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教学实验等方法,研究了如何将念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运用在高校背越式跳高教学中。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念动训练教学法,学生心理素质得到了提高,并且能较快地掌握背跃式跳高技术动作,其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  相似文献   

2.
背越式跳高由于技术复杂,致使学生在学习中容易产生伤害事故,影响了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学习。根据背越式跳高独特的技术特点和实践经验,对背越式跳高教学中学生受伤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3.
背跃式跳高教学中的心理诱导教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语言刺激、动作录像、场地、器材变化和专项练习的合理运用,使学生迅速在大脑中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专门知觉以求培养克服心理障碍的能力。从另一角度讲,它也是逐渐培养学生自信心的过程。运动心理学告诉我们,自信心类似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即对一事物即将出现的预言引发了该事物真出现的现象。自信心的培养需要多种素质的协调和帮助,关键是自身的技战术实力。否则,就是虚假的自信心。下面先从背跃式跳高助跑、起跳、过竿这三个主要环节着手,分析每个环节中的心理现象,并运用心理诱导法,使学生加深对技术概念的理解并加快正确动作定型  相似文献   

4.
背越式跳高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手段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背越式跳高教学中,利用技能迁移规律,从趣味性教学着手创与设计体育游残,并把它运用于背越式跳高实验教学中,通过教学发现在背越式跳高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手段,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完整技术动作的掌握,而又有利于改变以往背越式跳高教学枯燥乏味的局面,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阐述在背越式跳高学习中的运动表象想象法对背越式跳高运动技术、运动成绩的有效提高,来探讨运动技术及成绩提高的有效方法,为实践中初级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更好地掌握专项技术动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运用生物力学解析、数理统计、文献资料等方法,对背越式跳高的起跳技术训练特征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的着地支撑是影响和决定背越式跳高技术质量与成绩好坏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双动力起跳技术理论是高水平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改进专项技术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从跳高运动员的主观状态、客观因素、教练员的焦虑问题三个方面对背越式跳高训练过程中运动员恐惧心理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克服方法和建议,为背越式跳高理论和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背越式跳高是现在很多运动员都喜欢采用的。本文试图通过对背越式跳高的运动损伤分析 ,揭示损伤发生的规律 ,并对其与技术和训练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结合教学实践对背越式跳高起跳时摆动腿技术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对比,认为向“异侧肩”方向摆动的摆腿技术存在着许多弊端;在摆动腿一侧向前上方向摆动的摆腿技术是背越式跳高起跳时较为合理的摆动腿技术.  相似文献   

10.
过杆技术是背越式跳高的关键,而过杆姿势又是过杆技术的重中之重。正确、合理的杆上动作,对提高背越式跳高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和录像分析法,从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和人体解剖学方面对头部和臂部动作在背越式跳高过杆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通过提示动作原理来强调头部和臂部动作在过杆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而为提高运动成绩和增强过杆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系学术价值最高的《史记》古注之一。宋人合刻《史记》三家注时,以《史记集解索隐》为本注,以《正义》为增注附刻其内。编刻者为减少与《索隐》注文的重复,对《正义》删削独多。自《史记集解索隐正义合刻本》风行于世,单本《史记正义》遂湮没以至失传,明人已无缘复睹《正义》全貌。20世纪初叶,日本泷川资言从传入彼邦的《史记》古本栏外标注,手辑《正义佚存》一千余条,后散入《史记会注考证》相应《史》文之下,自谓"略复张氏之旧"。然而宋人吕祖谦、王应麟、胡三省等人著作中大量征引单本《史记正义》,泷川均未寓目。笔者从王应麟《玉海》辑得所引《正义》105条,其中67条为《史记》三家注合刻本所遗佚。这批《正义》佚文对深入理解《史记》文义甚有价值,尤其是所引张华《博物志》,为解决司马迁生年疑案提供了确切的文献根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学术史研究的主要体式与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学术史源远流长,其研究方法和形式也丰富多样,一有以庄周《庄子·天下篇》为发端的序跋体,二有以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为发端的传记体,三有以刘向《七略》为发端的目录体,四有以程颐《河南程氏遗书》为发端的笔记体,五有以朱熹《伊洛渊源录》为发端的道录体,六有以黄宗羲《宋元学案》为发端的学案体,七有以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为代表的章节体,八有以民国期间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为代表的学术编年体。文章对这八种学术史研究形式的起源、发展、特点、价值等作了全面系统的梳理,揭示了中国学术史研究的主要方式和基本成就。  相似文献   

13.
论京味小说     
京味小说实际是北京市井味小说,其京味在于以独特的京味语言描绘出北京的文化景观、文化风俗和文化性格。京味小说萌生于清末民初的北京报人白话小说;20世纪20年代以来,老舍从文化景观、文化风俗和文化性格诸方面对北京四合院文化进行了深刻揭示,标志着京味小说的真正诞生。20世纪80年代初,第二代的邓友梅、刘心武、陈建功等继承发展了老舍的四合院文学;80年代中后期以来,第三代的王朔等以大院文化视角描写北京市井生活,开辟了京味小说的新生面。  相似文献   

14.
吕祖谦是南宋一位非常重要的学者,后人对他的研究在三个主要问题上发生了错误:一是颠倒了吕祖谦的学术传承次序和地位,认为吕祖谦的理学思想和心学思想来自朱熹、陆九渊,功利思想来自陈亮、叶适;二是认为吕祖谦的思想兼容朱熹、陆九渊;三是将吕祖谦的中原文献之学解释为对图书资料的占有。这些错误影响了人们对吕祖谦学术的评价,也影响了对南宋学术的整体认识,所以这些错误有必要纠正。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1990-2008年刊登在国内9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上的关于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的102篇文献为研究材料,回顾了我国近20年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现状。研究表明:(1)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在数量上有显著上升趋势;(2)研究内容和研究规模呈现出多视角、多学科、多元化的特点;(3)研究方法步入质化量化相结合的成熟发展阶段;(4)研究对象不平衡,以大学本科生为主。文章最后探讨了我国外语学习动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预测了动机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采用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法MAEAM(Modified Analytical Embedded Atom Method),从原子尺度对BCC金属Li在以[001]为倾斜轴的对称倾斜晶界STGB(Symetry Title Grain Boundary)中的结构和能量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在刚性结合的对称倾斜晶界中,晶界处呈现周期性结构,晶界面附近的原子距离非常近,导致能量异常高。对于研究的(210)晶界面,发现两晶粒间的相对平移可以降低晶界能,在分别沿x方向和y方向平移时,最小晶界能出现在特定的平移距离处。  相似文献   

17.
《西游补》的版本与序跋问题存在着诸多争议,如版本与序跋写作的时间、序跋的作者、《西游记》续书之序跋搞混等。通过对有关文献资料的甄别和新材料的进一步挖掘,考定出崇祯间刊本《西游补》附有明代嶷如居士的《西游补序》和静啸斋主人的《西游补答问》。嶷如居士就是小说的作者,与静啸斋主人为同一人,即董说。该版本并无“天目山樵序”和《读西游补杂记》。空青室刊本《西游补》同时附“天目山樵序”和《读西游补杂记》。“天目山樵序”作者为张文虎,序文写于咸丰三年(1853),“三一道人”乃是张文虎友人。《读西游补杂记》作者为钱培名,写于咸丰三、四年间。  相似文献   

18.
谶纬神学与今文经学尤其是齐地方士化儒生关系很深。谶纬神化刘姓皇权,奉孔子为宗教主,将儒学发展为儒教,具有完整的宗教神学体系,而成为东汉官方意识形态。光武帝刘秀进一步使儒教国教化,对东汉郊庙祭祀体系(本文称为国家祭祀)包括封禅、明堂、南北郊、社稷等的建立具有直接影响,封建时代的国家祭祀因此制度化和体系化,郊祀祭天成为证明帝王即位之合法性、正统性和神圣性必须举行的仪式。谶纬神学对东汉及以后国家祭祀的确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汉语否定词后置处置式是自唐宋以来沿用至今的一种语法现象。从形式上看,有动前否定与动后否定、可变与不可变等类型;从语义上看,则有广义处置式、狭义处置式和致使义处置式等类型。  相似文献   

20.
东周时代兴越灭吴、称霸中原的越王勾践,长期享有“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荣乐”的恶谥。然而考察历史可以发现,吴越矛盾既不可避免,勾践之兴越灭吴并“北观兵中国,以尊周室”,实有益于吴越两国人民并有利于当时整个“国际局势”的良性发展,其正义性无可置疑;在文种借故不朝之后,勾践隐忍长达一年,最终才将其赐死,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绝非所谓“长颈鸟喙”劣根性的表现。史载勾践无他不道之事,代有识见卓伟之人如韩愈、苏轼、王若虚对范蠡、文种发出诛心之论,令人警醒,足可还此一公案之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