代表的参与,创建利益表达管道,建立村干部与村民二元甚至多主体治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利益关系处于重大调整时期,各种深层次社会矛盾不断显现并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如何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重大课题。我国是宗教多元化国家,宗教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一个方面,对于规范伦理道德、调适社会心理、促进文化建设与传播、稳定社会秩序等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适应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要求,以促进宗教关系和谐作为抓手,发挥宗教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积极作用,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增添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社会财富高速增长的同时,利益群体日益多元化及其矛盾明显化。和谐社会,就是要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寻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化解利益群体矛盾,使各种利益群体的诉求都能得到充分的表述和尊重,各自的利益能得到适当的协调,只有在这样的局面中,才有可能保持一个社会的和谐;也只有这样的和谐,社会经济才能发展,社会才能稳定和进步。  相似文献   

7.
人民内部矛盾的疏导与社会稳定预警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整合社会资源,调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过程。处在转型期的我国,各种社会矛盾凸显,不稳定因素增多。在这当中,重要的是要通过改革创新,建立健全不断调处矛盾和化解冲突的社会稳定预警机制。社会稳定预警机制包括网络信息收集报告系统、舆情事态调查分析系统、矛盾危机处理疏导系统。  相似文献   

8.
刘月平 《理论界》2008,(9):176-178
当前我国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并呈现出进一步激化的趋势,不断健全完善矛盾调处工作机制。及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我国当前社会矛盾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领导机制、预防机制、排查机制、应急机制、监督机制、考核机制六个方面探讨了健全完善当前我国社会矛盾调处工作机制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张迪 《江汉论坛》2008,1(5):27-29
和谐社会是利益和谐的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公共权力必须努力解决社会成员的利益矛盾,构建一个均衡的利益格局.政府作为执掌社会公共权力的主体,应该充分运用公共权力赋予的公共权威的角色,努力协调并整合社会的不同利益,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完善的、科学有效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建立合理的、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权益保障机制,营建高效的社会矛盾疏导系统,建立敏锐的社会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障与社会和谐的正相关关系,决定了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通过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来化解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特别是在现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来加快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就成为政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社会的利益格局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人们利益关注的重心也从精神利益向物质利益转移,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发生了从"价值认同"向"利益认同"的转变。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决不是一个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而是一个能整合不同利益冲突并把冲突控制在有序范围内的社会。一切社会冲突的根源,归根到底都与利益有关。能否发挥意识形态的利益整合功能,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具体来说,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发展,在发展中实现意识形态的利益整合功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价值导向的同时开展主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对话,在沟通中实现对多样利益的整合。  相似文献   

12.
人的社会性和有限理性决定了妥协是不可避免的,社会是在不断地妥协中进步与发展的.改革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改良,同时也带来了利益格局的改变,贫富阶层间的利益矛盾冲突不断显化与深化,严重影响社会的公平与公正,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相悖的.妥协是一种协调与化解利益矛盾冲突的方式,也是一种利益整合机制,当然,妥协的达成是需要一系列前提条件的.探讨利益妥协以及妥协的前提条件有助于利益主体间矛盾的协调与化解.  相似文献   

13.
民生法治、价值冲突与消解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法治是民生与法治二者互动的产物:法治是民生保障的最优方式,民生保障依赖法治;法治又具有实践的品格。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必须回应民生的诉求。由于社会主体利益诉求的多元性,民生法治自身价值追求的广泛性,以及价值之间取向的差异性,民生法治建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若干种价值冲突。民生法治建设,需要在价值冲突的两难选择中寻求解决的路径。通过价值位阶的权衡、成本效益分析以及多元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介入,可以最大限度地消解民生法治中存在的价值冲突。  相似文献   

14.
宋衍涛 《齐鲁学刊》2007,(1):139-143
社会冲突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存在的必然现象,社会冲突既具有正功能也具有负功能,如何对社会冲突进行有效控制和整合,也就是如何使具有负功能的社会冲突转化为具有正功能的社会冲突,是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目的事实上就是解决当前所存在的社会冲突问题,或对社会冲突进行有效控制和整合的问题,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冲突控制和整合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无疑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关键词,报告还特别强调“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意即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这是因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能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加完善,不断加强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能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更加繁荣,不断巩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不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能促进各种体制和机制更加完善,不断健全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能促进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和谐,不断改善构建和谐社会的心态基础。  相似文献   

16.
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的利益协调机制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涉及到利益关系的调整,要协调利益关系,就必须构建利益关系的协调机制。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主要包括:利益导向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利益调节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利益约束机制和利益矛盾疏导机制。本文把利益矛盾疏导机制放在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当中来叙述,把利益补偿和约束机制放在利益调节机制当中来叙述,重点阐释利益导向、表达、调节三个机制的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钟立功 《学术探索》2008,(4):133-136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党风的核心问题。新时期党群关系具有如下新特点:党群依存关系的形式背离;总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冲突;群众之间的利益差异;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方法、态度和理念方面面临的挑战;民主政治环境下新的党群关系的磨合。党群关系的新特点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要继续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索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形成群众工作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谈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建设这一基本问题,那么我们该在什么意义上使用社会建设这个概念,从和谐社会的角度说,它包含两种类型,三个层次建设的内容。我们认为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此外面对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也是加强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9.
宋金龙 《理论界》2014,(12):24-27
社会冲突的存在具有普遍性,运用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对中国社会现状进行分析,可以解决社会中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可以说解决社会冲突的基础是发展生产力;解决社会冲突的有效杠杆是利益的调节;解决社会冲突的路径是逐渐进行两极分化的消除。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有利于解决社会领域的冲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